為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規範檢驗檢測市場秩序,促進檢驗檢測行業有序發展,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範圍組織開展了綜合類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1月5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通報了檢查結果。
據了解,本次的抽查對象為在江蘇省通過資質認定(CMA)的檢驗檢測機構,以2019年底江蘇省機構總數(2827家)為基礎,按照比例隨機抽取485家。分別為南京市60家、無錫市48家、徐州市41家、常州市36家、蘇州市59家、南通市47家、連雲港市25家、淮安市29家、鹽城市40家、揚州市29家、鎮江市22家、泰州市28家、宿遷市21家。其中29家機構由於今年內已搬遷、停業或註銷等原因,本次未實施檢查,實際共對456家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
本次重點檢查三方面內容:一是檢查相關機構的基本條件和技術能力是否持續保持資質認定的條件和要求;二是檢查檢驗檢測工作流程的符合性、操作的合法性;三是檢查檢驗檢測機構是否按照相關標準開展檢驗檢測工作並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另外,為貫徹實驗室危廢專項整治要求,著重加強實驗室危廢安全檢查。 檢查結果表明,經過近幾年「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重拳整治,江蘇檢驗檢測行業整體情況有所好轉。通過檢查,發現部分檢驗檢測機構存在以下幾類主要問題:
1. 管理體系問題。檢驗檢測機構普遍存在內部管理不規範、質量控制不到位的情況。部分機構標識、標準公示等缺失;檔案管理不到位;原始記錄缺失等。
2. 未依法辦理變更問題。部分機構對法人、標準和方法發生變化的檢測項目等,未按照資質認定管理有關規定及時辦理標準和方法變更手續。資質證書能力附表中的個別作廢標準未及時更新。
3. 儀器設備問題。部分機構儀器設備到期未檢定或校準,檢定、校準後的儀器設備沒有經過計量確認或者確認錯誤即投入使用,缺少唯一性標識。
4. 報告問題。部分機構現場發現部分未按標準開展檢驗檢測的報告,信息填寫不完整,表述不規範,涉嫌出具超範圍檢測報告。
省市場監管局表示,目前,有61家機構通過現場檢查;134家機構在管理和技術方面存在輕微問題,自行整改;220家機構責令改正;40家機構責令整改;1家機構建議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檢查結果均經檢查組和被檢查機構現場確認。 省市場監管局要求,各相關機構收到通報後,應立即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計劃,落實整改措施,規範檢驗檢測程序,添置、更新設備儀器,完善內部管理,加強人員培訓,強化質量體系運行,相關整改報告於 2021年1月18日前上報各設區市市場監管局。下一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將依據各設區市市場監管局上報的情況,對被行政處罰的檢驗檢測機構實施信用評價管理。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茂強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