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公布地球表面組圖 呈現28年地球變化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杜拜

哥倫比亞冰川

  編譯/楊涵許敏

  日前,《時代》周刊公布一組地球表面定時自動間隔拍攝照片組圖,仿佛帶我們進入時光機器,回顧28年地球的變化。

  這組圖片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以下簡稱「美國航天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從谷歌地圖存證文件中收集,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向我們展示了從1984年至2012年的地球表面的驚人變化,其中包括全球城鎮擴張、熱帶雨林惡化以及冰川融化等等,讓人不禁感嘆:短短28年,地球的變化竟如此之大!

  1972年,美國航天局啟動地球資源探測衛星項目,並發射第一臺探測衛星。隨後幾年,相繼向太空發送多臺衛星。今年2月,第八臺衛星(「監測8號」)飛上天空,在距離地球705千米的地方,持續不斷地拍攝我們居住的星球。它84.3分鐘環繞地球一圈,可工作41年,將為我們提供上百萬張圖片。

  這些照片或者說動態視頻,播出來後令人震驚。單張照片像素並不清楚,但成千上萬張照片卻能告訴我們事實:開礦企業開發礦山導致山頂變禿,伐木工人砍伐森林導致熱帶雨林呈現魚骨狀,湖泊和水庫日漸縮小,而環繞它們的人類居住地卻越來越多……

  當然,也有一些好的方面:沙特中樞灌溉系統技術使得沙漠變成公園,照片顯示大片的黃色中出現點點綠色,且有擴大的趨勢。

  氣候變化哥倫比亞冰川每天減少30米

  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發燒」了,變得越來越熱。數據顯示,2012年是美國大陸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這一年,美國遭受11次較大的自然災害,包括颶風桑迪。在全球有記載以來的十大酷熱年份中,2000年以後的年份佔了9個,唯一例外的是在1998年。從1880年開始,地球的溫度上升了0.8℃。對於地球來說,這個數目不容小視。

  比這些數據更讓人擔憂的是日常生活的體驗——乾旱和森林火災襲擊美國西部,曾經可以享受清涼夏日的城市,陷入持續的高溫天氣中,不斷穩步上升的海平面吞噬島嶼。我們居住的這顆星球,好像在出汗一般。

  變化最大的是北極。定時拍攝顯示,北極的冰面在消逝。在過去十年的夏天裡,北極冰川的面積減少了將近一半,從700萬平方公裡到360萬平方公裡。在北極一些地區,冰的消融讓出了航道,或許這是全球航行的福音,但對於地球來說,這並非好事。冰面的消融直接導致海平面的上漲,更為嚴重的是,冰面消融一直存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便全球變暖的形勢暫停,冰面消融也將持續下去。

  對美國來說,這個問題就在家門口,阿拉斯加地區的一些冰面正在融化。圖像顯示,這一地區的哥倫比亞冰川,從1794年被發現,到1980年,幾乎沒有減少。但2001年的一份報告指出,該冰川每天都減少30米,如今長度減少了20000米,厚度減少了400米。

  城鎮擴張上海城區擴張速度或全球最快

  「在蓬勃發展的亞洲,遷入城市是變成富人的第一步。」一名巴基斯坦作家這樣寫道——數十億人顯然用實際行動來贊同這一說法。過去一個世紀,城市化成為一大主題,大量的人口從鄉村遷入城市。這一趨勢從西方諸國和日本開始,最初的城市是紐約、洛杉磯和東京。接著,另一些城市也開始吸納大量人口,比如上海、杜拜和拉斯維加斯。

  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有史以來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如今,地球表面只有3%到5%的面積是城市,但是根據2012年的一份研究,到2030年,城市面積將增加約120萬平方千米,使得地球10%左右的土地都成為城市。從定時拍攝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趨勢。

  上海:過去20年,上海城鎮的擴張十分迅速,幾乎超越地球上任何城市。人口增加了1000多萬,城市面積朝著四周所有方向不斷擴張。最大的變化在浦東地區,從前農場和河流覆蓋的地方變成了上海的另一處中心。

  杜拜:1980年代中期起,杜拜的板塊開始出現變化。杜拜原先只是一座人口30萬的沙漠小城,處在附近阿布達比的陰影之下。而如今,杜拜人口超過210萬,成為中東地區的金融中心,坐擁全球最高建築和無數巨大商場。

  拉斯維加斯:在杜拜之前,拉斯維加斯便從另一處沙漠中發展起來。賭城的繁盛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拉斯維加斯所在的內華達州克拉克縣人口從1980年代的50萬增長到現在的200萬。從2000年到2010年,拉斯維加斯的人口則增加了幾乎50%。

  礦山開採加拿大亞伯達兩年開採百萬桶原油

  除非你到過加拿大東北部亞伯達省,尤其是坐著直升飛機俯瞰那裡的礦山、道路和森林,否則你無法理解那裡油砂在地表「擴張」的規模。在麥克默裡堡,你會看到大型機器毫無止境地開採可以轉化成石油的黑土,且開採速度驚人。

  2010年-2012年,石油公司生產了將近一百萬桶原油。衛星照片顯示,亞伯達省的採礦區大多是新的,這也正好印證了過去十年油價迅速上升。與亞伯達省變化相似的還有美國懷俄明州的粉河盆地、維吉尼亞的山頂以及巴西等地的熱帶雨林。全球人口增加以及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索取正日漸改變我們的星球。幸好有這些衛星圖,讓我們看到變化的過程。

  另外,採礦區周圍的水更容易受到汙染、空氣裡的有毒物質也更多。2011年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生活在採礦區的人患癌症率比普通人更高,孩子出生時的殘疾率也更高。也許,地表的變化我們可以通過衛星圖觀察到,但潛在的威脅卻是無形的。

  有個好消息是,由於這組圖清晰地顯示28年裡熱帶雨林的消失情況,巴西政府開始採取措施禁止亂砍濫伐。

相關焦點

  • NASA公布地球最精美圖片[組圖]
    NASA公布地球最精美圖片[組圖] 據英國媒體22日報導,美國宇航局為了紀念慶祝地球日,特意發布了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地球圖片。這些照片是過去50年來從太空角度觀測地球最令人驚嘆的圖片。
  • 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組圖)
    2012年十大新物種公布(組圖) 2013-05-28 09:53:34來源:搜狐科學作者:編輯:何俊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洛馬米恩斯長尾猴  據國外媒體報導,5月23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人員公布2012年十大新物種,目前許多科學家認為在21世紀末之前地球將失去50%物種。
  • 地球為何會進入冰河時代,地球自身發生了什麼不同尋常的變化?
    地球從它的形成之初到現在表面的溫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出現了很大的起伏性,尤其是地球曾經進入過冰河時期,溫度非常低,至於說地球為什麼在不同的時期溫度差異會這麼大呢?這讓很多科學家非常的疑惑。最新的研究卻發現了這其中的奧秘,不過科學家所公布的這個原因卻讓很多人感覺不可思議,因為科學家認為地球之所以在不同的時期進入冰河時代,可能是跟熱帶的山脈形成有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原標題: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來源:網易探索我有話說這是從空間站上拍攝到的地球日出景觀。  NASA公布令人難以置信的太空圖片(高清組圖)   來源:網易探索我有話說  1965年6月3號,雙子座4號任務期間,太空人Ed White正在進行美國首次太空行走。
  • 從地球表面到外太空的大氣氣壓是如何變化的?
    空少問答 小課堂 第122期 答:從地球表面到外太空的大氣氣壓是如何變化的? 想要查看原問題背景介紹的朋友們可以點擊《問:從地球表面到外太空的大氣氣壓是如何變化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空少的解答吧!
  • 過去30年地球表面的變遷...很真實,也很可怕
    文章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英國那些事兒其實每一天,地球的表面都在發生著各種變化...
  • 地球降臨眾星組圖,展示太陽系天體大小對比的震撼差距
    地球,直徑12756千米,承載了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萬物的生滅,都發生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那在太陽系中,地球是怎樣的存在呢?以下將通過組圖,展示地球與太陽系中主要天體大小的震撼對比。月球,直徑為3476.28千米,大約為地球的1/4。這樣的尺寸,對於一顆衛星來說,其實是不太常見的。月球的起源,也因此披上了幾分神秘色彩。
  • 過去30年地球表面變化的真相,看過的人都沉默了
    其實每一天,地球的表面都在發生著各種變化。植被的變化,冰川,河流的變遷……只是這樣的變化太小,身在其中的我們,都很難有直觀的感受。從1972年開始,美國的地球資源衛星計劃就在每年不停歇的拍下地球表面的照片,為科學研究提供各種影像數據。 這些衛星拍下地球的各個角落,平均每兩周更新一次。 谷歌地球的工程師用他們的技術,把這些衛星從1984年開始的照片,拼接成全球的分布圖。 一年一張,用延時技術整合在一起。
  • 不到30年的時間 地球損失了28兆噸的冰川
    英國科學家們分析了針對地球兩極、高山和冰川的衛星調查,以測量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造成之地球暖化而損失的冰覆蓋率,並於近日公布了令人震驚的數據 : 自1994年以來,總共有28兆噸冰從地球表面消失了。來自英國裡茲大學、愛丁堡大學以及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公布全球冰損失水平,並警告由於冰川和冰蓋融化而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在21世紀末之前可能會高達1公尺。
  • 國際在線:未來地球新物種揭密(組圖)
    國際在線:未來地球新物種揭密(組圖) 2004年08月13日 18:46
  • 地球6600萬年詳細氣候變化首次呈現
    原標題:地球6600萬年詳細氣候變化首次呈現 一項進行了數十年的大規模國際合作研究,近日結果出爐——來自6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宣布,涵蓋過去的6600萬年的一個氣候變化記錄項目已經完成,這是人類第一次建立了一個詳細、連續的時間表用以記錄全球氣候變化。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 探測顯示金星表面風力強勁超地球颶風
    金星赤道和緯度50—55度所呈現的大氣層風速變化 北京時間9月25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歐洲宇航局對金星最新3D圖像顯示,該行星表面的風力十分有強大,風速完全超過地球上的颶風 歐洲宇航局「金星快車號」探測器跟蹤觀測了金星南半球黑暗深處隱藏的雲層運動變化,並發現類似颶風的巨大旋風旋轉出現於金星極地區域。西班牙巴斯克國家大學行星科學家阿古斯廷·桑切斯·拉維加說,「長期跟蹤金星表面風力變化情況,將使我們精確地了解金星雲層移動和風速變化。」
  • 影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氣候變化的故事
    《後天》是20世紀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科幻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於2004年5月2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氣候變化的故事,世界即將進入第二個冰期。
  • 英國科學家分析衛星資料發現自1994年以來地球表面總共失去28兆噸的冰
    照片來源:Richard Ricciardi(CC BY-NC-ND 2.0)(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境信息中心網站(編譯:姜唯):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英國科學家分析極地、高山和冰川的衛星資料發現,自1994年以來,地球表面總共失去28兆噸的冰,而且冰川和冰蓋融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在本世紀末可能達到1公尺高。
  • 兩億年內地球將形成超級大陸!
    尼泊爾大地震顯示,地球各大洲正逐漸形成一個新的超大陸。利用最新科學技術,研究人員如今可以模擬、估測出未來數千萬年間的構造板塊的變化。其實,地球表面將要形成一個新的超大陸--「美亞大陸」,這並不是一個最近才提出的新觀點。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質學家已經能夠測量出構造板塊的移動變化。不過,這個超大陸將在何時形成,在什麼位置形成,目前仍然存在爭議。
  • 冥古宙後地球經歷了怎樣的時代?
    在冥古宙期間大氣層裡只有含量少許的氧氣( 因此只有非常少或者甚至沒有臭氧層( ozone layer )的保護),所以紫外線輻射密集的擊中地球表面。    酒神海形成的時代是有著一點的爭議的,通常會將其指為39億2千萬年前,但比較不常地,也有指說是38億5千萬年前的。有研究推測酒神海的形成時代實際上可能更古老,遠在41億年前。盆地群代並沒有被任何一個美國地質調查局月球地質圖用來做為一個地質時代。盆地群1至9,以及較早的隱生代一起被稱為前酒神。
  • 兩億年內,地球將形成超級大陸
    利用最新科學技術,研究人員如今可以模擬、估測出未來數千萬年間的構造板塊的變化。其實,地球表面將要形成一個新的超大陸--「美亞大陸」,這並不是一個最近才提出的新觀點。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質學家已經能夠測量出構造板塊的移動變化。不過,這個超大陸將在何時形成,在什麼位置形成,目前仍然存在爭議。曾經有人猜測,這個新的超大陸可能會以非洲為中心形成。
  • 夜晚地球最新照片 山東半島青島燈光最璀璨(圖)
    近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最新的地球夜景組圖,與兩年前比起來,青島晚上的燈光範圍明顯增大,是山東省夜景圖中亮化範圍最大的一塊區域。夜景系列組圖是由衛星拍攝的。記者 周昆  兩年時間對比強烈  為了更直觀地反映全球的發展,美國宇航局從5年前開始實行一項名叫「夜晚地球」的計劃,使用多顆低軌道衛星在每個時區的晚上8點-9點進行拍照,因為這個時間段是夜生活最為豐富的時候,然後根據圖片來分析這個區域的發展,以及哪裡最適合建立地面太空觀測站。
  • NASA 下月發射雷射衛星,探測地球表面冰層變化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正準備發射一顆裝配雷射器的尖端衛星,該衛星將用三年的時間研究地球上不斷變化的冰層。這顆名為ICESat-2的衛星,目前計劃於9月中旬發射。該衛星將能夠測量單個冰塊厚度隨季節變化情況,記錄變化尺寸的精度可以小到半釐米。
  • 地球28億年後壽終正寢 形同火星
    地球何時將面臨毀滅的命運呢?人類文明能延續多少年?來自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傑克·奧馬利·詹姆斯通過計算機模擬為我們描述了28億年後發生在地球上的可怕一幕。由騰訊科學編譯的相關報導內容顯示,模擬結果表明地球將在28億年後迎來末日,地球上的所有物種將滅絕,屆時地球上的海洋也將完全蒸發,僅僅剩下乾旱的世界,如同現在的火星。地球生命將隨著液態水的減少逐漸消失,有些生物可以留存到最後一刻,它們可以利用最後一點的液態水資源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