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電影裡與VR有關的黑科技

2020-11-24 36kr

編者按: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VR新觀察」(ID:TX-VRfamily),騰訊互娛研發部遊戲研究組,maruyin(尹寧)

如果你曾經看過沃卓斯基姐弟的黑客帝國,你應該對matrix不會陌生,無數的小說和電影都描繪創造了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隔離的虛擬世界,人們在其中安居樂業歲月安穩現世靜好,並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開關啪的一聲開啟。困擾你的一切不復存在,無論是怎樣的窮矮矬,在這裡你都將搖身一變。化身高富帥,勇闖惡魔洞穴,調戲良家婦女。如果說二十年前人們還只是在小說和電影中虛構這樣的情節,而如今以VR顯示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產品的出現,已經讓我們看到了matrix到來的可能性。

只是到來的方式和我們所預想的有些不同。人類至今無法完全破解腦機交互中那些各式各樣的電信號所代表的含義,腦後的插頭現在看起來還沒有著落。於是科學家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從人類的感官下手。藉助人體天然的傳感器,力求模擬一個真實的世界。

而這一切,首先始於視覺。

人體獲取的信息約80%來自視覺。模擬視覺信號的工作其實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從200年前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製作出第一張照片,把真實的物體第一次記錄下來並且被眼球接收。到形態各異的顯示器,試圖還原各種光學信號。在此之上還衍生出了3D顯示,位置捕捉等技術,再到最近的VR頭盔,拉近顯示屏,覆蓋更廣的視域,企圖騙過人類的大腦。加上magicleap所開發的光場成像,把光學信號直接投影到人類的視網膜。從技術的發展來看,視覺上的模擬經歷了一個越來越貼近大腦的過程。從物體反射光線——光線被眼球捕捉——光信號被轉化為電信號傳給大腦。越是能佔據距離大腦更近的入口,越能將其他的技術踩在腳下。模擬物體的不如發射光源的,遠距離發射光源的不如貼著眼球發射光源的,貼著眼球發射光源的不如直接模擬光場信息的。模擬光場信息的最終會輸給電信號嗎?我們無法做出判斷,但實際情況是已經有公司在開發類似的技術。

目前的實例有Second Sight公司的Argus(取名自希臘神話中的百眼巨人),通過手術在視網膜接入60個微型電極。Argus還做不到讓盲人徹底恢復,只能看到一些黑白的邊緣和對照點。

Second Sight公司的Argus

人工視網膜恢復視覺要實現的基本要求是用戶可以獨立行走,識別人臉以及閱讀,這要求電極數量不能低於600~1000,同時,考慮到並不是所有的電極都能同時發揮作用,因此電極數量需要高於1000(32×32)。Second Sight公司正計劃把電極數從60個提升到240個。

大阪大學開發的人工視網膜擁有49個電極通道以7×7方式排列,各電極的直徑為 500μm,經過試驗,患者的視力由術前的0.0003提高到了0.0012。此外,日本奈良尖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等正在努力將把電刺激元件的集成個數提高到1000個以上。

此外還有另一種方法:繞過視網膜,直接刺激視覺皮層處理圖像的區域,通過該方法,Second Sight公司的Brian Mech表示:「我們實質上可以治療因任何原因導致的眼盲,而不再僅能治療那些外部視網膜的退行性病變。」

「視網膜假體所處的階段和人工耳蝸30年前所處的階段相同,」澳大利亞仿生視覺(Bionic Vision Australia)主任博基特安東尼·博基特(Anthony Burkitt)說。「人工耳蝸技術曾經只是唇語閱讀的輔助工具,但現在植入人工耳蝸的孩子已經可以正常上學,甚至還能使用行動電話,」博基特說。「我們現在知道視網膜植入體可以從臨床治療上讓病人受益,我認為我們將在下一個十年見證這項技術的飛速發展。」

事實上,視網膜擁有1.3億個感官細胞,在模擬感官的道路上,視覺是進展最為緩慢的領域,在人類其他的感官能力上,電刺激信號的研究要深入的多。

首先,電刺激可以模擬人的味覺:

新加坡國立大學Mixed Reality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公開了一款合成味覺的交互設備原型,它通過電流和溫度來模擬人類幾種原始味覺。

人類在進食的時候,舌頭味蕾會產生相應的生物電,並傳到大腦,讓我們食而知其味。這款設備的原理也有幾分相似:通過不同的電流和溫度刺激,來產生一些原始的味道,比如說酸甜苦辣。這款設備包涵兩個重要部件組成:可以產生不同頻率的低壓電極(直接夾著用戶舌頭),還有Peltier溫度控制器。

從實際測試來看,酸味和鹹味是最容易被偽造出來,而甜味和苦味雖然也能做到,但是效果沒它們那麼明顯。

對於不同的人類原始味覺,需要的參數也不同:

雖然這項技術目前並沒有商業化的成品可供體驗,但從設備的製作難度和成本來看,這並不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裝置。如果能夠成功商業化的話,模擬味覺在某些料理類遊戲中應該有著不錯的應用場景。

其次,電刺激可以用來控制肌肉的運動:

功能性電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是指利用一定強度的低頻脈衝電流,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來刺激一組或多組肌肉,誘發肌肉運動或模擬正常的自主運動,以達到改善或恢復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最初這一項科技是用來為脊柱受損的殘疾人重新獲得自主運動的能力。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功能性電刺激慢慢的也用在了其他的領域。

最著名的功能性電刺激應用是名偵探柯南同學的球鞋。目前還沒看到通過電刺激讓肌肉輸出更強力量的實例,不過功能性電刺激接管肌肉並不科幻,技術門檻甚至可以低到創客水平。

利用功能性電刺激來遙控昆蟲的早期研究由 DARPA(美國國防部先進計劃研究署)贊助,他們希望把這種 「混合機器人」應用於救災偵查等任務,因為昆蟲的續航能力比目前同尺寸的機器人或者無人機更強。隨著研究的成熟,致力於向更多人普及神經科學的 Barkyard Brains 開發了用於DIY賽博格蟑螂的 RoboRoach 套件,並且公開了實驗課程,難度適合大學生和成人監護下的高中生。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可以讓癱瘓老鼠重新步行的「e-dura」植入設備。在實驗中,將老鼠的中背部脊髓完全切斷,同時在老鼠腦內的運動皮質和脊髓植入電極,讀取腦內的運動意圖,並且成功在脊髓復原神經信號,從而讓癱瘓的老鼠恢復行走能力。

功能性電刺激的具體刺激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種:表面式電刺激、經皮式電刺激和全植入式電刺激。表面式電刺激的準確度較差,表面電極甚至有可能因為姿態變化而移動,但是因為具有無創的優勢,是目前的主流選擇。    

功能性電刺激技術也可以用來幫助正常人,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以及谷歌眼鏡的技術負責人Thad Starner 開發的手套能夠通過電刺激促進肌肉記憶,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彈鋼琴。

或許有人會覺得電刺激技術和VR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我的看法是輸入和輸出往往相輔相成。電流能夠刺激人的肌肉運動。也就能夠檢測肌肉的生物電實現體感識別,就像MYO臂環做的事一樣。另外一方面,按照電影裡的尿性,VR普及後,所帶來的身體機能退化。也許可以通過電刺激的方式避免。

最後,電信號還可以用來模擬觸覺:

觸覺是接觸、滑動、壓覺等一系列機械刺激的總稱,主要是由壓力和牽引力作用於感受器而引起人的感受。除了傳統的機械震動的方式。目前氣動,和電刺激是新興的2種模擬觸覺的手段。

早在PS2的年代,就有一個名為Mindwire的外設,用電擊來模擬角色被擊中時打擊感。只不過以當年的技術水平。除了模擬痛感之外,這一技術在還原真實的感官方面並沒有什麼卵用。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電流除了單純的讓人產生疼痛感之外,還發展出了能夠模擬觸覺的技術。

Pedro Lopes是德國Hasso Plattner 學院人機互動實驗室的研究員,近期發明了一種由兩部分組成的設備,讓玩家在戴著VR頭盔時感受到撞擊的力量。這個設備叫做「Impacto」,可戴在手臂或腿部,模擬撞擊的感覺,比如一個足球撞到腳上,或者一個人拍打你的手臂的碰撞感。這個無線設備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提供了虛弱的震動感——與大部分觸覺設備相似,就像你用Xbox手柄玩賽車時感覺到的震動。但是Impacto有趣之處是它的第二個部分,它會為你的肌肉連上了兩個電極。它可以模擬與肌肉疲勞時所做物理治療相同的肌肉電刺激。

 「當這兩個部分結合起來,你的大腦就會受騙——就像某種幻覺。」Lopes在接受Tech Insider採訪時說道,「當觸覺驅使你的肌肉移動的時候,大腦也有一部分的主導。」

當VR控制一切之後:

著名的虛擬實境預言系大作《刀劍神域》中有個細節我一直很喜歡,被困在虛擬世界中的主角,無法自主進食,只能靠輸液維持生命,在從虛擬世界中被拯救出來之後骨瘦如柴,甚至無法進行日常的運動和行走。這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最後一個話題。當虛擬實境接管我們的五感之後,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的身體要如何活下去。從代替食品這個意義上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Soylent,一家生產食品的終極替代品的公司。巧合的是,這家公司發展,曝光,融資的時間節點和VR技術發展的時間節點高度重合,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有黑暗組織在背後主導著這一切。

拋開陰謀論不談,公開的說法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 Rob Rhinehart 在實在沒錢買食物的時候,從網上直接購買各種營養元素——這比去超市買菜做飯更便宜。在完全靠營養液之類的東西生活了一陣子之後,他創立了這家公司。今年1月,Soylent 完成了一輪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 和 Index Ventures 等。Soylent 為用戶提供「營養粉」,這種營養粉可以完全代替主食。「我們吃飯的目的有兩種,一種是為了填飽肚子,一種是為了享受美食或者社交。」 Rob 在接受《紐約客》採訪的時候這樣說。當你僅僅為了填飽肚子而吃飯的時候,用 Soylent 更簡單也更經濟實惠,甚至可能更健康。

去年10月,Soylent 正式像用戶寄出了第一包「營養粉」。他們採用訂閱模式,每月會給用戶寄出當月所需的原料。這麼說來,Soylent 似乎就是一家食品公司,和網際網路似乎沒什麼關係。當然不是這樣。Soylent 也是一家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食品公司。他們公司裡工程師佔到了團隊很大的比重,產品配方的更新也非常快,並且還利用了「開源」的思維。Soylent 採用的原料都是公開市場可以買到的,他們也會公開自己的配方——可口可樂肯定不敢這樣做。通過公開配方,Soylent 愛好者可以做出更多不同版本的營養粉,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或者適合不同體質的人群。當然中國也有自己的soylent。他的名字叫若飯。

這裡有2篇親身體驗這兩種代餐品的評測。

http://www.pingwest.com/i-ate-only-one-meal-in-the-past-week-for-writing-this-article/

http://www.pingwest.com/i-did-not-eat-a-meal-for-two-weeks-but-become-fatter/

總的來說,虛擬實境技術廠商正在千方百計降低人們摘下頭盔的衝動,也許插根營養管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這些出發點和VR有關或是無關的黑科技,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無數的可能性。科技向來就是這樣,當我們想到的時候,就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剩下的無非是時間問題罷了。起碼現階段我們已經可以這樣使用VR設備了。未來還會遠嗎?

以上內容均為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焦點

  • 今日起,有關AI/AR/VR/MR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無論你現在從事什麼行業,做著什麼工作,有關於AI/AR/VR/MR這幾個黑科技名詞,你一定要好好弄清楚,因為前沿科技越來越受到我們的關注和熱議,可別在跟朋友聊天時因為分不清AI/AR/VR/MR到底是什麼內容而出糗,那就真的尷尬了…… 下面我們就來好好科普一下這幾個縮寫名詞AI/AR/VR/
  • 電科技大盤點:那些與好萊塢有關的VR遊戲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導演逐漸在加入到這個群體中,事實上,一些電影工作室已經開始投資進行一系列VR電影和相關IP的電子遊戲的製作。下面就隨著電科技,來盤點下與好萊塢明星有關的知名VR遊戲吧。難得讓電影藝術家如此讚揚這部影片,相信它一定不會讓VR玩家失望。
  • 電影《唐人街探案2》中的黑科技,智匯有初VR投影電腦做到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去年一部很火的賀歲電影《唐人街探案2》,電影中KIKO大秀黑科技, 隨身飾品秒變袖珍電腦,在所有偵探都被關在監獄中的情況下,用自己專屬的黑科技解救眾生,讓我們著實震驚了一波。而就是這樣一個片段讓一款科技產品發生了「翻紅」現象。
  • 當科幻電影大片中的全息投影黑科技遇上智能玻璃
    鴻果果科幻電影大片兒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裡面的各種大製作大手筆場景總是少不了伴隨著一些黑科技的裝備,讓主角在電影裡次次在遇到危險時或日常生活中就像遊戲裡的RMB玩家一樣過著一種開了掛的生活。當然近在屏幕之外的我們也是無比羨慕,想像電影裡那樣人手一個黑科技產品,從此開啟開掛的生活。我們在看這些科幻電影大片兒的時候,總是會被影片的各種奇怪腦洞的思維所徵服,會想到這些出現在電影中的黑科技產品是不是會有一天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呢。畢竟所見即所想。
  • 那些科幻電影中已經實現的黑科技
    電影也發展了這麼久,最受影迷們歡迎的應電影種類該就是科幻電影。從1969年7月21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開始。人們對科幻和未知世界的探索越來越瘋狂,不再滿足於瑰麗的簡單想像,而是希望通過影視作品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從此,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世界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 vr眼鏡多少錢vr眼鏡有哪些品牌
    現在vr行業發展越來越快速了,憑藉著相對真實的遊戲體感,這也成了很多遊戲玩家的喜愛,VR眼鏡作為新興的科技設備是必不可少的,那麼vr眼鏡多少錢呢?還有vr眼鏡有哪些品牌?vr眼鏡有哪些虛擬實境眼鏡VR頭顯設備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是藉助計算機及最新傳感器技術創造的一種嶄新的人機互動手段,不僅讓每一個愛好者帶著驚奇和欣喜去體驗,更因為對它誕生與前景的未知而深深著迷,那麼vr眼鏡多少錢一個呢?
  • 《黑豹》裡的黑科技離我們也沒多遠了
    黑豹的國家叫Wakanda瓦坎達,設定是一個與世隔絕但技術水平「領先世界幾個時代」的非洲國家,但如果仔細盤點一下電影中出現的黑科技的話,似乎離我們的世界也並沒有那麼遙遠。以下內容輕微劇透,介意的小夥伴請謹慎閱讀。
  • vr是什麼
    vr是什麼?  對於vr很多人還感覺到比較陌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技術,其實vr也就是虛擬實境,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vr是什麼,它有哪些特徵,具體應用領域在哪些地方等等,我們全方位了解一下。vr是什麼技術?
  • 敘述那些與少林寺有關的電影,你知道哪些
    敘述那些與少林寺有關的電影,你知道哪些少林寺,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今天我就給大家敘述那些與少林寺有關的電影。《少林四小龍》動作,喜劇,劇情《少林四小龍》是由河南影視集團投資拍攝的一部兒童動作電影,由朱趙偉執導,楊芳涵主演。影片講述了少林雄風武術學校迎來了新一年的學生,尤其是小苗、小兵、小強、小豪4人的成長故事。四個孩子在共同的目標和理想面前他們卻始終如一齊迎頭奮進,而勝利和喜悅最終屬於了堅強的孩子們。
  • 意念控制是真的——帶你看看那些「嚇人」的「黑科技」
    新華社深圳10月18日電題:意念控制是真的——帶你看看那些「嚇人」的「黑科技」新華社記者彭勇、申安妮、陳宇軒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起落、將人體骨骼影像從電腦屏幕裡「拉出來」左右翻轉、從唾液中提取基因……這些關於人體的「黑科技」不是出自電影片段,而是出現在全國雙創周深圳主會場,讓參觀者不斷驚呼:「原來科技可以和我如此息息相關
  • vr播放器有哪些?最好用的vr播放器推薦
    最好用的vr播放器推薦隨著vr時代的到來,各種虛擬實境頭戴設備和觀看vr視頻的軟體也熱門起來,那麼vr播放器哪個好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比較好用的vr播放器。vr播放器推薦1、橙子VR平臺:android&ios橙子VR雖然主打的是一款虛擬實境VR資源聚合app,但是它內置了自己研發的專業VR播放器,是國內首款添加了反畸變效果的VR播放器,以完美適配國內外10多款VR頭顯設備的觀影效果。
  • 科普AI/AR/VR/MR,這些黑科技縮寫你要知道!
    無論你現在從事什麼行業,做著什麼工作,有關於AI/AR/VR/MR這幾個黑科技名詞,你一定要好好弄清楚,因為前沿科技越來越受到我們的關注和熱議,可別在跟朋友聊天時因為分不清AI/AR/VR/MR到底是什麼內容而出糗,那就真的尷尬了……下面我們就來好好科普一下這幾個縮寫名詞
  • 「遨天一號」VR太空科技體驗館丨南昌唯一一家太空元素VR科技館
    舉個例子:當你戴上VR設備後,你像是到了另外一個真實世界,你根本感覺不到外界發生了什麼,完全沉浸在那個虛擬空間,看到懸崖忍不住剎住,甚至是叫出聲來,比3D電影還要刺激。而遨天一號,正是這其中的佼佼者,他裡面有各種航空太空的模型以及藏品,再加上引導師的介紹,不僅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課堂以及書本上看不到的知識!
  • 《蜘蛛俠:英雄遠徵》裡的虛擬實境技術到底是什麼黑科技!
    看過電影盆友們應該對電影情節有了初步的了解,沒有看過電影的盆友也不用著急,此片文章不會涉及大量劇透,今天我們在這就電影裡的視覺特效這方面來談論一下此類到底是什麼黑科技!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兩個概念,什麼是特效,什麼是虛擬實境!
  • 碟中諜=鐵打的阿湯哥+開掛的黑科技
    ,同時還是這類電影中觀眾最津津樂道的元素之一。  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電影中那些令人驚豔的黑科技道具,其中有一部分已經在現實中存在了哦!介紹:《碟中諜》系列標誌性的黑科技產品,外形為行李箱,打開形似筆記本電腦,可說是可攜式人皮面具製造機。
  • 5G時代即將來臨,電影裡的許多黑科技或將在幾年內成為現實
    如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從非常傳統的PC電腦時代,走向了全新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想想時間,也就只有大概十年左右,在十年之前,我們還用著小屏的諾基亞手機,用著網速超級慢的2G網絡,打開一個小小的網頁,只有幾十個文字,都有可能要刷新半天,更別說是看網站上的圖片或者視頻了。
  • 黑科技小說推薦,這幾本黑科技完本爽文讀起來真暢快!緩解書荒!
    當然這本書裝X也挺厲害的,男主畢竟是擁有黑科技的人。男主穿越平行世界,驚訝的發現這個世界的汽車工業特別的爛,不僅如此,男主的手機還多了個神奇的APP。這個AAP裡有特別牛的黑科技工具,牛到什麼程度呢?APP甚至能給他兌換汽車生產線!這真是實力讓人羨慕了。
  • 黑科技來襲,應用領域十分廣泛,納米技術再次突破!
    現在我們過的日子在科技的帶領下,發展的是越來越好了,人們在享受著高科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又有了自己的新需求,為了能夠滿足這些需求,人們就開始不斷的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基於人類的大腦的開發程度是非常高的。人們就有研究出了比高科技更好的科學技術,人們稱這種技術為黑科技。
  • 電影盤點:十部有關世界末日的驚駭電影!
    最欣賞的一個細節是氣溫驟降被困在圖書館裡的人靠燒書取暖時有意識的同一本書至少留一本。求生之際仍然能注意到文化傳承,這很了不起。影片場景很宏大,雪災的特效處理的很真實。 希望人類能好好呵護環境,不要讓電影裡的特效變成明天地球的真實場景。4、未來水世界雖然沒有很宏大的場面,但是作為那個年代的科幻電影,製作上肯定會有限制。
  • 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電影作為反映、反思社會現象的一種藝術媒介,早已對於此一議題有過諸多討論、批判。今天我就來推薦幾部經典的跟核能或者說核武有關的電影。而黑色電影的視覺風格,更強化了科學那未知的黑暗能量,仰角攝影,強調了角色身後那大塊的黑的同時,更勾引出對未知的不安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