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細菌畫成的皮卡丘你見過嗎?還有荷花、楓樹葉、動車高鐵、宇宙飛船……如何把無色透明的微生物呈現在人們眼前,指揮它們做出「規定動作」?看似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想像卻在中國藥科大學真實上演。日前,在藥大首屆「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上,學子們藉助微生物實驗技術,以菌為翰墨皿為宣紙,用細菌、真菌在培養基上創作出了一幅幅美妙非凡的「畫卷」。
酒精燈、平板培養基、接種環/接種針和裝有微生物斜面菌種的試管是製作「菌畫」的「畫板」「畫筆」和「顏料」,缺一不可。
紅色粘紅酵母菌、白色釀酒酵母菌、白色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汙白色枯草桿菌、亮黃色藤黃八疊球菌是本次「細菌畫」的主要「顏料」。
「畫筆」與「顏料」準備齊全後,藥大「畫家」們就開始「作畫」了。第一步,同學們在作「作畫」時,為保證「顏料」菌種不被自然環境下其他雜菌汙染,每一次蘸取「顏料」菌種前都需要藉助酒精燈進行高溫滅菌。菌種一但被雜菌汙染,「放飛自我」的細菌們就不會按「規定動作」生長,最終的成品也會千奇百怪、各式各樣。
第二步,同學們根據「畫作」要求,可以在在試管內的微生物斜面上選擇針頭取種或環頭取種。
第三步,把「蘸有顏料的畫筆」在培養基上按照預先準備好的圖案進行臨摹,接種。一次完整「作畫」過程,從滅菌、蘸取菌種再到培養基上接種,同樣的操作需要重複10至20次。據藥大微生物學教研室王崢老師介紹,學生在培養基上作畫不僅要考慮到菌落的生長情況、菌種的顏色搭配,還不能忽視培養基的使用方法,整個「作畫」過程 「專心」「細心」「耐心」缺一不可。
最後,把繪製好的作品放入28℃或37℃恆溫培養箱。1至3天後,這些神秘的「畫作」就會顯露 「真容」。(真菌作畫需要放入28℃恆溫培養箱培養3天,細菌作畫需要放入37℃恆溫培養箱培養1天。)
被汙染、廢棄的「細菌畫」會被裝進滅菌袋,放入高壓蒸汽滅菌鍋滅菌,由學校後勤保障部門統一處理。
藥大微生物學教研室朱衛老師介紹,本次「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有近600名同學參加,因為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趣味十足,也吸引了很多非醫藥專業的同學報名。活動經過初賽筆試、複試實操、決賽實操,最終評選出近20個優秀作品。
大一中藥學類1802007班鄭林雨創作的《和諧復興新時代》是本次比賽的獲獎作品。鄭林雨來自福建,她說,「高鐵縮短了兩地的時空距離,福建到南京高鐵沿線的風景又十分秀麗,這使她萌生了以高鐵為原型製作「細菌畫」的想法。」
化工與製藥類1812005班的趙昕創作的《消逝的時光》也被評為獲獎作品。「中間的黃代表生命中留下的東西,外面的紅代表流逝的時間,南京正值落葉時節,希望通過落葉告誡同學們時光易逝,要珍惜時間、珍惜當下」。
本次「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人氣作品《小心心送給你》
本次「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人氣作品《蓬萊仙島》
本次「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人氣作品《超級馬裡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