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畫成的皮卡丘你見過嗎? 中國藥科大學學子用微生物作畫

2020-11-26 華夏經緯

    細菌儘管渺小,卻無處不在,甚至在藝術領域也有它們的身影。日前,中國藥科大學首屆「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拉開帷幕。藥大學子藉助微生物實驗技術,以菌為翰墨皿為宣紙,用細菌在培養基平板製作圖案,創作出了一幅幅非凡而又美妙的「畫卷」。

    作為「皿上添花」活動的指導老師,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陳向東副教授介紹,這些腦洞大開的作品都是利用了微生物培養和紫外線消毒滅菌技術,同學們提前設計好相關圖案,並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穀草芽孢桿菌、藤黃八疊球菌等菌落為「翰墨顏料」,在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中繪製好自己精心準備的圖案,然後放入37攝氏度恆溫培養箱中。三天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各色各形的培養菌落就能長成預先設計好的圖案。

    造型各異的「細菌」作品

    中國藥科大學微生物學教研室王崢老師介紹說,這種「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創作大賽在國內是比較罕見的,創作過程對周圍環境的要求極高,學生在培養基上作畫不僅要考慮到菌落的生長情況、菌種的顏色搭配,還不能忽視對應培養基的使用方式。與此同時,從培養菌落到菌落成形,「專心」、「細心」、「耐心」這「三心」缺一不可。

    值得一提的是,首屆「皿上添花」活動有近600餘名藥大學子參加,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趣味性十足也是同學們踴躍參與的重要因素。中國藥科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國藥科大學生科院黨委副書記祝鴻表示,這次大賽創意無限,將藝術氣息與實驗科學結合在一起,為藥大學子提供了培養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的機會。參賽學生不僅提高了實驗操作和動手實踐能力,還增強了對微生物學的學習興趣,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這個比賽,我希望同學們都可以收穫到知識與快樂。」(楊派 姜晨 蔣聲)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用細菌作畫?瞧中國藥科大學學子如何腦洞大開
    用細菌畫成的皮卡丘你見過嗎還有荷花、楓樹葉、動車高鐵、宇宙飛船……如何把無色透明的微生物呈現在人們眼前,指揮它們做出「規定動作」?看似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想像卻在中國藥科大學真實上演。日前,在藥大首屆「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上,學子們藉助微生物實驗技術,以菌為翰墨皿為宣紙,用細菌、真菌在培養基上創作出了一幅幅美妙非凡的「畫卷」。
  • 腦洞大開 藥大學子用細菌作畫
    你見過細菌嗎?你體驗過無菌操作實驗嗎?你聽說過用細菌作畫嗎?細菌儘管渺小,卻無處不在,甚至在藝術領域也有它們閃耀的身影。日前,中國藥科大學首屆「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拉開帷幕。藥大學子匠心獨運,藉助微生物實驗技術,以菌為翰墨皿為宣紙,用細菌在培養基平板製作圖案,創作出了一幅幅非凡而又美妙的「畫卷」。
  • 大學生用細菌作畫,實驗室走出畢卡索,網友:被科研耽誤的藝術家
    大學生用細菌作畫,實驗室走出畢卡索,網友:被科研耽誤的藝術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生活中的我們總是能見到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都見過用水彩、毛筆、蠟筆等作的畫,但是你見過用細菌作的畫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見識一下。
  • 藥大學子用金黃色葡萄球菌畫出「天安門」!
    本文已獲授權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你見過細菌嗎你體驗過無菌操作實驗嗎?你聽說過用細菌作畫嗎?細菌儘管渺小,卻無處不在,甚至在藝術領域也有它們閃耀的身影。日前,中國藥科大學首屆「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拉開帷幕。藥大學子匠心獨運,藉助微生物實驗技術,以菌為翰墨皿為宣紙,用細菌在培養基平板製作案,創作出了一幅幅非凡而又美妙的「畫卷」。
  • 小細菌背後的大學問:微生物竟然也能「作畫」
    ,你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  不同菌種產生不同顏色  直徑9釐米的培養皿、按照流程消毒後的實驗器材、稀釋後的土壤標本……準備好這些材料,可以開始繪製一幅「畫作」了。近日,瀋陽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製藥學院上演了一幕別開生面的畫展:利用微生物作畫。
  • 中國藥科大學學子顯微鏡下定格「最美瞬間」
    中國江蘇網6月1日南京訊(通訊員 姜晨 張思達 高紫萱)在中國藥科大學學生手中小小的試劑瓶「玩」出了新花樣,在顯微鏡下創作出了一幅幅非凡而又美妙的「畫卷」。6月1日,中國藥科大學官方微博曬出9張集美學與科技於一體的「最美實驗瞬間」驚豔大片,一時間引得校內外網友紛紛點讚留言。
  • 學子微生物作畫展現「活」的藝術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張瑜琨 通訊員 劉濤)昨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技學院在該院大廳向大學生展示微生物創意繪畫大賽參賽作品。據該院大學生科技協會會長熊樂介紹,用於作畫的菌種分為三類,一是放線菌,二是真菌,三是細菌。參賽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在微波爐裡加熱,隨後在超淨工作檯上倒培養皿,用接種環接種菌種,在培養基上作畫,所有步驟完成之後,將培養皿放在培養箱中培養生長。責編:ZB
  • 微生物也能畫畫?看沈藥學子秒變靈魂畫手
    近日,瀋陽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製藥學院舉辦了第三屆微生物藝術設計大賽。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培養皿做畫布,微生物做「顏料」,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藝術作品。「心連心,共戰疫」沈藥學子用微生物作畫向所有奮鬥著的醫護工作者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微生物作畫的原理其實就是菌種的培養,從自然環境中找到合適的菌種,根據它們自身不同的顏色,利用無菌操作等方式
  • 這些惟妙惟肖的畫,你能想像是用微生物做的嗎?
    楚天都市報4月24日訊(記者王進良 通訊員祁婧)21日在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重慶賽區閉幕式上,華中農業大學在大學組「生物環境」命題組斬獲2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優秀獎;劉燕、陳雯莉、徐暘、劉莉等4位老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華中農業大學獲得優秀組織單位。
  • 科學和藝術「相逢」:培養皿裡「種」出「蒙娜麗莎」畫作
    新華社瀋陽12月6日電(記者王瑩、彭卓)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寫意版《嫦娥奔月》……你能想像嗎?這些馳名中外的藝術畫作,不僅可以用筆畫出來,還可以在培養皿裡面「種」出來。  近日,瀋陽藥科大學舉辦了微生物藝術設計大賽。
  • 大學生用真菌畫出松鶴和長城
    見過用顏料作畫、用沙土作畫然而用真菌來作畫你見過嗎?近日,安徽@安慶師範大學 ,有大學生用真菌作畫,畫出松鶴長城取名《國魂》,展示了微觀世界之美。參與製作的大學生介紹,畫中用了嬌紅酵母菌、白酵母和青黴菌等,按照時間順序接種培養,並稱這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 大連理工大學學子雪地作畫「中國加油」
    大連理工大學師生們在雪地上「繪」出的巨幅畫作——「中國加油」。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呂文正 攝 本報訊(於舒雯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我們雖然不能去一線,但我們會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助力!」日前,在大連理工大學七七足球場,兩幅佔地共1250平方米巨型畫作震撼呈現。這是上個周末,大連理工大學的學子們歷時12個小時,在雪地上創作畫作,為中國抗疫點讚,為大連和母校加油。
  • 中國藥科大學學子斬獲2017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金獎
    由中國藥科大學10名本科生組成的「CPU CHINA」團隊與來自全球44個國家的313支隊伍同場競技角逐,並最終在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本屆大賽金獎,充分展示了中國藥科大學在創新人才培養上的突出成績。
  • 從中國藥科大學藥學專業畢業的許可馨,有哪些就業選擇?
    從中國藥科大學藥學專業畢業的許可馨,有哪些就業選擇?許可馨本科就讀於中國藥科大學,所學習的專業是藥學專業,而藥學專業是中國藥科大學的王牌專業,藥學專業屬於醫學領域的範疇,那麼許可馨學有所成,是否會選擇從醫呢?
  • 「皮卡丘細菌」能放電!黃河三角洲已發現!
    神奇的「皮卡丘細菌」能放電皮卡丘是動畫《神奇寶貝》中的角色,能釋放十萬伏特超強電壓。在微觀世界,有很多能放電的「皮卡丘細菌」,主要是地桿菌和希瓦氏菌,它們廣泛活躍在海洋、河流沉積物、水稻田和溼地土壤中。這些細菌就像充電寶一樣,不僅可以將電子供給電子接收體,還可以接收外源電子進行充電。
  • 用微生物作畫能有多好看?
    最近,由美國微生物學會(ASM)主辦的「2019瓊脂藝術競賽」,向普通人展示了一個多彩的微生物世界。瓊脂即培養基。微生物學家以培養皿為畫布,用微生物來創作。這些作品有的像素描,有的像油畫,還有些甚至帶有3D效果。獲得諾貝爾獎的雖然是他但功勞最大的是實驗室裡的這個女人微生物學家最早是在土豆、凝結雞蛋白、生肉上培育微生物的。
  • 中國藥科大學,真的「太冤」了嗎?
    今天,看到一位知名評論者的文章《中國藥科大學,真的是「太冤」了!》。文章說, 最近,留學生許某某因為在網上的不正當言論,被吵得沸沸揚揚,也將許某某的母校中國藥科大學推到了風口浪尖。為此,中國藥科大學也第一時間針對這件事在官微進行了回應。文章認為, 中國藥科大學的這份回應可謂是非常完美,值得點讚。
  • 人體皮膚和糞便中的細菌「培育作畫」
    瓊脂藝術挑戰賽是美國微生物學會(ASM)承辦的一次新穎獨特競賽,甚至使用人體皮膚和糞便中的細菌「培育作畫」。如圖所示,這是獲獎作品第一名「神經細胞」,使用涅斯捷連科氏菌(黃色部分)、異常球菌(橙色部分)和鞘氨醇單胞菌(紅色部分)繪製的。
  • 微生物藝術家們又出來搞事啦!
    美國微生物學會的培養皿藝術大賽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舉辦了三屆;中國也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很榮幸,我的培養皿創作作品在這次比賽中拿到了獎項,在此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培養皿作畫的過程。 先來介紹一下培養皿作畫的基本原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