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掃掠地球碎片,它最終變成衛星!月球形成之謎終被揭曉

2021-01-08 網易

2020-12-21 16:17:52 來源: 捲毛之後有彩虹

舉報

  月球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這個問題一直備受人類的關注,也是自然科學一直探索的問題。在過去的100多年裡,有關月球的起源眾說紛壇,卻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那麼,月球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

  

  月球起源的四種假說

  說起來,探討月球起源的主要爭議點在於:月球究竟是誕生於太陽星雲殘骸中,還是碎片凝聚而成?月球是一開始就屬於地球,還是後來被地球捕獲才成為衛星的?為了找到答案,科學家們也提出了有關月球起源的四種假說。

  

  第一種假說:分裂說

  這種假說是表示,月球100%來自於地球,在地球誕生後1億年的時間裡,由於潮汐共振,導致地球的一部分分離出去,這部分進入星際空間之中,通過冷凝等一系列反應變成地球,說白了,月球就是地球的「孩子」。

  第二種假說:同源說

  這種說法認為,地球和月球來自同一片星雲之中,而且誕生的距離非常近,只不過一個大一個小,所以,月球作為小的一方就自然受到了地球引力的影響,圍繞著地球運行。簡單來說,月球和地球之間可能是「兄弟」的關係。

  

  第三種假說:俘獲說

  這種假說就非常容易好理解了,研究認為,月球一開始並不在這裡,只不過當它經過地球的時候,被地球俘獲了,所以才會成為地球的衛星。

  第四種假說:撞擊說

  支持這個假說的人相信,月球的誕生和45億年前的一場撞擊有關,這場撞擊的雙方,一個是地球,另一個則是一顆未知的行星「忒伊亞」。

  截止到目前,以上四種假說中,撞擊說是最被認可的,前段時間,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團隊,也通過超級計算機模擬,再次確認了「撞擊說」。

  

  月球竟然是「碎片合成」

  來自英國的科學家通過超級計算機,來進行了一場模擬畫面,發現無論忒伊亞是如何接近地球的,當它和地球相撞後,都會形成月球。

  研究者稱,忒伊亞是一顆直徑大約有6100公裡,相當於火星大小的行星,它也是太陽系早期「行星軍團」中的一員,只不過它沒有經過「大逃殺」,成為最終勝利的八顆行星。

  當忒伊亞和地球相撞後,在地球的周圍,就形成了一個碎片環,這意味著,45億年前,地球可能也和土星一樣,是擁有一個美麗光環的。

  

  不過,這些碎片伴隨著運動,不斷凝聚在一起,當月球的主體誕生後,它也不斷通過掃掠地球周圍的碎片來成長,一直到變成今天的模樣。

  那麼,這個模擬實驗,是否可以100%確認撞擊說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雖然撞擊說是目前的主流觀點,但是在沒有找到「忒伊亞」存在的證據之前,仍然是無法證明它存在過,也無法肯定月球的誕生和它有關,只能寄希望於未來,希望可以在地球的周圍找到「忒伊亞」殘存的蛛絲馬跡,這樣才可以最終讓月球的形成之謎塵埃落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超算模擬或解月球形成之謎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表的一項新的超級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大約45億年前,月球可能是由於地球與火星大小的行星泰婭(Theia)碰撞而形成的。英國科學家製作了一些模擬場景的動畫,每個動畫顯示泰婭以不同的自旋量接近地球的情景,描繪了從撞擊點散發出來的巖石碎屑的各種爆炸樣式,這些爆炸樣式最終可能會聚集成月球。這些模擬基於天文學家通常所說的「大飛濺」理論或「巨大衝擊」假設。根據理論,直徑約6100公裡的泰婭撞入直徑為12741公裡的地球,在我們的星球周圍形成了一個碎片環,這些碎片環最終聚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 月球的起源在哪裡?是不是地球的碎片,還是被地球抓來的衛星
    地球的裂變造就了月球在另一組早期的月球形成理論中——其中一種來自英國天文學家、自然學家查爾斯·達爾文之子喬治·達爾文爵士的思維——地球曾經如此迅速地旋轉,以使大塊的物質從地球表面飛出。這種材料被認為後來凝結成月球。
  • 月球是地球的碎片組合?月球:地球的保護神
    那如果地球沒有月球這顆衛星,我們還會有這樣的生活嗎?如果沒有月球,地球上還會有生命嗎?讓我們一起揭開月球的起源和形成之謎。月球形成於四十五億年前的一次宇宙大事件。這些在太陽系中旋轉的物質形成了後來的地球,後來一個體積相當於火星大小的行星朝地球飛過來,對早期的地球產生了巨大影響,它以四十五度角撞擊地球,根據科學家們的推理,如果撞擊的角度偏正一些,就會徹底摧毀一切。如果撞擊的角度輕微一些,產生的碎片就會小一些。而這個碎片就是今天的月球。並且兩顆早期行星的碰撞也是無法避免。
  • 阿波羅號帶回的月球巖石,裡面藏著45億年前的故事,與月球有關
    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或許地球曾經和一顆行星相撞,最終導致地球的一部分被氣化掉,而這顆和地球相撞的行星,則由於比地球小很多,在撞擊後變成殘骸,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進入了地球的軌道,最終形成了月球。研究者認為,忒伊亞行星的誕生時間應該是和地球差不多的,在太陽系形成5000萬年之後(大約45億年之前),忒伊亞行星和地球相撞,大量的熔巖湧向太空,最終受到引力的影響聚合在一起,變成了今天的月球。
  • 科學家發現火星曾經也有星環存在,那是一顆衛星的碎片形成的!
    雖然火星是太陽系中一顆較小的行星,但它卻擁火衛一和火衛二兩顆衛星,早在數千年前人類就已經發現了火星,但它的兩顆衛星直到19世紀末才被發現,科學家認為這兩顆衛星是從數十億年前的一場火星碰撞中產生的,而且研究發現火星在經過那場碰撞後,竟在其軌道上形成了一圈星環,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火衛二的軌道會是傾斜2°的原因。
  • 月球未解之謎1: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何時來到我們的世界?
    撞擊說在20世紀92年代以後,大家更加相信這個個更加壯烈,更加震撼的假說:大約在45億年前,一個火星大小的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激烈的撞擊產生了很多碎片,最大的碎片慢慢融合其他碎片後,慢慢形成了現在的月球。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顆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兩顆行星都粉碎了,只剩下兩個地核,並且形成了一片類似甜甜圈的星雲,最後慢慢冷卻凝結,形成了現在的雙星系統。
  • 從月球和地球關係探究月球「身世」之謎
    從月球和地球的關係 探究月球「身世」之謎  新華社電 (記者 李斌 吳晶晶)關於月球的形成最常見的有同源說、分裂說、捕獲說和碰撞說四種。  ———同源說:月球和地球是姐妹關係。原始的太陽系是一團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雲。
  • 月球的七個未解之謎,月球可能是空心的,網友:可能是恆星碎片!
    月球的七個未解之謎,月球可能是空心的,網友:可能是恆星碎片!月球一直以來都和地球形影不離,科學家們在對月球的研究中,認為月球是與地球幾乎同時形成的天體。科學家認為,地球的年齡有46億年,月球有45億年,但是在對月球深入的研究中卻有了一些奇怪的發現,月球可能比地球更早形成,因為在對月球的一塊巖石分析中發現有53億年的歷史,除了這個,還有許多其他的謎團還未解開,有什麼謎團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能解開月球形成之謎嗎?
    但是,基於月球的尺寸,我們很難想像它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而最終環繞著地球運行的。早在1879年,著名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的兒子,也就是天文學家喬治·達爾文就提出了一個新主張。他認為地球和月球曾經是同一個星體,而月球是由旋轉的地球拋出的物質形成的。他說這將解釋為什麼月球每年都在朝離我們更遠的方向移動。
  • 月球的身世之謎終於揭開!科學家找到答案,忒伊亞再次被提名
    ,地球的確和一顆名為「忒伊亞」的行星相撞,而碎片進入太空融合成月球。月球的起源之謎為什麼地球的夜空中會有月亮?它是自然天體還是人造物?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數百年,甚至一直到今天,仍然爭議不斷。多年來,有關月球起源的假說,大致分為共振潮汐分裂說、俘獲說、同源說,以及本文中我們將重點為大家講述的撞擊說。
  • 月球形成之謎(4)
    就像是一位可親的老者,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常常一絲不苟、依依不捨的眷顧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的直徑大約3476千米,足足有地球的四分之一。然而,相比太陽系中其它行星的衛星,月球相對於地球,它過於龐大。這麼龐大的月球為什麼會成為地球的衛星?在太陽系中,這種現象是如何形成的?這是亙古之謎!
  • 月球起源是個謎,如果沒有了月球,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可能大部分人都認為太陽的存在對我們人類的存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小編今天想告訴大家的是月球的存在對我們人類的存在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沒有月亮,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雖然月球的起源是一個謎,在科學界也有許多理論。
  • 地球和月球是如何形成的?
    太陽的形成實際上,地球並不能算是太陽分離出去的,同樣月球也不是地球分離出去的。太陽、地球、月球的形成目前來說其實都是假說,所謂的假說和胡說是有天壤之別的。科學的假說都需要一些證據,而主流的假說則需要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以及有十分充足的證據證明,它們與最終理論的最大區別在於還存在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
  • 月球未解之謎
    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研究的對象,從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到現在的載人登月,都是人們對月球的探索,雖然人們的技術進步,讓我們對月球的了解越來越多,但是月球仍然有很多疑問沒有得到解答,還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外星人用來監視地球的基地
  • 能不能通過炸飛月球的物質形成星環來擊落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衛星?
    能不能通過炸飛月球的大量地層物質形成星環來擊落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衛星?這是一個高射炮打蚊子的太空版,甚至比這個誇張100倍...無論如何操作,這種可能性都存在,就如地球上能夠撿到火星隕石一樣,也是碰撞後的火星表面碎片超過了火星的逃逸速度進入了太陽系軌道,不過這塊物質很幸運,經過了大氣層後並完全燒毀到達了地面成了隕石!這樣的概率都存在,從月球上飛起的碎片撞擊同步軌道上的衛星.....當然存在可能性了!
  • 陪伴40億年,月球是如何成為地球的衛星?並始終以一面朝著我們
    科學家通過對月球初步的觀測研究發現,月球透著一股神秘的色彩。原因就是月球太大了,以這樣的質量和體積,它怎麼能夠成為地球的衛星?而且通過長期觀察,我們還發現,月球始終以一面朝著地球,也就是背面我們在地球上永遠看不到。
  • 陪伴40億年,月球是如何成為地球的衛星?並始終以一面朝著我們
    原因就是月球太大了,以這樣的質量和體積,它怎麼能夠成為地球的衛星?而且通過長期觀察,我們還發現,月球始終以一面朝著地球,也就是背面我們在地球上永遠看不到。當人們知道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之後,月球陰謀論也就出現了,有人認為月球不是一顆自然天體,而是高級文明放在地球旁邊監視地球的。
  • 月球最終會逃離地球,看了火星的兩顆衛星,就能理解個中緣由
    地球有月球作為衛星,木星有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等79多顆衛星,土星更是有多達82多顆衛星,其中還有經常在電影中被提到的泰坦星。那麼火星有哪些衛星,是人類在什麼時候發現的,又有什麼特點呢?但這僅是猜測,在克卜勒之後的兩百年,都沒有任何人能夠尋覓到火星衛星的蹤跡,直至1877年,美國天文學家霍爾才通過當時最先進的折射式望遠鏡發現了火星的兩個衛星。
  • 月球出現一種全新礦物質,它本不應該出現,卻被隕石帶到地球
    ,這種礦物質,或許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去理解小行星撞擊月球的諸多謎團,同時,因為成分和地球的地幔層有極大的相似之處,或許也可以為了解地球內部,提供很多的幫助。在月球和小行星相撞的過程中,在巨大的威力下,會產生大量的巖石碎片,由於月球和地球非常近,所以很多月球上的巖石碎片,便會從月球上飛濺出來落在地球上,這些來自月球的巖石碎片,就是月球隕石。說起來,落在地球上的月球隕石,對於人類了解月球有著極大的幫助,因為它們來自於不同的時間段,可以為人類梳理出月球不同時期的演化信息。
  • 木星衛星或有600顆,整個太陽系的衛星疊加都沒它多
    先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衛星。現代研究認為,圍繞著某一顆行星進行閉合軌道周期性運行的自然天體,就是衛星。截止到目前,在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之外,其它行星周圍都發現了衛星的身影,目前已知的太陽系中衛星數量一共有205顆,其中土星是太陽系中的「衛星之王」,它已知的衛星數量有82顆。其次是木星,已知的衛星數量是79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