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成功!
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
-
海上飛天!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功
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海遙二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將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射向固定,海上發射選擇的發射海域和發射點一旦得到驗證,後續可以固化下來。由於太陽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比較頻繁,且陸地發射殘骸落區選擇越來越困難,海上發射的成功實施將進一步突顯軌道適應性更強這一優勢。
-
一箭九星!我國在海上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
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火箭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視頻|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圓滿成功
視頻|一箭九星!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圓滿成功 大眾日報記者 董卿 從春龍2020-09-15 19:07:5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9月15日9時23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熱點】一箭九星!海上發射成功!
(攝影:才揚 設計:王晨曦)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任務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具體組織實施,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6次發射。
-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不怕掉海裡嗎?國人:衛星技術給的安全感
」的方式,使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成功,衛星已送入預定軌道。在此次發射「一箭九星」之前,我國還有過「一箭三星」的嘗試,但都是在陸地發射,我國擁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陸地火箭發射場,為什麼還要在海上發射火箭呢,這樣難度不會更大嗎。
-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真划算
這次上天的九星裡,包括前一陣子發射失敗的「B站視頻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其實一箭多星、海上發射、商業發射,都是已有的模式,但是結合起來還真是第一次。而且這次發射的亮點還有冷發射、軍民融合的發射平臺,以後東風快遞上船就無壓力了,你品,你細品。
-
揭秘「一箭九星」:為啥要到海上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地將吉林長光衛星有限公司研製的吉林一號高分03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
-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任務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具體組織實施,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
-
我國首次實現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一箭九星」成功升空
據新華社9月15日電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任務進一步優化了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長十一火箭副總指揮金鑫說。
-
【聚焦】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 王偉童 高崇芮 陳海鵬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9月15日9時2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採用「一箭九星據一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這是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繼2019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後,實施的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金鑫表示,此次任務不僅一次將9顆吉林一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完成同一個軌道面的部署,而且進一步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提升了海上發射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實現海上發射常態化、高頻次奠定了基礎。
-
我國以海上一箭九星方式成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
2020年9月15日9時23分,我國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完成第二次海上發射(首次商業海上發射),「一箭九星」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535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海上衛星發射平臺的優勢有三個。一:發射地廣闊,對周邊安全不構成危險。二:低緯度地區的發射場可以利用地球自轉減少能耗。而我國只有海南島有一個北緯19.61度的發射場。有了可移動海上發射平臺,我們可以獲得更低緯度的發射位置。三:地球上71%的面積是海洋。海上衛星發射平臺可以前往更多的發射位置,便於發射任務入軌。
-
哈工程 助力「一箭九星」海上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中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將9顆衛星同時發射升空,圓滿完成海上發射任務,並首次開展發射平臺的測量工作。哈爾濱工程大學助力此次「一箭九星」海上發射,該校船舶工程學院龐福振教授團隊參與完成此次開展的海上發射平臺振動、衝擊噪聲、應力等基礎數據測量任務,獲得發射平臺海上發射全過程動力響應數據,有力地保障了海上發射安全。
-
一箭九星,海上飛天!「德渤3」號為海上發射平臺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成功!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發射平臺為「德渤3」號,由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建造。
-
一箭九星!「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海上成功發射
15日9時23分,在海天一色的黃海海域,我國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以「一箭九星」的方式發射衛星。
-
一箭九星!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9月15日,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記者從長十一火箭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了解到,此次任務是長十一火箭連續10次高精度入軌、零窗口準時發射,是長十一火箭執行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任務,也是第一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
-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成功!長十一火箭邁入「10+」時代
今天(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十一火箭第十次發射,也是首次海上應用性發射,進一步驗證了海上發射的可靠性
-
一箭九星!中國再創奇蹟,吉林一號衛星成功上天
然而要說到航天航空領域,那就不得不提到中國了,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特別是航天航空領域,更是後來居上,與美國、俄羅斯這些大國分庭抗禮,近日,中國一箭九星發射更是震驚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