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浦東地區衛星照片 跟現在相比 變化有多大?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20-11-30 19:08:21 來源: 武器知識

舉報

  很多人通過百度地圖、谷歌地圖或者谷歌地球查看當地的地圖或者衛星地圖,而查看到的衛星地圖也是最近10年到15年的才更新的影像照片,但是你見過60年代-70年代美國間諜衛星拍攝的城市衛星圖片嗎?

  

  美國從60年代就開始使用偵查衛星對地球進行拍照,而大名鼎鼎的「鎖眼」偵察衛星就是美軍觀察地面的利器,「鎖眼」偵察衛星主要有KH-1、4、5、6、7、 8、9、11、12等九種型號,工作壽命從3天到90天不等,最大解析度達到0.3米,通常地面解析度也能達到0.6-2.4米。下面就給大家看下1969年2月「鎖眼」偵查衛星拍攝的上海地區照片,由於圖片太大,小編截取了部分地區(浦東)給大家看下。

  

  上圖衛星照片在美國國家地質勘探局網站編號:DS1106-2086DF066,拍攝的經緯度是北緯31.18,東經120.686,拍攝類型是高清立體影像,拍攝時間是在1969年2月11日,從照片上可以黃浦江和外灘還有大片的良田。城區的道路清晰可見,黃浦江的船隻也可辨別。左上角的蘇州河也可識別。最繁華的地方還是一片低矮的平房,對比一下谷歌衛星地圖看看有哪些變化。

  

  上圖是2019年11月9日谷歌地球展示的浦東地區衛星照片,視角海拔高度6.2千米。相比1969年的城市,最大的變化還是高樓變多了,良田也被開發。城市的布局更加合理,綠地部分清晰可見,50年過過去了,最大不變的還是那條黃埔江,也可能河道變窄了一點。好了,各位地圖迷還想看哪個城市的老地圖,歡迎在文後留言,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969年浦東地區衛星照片 跟現在相比 變化有多大?
    下面就給大家看下1969年2月「鎖眼」偵查衛星拍攝的上海地區照片,由於圖片太大,小編截取了部分地區(浦東)給大家看下。,拍攝的經緯度是北緯31.18,東經120.686,拍攝類型是高清立體影像,拍攝時間是在1969年2月11日,從照片上可以黃浦江和外灘還有大片的良田。
  • 衛星老照片:50年前上海虹橋地區 城市變化太大
    很多人通過百度地圖或者谷歌地球查看當地的地圖或者衛星地圖,而查看到的衛星地圖也是最近10年到15年的才更新的影像照片,但是你見過60年代-70年代美國「鎖眼」間諜衛星拍攝的城市衛星圖片嗎?下面就給大家看下1969年2月「鎖眼」偵查衛星拍攝的上海地區照片,由於圖片太大,小編截取了部分地區(上海虹橋機場附近)給大家看下。
  • 衛星老照片:50年前上海火車站 城市變化太大
    很多人通過百度地圖或者谷歌地球查看當地的地圖或者衛星地圖,而查看到的衛星地圖也是最近10年到15年的才更新的影像照片,但是你見過60年代-70年代美國「鎖眼」間諜衛星拍攝的城市衛星圖片嗎?下面就給大家看下1969年2月「鎖眼」偵查衛星拍攝的上海火車站照片,由於圖片太大,小編截取了部分地區(火車站和蘇州河)給大家看下。
  • 2020年的地球跟1975年的地球相比有什麼變化?看完讓人們擔憂
    如今45年過去了,2020年的地球跟1975年的地球對比有什麼變化?可能很多人認為,45年的時間對於地球來說,那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如此短的時間,地球能夠有什麼變化?可是當太空人再次拍攝現在地球的照片,跟45年前的那張照片相比較,你就會發現,雖然地球仍然是美麗的藍色星球,但是這種美麗的光輝已經暗淡了不少。
  • 看完首張地球衛星全景照片,與現在相比,令人感到深深的擔憂!
    首張地球衛星全景照片看過之後,地球的變化令人擔憂!就在最近,網絡上曝出了首張地球衛星全景的照片,這是43年前的地球衛星全景照片,但是不要認為這是原來地球的衛星照片,如今的地球面貌已經完全改變。等到你真正了解的時候,都會感到深深的害怕。
  • 陸地衛星顯示了格陵蘭冰川五十年來的變化
    將1972年和2019年的陸地衛星圖像進行對比後,這些變化和更多變化開始顯現。格陵蘭島東南部的冰川包括從左至右依次為Helheim、Fenris和Midgard,這是陸地衛星8號2019年8月12日拍攝的照片(下圖)和1972年9月陸地衛星1號拍攝的照片(上圖)。
  • B站衛星發射失敗了,發射衛星我國跟外國的差距有多大?
    前段時間B站在六一兒童節宣布了要發射一顆遙感衛星用於站內科普,這顆衛星重達172公斤,發射費用上百萬元,但在7月10日12時17分這顆BILIBILI冠名的遙感衛星最終宣告發射失敗,嗶哩嗶哩當天宣布再次發射衛星只不過時間另行通知,而地球的另一邊馬斯克的Space X龍飛船已經實現載人進入空間站了,還實現了一級火箭回收,到底我國的火箭和外國的火箭差距有多大?
  • 浦東30年專輯② | 聽!90後和外籍人士怎麼說?
    現在的浦東居住密度低,交通也便捷。受訪者E(1991年出於崇明,居住於浦東,軌道交通出行)浦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上海長江大橋的建成和軌道交通崇明線的施工,浦東金橋成了我安家的不二選擇。開車40分鐘,地鐵1個小時,就能從崇明到金橋,能夠讓我兼顧工作與家庭生活。
  • 現在的地球和60年前的地球對比,有何變化?看完你有何感想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雖然我們無法真切感覺到地球的美麗,但是從地球上鳥語花園,藍天白雲的自然景象,我們也能夠想像出地球是非常美麗的,可人們還是期望能夠看到地球的全貌,看到它整體的美麗這個願意終於在科技的幫助下實現了,1959年8月7日,美國探索6號衛星在太空拍攝了第一張地球照片。
  • 2020年的地球跟1975年的地球對比有什麼變化?看完讓人們擔憂
    如今45年過去了,2020年的地球跟1975年的地球對比有什麼變化?可能很多人認為,45年的時間對於地球來說,那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如此短的時間,地球能夠有什麼變化?可是當太空人再次拍攝現在地球的照片,跟45年前的那張照片相比較,你就會發現,雖然地球仍然是美麗的藍色星球,但是這種美麗的光輝已經暗淡了不少。
  • 戴曉堅:「四維空間」裡「建」證浦東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戴曉堅:改革開放40年,浦東開發30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作為一個市政人,由衷為這一段經歷感到自豪。浦東的開發開放,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把基礎設施改善,如果沒有基礎設施的改善,很難形成城市化的發展。應該說,我最早經歷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河流汙水工程。第一財經:我們是如何解決城市的汙水問題的?戴曉堅:當年上海的城市基礎設施非常薄弱。
  • 《時代》公布地球表面組圖 呈現28年地球變化
    這組圖片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以下簡稱「美國航天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從谷歌地圖存證文件中收集,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向我們展示了從1984年至2012年的地球表面的驚人變化,其中包括全球城鎮擴張、熱帶雨林惡化以及冰川融化等等,讓人不禁感嘆:短短28年,地球的變化竟如此之大!  1972年,美國航天局啟動地球資源探測衛星項目,並發射第一臺探測衛星。
  • 展望上海地鐵14號線完工時間:浦東新區沿江段很可能要晚於2020年
    2019年7月,根據一個上海地鐵14號線浦東段的工程示意圖,有幾站的軌道貫通時間已經在2020年的年底,按照這種進度來看,上海地鐵14號線在2020年絕無建成通車的可能性,通車的時間至少也要到2021年。
  • 浦東產業地圖|30年企業數翻了近兩百倍,產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30多年來,浦東集聚了170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6千多家外資企業,35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吸引外資一千多億美元。全球500強企業中,有346家在浦東有投資項目。浦東哪些區塊成為了「公司註冊搖籃」?這些區塊,經歷了怎樣的產業升級變遷?
  • 40年前的地球和現在相比,都有了哪些變化?看完之後讓人們心疼
    可是,正如我剛才所說,科技帶給我們美好生活的同時也給地球生態帶來了不斷的破壞,如今的地球跟40年前的地球相比,有哪些變化呢?沒想到,工業的發展讓地球在短短的40年時間裡就發生了無法想像的變化。要知道地球數十億年的生命史裡,生態環境也發生過多次劇變,可是那種變化都是經過數千萬年,數億年的演化才發生的。而人類的工業卻讓地球在短短的40年,就完成了過去數千萬年才可能出現的生態變化。從兩張對比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地球顯得比較灰暗,整個星球被變成了灰濛濛的一片,原來的藍色正在不斷消失。
  • 歐洲衛星拍下北極照片,發現滅絕50000年生物,專家:地球危險了
    地球的氣候隨著太陽活動的周期是有起落變化的,就比如我們即將迎來的小冰河期,即將面臨全球性的降溫。那兩極永遠都跟現在一樣冷嗎?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兩極肯定是地球上相對溫度最低的地區,但是,兩極的溫度也是會變化的,在南極洲與南美洲分開之前,那裡也曾是有袋類動物的生存樂園。歐洲衛星拍下北極照片,發現滅絕50000年生物,專家:地球危險了。
  • 衛星傳回驚人照片
    衛星傳回驚人照片多年以來,人們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歇,這幾年來先進的科研設備層出不窮,人類也得以對這片浩瀚的宇宙展開探索,早在1969年美國率先登上了月球。在此之後再無人登月,有人認為之所以無人登月,是因為月球並沒有太高的研究價值,但也有人認為月球背面有不適合公開的秘密,就連著名的科學家霍金也多次警告,如今,月球背面「秘密」被揭開?
  • 美國衛星傳回一張照片,記錄了我國環境變化,看完後誇讚不斷!
    衛星的出現方便人類的生活,足不出戶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甚至還能夠監測地球上空的危險到來。一般來說人造衛星會圍繞著地球附近的軌道,進行監測地面上的一舉一動,可是一些國家總喜歡觀測其他國家的變化,比如前段時間美國在社交平臺上公開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則是美國衛星拍到我國陸地照片,正是這張照片的出現,讓很多人紛紛開始點讚,美國衛星又拍到了什麼呢?
  • 全球夜間燈光變化衛星圖顯示成都很亮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官網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近日公布一組衛星圖片,反映1992~2009年全球夜間燈光變化。成都是中國中西部最耀眼的區域■除成都外,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也異常明亮。
  • 1969年美國登月成功,公布了太空人和月球合照,卻飽受質疑!
    從古至今關於月亮傳說數不勝數,甚至有很多詩人都把月亮當成寄託,讓地球上的人類對月亮特別好奇。1969年美國成功實現登月,這是人類首次進入月球。值得一提的是,1969年美國成功登月給人類開闢了一項新時代,1969年的7月16號的下午,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走上了月球,他的一步讓人類科技進入一大步,並且他攜帶相機留下了另一位太空人在月球上的腳印,他們一共在月球上停留超過20個小時,拍下了很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