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身世之謎終於揭開!科學家找到答案,忒伊亞再次被提名

2021-02-15 外星人UFO科技

據報導,根據近日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的一篇最新研究結果,來自英國的科學家通過超級計算機模擬了月球誕生的場景,最終結果顯示:大約45億年前,地球的確和一顆名為「忒伊亞」的行星相撞,而碎片進入太空融合成月球。

月球的起源之謎

為什麼地球的夜空中會有月亮?它是自然天體還是人造物?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數百年,甚至一直到今天,仍然爭議不斷。

多年來,有關月球起源的假說,大致分為共振潮汐分裂說、俘獲說、同源說,以及本文中我們將重點為大家講述的撞擊說。

看起來似乎版本很多,但事實上,在研究月球起源的過程中,以上每一種假說也都有著相應的科學依據,只不過普遍都因為證據不足而無法自圓其說。

作為地球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從地球誕生後不久,月球就一直陪伴在地球的身邊不離不棄,那麼,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當人類開始對太陽系有所了解,開始對宇宙中的各類天體有所認知,伴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雖然如今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但是太陽系誕生初期,太陽系內的行星數量可是非常說的,至少要以「百」為單位來計算。

那麼,曾經上百顆的行星都去哪了呢?研究者表示,由於太陽並不是一顆超大質量恆星,所以,它的引力範圍並不大,這就導致它沒有辦法掌控上百顆行星。

所以,在太陽系誕生初期,大量的行星都在爭奪太陽系中少數的軌道名額,在這個過程中,相撞在所難免,自然也就會產生大量的碎片,研究者認為,太陽系中的小行星、衛星等,或許都是由此而誕生的。

這就意味著,月球作為一顆衛星,它的誕生或許也與撞擊有關。那麼,究竟是地球和哪一顆行星相撞了呢?

忒伊亞再次被提名

研究認為,在地球和火星之間,曾經還存在著一顆名為「忒伊亞」的行星,它的大小和火星類似,大約45億年前,它和地球發生了一場大碰撞。

在這場撞擊中,由於地球是較大的那一方,所以地球並沒有別毀掉,相反的,忒伊亞則變成了大量的碎片,其中一部分和地球的碎片融合在一起,在地球的周圍形成了地球。

不過,之所以一直到今天都無法證明「忒伊亞」存在過,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地球周圍,一直都沒有找到忒伊亞的殘留物。

但是,通過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數據卻顯示,忒伊亞或許處於L4或者是L5拉格朗日區域內。不過,由於它處於陰影之中,這就導致人類一直都沒有發現它的殘存碎片。

這次通過超級計算機,再次模擬出忒伊亞和地球的相撞過程,通過數據也顯示,月球大約80%的主體,可能都是忒伊亞的殘留物,而且月球的內部還有一個鐵質的內芯,只不過由於外層的材料主要來自於地球,所以,才會給人一種月球就是100%從地球剝離的錯覺。

月球的存在對地球有哪些意義?

假設月球起源的撞擊說是正確的,那麼,如果45億年之前這場撞擊沒有發生,現在的地球又會是怎麼樣子呢?

研究者表示,如果月球不存在,可能地球上也不會有生命出現。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存在著四季變化的,不過,卻鮮少有人知道,地球的四季變化和月球有關。

因為地月之間的特殊關係,在引力的作用下,因為月球的存在,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也正是因為地軸傾斜,地球上才會有四季變化,反之,地球的氣候環境會變得非常不穩定,這種情況下,生命自然也很難誕生演化。

同時,我們都知道,在月球表面上,有著大量的隕石坑,這些隕石都是月球遭遇大量隕石撞擊而留下來的,看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會說,月球的 隕石坑和地球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種關係大了,因為如果沒有月球,那麼,頻繁遭遇撞擊的,就會是地球了。

可以這麼理解:月球的存在,幫助地球阻擋了很多「天外來客」的襲擊,如果沒有月球,地球不斷遭遇小行星、隕石等撞擊,自然也就會變得災難頻發,沒有辦法孕育生命,這一點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由於小行星撞擊而引發的大滅絕就可以看出。

所以,月球存在自然有它的道理,無論「忒伊亞」是否參與了月球的形成,月球的出現都是地球的幸運,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月球的身世與「忒伊亞」有關?大小媲美火星的它曾撞上地球
    引言:月球距離地球很近,她是地球的鄰居。面對這位溫柔而美麗的鄰居,人類一直充滿困惑,尤其是她的起源與身世,到底哪種才更符合現實情況?對於前段時間被提出的巨大天體撞擊理論,你怎麼看?前段時間,又有人提出了一個說法,他認為月球是被地球俘獲的,在地球如何俘獲月球這一問題上,認為一顆名為「忒伊亞」的巖質星體是神助攻。這一觀點被總結為巨大天體撞擊理論,許多人對此深表贊同。不過,對於巨大天體撞擊理論,也有人表示不解,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月球與地球相似而不是與「忒伊亞」相似?一則發布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上的文章揭示了其中奧秘。
  • 月球的「母親」找到了,這顆名為忒伊亞的星球
    但是對於月亮,大家就不是那麼熟悉了,究竟,地球是如何獲得月球這顆天然衛星的照射呢?這還真不好說,畢竟,這是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在眾多關於地球獲得月亮的猜想理論之中呢,其中有一個「巨大天體撞擊」理論。這個理論認為月球是由早期地球與一顆名為Theia(忒伊亞)的火星巖石天體碰撞而成。而且這一理論已經成為眾多理論中的領跑者,大多數人都信服的一個理論。
  • 月球形成之謎終被揭曉
    在過去的100多年裡,有關月球的起源眾說紛壇,卻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那麼,月球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  為了找到答案,科學家們也提出了有關月球起源的四種假說。    第四種假說:撞擊說  支持這個假說的人相信,月球的誕生和45億年前的一場撞擊有關,這場撞擊的雙方,一個是地球,另一個則是一顆未知的行星「忒伊亞」。  截止到目前,以上四種假說中,撞擊說是最被認可的,前段時間,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團隊,也通過超級計算機模擬,再次確認了「撞擊說」。
  • 月球到底怎麼形成的?科學家已經找到確鑿證據,忒伊亞無處可逃!
    當然在這些理論中,科學家認為地球被撞擊後的碎片形成月球是最接近現實的,但一直沒有找到證據!不過現在科學家終於可以站直腰杆說話了,因為他們在月球演示中發現了忒亞的痕跡(傳說中撞擊月球的行星)月球形成的幾種說法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天體,只要天氣晴好,農曆月中前後的晚上,一輪明晃晃的月亮掛在天上
  • 「五姑娘」成功抵達地球,其攜帶的「土」或將揭示月球身世之謎
    ,這是自從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壤以來,人類再次登上月球。與蘇聯美國帶回相對「陳舊」的月球土壤相比,嫦娥五號採回的是比較「年輕」地質樣本,更能研究出月球的演變歷史和身世之謎。,希望能揭示月球的身世之謎。
  • 月球是咋來的?科學家:最好的答案能在金星上找到
    最終,月球科學家一致認為,最好的答案可以在金星上找到,金星是最像地球的行星。它在早期也可能存在衛星,只是後來失去了它。但是最新證據對這種觀點提出了置疑,月球誕生的方式再次成為焦點。這塊巨石和它的巨石兄弟們,將繼續講述整個月球是如何形成的故事。在過去40年間,無數教科書和科學博物館都宣稱,月球是胚胎期的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巖石星球發生災難性碰撞產生的。這顆巖石星球被命名為忒伊亞(Theia),即生下月之女神塞勒涅(Selene)的希臘女神。忒伊亞曾與地球發生激烈碰撞,而且碰撞速度相當快,導致2顆星球都被融化。
  • 「大碰撞理論」遭質疑 月球起源再次成謎
    人類一直好奇月球是如何誕生的,40多年來,關於月球的形成,一直有多種理論和假說。其中,「大碰撞理論」是近年來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認可的假說。該假說認為,月球由火星質量大小的星球「忒伊亞」與原始地球碰撞形成。不過,據國外媒體報導,「大碰撞理論」作為目前最權威的月球形成假說,最近遭到一些科學家的質疑,月球如何誕生再次成謎。
  • 從月球和地球關係探究月球「身世」之謎
    從月球和地球的關係 探究月球「身世」之謎  新華社電 (記者 李斌 吳晶晶)關於月球的形成最常見的有同源說、分裂說、捕獲說和碰撞說四種。  ———同源說:月球和地球是姐妹關係。原始的太陽系是一團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雲。
  • 月球形成之謎:科學家發現氧同位素差異,填補「大碰撞說」缺口!
    據《每日星報》3月10日報導,最新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的一研究報告稱,科學家分析了月球深層樣品,發現地球和月球具有明顯不同的氧同位素,這個一發現將大大支持了「大碰撞說」理論。什麼是大碰撞說?而忒伊亞的內核和地球的內核後來融合為一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地球的地核會比其他行星稍大的原因。該理論同時也解釋了地球和月球彼此旋轉的方式和速度。因為它們被潮汐鎖定,也意味著月球繞著地球旋轉時始終顯示出與地球相同的一面。大碰撞說的爭議之處,為何月球和地球那麼像?
  • 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能解開月球形成之謎嗎?
    以前找到的最佳模型似乎是忒伊亞以大約45度的角度向地球襲來,以相對來說較慢的速度側擊了地球。這次撞擊的殘骸主要由忒伊亞的殘餘物形成,這些殘骸再合併形成了月球。但是,科學家們近期分析了從阿波羅計劃中帶回地球的月球巖石,結果似乎又讓之前建立的模型功虧一簣。
  • 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經5年研究,從月球隕石中找到新證據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的身世一直都是人類想解開的謎團。它和地球有「血緣」關係嗎?科學家對月球進行了長期的研究與探索。近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傳來好消息: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合作,經過5年研究,從月球隕石中發現了新線索,有力證明了月球是地球和其他星體「暴力相撞」的產物,她是地球的「親姐妹」。
  • 忒伊亞為什麼會是月球的前身呢?
    研究還認為,這次碰撞規模空前,這顆叫做「忒伊亞」的行星胚胎跟地球和月球都融合了。    月球形成於行星撞擊的觀點並不新穎,但是之前的科學家都認為「忒伊亞」只是跟地球擦邊撞擊,搞出個月球,然後穿上褲子奔向宇宙了。但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研團隊的新研究認為,「忒伊亞」根本沒有離開我們。
  • 忒伊亞,太陽系過去的一顆行星(月球來源)撞擊形成現今的月球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自古人們就對月亮很好奇,所以嫦娥姐姐抱著玉兔去廣寒宮給人們尋找答案,只是她一去不復返再也沒回來。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這些年人類重返月球又興起熱潮。可見人們對月球的痴迷程度只增不減,而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 科學家揭開月球起源之謎,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純屬偶然
    地球雙胞胎兄弟——忒伊亞,在決定宿命碰撞過程中的一顆較小的競爭行星。對於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觀察者來說,這種景象非常可怕,在撞擊中,忒伊亞完全消失了,它撕裂了地球的外層,留下了一個熔化的球體,地球被一層厚厚的蒸發巖石所吞沒,在大約100年的時間裡,軌道上的碎片冷卻並凝結成一個年輕的、熔化的月球。
  • 阿波羅號帶回的月球巖石,裡面藏著45億年前的故事,與月球有關
    月球的形成之謎,早在1974年就已經被提出了,但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完整進行解答,這次NASA的科學家團隊,也是在這個基礎上重新對月球巖石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的證據。忒伊亞行星之謎其實,證明大碰撞之說真假的關鍵在於,如何在地球和周圍找到忒伊亞行星殘留的碎片,因為如果45億年前那場大碰撞真的發生過,在太空中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但是遺憾的是,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這些蛛絲馬跡卻從未被發現。
  • 悄悄告訴你月球的小秘密
    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巖樣本,為月球的身世提供了決定性線索。在那之前,科學家對月球形成的原因有各種猜測。 這其中,阿波羅15號帶回來的一塊斜長石是人類找到的太陽系內最古老的巖石之一,年齡超過了40億歲,因為它影響了後來人們對月球起源的認識,又被稱為「起源石」。
  • 千古之謎,終於被科學家揭開
    千古之謎,終於被科學家揭開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到生命的終點,不論貧窮還是富有。人的生命長短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公平的。哪怕患上了癌症的富豪,因為財富非常的多,每日願意斥重金來獲得一些昂貴的藥物,讓自己活的更長久一點。但是這其實也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所以人類非常的畏懼死亡,不論是年輕的人還是年老的人都皆是如此。
  • 6億年身世之謎揭開 核桃似的甕安旋孔蟲屬動物一族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牽頭的國際團隊,通過高解析度顯微 CT 和同步輻射顯微斷層成像技術,對這類胚胎狀化石的內部結構進行了研究,最終破解了其身世之謎,發現它們屬於動物總界的一員。相關研究於北京時間 6 月 13 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上。動物是如何起源的呢?這一直是困擾古生物學家和演化生物學家的前沿科學問題。
  • 挑戰大碰撞說,NASA研究:月球的金屬含量比地球的要高!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如果沒有月球的話,地球上的生命將不可能誕生。而有關月球的形成,學界主流理論傾向於「大碰撞說」。這理論指的是,在大約45億年前,有一顆相當火星大小的小行星「忒伊亞(Theia)」和地球正面碰撞,兩者碰撞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周圍吸積形成了早期的月球。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現已被揭開!真相甚是驚人!
    英媒稱,通過對這具遺骨的還原,或許能幫助人們揭開「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    據英國《每日郵報》18日報導,義大利一支考古隊日前宣布,在佛羅倫斯的聖厄休拉修道院挖掘到「蒙娜麗莎」的遺骸,並向人們揭開「蒙娜麗莎」本人的身世。原來,為達·文西不朽畫作《蒙娜麗莎》擔當模特的這名女士叫麗莎·格拉迪尼,曾經是佛羅倫斯絲綢富商弗朗西斯科的妻子。據史料記載,這名女子在丈夫死後就做了修女,並在聖厄休拉修道院度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