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對於自己的家園,本來我們是應該好愛護和保護的。可是隨著人類工業革命的開始,科技的快速發展卻給這顆美麗的星球帶來了危機。
人類近50年來的科技發展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可以說每天都有新科技,每天都有新變化,而人們也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大浪中享受到了科技帶來的各種便利得好處,可以說現在的人們已經離不開科技了,如果沒有了科技,人們將很難適應生存下去。
科技的快速發展也讓人類在50年前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可是,正如我剛才所說,科技帶給我們美好生活的同時也給地球生態帶來了不斷的破壞,如今的地球跟40年前的地球相比,有哪些變化呢?
如果我們站在地球上,可能很難真正感受到地球近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可如果我們走出地球,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就會發現非常明顯的變化。40年前的地球,太空人從太空中拍攝的地球全景圖,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它是那麼的美麗,晶瑩剔透,遠遠望去就像一個美麗的藍色水晶球。
可是40年後的今天,太空人再次拍攝了一張地球全景圖,將兩張相隔40年的圖片放在一起,你會發現,地球的變化好大啊,相信每一個看到的朋友都會替地球心疼。沒想到,工業的發展讓地球在短短的40年時間裡就發生了無法想像的變化。要知道地球數十億年的生命史裡,生態環境也發生過多次劇變,可是那種變化都是經過數千萬年,數億年的演化才發生的。
而人類的工業卻讓地球在短短的40年,就完成了過去數千萬年才可能出現的生態變化。從兩張對比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地球顯得比較灰暗,整個星球被變成了灰濛濛的一片,原來的藍色正在不斷消失。那麼是什麼導致地球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呢?
其實主要還是大氣汙染,工業生產帶來的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它有害氣體的排放等。工業排放同樣也在不斷汙染水資源,不管是淡水還是海洋都有不同程度的汙染,而且這種汙染非常明顯。現在深達一萬多米的深海中,都發現了人類的各種垃圾,可見汙染程度有多大。
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造成了溫室效應,不斷給地球加溫,讓地球的溫度不斷升高。尤其是近五年來,全球氣溫的升高非常明顯,現在到了夏季高溫季節的時候,如果說哪個地方的溫度是在40攝氏度以上,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高興得跳起來,因為40度以下的溫度相當於一個「涼爽」的溫度了。
全球很多地方的高溫已經超越了40攝氏度,接近50攝氏度,而人體的氣溫約在37攝氏度若,一旦外界的溫度超過了這個值,身體就會感到不適應,不舒服,容易引發中暑等高熱疾病。因此,夏季高溫到來之後,人們在白天的時候基本只能窩在家裡,吹著空調。到了晚上才出來活動,有網友戲稱:人類在未來有可能也會變成夜間活動的生物。
當然,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帶來的不僅僅是高溫,由高溫帶來的影響遠超我們的想像,比如自然災害的增多,海平面的不斷上升,凍土層的甦醒等。尤其是南北極冰雪融化造成的全球海平面不斷上升,有可能讓地球在未來失去陸地,我們只能在海上建造城市居住。
而冰封數萬年以上的凍土層一旦復甦,帶來的未知風險更多,凍土層裡有遠古病毒和細菌,它們有可能會復甦,而這些遠古病毒和細菌,我們完全不了解,它們跟我們現在的細菌和病毒完全不一樣,稱它們為超級細菌也為過。這些遠古細菌到底對現在的地球生態和生命的存在有何影響,現在還不知道。
可能有人會說,工業的快速發展既然會給地球生態帶來不斷的破壞,那我們應該停止工業,那樣地球的生態就會慢慢恢復。試問:這樣的事情可能發生和實現嗎?如果明天停止人類所有工業,所有科技發展,你會願意嗎?相信99%的人不會願意。因為人類現在已經離不開科技了。
而人類文明想要完成對太陽系的探索,對宇宙的了解更多,科技的發展是必然的。如果沒有科技,這一切都將只是一場夢,可是科技的快速發展又會帶來一系列的環境汙染,會加劇地球生態的惡化。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選擇,人類不可能放棄工業,放棄科技發展。而人類也想讓地球的生態慢慢變好,否則人類在未來有可能將無家可居,那將是對整個人類的巨大災難。
在取與舍之間,人類還是選擇了科技,那麼地球生態環境怎麼辦?這個我們只有快速發展科技,期望在地球生態惡化到無法生存之前,能夠研究得出取代傳統化學能源的新技術,比如,可控核聚變。一旦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麼現在的這些能源都將會被取代,而核聚變能源是安全無汙染能源。
當然,未來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移民,可是對於人類科技來說,移民外星球還是遙遠不可及的夢想。太陽系除了地球沒有第二顆天然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雖然現在科學家將火星作為未來人類移民的目標,但是火星要生存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改造才行。而改造一顆行星生態環境的難度絲毫不亞於實現人類出太陽系。
只要給人類足夠的時間發展,終有一天我們能夠成為星際文明,走出太陽系,移民太陽系以外的宜居行星。可是地球會給我們這麼長的時間嗎?霍金曾經有過預言:地球留給人類的時間可能只有幾百了。如果人類在幾百年的時間內,科技沒有獲得重大突破,地球將成為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那個時候人類文明有可能將面臨終結。
由此可見,我們現在其實是在和時間賽跑,看看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快還是生態環境的惡化速度快,誰能跑到前面,誰將獲得勝利。從今年科學家公布的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繼續創新高的數據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地球的溫室效應導致的生態惡化似乎很難逆轉了。再過40年,將地球的全景圖跟現在放在一起比較,你會發現,地球有可能更加灰暗了,已經沒有了藍色。
雖然地球的生態惡化可能很難逆轉了,但是我們仍然要加強生態保護,全人類行動起來保護地球。只有全人類的努力,我們才能夠延續地球生態的惡化,給科技的突破贏得足夠多的時間。只要人類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或者太空航行技術,有一個能夠獲得劃時代突破,都能夠解釋地球和人類的危機。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