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齊魯網6月12日訊 (通訊員 徐鵬)夏季到來,各種昆蟲開始活躍起來,被刺毛蟲刺傷前來醫院就診的病人也開始多起來。煙臺業達醫院專家給您講講被刺毛蟲刺傷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刺毛蟲,是刺蛾幼蟲,俗稱「洋辣子」、「八架子」,每年6~9月間比較常見。我國常見的為黃刺蛾幼蟲和青刺蛾幼蟲。蟲體上帶有大量有毒剛毛,一旦與皮膚接觸,剛毛刺入皮膚或汗毛孔,導致毛孔腫脹、炎症反應,奇癢難忍並伴疼痛。
刺毛蟲刺傷的症狀以前臂、面部、頸部多見。刺傷後立即出現接觸部位的劇烈刺痛和灼燒感,後期常伴瘙癢。少數病人會出現嚴重的過敏症狀,甚至出現嚴重的全身過敏反應。
醫生提醒,被刺毛蟲刺傷後嚴禁抓撓。蟲體剛毛上滿布倒刺,外力作用會導致剛毛深入或隨手擴散至周圍皮膚,使症狀加重、擴散。建議可使用黏度較大的膠帶貼附患處,輕拍膠帶至黏貼緊密後快速撕下,可將大部分剛毛拔出。可反覆多次,從不同方向撕下膠帶。冷溼敷可緩解症狀。
藥物治療:
局部:1%酚爐甘石洗劑、蟲咬酊、1%-2%明礬溶液。必要時也可使用地塞米松乳膏。
封閉:疼痛難忍時可採用局部封閉治療。可選封閉劑為:3ml 1%(或1ml 3%)鹽酸吐根鹼。
內用藥:必要時可口服抗組胺製劑、靜脈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口服鎮痛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5-692298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