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郎必收藏,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識梳理

2021-01-20 史說123

第一章認識生物 第一節生物的特徵 

1、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認識生物、研究生物離不開科學的觀察。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

科學觀察不同於一般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要全面、細緻和實事求是,遵循由整體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表及裡、由粗到細等原則,並及時記錄下來;對於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有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在觀察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同別人交流看法,進行討論。

2、生物的生活需要(  )。

3、生物能進行(  )。

4、生物能排出(  )。

5、生物能對外界的(  )。

6、生物能(  )和(  )。

7、生物都有(  )和(  )的特性。

8、除(  )外,生物都是由(  )構成的。

9、生物最基本的特徵:(1)生物能生長和(  );(2)生物都有(  )和(  )的特性。(判斷某個物體是否是生物的依據)

靈活運用

1、陽光下生長的玉米、小麥;狗捉兔子說明生物的(  )。

2、金魚的口和鰓蓋後緣交替張合,這種現象屬於(  )。

3、植物落葉;人的出汗、呼出氣體、(  )反映了生物能(  )。

4、葵花朵朵向太陽反映了生物(  )。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屬於(  )。

6、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種現象屬於生物能夠(  );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這種現象屬於生物能夠(  )。

7、病毒屬於生物的原因:

(1)病毒能(  )和(  );

(2)病毒具有(  )和(  )的特性。

第一章認識生物 第二節調查周邊環境的生物

1、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為達到設想的目的,制訂計劃,收集研究對象的相關信息,然後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

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有時因為調查的範圍很大,不可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還要用數學方法統計。最後寫出調查報告。

2、調查校園的生物種類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驟

(1)選擇調查範圍。

(2)分組。

(3)設計調查路線。

(4)調查。注意邊調查邊將觀察到的各種(  )、(  )和其他生物的名稱、

(  )以及(  )的特點一一記錄在事先設計好的調查表中,要特別注意(  )、(  )和(  )等處,那裡常有被忽略的小生物,另外,也要注意空中偶爾飛過的(  )和(  )。

(5)歸類。

(6)整理。

3、注意事項:

(1)設計調查表格。(2)認真觀察,如實(  ),不能僅憑個人好惡取捨。(3)不要損傷(  )和傷害(  ),不要破壞生物的(  )。(4)注意安全,不要一個人走到(  );不要(  );不要下水;防止被(  )咬傷等等。

4、生物分類:

(1)根據(  )特點,將生物分為(  )、(  )、(  )三大類。

(2)根據(  ),將生物分為(  )和(  )等。

(3)按照(  ),將生物分為作物、(  )、(  )、(  )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節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知識梳理:

1、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與其(  )的總和。

2、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僅指生物的(  ),還包括存在於生物周圍的(  )。

3、生態因素:

(1)概念:環境中影響生物的(  )和(  )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

(2)分類:

①(  ):包括陽光、(  )、(  )、(  )等。

②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  )。環境中生物之間存在(  )、(  )、合作、(  )、(  )關係等。

4、以小麥田為例來說明影響小麥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  )、(  )、(  )、(  )、土壤等。

(2)生物因素:(  )、(  )、(  )、(  )(  )等。

(3)沙漠上有不毛之地,也會有綠洲的出現,這說明(  )對植物分布的影響;同一座高山上,闊葉林往往分布在高海拔較低的地方,針葉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較高的地方,這說明( )對植物分布的影響;給農作物施肥,這說明還受到(  )的影響。

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必須(  )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  )的同時,也(  )和(  )著環境。

(2)環境(  )生物:如沙漠植物稀少。

(3)生物(  )環境:如生活在寒冷水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4)生物(  )環境:如大樹底下好乘涼。

注意:非生物因素如光、空氣、水、溫度等造成生物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發生了變化,如荒漠中的植物駱駝刺,根系非常發達,是對荒漠中缺水的一種適應,反映的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生物通過自身的生活活動改變了環境,如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反映的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6、對照實驗又叫單一變量實驗,是探究實驗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設計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在實驗設計過程中,除了把需要探究的條件作為唯一變量外,其他條件應保持一致且適宜。只有這樣,才能使探究結果更加真實、可靠,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7、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二節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

(1)概念: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  )與(  )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  )。

(2)組成:

注意:動物並不都屬於消費者,如蚯蚓、屎殼郎屬於(  );細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是把有機物分解成(  )、(  )、(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  )和(  ),能夠基本維持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3)生態系統中各成分的關係: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  )、(  )的關係。

2、食物鏈和食物網:

(1)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於(  )或(  )的關係而形成的鏈狀結構。

①食物鏈的起始環節是(  ),之後是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結束環節是最高級消費者。

②食物鏈的書寫只包括(  )和(  );

③箭頭指向捕食者,如圖所示:

④營養級:作為食物鏈起始環節的(  )是第一營養級,依此類推,有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第四營養級等。如上圖,草屬於第一營養級,鹿屬於第二營養級,狼屬於第三營養級。

⑤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難以分解且無法排出,可能會通過(  )不斷(  ),因此,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就越(  )。

⑥在一條食物鏈中,往往數量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最高級(  )。(僅限初中階段的生物知識)

⑦如果狼滅絕,短時間內兔的數量變化是(  ),很長時間內兔的數量變化是(  )。

(2)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  ),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  )。

①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  )和(  )流動的。

②物質流動特點:以碳循環為例,生產者通過(  )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並轉化為有機物,將碳儲存在體內,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通過(  ),把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返回空氣中。可見,物質在生態系統中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  )流動。

③能量流動特點:能量沿食物鏈和食物網(  )、(  ),在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獲得的能量越(  )。

3、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

(1)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  )、各種生物的(  )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  )的狀態,這種現象叫作(  ),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  )的。

(2)生態系統調節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它自身的結構特點: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  ),營養結構越(  ),自動調節能力就越(  ),生態平衡就越不易被打破,反之亦然。(黑體字所表示的知識點在後面比較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會經常用到。)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三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與其(  )的總和就叫做生物圈。

2、生物圈的厚度:如果以海平面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達到約(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千米的深度。

3、生物圈的範圍:生物圈的範圍包括(  )、(  )和(  )。

(1)大氣圈:在大氣圈的底部生活的動物,主要是指能夠飛翔的(  )和(  ),還有(  )等微小生物。

(2)水圈:在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數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內的水層中,這說明(  )對水生生物分布的影響。

(3)巖石圈:巖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是一切陸生生物及人類的的「立足點」,生物種類非常豐富。

4、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關於生態系統的分布和特點不再總結,中考一般不會涉及到這些知識點,在這裡只總結生態系統的作用,有關分布和特點請回顧教材即可。)

(1)草原生態系統作用:能夠(  )和(  ),是重要的生態屏障。

(2)溼地生態系統作用:具有(  )和(  )的作用,有「(  )」之稱。沼澤是典型的溼地生態系統。

(3)海洋生態系統作用:遼闊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  ),海洋中植物每年製造的氧氣佔地球每年產生氧氣總量的70%,在調節氣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4)森林生態系統作用:能夠(  )、(  )、防風固沙、調節氣候、(  ),有「(  )」、「(  )」之稱。

(5)淡水生態系統作用:不僅為人類提供飲用、灌溉及工業用水的水源,在(  )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6)農田生態系統作用:以(  )為主體,動植物種類相對較少,提供人類所需要的食物。

(7)城市生態系統作用:人類起著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種類和數量減少,消費者主要是(  )。對人類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重大影響。

(8)穩定性較差的生態系統有(  )和(  ),原因是(  )。

5、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  )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6、生態系統之間是相關聯的:

(1)從非生物因素來說,(  )、(  )、水和水蒸氣等存在於所有的生態系統中,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統都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2)從(  )來說,各類生態系統也是相互關聯的。例如黃河和長江作為淡水生態系統,起源於西部的雪山和草原,沿途滋潤著農田,還形成湖泊和溼地,最終融入海洋,養育著億萬人口和其他生物。

(3)從(  )來說,微小的生物、花粉、種子、果實,能夠隨大氣運動,到達不同的生態系統。魚類的洄遊,鳥類的遷徙,會經過不同的生態系統。

參考答案:

第一節 認識生物

知識梳理答案:1、營養2、呼吸3、身體內產生的廢物4、刺激作出反應5、生長,繁殖6、遺傳,變異7、病毒,細胞

第二節 調查周邊環境的生物

知識梳理答案:1、(4)植物 動物 數量 生活環境 樹皮 草叢 枯枝落葉 鳥 昆蟲2、(2)記錄 (3)植物 動物 生活環境(4)偏僻的地方 攀爬高處 動物

3、(1)形態結構 植物 動物 細菌真菌(2)生物環境 水生生物 陸生生物 (3)用途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知識梳理答案:1、生物 環境 2、生存空間 各種影響因素 3、(1)生活 分布(2)①非生物因素 空氣 水 溫度②其他生物 捕食 競爭 寄生 共生

4、(1)光 空氣 水 溫度 (2)人 瓢蟲 蝗蟲 蚜蟲 蚯蚓 (3)水 溫度 無機鹽5、(1)適應環境 適應環境 影響 改變 (2)影響(3)適應(4)影響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知識梳理:1、(1)生物 環境 (2)非生物部分 生產者 消費者 細菌和真菌 分解者 二氧化碳 水  無機鹽 (3)相互制約 相互依存2、(1)吃與被吃 捕食

①生產者 ②生產者 消費者 ④生產者 ⑤食物鏈 積累 多 ⑥生產者 消費者⑦增多 先增多後減少(2)食物鏈 食物網 ①食物鏈 食物網 ②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循環 ③逐級遞減 單向流動 少 3、自動調節(1)種類 數量 相對穩定 生態平衡 自動調節 有限(2)多 複雜 強

第三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知識梳理:1、生物 環境 2、10 10 3、大氣圈的底部 水圈大部 巖石圈的表面(1)鳥類 昆蟲 細菌(2)光4、(1)水土保持 防風固沙(2)淨化水源 蓄洪抗旱 地球之腎(3)二氧化碳(4)涵養水源 淨化空氣 綠色水庫 地球之肺(5)調節氣候 (6)農作物 (7)人類(8)農田生態系統 城市生態系統 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5、最大6、(1)陽光 空氣 地域關係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

相關焦點

  • 生物老師悉心整理:七年級上冊各單元精華知識,全班學生不下90
    生物老師悉心整理:七年級上冊各單元精華知識,全班學生不下90生物是初中階段最不受重視的一門課程,很多學生包括一些老師對於生物這門課程的態度都是可有可無,上課學生不聽講,做其它科目的作業,老師也是採取一種視而不見的態度
  • 家有兒郎必收藏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知識梳理
    如牛和玉米的結構層次的區別是(  )(區分植物體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關鍵是看有無系統這一層次)。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1、單細胞生物:整個身體只由(  )構成,是生物圈中形態微小、結構簡單的一類生物。已知的單細胞生物有(  )、(  )、(  )等。
  • 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級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同步練
    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級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同步練人體的呼吸一、選擇題1. 如圖表示人體胸廓容積的變化,到b點時,肺泡內,呼吸道,外界氣壓的關係是( )A.部分初一生物試題 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試題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2.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同步測試題
  • 生物老師最新整理: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匯總,高效輕鬆追學霸!
    其實,同學們學習生物學科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面對繁雜的知識點,以至於不能掌握各單元知識點間的關聯,考試結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因此,要想在七年級開始就學好生物這門學科,掌握好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各單元的知識點要系統化,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那麼初中生物到底該怎麼學?
  • 七年級上冊地理:各單元精華知識+思維導圖,列印,每次95分+
    七年級上冊地理:各單元精華知識+思維導圖,列印,每次95分+地理是升入初一後新增的一門課程,在初中階段只學習兩年,在八年級下冊就會進行結業考試,儘管它不參加中考,但結業考試的成績依然要計入總分。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材中,一共是學習4個單元,分別是地球和地球儀,大洲和大洋,天氣和氣候以及居民和聚落,雖然只有4個單元,但知識點並不少,也有一定的難度。要想學好這一冊的地理打好基礎,除了要掌握各種知識點外,還得會看地圖,學會看地圖是做讀圖填圖的關鍵。
  • 生物老師整理:七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小升初暑假銜接必備
    生物老師整理:七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小升初暑假銜接必備初一,大家剛剛接近生物,有的人可以知道怎麼學,有的人可能不知道,生物怎麼學,怎麼學得好,在很多不會背書的人眼裡,生物就僅僅次於語文,而且生物可以說不但要你背下來,
  • 生物老師:八年級上冊知識點匯總(最新整理),高效預習複習必備
    生物是七年級才開始學習的學科,剛開始接觸時,很多同學對學習生物很好奇,感到非常有趣。七年級的生物知識是非常基礎的,而八年級的生物知識難度更大,學習時間相對緊張。當然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學習態度擺正好,你不重視,再簡單的知識也學不好記不住。要學好生物學,我們必須學會如何總結知識點,因為生物學也是一門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科,如果你記不住,你很容易在考試中失分。梳理好全冊的知識體系,思維清晰,簡單明了,把繁雜零散的知識點形成脈絡清晰的知識體系,預習複習起來就會非常高效。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考點梳理及針對練習,附答案,收藏一練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考點梳理及針對練習。感興趣的家長可以收藏起來,讓孩子多閱讀重點知識,做針對訓練,能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孩子學習效率。在文末附有答案!這份資料能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掌握課文重點知識,有效提高學生期末複習效果。
  •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全冊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資料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全冊單元測試卷含答案。本套試卷共含有5份試卷,配套課本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課本。課本中共含有3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第二單元各1份試卷,第三單元內容較多,有2份試卷,加上期末測試卷,共5份。
  • 七年級上冊生物:各單元知識點總結!附例題解析,期中提分很有用
    七年級上冊生物:各單元知識點總結!附例題解析,期中提分很有用生物是新初一的同學會接觸學習到的一門科目,實用性以及連貫性非常強,與我們的生活更是息息相關,因此學好了這門學科對於我們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其實同學們學習生物,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面對繁多的知識點非常頭疼,以至於掌握不到各單元知識點內容的聯繫,因此到了考試面對難題也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所以要想在初一階段就學好生物這門學科,學習方法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將各單元知識點進行系統具體化,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活學活用所學內容。
  • 家有兒郎必收藏,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植物知識梳理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第一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1、綠色植物的類群常見的綠色植物分為四大類:藻類植物、(  )、蕨類植物和(  )。(4)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係:①釋放(  ),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佔空氣中氧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②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來源;③供人類食用,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等可供食用;④工業和醫藥用:從藻類植物中進取的碘、褐藻膠和瓊脂等,可以供工業和醫藥上使用。
  • 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梳理,備一份,期末輕鬆考高分
    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梳理,備一份,期末輕鬆考高分!同學進入初中以後不但各科難度都有提升,而且還會學習很多的新的科目,比如初一的生物、地理、歷史等等,雖然有些學科不用參加中考,但是同學一定不能忽視。既然安排到初中的學習,一定有它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科。
  •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生字拼音專項練習,附答案
    >探望愉快 盤繞曾經 豆莢僵硬 青苔囚犯 窗框洋溢  6、蝙蝠和雷達雀  相關練習:  四年級上冊古詩文日積月累,都要背誦默寫!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1《觀潮》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2《走月亮》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3《現代詩二首》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4《繁星》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基礎知識複習卷,附答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生字拼音專項練習,附答案
  • 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期末複習單元知識匯總思維導圖
    這裡給大家按照單元整理總結了知識!第1單元 長度單位(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二年級數學上人教第1單元第2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二年級數學上人教第2單元第3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
  • 人教版二年級上第一單元知識梳理
    在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學習長度單位,這是學生在一年級接觸人民幣單位之後第二次接觸單位,主要講解兩個單位釐米、米,二年級孩子年齡較小,所以本單元內容大部分只需要讓學生親身感受,形成認知表象即可。一統一長度單位在本單元第一課時中主要讓孩子明白古代人有的用雙臂張開的長度(庹tuǒ)進行測量,描述時會說:這個東西有我幾庹長;而有的人用手進行測量,描述時會說:這個東西有幾拃長,還有的人用腳長來測量,這就導致了測量的標準不同,結果不同。引出了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北師大版期中試卷,家長收藏!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北師大版期中試卷,家長收藏!本學期小學三年級很快就要進行期中考試了,大家都開始考慮進行期中複習了。由於蘇教版和北師大版的資料和試卷資源比較少,今天我們特意找了一份北師大版和蘇教版的資料,大家可以可以根據資料的內容,對比一下這兩個版本和人教版的內容有什麼區別,哪個更難?我們先來看看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所學的知識點有哪些。第一單元是學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 七年級上冊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歸納!非常全面,建議收藏好
    七年級上冊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歸納!非常全面,建議收藏好列方程解應用題其實並不是新的知識點,因為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接觸學習過了,只不過進入初一後,相應的考試題型會更為豐富,而且涉及到的知識層面也更廣,因此肯定不會是再像小學階段一樣,只需要計算就可以了。
  • 六年級上冊數學考點梳理及必刷題整理
    六年級上冊主要學習了圓,分數的運算和應用,百分數的認識和應用,比的認識和應用等章節的內容,這些章節是整個小學的重難點所在,分數和百分數的運算和應用,比的應用是整個小學數學的重難點所在,也是整個小升初數學的重難點所在。
  • 二年級數學上冊總複習,各單元知識點匯總,附數學廣角專項測試題
    本學期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學了哪些知識?期末總複習如何進行呢?我們可以將全冊知識點分類整理,進行有計劃地複習,這樣才能提高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二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點來梳理一遍。
  •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2-06-07 17: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