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你們好嗎?
初中物理對聲現象的最後一次乾貨的講解就是今天了。
聲現象的內容不多,而且與後面的知識沒什麼聯繫,所以希望大家好好掌握哦。
我把聲現象的前兩個連結也放在這篇文章裡了,相信可以幫到大家。
初中物理乾貨之八:聲現象的基礎認識
初中物理乾貨之九:聲音的特性
今天呢,還是從兩方面(噪聲的危害和防止,聲的利用)來講述聲音的最後一部分知識。
我們先說第一部分:噪聲的危害和防止。
物理學中,把聲音分為了兩類:
把發聲體做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叫樂音。
把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發出的的聲音叫噪音。
但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學習休息,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幹擾的聲音都算是噪聲。(比如半夜十二點的廣場舞曲)
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記憶它:
那麼噪聲的來源有哪些呢?
一般我們都是從環境保護上來定義噪聲的,即只要對自己想聽的聲音產生幹擾的聲音都是噪聲。
噪聲一般有四類:
交通噪聲:引擎的轟鳴聲,喇叭聲等。
建築噪聲:工地上的聲音,拆牆裝修的聲音等。
工業噪聲:空調外機的聲音,抽風的聲音等。
生活噪聲:鬧鈴聲,嬰兒哭鬧聲等。
噪聲的危害很大,於是我們用一個新的物理量-分貝來定義聲音的強弱。
我們先說一下分貝這個物理量:
①意義:定義聲音的強弱。
②單位:分貝。
③符號:dB。
分貝把聲音分成了分成了五個等級,從小到大依次是:
①0dB,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
②30-40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
③70dB,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
④90dB以上,聽力會受影響,產生疾病。
⑤150dB,鼓膜會出血,喪失聽力。
那麼噪聲的危害都有哪些表現呢?
心理效應:使人煩躁、精力不集中,妨礙睡眠和休息。
生理效應:耳聾、頭疼、消化不良、視覺模糊等。嚴重時會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
物理效應:高強度噪聲能損壞建築物。
既然噪聲的危害如此巨大,我們應該怎麼減弱噪聲呢?
我們通過三大類的方法去減少噪音:
從聲源處入手:給摩託車引擎裝消音器等。
從傳播過程入手:植樹,建隔音牆等。
從人耳處入手:戴耳塞,戴耳罩等。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第二部分:聲的利用。
首先我們明確一個概念:聲不僅僅是聲音。
聲包括了次聲,聲音,超聲。而聲音僅僅是指人耳聽到的那一部分聲音(這點內容之前文章有提到,人耳只能聽到20-20000Hz的聲)
我把聲的內容做了兩次分類,
先說第一個分類:聲傳遞信息。
這個分類就比較廣了,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我們說話就是在傳遞信息。
雷聲可能預示著一場大雨。
修車師傅聽汽車發動的聲音判斷故障。
醫生用聽診器診斷疾病。
回聲定位,B超等都是聲傳遞信息。
第一個分類裡的另一部分:聲傳遞能量。
這個應用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如下:
超聲波洗眼鏡。
超聲波碎石。
超聲波加溼器。
這是第一個分類,下面說一下第二個分類:這裡同學們要分清超聲和次聲的應用。
超聲的應用如下:
B超。
回聲定位。
超聲波加溼器。
次聲的應用如下:
次聲可以預示災害。
次聲武器。
次聲波診療儀。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吧,感謝大家的關注,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評論哦。
每天都會分享物理乾貨,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有用,別忘了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