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地球和現在相比,都有了哪些變化?看完之後讓人們心疼

2020-08-10 科學探索007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對於自己的家園,本來我們是應該好愛護和保護的。可是隨著人類工業革命的開始,科技的快速發展卻給這顆美麗的星球帶來了危機。

人類近50年來的科技發展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可以說每天都有新科技,每天都有新變化,而人們也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大浪中享受到了科技帶來的各種便利得好處,可以說現在的人們已經離不開科技了,如果沒有了科技,人們將很難適應生存下去。

科技的快速發展也讓人類在50年前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可是,正如我剛才所說,科技帶給我們美好生活的同時也給地球生態帶來了不斷的破壞,如今的地球跟40年前的地球相比,有哪些變化呢?


如果我們站在地球上,可能很難真正感受到地球近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可如果我們走出地球,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就會發現非常明顯的變化。40年前的地球,太空人從太空中拍攝的地球全景圖,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它是那麼的美麗,晶瑩剔透,遠遠望去就像一個美麗的藍色水晶球。

可是40年後的今天,太空人再次拍攝了一張地球全景圖,將兩張相隔40年的圖片放在一起,你會發現,地球的變化好大啊,相信每一個看到的朋友都會替地球心疼。沒想到,工業的發展讓地球在短短的40年時間裡就發生了無法想像的變化。要知道地球數十億年的生命史裡,生態環境也發生過多次劇變,可是那種變化都是經過數千萬年,數億年的演化才發生的。

而人類的工業卻讓地球在短短的40年,就完成了過去數千萬年才可能出現的生態變化。從兩張對比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地球顯得比較灰暗,整個星球被變成了灰濛濛的一片,原來的藍色正在不斷消失。那麼是什麼導致地球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呢?


其實主要還是大氣汙染,工業生產帶來的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它有害氣體的排放等。工業排放同樣也在不斷汙染水資源,不管是淡水還是海洋都有不同程度的汙染,而且這種汙染非常明顯。現在深達一萬多米的深海中,都發現了人類的各種垃圾,可見汙染程度有多大。

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造成了溫室效應,不斷給地球加溫,讓地球的溫度不斷升高。尤其是近五年來,全球氣溫的升高非常明顯,現在到了夏季高溫季節的時候,如果說哪個地方的溫度是在40攝氏度以上,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高興得跳起來,因為40度以下的溫度相當於一個「涼爽」的溫度了。

全球很多地方的高溫已經超越了40攝氏度,接近50攝氏度,而人體的氣溫約在37攝氏度若,一旦外界的溫度超過了這個值,身體就會感到不適應,不舒服,容易引發中暑等高熱疾病。因此,夏季高溫到來之後,人們在白天的時候基本只能窩在家裡,吹著空調。到了晚上才出來活動,有網友戲稱:人類在未來有可能也會變成夜間活動的生物。


當然,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帶來的不僅僅是高溫,由高溫帶來的影響遠超我們的想像,比如自然災害的增多,海平面的不斷上升,凍土層的甦醒等。尤其是南北極冰雪融化造成的全球海平面不斷上升,有可能讓地球在未來失去陸地,我們只能在海上建造城市居住。

而冰封數萬年以上的凍土層一旦復甦,帶來的未知風險更多,凍土層裡有遠古病毒和細菌,它們有可能會復甦,而這些遠古病毒和細菌,我們完全不了解,它們跟我們現在的細菌和病毒完全不一樣,稱它們為超級細菌也為過。這些遠古細菌到底對現在的地球生態和生命的存在有何影響,現在還不知道。

可能有人會說,工業的快速發展既然會給地球生態帶來不斷的破壞,那我們應該停止工業,那樣地球的生態就會慢慢恢復。試問:這樣的事情可能發生和實現嗎?如果明天停止人類所有工業,所有科技發展,你會願意嗎?相信99%的人不會願意。因為人類現在已經離不開科技了。


而人類文明想要完成對太陽系的探索,對宇宙的了解更多,科技的發展是必然的。如果沒有科技,這一切都將只是一場夢,可是科技的快速發展又會帶來一系列的環境汙染,會加劇地球生態的惡化。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選擇,人類不可能放棄工業,放棄科技發展。而人類也想讓地球的生態慢慢變好,否則人類在未來有可能將無家可居,那將是對整個人類的巨大災難。

在取與舍之間,人類還是選擇了科技,那麼地球生態環境怎麼辦?這個我們只有快速發展科技,期望在地球生態惡化到無法生存之前,能夠研究得出取代傳統化學能源的新技術,比如,可控核聚變。一旦人類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麼現在的這些能源都將會被取代,而核聚變能源是安全無汙染能源。

當然,未來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移民,可是對於人類科技來說,移民外星球還是遙遠不可及的夢想。太陽系除了地球沒有第二顆天然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雖然現在科學家將火星作為未來人類移民的目標,但是火星要生存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改造才行。而改造一顆行星生態環境的難度絲毫不亞於實現人類出太陽系。


只要給人類足夠的時間發展,終有一天我們能夠成為星際文明,走出太陽系,移民太陽系以外的宜居行星。可是地球會給我們這麼長的時間嗎?霍金曾經有過預言:地球留給人類的時間可能只有幾百了。如果人類在幾百年的時間內,科技沒有獲得重大突破,地球將成為無法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那個時候人類文明有可能將面臨終結。

由此可見,我們現在其實是在和時間賽跑,看看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快還是生態環境的惡化速度快,誰能跑到前面,誰將獲得勝利。從今年科學家公布的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繼續創新高的數據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地球的溫室效應導致的生態惡化似乎很難逆轉了。再過40年,將地球的全景圖跟現在放在一起比較,你會發現,地球有可能更加灰暗了,已經沒有了藍色。


雖然地球的生態惡化可能很難逆轉了,但是我們仍然要加強生態保護,全人類行動起來保護地球。只有全人類的努力,我們才能夠延續地球生態的惡化,給科技的突破贏得足夠多的時間。只要人類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或者太空航行技術,有一個能夠獲得劃時代突破,都能夠解釋地球和人類的危機。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現在的地球和60年前的地球對比,有何變化?看完你有何感想
    這個時候有人又想到了60年前的那張美麗的地球圖片,那麼現在的地球和60年前相比,有了哪些變化?還會像原來那樣美麗嗎?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衛星,探測器進入太空已經非常多了,對於地球的變化從太空中其實看得非常明顯,現在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比60年前相比,明顯的差別就是地球變灰暗了。
  • 2020年的地球跟1975年的地球相比有什麼變化?看完讓人們擔憂
    如今45年過去了,2020年的地球跟1975年的地球對比有什麼變化?可能很多人認為,45年的時間對於地球來說,那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如此短的時間,地球能夠有什麼變化?可是當太空人再次拍攝現在地球的照片,跟45年前的那張照片相比較,你就會發現,雖然地球仍然是美麗的藍色星球,但是這種美麗的光輝已經暗淡了不少。
  • 現如今的地球和48年前的地球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感到擔憂
    想必許多小夥伴都在網絡上看到過地球靚麗的藍色星球圖片,它實際上是在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在相距地球將近5000公裡的地點拍攝的。通過那張圖片,大家首次完整性地看到了自個行星在宇宙空間中的模樣。現如今47年一晃而過,現如今的地球全景圖會是什麼樣子呢?也許有些人會說,還是會是和47年前同樣的靚麗。而越來越多的人則認為,現如今的地球早就不是47年前的地球,早就失去了以往的靚麗。
  • 2020年的地球跟1975年的地球對比有什麼變化?看完讓人們擔憂
    地球是我們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對於這個家園,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才真正看明白了它的真面目。站在太空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地球,它在宇宙中是那麼的獨特,散發著生命星球特有的美麗風採,而人類在那個時候也用相機記錄下了美麗的地球。如今45年過去了,2020年的地球跟1975年的地球對比有什麼變化?
  • 對比短短幾十年前和現在的「地球變化」
    改變自古以來都是不可改變的,任何事物甚至人類每天都在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但是地球被人類的出現所發生的改變實在是太大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左邊的圖片是40年前的巴西森林,右邊的圖片則是它如今的模樣!下圖是20年前阿根廷奇基塔湖與20年後的樣子,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鹹水湖泊其中的一個,由於種植需要的灌溉和乾旱的天氣,琥珀的面積正在急劇減小。
  • 我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為什麼現在沒有消息了?看完心疼
    我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為什麼現在沒有消息了?看完心疼提到我國的第一位太空人,我們基本都會想到楊利偉,楊利偉先生是我國航天的第一人,同時也是中國航天歷史上一塊重要的裡程碑。不過提到中國航天第一人,我們幾乎都知道是楊利偉。
  • 現在的地球和43年前的地球對比,你會感到深深得害怕與擔憂
    地球是人類生活了無數年的家園,我們第一次真正認識地球風採的時候,是在43年前衛星拍攝的地球全景圖。43年前的地球,從全景圖上可以看出,是多麼的美麗,山川,河流,藍天白雲,再沒有比地球更美的星球了,那個時候人們都不禁要感嘆,地球太美了,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它,保護它。
  • 從外星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看完之後每一個人都沉默了
    每當夜晚降臨之後,漆黑的天空就會出現繁星點點,它們是夜空中的精靈,給黑暗的夜晚帶來了一些光明。古時候的人們由於缺乏天文認知,自然不知道那些星星是什麼。即使如此,一些古人中的智者仍然通過長期觀察天上星星的變化,探知到一些有關星空的奧秘,不得不說,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
  • 看完小編感到很心疼
    看完小編感到很心疼中國地大物博,特有的東西數不勝數,水果,名勝古蹟,文化等等,除去這些,還有一個尤為珍貴,提到國寶一詞,很多人就知道是熊貓了。這種名為熊貓的動物在我國有著尤為重要的地位,如今在野外的自然環境中很難尋覓到它們的蹤跡,一但發現了,國家也是立馬保護起來,現在想看到他們的蹤影只有去動物園才可以。
  • 地球現在被人類改造成什麼樣子了?看完之後你會害怕嗎?
    可以說人類對地球生態的影響和破壞越來越嚴重,尤其是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大量工業的發展更是讓地球生態越來越差,一步步走向深淵。那麼地球現在被人類改造成什麼樣子了?可能很多人生活在自己的城市和鄉村,由於缺乏廣闊的視野,並不知道地球現在被人類改造成什麼樣。
  • 看完首張地球衛星全景照片,與現在相比,令人感到深深的擔憂!
    首張地球衛星全景照片看過之後,地球的變化令人擔憂!就在最近,網絡上曝出了首張地球衛星全景的照片,這是43年前的地球衛星全景照片,但是不要認為這是原來地球的衛星照片,如今的地球面貌已經完全改變。等到你真正了解的時候,都會感到深深的害怕。
  • 海賊王:年齡衰老會令卡普變弱,而她的實力和40年前相比基本沒變
    因為失去艾斯的衝擊太大,所以卡普退居二線,教導新一批的海軍,和當年澤法的定位差不多。現在依然有很多觀眾認為,卡普是海賊王中唯一不受年齡限制的強者。年齡可以增長,但實力卻能一直保持在巔峰期。想法不錯,但這是不可能的,年齡衰老會令卡普變弱,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體力和力量弱於年輕時期。
  • 從外太空看地球:從20世紀40年代到現在,地球有哪些標誌性圖片?
    早在我們登月之前,在20世紀40年代,我們從遙遠的地方拍攝了第一張地球太空圖片,確實讓人感到震驚!a.氣象衛星拍攝的第一張地球照片隨著火箭的升空,衛星拍攝的第一張照片,讓科學家們第一次看到了雲層和大風暴的景象。當然,這個信息對氣象學家來說是相當有價值的。
  • 旅行者1號飛了40多年,為啥到現在還有動力?看完漲知識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存在的這個宇宙是極其浩瀚的,而相比於整個宇宙來說,地球就像是沙漠裡的一顆塵埃,非常的渺小,就更別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了。當然了,雖然在整個宇宙中我們人類可能不值一提,不過這並不能阻擋人們對宇宙的好奇心。
  • 1969年浦東地區衛星照片 跟現在相比 變化有多大?
    ,「鎖眼」偵察衛星主要有KH-1、4、5、6、7、 8、9、11、12等九種型號,工作壽命從3天到90天不等,最大解析度達到0.3米,通常地面解析度也能達到0.6-2.4米。下面就給大家看下1969年2月「鎖眼」偵查衛星拍攝的上海地區照片,由於圖片太大,小編截取了部分地區(浦東)給大家看下。
  • 4分鐘看完,地球史上發生過的重大事件,每一件都關乎人類命運
    奧陶紀-志留紀之交大滅絕、晚泥盆紀弗拉斯期-法門期之交大滅絕、二疊紀-三疊紀之交大滅絕、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大滅絕以及第五次白堊紀-第三紀之交大滅絕,無疑都為人類生命的產生也是產生了契機。那麼在地球的幾十億歷史中,還發生過哪些重大事件呢?本期為大家盤點兩大影響事件。大氧化事件一場地球上的生物變化。
  • 這隻黑猩猩太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
    這隻黑猩猩太過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現在航天領域的發展標誌著一個國家綜合水平的發展,而航天探測領域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人類需要克服重重的困難,在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第1顆人造衛星,人類就是開啟了探索宇宙的大門,在人造衛星成功發射之後,科學家們開始考慮什麼時候才可以把第1個人類送進太空呢?
  • 1969年浦東地區衛星照片 跟現在相比 變化有多大?
    美國從60年代就開始使用偵查衛星對地球進行拍照,而大名鼎鼎的「鎖眼」偵察衛星就是美軍觀察地面的利器,「鎖眼」偵察衛星主要有KH-1、4、5、6、7、 8、9下面就給大家看下1969年2月「鎖眼」偵查衛星拍攝的上海地區照片,由於圖片太大,小編截取了部分地區(浦東)給大家看下。
  • 如果海平面上升50米,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網友:看完太震撼!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在全球氣候變暖後,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世界各地冰川開始融化,促使海平面的上漲。
  • 破40億的《流浪地球》裡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破40億的《流浪地球》裡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寫在最前,這次編輯估計我這篇文章又要往下沉了,能看到它也不容易吧。1、電影後半段電影裡的時間和現實裡的時間是完全一樣的李一一說只有30分鐘了 我一看離放映結束確實只有30min了 韓朵朵說只有15min了 結果最後真的就是15min(不得不說劇組還是挺有心的)2、欽定了:2044年奧運會在上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