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年另一半去世是什麼感覺?三個老人的回答讓人意外

2020-12-05 芝麻情感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都說少來夫妻老來的伴,年輕人可能不懂這話的含義,到老來的多少都會明白,自己老了,最需要的就是有人陪伴。哪怕年輕的時候打打鬧鬧,可到了最後,還是發現離不開。

那老了之後另一半去世,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情呢?聽聽三個老人的真實感受吧。

1.韓女士 71歲 自由自在了

說真的我沒什麼難過的,我們在一起生活了快50年,他前兩年去世雖然我看起來很難過,但心裡卻是沒什麼特殊的感覺。年輕的時候,他曾經背叛過我,被我發現了之後還不悔改,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離婚還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最終我也只能忍耐。

在一起這麼多年,這根刺我始終過不去,雖然沒有離婚,對他卻沒有了當初的愛。想想他出軌之後對我的各種指責和不滿意,我的委屈跟誰說呢?孩子們不會懂這些,只會讓你不計較,所以說他去世了我反而覺得開心了,一個人沒有了枷鎖,自由自在。

2.唐先生 69歲 難過的不行

我今年69歲,老伴比我小兩歲,其實年紀不算大,但是老伴操勞半生,身體有很多毛病,前年因為心臟問題去世了,我現在整個人都鬱鬱寡歡,我這個人屬於不怎麼會照顧自己的,年輕的時候就賺錢,家事都是老伴管,她會把家裡弄得井井有條,不需要我操心。

有這樣的妻子真的是我的福氣,好不容易都退休了,也該享福了,可她卻走了,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我很想念她,看到她的一些遺物,就會有非常深的思念,我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我真的很難過。兒子來過家裡幾次,自從老伴走了發現我根本照顧不好自己,想給我找個保姆,說實話,我真的想她,我覺得沒人比她更好了。

3.徐女士 70歲 沒了他,我不會有什麼影響

我跟老伴不過是表面夫妻,外人看來恩愛,但是我們明白彼此,他去世之後我沒有很傷心,他是個自私的人,年輕的時候就喝大酒,動不動就打我,把我按在床上打嘴巴子,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

現在他去世了,我真的開心極了,沒事去溜溜彎,去跳跳廣場舞,反正沒了他,我的生活也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結語:真的很出乎芝麻君的意外,本以為大多是懷念,卻發現很多老人覺得另一半去世無所謂。應該說過去的人都比較傳統,所以大多是女人照顧男人,上了年紀,離不開女人的是男人,而女人大多能夠離開男人。不管怎樣,芝麻君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就應該互相照顧和包容彼此,這樣日子才會變得幸福。

婚姻不是一方的付出,兩個人的愛才會讓它完整。

相關焦點

  • 她出生1898年,被吉尼斯認證為最長壽的老人,晚年長壽秘訣是什麼
    長壽一直是所有人最渴求的願望,在過去條件落後的古代,很多人往往活到四五十歲就離開了人世,那個時候人類壽命過了47歲,民間的說法就可以叫做「晚途」,而如今隨著科技條件的發展,醫療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世界上大多數人群也能夠活到70歲以上。 人類壽命的極限究竟在哪裡?
  • 「一輩子不生孩子,晚年什麼感覺?」3個65歲丁克女人說出心裡話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這樣寫道: 無論丁克還是生孩子,都是自利行為無疑。但這種自利能否歸為自私?看「權界」在哪裡。 舊時代的宗族社會,沒有子女,老人就得不到供養,家族就無法存續和壯大;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俗約中,丁克是自私。
  • 老人夫妻關係不睦,也是一件好事,別不信!三個老人說出原因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有一個知冷知熱、溫暖有趣、無話不說的伴侶;但事實上,並不能隨人願。現實中,有很多老年夫妻達不到感情深厚的程度,他們在瑣碎的平淡日子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爭吵和冷戰已成為家常便飯,用兩看相厭這個詞來修飾她們彼此的態度絕不為過。
  • 到了晚年,以下類型的老人最受歡迎,年輕人遇上是三代人的福氣
    趙老太就遇上了類似的情況,同樣到了退休年紀,兒女都爭著搶著讓她老伴兒同住,對趙女士卻不聞不問,這讓老太太很傷心,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我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從來沒有對不住他們過!怎麼如今避我如蛇蠍?」趙老太越想越委屈,就找上了電視臺,調解員登門造訪時卻得到讓人意外的答案,兒女並非是不孝順趙老太,平日裡衣食住行都緊著老太太買,金鍊子營養品沒少過,只是不願意同住罷了,原因就在趙老太強硬的性格上,同住不利於家庭和諧。答案一出,趙老太沉默了,作為父母,她的確控制欲過強,與兒媳們相處不來。對比之下,她老伴兒的性格就要討人喜歡很多,難怪人人搶著給養老。
  • 老人去世有啥前兆?
    老人去世前,有人能感知自己大限將至,迴光返照說的就是這個事,我的姑奶奶(父親的姑姑)當年便是這樣。已經臥病在床六七年的姑奶奶,在生命最後一個月裡,密集地完成了一連串事情。辛勞一輩子,供出倆大學生姑奶奶是爺爺最小的一個妹妹,因此,她成了眾多姐妹中,唯一一個不用裹腳的人。後來,姑奶奶嫁到離家四五十裡的地方,回家的次數就少了。
  • 「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如止水!」火遍網絡,感動無數人!
    即便,他們生前桃李滿天下,膝下有三個孩子。但面對衰老和死亡,過往的輝煌和尊嚴,都變得不值一提。兒女數個,生前無人問及;遺書落塵,死後無人閱及。為人父母,最大的悲涼,不過是,生兒育女,勤勞責己,不添麻煩,最終,卻活成了一座被人遺忘的孤島。
  • 老人去世之前真的會有徵兆麼
    ,期間病得很厲害,不能下床走路了,我們這的老人都差不多的時候很多都是生病然後臥床不起。我們請的這個老婆婆 一般這裡哪位老人去世都是請她穿衣服打點什麼的,這行做了好幾十年了吧。我聽她說了不少的經驗  一句老人家常說的話:男怕穿靴 女怕戴帽 。
  • 老人意外去世,「這兩點」千萬別忘,否則知道密碼都拿不走存款!
    然而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都不太好,行動也不太方便。如果出現意外去世的情況,那麼名下的存款始終都是要有人繼承的,兒女傷心是一方面,但是錢也要拿回來,畢竟這是老人留下的東西。然而,想要拿到老人留下的存款,可不是去銀行取錢這麼簡單,還需要做到以下這兩點!  生前做過公證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有朋友問,說平輩人去世後,辦完喪事後,可不可以到別人家裡去串門,這期我就來講一下這個問題。平輩人去世家屬可不可以串門的問題,地方不同,習俗不同,家庭不同,情況不一樣。這種風俗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據說家裡有人長輩或平輩的人去世後,在一定的時間內到別人這裡去串門,會給別人家裡帶來晦氣。這種說法其實並沒有什麼根據,也許是一種心理作用,或者是古代守孝風俗的一種變相遺存。但是,不管你信不信,這種風俗在當今的中國民間部分地方,特別是農村還依然存在。
  • 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靠譜?過來人告訴你,差別太顯著!
    文丨千贊導語: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靠譜?過來人告訴你,差別太顯著!胡大爺今年70多歲,年輕的時候為三個兒子的的婚事、工作沒少操心,等孫輩們出生了,又幫忙帶孩子,好不容易等孩子們都大了,本以為可以享清福了,身體卻隔三差五的敲個警鐘,不是腿痛的走不了路,就是心臟不舒服。大兒子做生意發了大財,全家移民澳洲,只是每年回家看望他一次,留下些錢,根本指望不上。
  • 老人去世後,生前穿的衣服為什麼要燒掉,其實並不只是迷信!
    在農村,親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燒掉生前的衣服?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人老去世,絕大部分都是生病而死,很多老人常年生病,身體上可能有些病毒會殘留在老人生前用的,穿的衣服上,人死了把這些老人長期用過的東西燒掉,處理掉可以把病毒燒掉。我們那還有個習俗,生病去逝的老人,在去埋葬的路上要撒一路豆子。喻意老人走了要把病毒帶走,家人健康。
  • 還記得被吉尼斯認定最長壽的老人嗎?她的長壽秘訣只有4個字
    其實,哪有什麼長生不老丹,都是人心裡的貪慾。地位越高的人,反而越怕死,越是怕死,心魔便會出來作祟。很多事就是這樣,越是強求越是不得。現實生活中,長生不老的人沒有,長命百歲的人倒還真的有。被吉尼斯認定最長壽的老人,整整活了三個世紀,她的長壽秘訣只有四個字。在日本有位老人叫大川美佐緒,1898年出生,家裡是做合服生意的。
  • 人老了,到底要不要找個伴?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老人追求愛情,那麼會不會受到周圍人甚至是自己親人的蔑視呢?我想大概會的,但是愛情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的權利,無論這個人多大年紀,但是正是因為我們世人的偏見,很多年齡很大的人也不敢去追求自己的愛情。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被外賣小哥發現去世的老人,只是千萬分之一。我們應該怎樣給老人...
    事後經過家屬確認,原來老人患有高血壓。在送單前兩天的晚上,老人的家人打電話,一直沒人接,以為老人睡著了。因為住得太遠,就想拜託外賣小哥幫忙看看老人的情況。 外賣小哥:多關心老人 父母很重要 外賣小哥小馬今年19歲,剛出來工作一年,他道出當時「崩潰」的原因:自己的父母也長期在異地,家裡還有祖母,一家人一年難得聚一次。老人的去世讓他想起自己的家人,感慨萬分。
  • 72歲老人的悲慘結局警示大家:年輕時你有多蠻橫,晚年就有多悽涼
    ,不論身份高低貴賤,到了晚年大家都只有一個期盼:子女孝順,安享晚年。社會總是千姿百態,人也是千變萬化,子女孝順的老人,一家人和和美美,這樣家庭的老人無疑晚年是幸福的,會有很多人羨慕不已。劉阿姨每個月拿著五千的退休金,即使是這樣,子女依然不願意回來贍養她,因為劉阿姨十足的「重男輕女」,到了晚年這樣的思想都還是無法改變,年輕時兒子做什麼劉阿姨都依著他,可對女兒不同,無論女兒做的多好,在劉阿姨眼裡都是默默無聞。
  • 阿德萊德著名華人醫生父親節前意外去世,留下三個孩子
    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 據報導,阿德萊德一名華人產科醫生在父親節前夕意外去世,他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他被人們銘記為澳洲華人社區的積極倡導者!43歲的Yen Yung Yap醫生在Glandore和Port Adelaide經營診所,他在9月5日被發現死亡,兩天前南澳警方公開請求提供他的下落。
  • 老人去世22個月,信息為何又被錄入養老服務系統?
    「這位老人都去世了一年多了,為何又重新發放高齡津貼?」拿到大數據平臺的比對結果,武漢市礄口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程煜眉頭緊鎖。今年上半年,礄口區紀委監委運用「武漢市惠民政策大數據應用平臺」開展監督檢查時,一條反映該區寶豐街某社區專幹付某違規發放高齡津貼2700元的問題線索被揪了出來。
  • 老人去世22個月 信息為何又被錄入養老服務系統?
    「這位老人都去世了一年多了,為何又重新發放高齡津貼?」拿到大數據平臺的比對結果,武漢市礄口區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程煜眉頭緊鎖。 今年上半年,礄口區紀委監委運用「武漢市惠民政策大數據應用平臺」開展監督檢查時,一條反映該區寶豐街某社區專幹付某違規發放高齡津貼2700元的問題線索被揪了出來。
  • 一輩子不生娃是什麼感受?五位過來人真實體驗,晚年生活令人揪心
    講述人2:李大娘我和我們家那口子快70了,今年找了很多個養老院,人家都不收,說是沒有送養人,現在真是有錢也養不了老。講述人4:趙大爺這幾年人家都有孩子和孫子教著玩手機,現在出去都得掃碼,我們沒孩子教,感覺已經被時代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