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月球和地球關係探究月球「身世」之謎
從月球和地球的關係 探究月球「身世」之謎 新華社電 (記者 李斌 吳晶晶)關於月球的形成最常見的有同源說、分裂說、捕獲說和碰撞說四種。 ———同源說:月球和地球是姐妹關係。原始的太陽系是一團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雲。
-
太陽風「輕語」揭示其身世之謎
近日,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在咆哮的太陽風背後,「聽」到一些微小的聲音,揭示了這些太陽風的身世之謎。研究人員懷疑,太陽風中的等離子體波可能是太陽風「加熱」的原因。正如氣壓波動會引起颳風,風會吹動海洋翻湧。電場和磁場的波動也會導致波穿過由電子、質子等其他帶電粒子組成的氣團,這些帶電粒子組成的等離子體從太陽飛馳而去。
-
喀什深空站成功護送「五姑娘」回娘家
今天,駐守在大漠深處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的航天測控工作者們將護送她走完最後一段的回家之路。」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從月球帶回的珍貴土壤,在寒冷、有著大量塵埃、處處充滿可怕射線的太空中尋找回家的路,她在隕石間奮力噴射、調姿,將38萬公裡的距離一點點縮短。
-
月球咋「抓土「?嫦娥鑲上金剛鑽!
「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持續引發全世界關注!最近好消息再次轟動!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大展絕活,或刷新全球對月球既有認知,令美俄印為之折服
據央視最新消息,近來我國嫦娥奔月的五姑娘一切工作正常,此前採集的月壤順利地從上升器轉移到了返回器中。後續,這一月球採樣將伴隨返回器被帶回地球。屆時,我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的第三個成功實現這一探月計劃的太空國家。
-
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壤返回!印度人:我不撒謊,這次我真嫉妒中國
從中國嫦娥五號發射到成功攜帶月球土壤返回這一過程,中國專家馮晶琅認為嫦娥五姑娘的成功的不僅僅是中國向月球探索的邁進的一大步,航空航天技術的突破,也為中國日後更遠的火星基地建設驗證關鍵技術!探月都結束了,火星還會遠嗎?
-
「胖五」發射「嫦五」,這次「廣寒宮」探索之旅,將創造五個首次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此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將有望創造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這在我國都是首次。」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道。與嫦娥家族中的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姑娘」有什麼不同?
-
「胖五」發射「嫦五」,這次的「廣寒宮」探索之旅,將創造五個首次!
這位嫦娥「五姑娘」為何不一般?△11月24日4時3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此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將有望創造5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這在我國都是首次。」
-
價值2813.7萬元/克,月球上的土憑啥這麼貴?
它將把原始的月球土壤帶回地球,而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再未做過的事情。 此次不同尋常的探月,將幫助解決月球的諸多謎團:如月球的火山歷史之謎;呂姆克山附近某些元素濃度、放射性異常之謎;這項任務甚至可以幫助校準整個太陽系的時間尺度。而關於月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答案或將更加清晰、具體。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器組成,也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測器。這麼多首次疊加在一起,意味著本次任務難度非常高,可謂「步步驚心」,同時看點也是層出不窮。在嫦娥五號任務發射之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走進文昌航天發射場,聽多位航天專家權威解讀嫦娥五姑娘的本次探月之旅。
-
「五姑娘」登月去幹啥?挖土!
我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這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正式拉開大幕。當我們了解到「五姑娘」這次登月的任務後,趕緊充電,想知道月球上的土壤裡到底有啥寶貴資源。地球上有土壤,月球上也有土壤(月壤)。地球土壤所含元素和月球土壤所含元素有差異嗎?有差異。中學科學課告訴我們,地球土壤指的是地球陸地表面的一層疏鬆物質。這些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
-
【雲關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張高翔 攝「挖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
-
靜待「五姑娘」回家!遠望3號船抵達印度洋準備就緒
攜帶著約2公斤珍貴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而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已經抵達測控任務海域,正靜待「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
-
嫦娥五號帶回4斤「土」,美國這次坐不住了
此番嫦娥五號返回器從「廣寒宮」成功帶回4斤「土」,據介紹,這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帶回100多克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再一次得到來自月球的「土」。根據嫦娥五號設定的科學目標,「拆箱」後,科學家將對這4斤「土」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進而揭開月球的身世之謎。
-
木衛二生命之謎將被揭開!NASA發射「歐羅巴快帆」,2030年將抵達
木衛二的生命之謎 從體積上來看,木衛二隻比月球小了一點點,同時,木衛二的組成和地球類似,主要是由矽酸巖石組成的,它的表面還有著大氣層,大氣層中存在著氧氣。
-
【雲關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回家!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北京飛控中心 供圖 如何將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樣品在無人條件下進行「打包」,並保證樣品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不受汙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研製的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給出了「答案」,該系統能夠自動承接、封裝月球樣品並具有密封功能的裝置,可將採集到的月球樣品「打包」返回地球。
-
去月球「挖土」!
——首次自取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隨身攜帶各種「神器」,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並安全送回地球。科研人員將首次對中國自取月球樣品進行存儲、分析和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供圖既是收官之作,又是奠基之作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往返距離近80萬公裡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任務正式開啟。裴照宇稱,對於「繞、落、回」整體規劃來說,這是收官之作。對於未來的我國月球探測來說,是一個奠基之作。
-
月球的身世與「忒伊亞」有關?大小媲美火星的它曾撞上地球
引言:月球距離地球很近,她是地球的鄰居。面對這位溫柔而美麗的鄰居,人類一直充滿困惑,尤其是她的起源與身世,到底哪種才更符合現實情況?對於前段時間被提出的巨大天體撞擊理論,你怎麼看?在科技尚不發達的時代,很多人認為月球是地球的一份子,以為月球就在地球之中,畢竟它每天都出現在地球上空。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原來月球並不屬於地球,它其實坐落在地球旁邊,長年與地球為伴,不離不棄。我們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空看到月球,是因為月球距地球較近,月球的亮度也在肉眼可見範圍內。
-
阿波羅14號帶回神秘月球樣本,美國花了48年才破解了它的身世之謎
阿波羅14號太空人在月球上科學家認為,這塊巖石之所以會飛到月球上,是因為一顆大型彗星或者行星與地球相撞,撞擊產生的衝擊力,將地球表面的巖石碎片拋向太空,最終落在了月球上。直到阿波羅14號的太空人發現它,並將它帶回地球,送進實驗室,又研究了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