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好融合發展路 打好轉型升級牌
「不來學習,你就不知道外面的天有多大,你就不知道其他音像電子出版單位的天都變成了什麼樣!」參加了近日舉辦的2016年全國部分音像電子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總經理崗位調訓班後,甘肅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崔學富發出這樣的感慨。
和崔學富一起參加調訓班的還有110餘位全國部分音像電子出版單位負責人和部分省(區、市)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通過調訓大家認識到,數位化轉型是音像出版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實現內容資源、人才資源、品牌資源的優勢在數位化環境中的延伸和發展,探索出一條新技術環境下的融合發展、轉型升級新路。
收穫 變觀念 把握髮展先機
參加這次調訓班,海峽世紀(福建)影視文化有限公司音像出版事業部總經理張向軍是帶著如何解決生存危機、破除發展瓶頸等諸多問題來的。他在學習後認識到,融合創新是擺脫困境、延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定要積極主動地跨界融合。「觀念要變,思維要變,組織結構要變,生產和營銷渠道也要變。」
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存在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是很多參訓單位的共同感受。河北音像出版社社長孫利輝說,該社音像出版的重心仍然放在傳統出版方面,對數位化轉型沒有清晰的思路。這次調訓使他認識到,出版內容的數位化只是出版業態轉型的一個方面,更主要的是傳統出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在數位化出版基礎上向全媒體出版領域的拓展。全媒體出版需要拓展的方面包括出版、銷售、服務由單一渠道與單一形態向多元渠道與多元形態轉換與轉型。他同時認為,只有轉變觀念才能在市場中尋求轉型的機會。傳統音像電子出版業最大的優勢是內容,在網際網路公司掌握著市場和用戶的形勢下,更要做好內容的生產,而不是內容的交易。
當前,音像電子出版領域產業集中度不高、原創能力不足、市場主體沒有真正形成等問題普遍存在,傳統音像製品產業鏈發生斷裂,盜版和網絡非法下載現象還比較猖獗。「能否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在於能否找到破解這些難題的鑰匙。」北京新華音像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王洪波認為,授課老師給學員們指明了方向:轉變觀念和生產方式,整合資源、融合創新,適應新業態、重構產業鏈等。「把方向、守根本、促融合」是他對今後工作方向的新認識,即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守黨的思想文化陣地這一根本,推動傳統音像電子出版業態向新業態轉變。
「這次的培訓內容緊扣音像電子出版業轉型發展的大趨勢,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效地解答了從業人員的困惑,對於統一思想、加快推動產業轉型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江蘇鳳凰電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總編輯王熙俊表示,音像電子出版單位加強融合發展、加快升級轉型,要以內容建設為重點,以創新經營帶動產業融合為指導,堅持以多媒體發布和多載體應用為切入點,對內容進行多元化嫁接和輸出,在新媒體、新業務、新技術、新渠道等方面爭取更大突破和發展。除善於開發內部資源外,還要在數字出版技術研發應用、內容資源整合開發、運營服務、市場推動、資本合作等各層面進行多元化合作。
通過參加調訓班,學員們認識到,數位化轉型是音像電子出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李惟佳 攝
課程 獲新知 開闊發展思路
「精心管理統籌講師水平高,時間安排合理培訓主題新,課程配置恰當內容實用性強。」這是貴州文化音像出版社總編輯王慶對此次調訓班特點的總結。為期8天的調訓班比往年時間延長了,內容也更豐富了。專家授課、分組討論、展示交流、總結觀摩等環節,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際,讓學員們產生了共鳴,更啟迪了思路,轉變了觀念。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概述了當前新聞出版工作的重要性,並結合實際對當前音像出版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特別是對音像電子產品的表現形式和精品的問題作了深刻解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司長周慧琳就當前音像電子出版業面臨的導向、融合、原創三個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為我們提出了建設性、指導性意見。」
「總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長許正明通過數據分析和態勢研判,提出當前要做好的抓導向、抓精品、抓公共文化服務、抓融合發展、抓走出去等五項工作,讓我們明確了發展方向和目標。」
此外,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巡視員高書生的《文化建設2.0時代的思考》、國家民委監督檢查司巡視員宋全的《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好民族題材出版物審讀工作》、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祁德樹的《組織策劃精品項目,管好用好國家出版基金》、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原主任黃如軍的《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好主題出版物的策劃與審讀》、國家版權局原巡視員許超的《數字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的《音像電子產業鏈重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力丹的《習近平總書記的宣傳觀和新聞觀》等講座和報告,以及中國華錄集團總經理張黎明、成都音像出版社社長王宇根據自身發展真實案例所作的講述,對於音像電子出版單位做好出版工作,特別是儘快找準定位、加快發展具有很大的指導、啟發和借鑑作用。
嘉興吳越電子音像出版有限公司總編輯卞君君將此次調訓班的收穫和體會總結為三個詞:定向、定性、定位。定向即堅定不移地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定性即堅持黨性原則,毫不動搖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定位即牢記使命,始終堅持正確導向,推動發展、嚴格管理,全面做好新形勢下音像電子出版工作。
做法 探路徑 拓寬發展空間
近年來,國家、總局先後出臺一系列文件,為音像電子出版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大數據、雲計算等網際網路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廣泛應用,音像電子出版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出版轉型,理念為要,實踐為證。正如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郝陽所說,能否加大力度、快速推進傳統出版企業由出版商向知識信息綜合服務提供商轉型,實現商業模式創新——由傳統的單一靠賣產品贏利向賣產品贏利和提供知識信息綜合服務贏利的「雙贏利」模式轉型,關係到傳統出版企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他舉例說,人衛社正在以醫藥健康大數據智慧綜合服務平臺為切入點,進行由出版商向信息綜合服務商的轉型。
談及下一步媒體融合方面的工作計劃,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副書記胡蓉表示,該社爭取在做大盤、建平臺、通渠道三個方面實現突破。在做優咪咕系列大盤方面,計劃與咪咕數媒在閱讀、政企、聽書、教育和動漫五個向度形成矩陣式全面合作,充分發揮中南傳媒海量內容優勢,實現合作共贏。在建設資源聚集平臺方面,加強與中南傳媒各內容出版單位的合作,整合優質資源並儘快上傳到各運營商閱讀平臺。在建立通暢的立體化營銷渠道方面,爭取進一步拓展聯通省外市場份額,加強傳統產品和數字產品聯合營銷。
成都音像出版社總編輯賀銳介紹說,該社將創新內容生產方式、出版傳播形式和運營服務模式,全面完成傳統新聞出版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全力推進內容資源高畫質化、系統化、移動化開發,拓展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向全媒體產品服務商轉型。如開發基於天府雲的業務及產業合作,打造多業態、複合型、互動式的文化產業園區,通過股份制改造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記者 孫海悅)
(責編:宋心蕊、燕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