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一種沒有頭腦的蠢貨嗎?

2020-10-18 大科技

如果讓你列舉一些聰明的動物,你可能會想到狗、海豚、老鼠或者黑猩猩,但你很少會想到魚。因為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會把「聰明」和魚聯繫在一起,相反,我們會覺得魚兒很「笨」。這種思維定式可以歸咎於我們對於進化的誤解——魚類在「進化鏈條」中落後於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我們就想當然地認為魚兒的「智商」也應該處於低水平。

但是,我們對於魚類的了解實際上是很少的,直到最近的10年,得益於潛水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才能在自然環境中全面研究魚類的行為。現在,隨著研究的進展,科學家們對於「魚類智力」有了新的認識——魚兒不僅擁有良好的記憶力、學習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而且能夠合作狩獵、使用工具,它們有時候做的比老鼠和人類幼兒還要好。

我看到、聞到、聽得到你

評價一種動物聰不聰明,感受環境的能力是一項重要指標。我們常常認為魚類沒有感覺,它們的行為大多來源於自身的條件反射,然而科學家們發現,魚兒實際上擁有複雜的感官,它們感知環境的能力甚至超過許多靈長類動物。

大多數魚類都擁有極其出色的視覺,它們的視覺甚至比人類還要出色。眾所周知,人類的視細胞只有三種,分別對三個波段——藍色、綠色和紅色的光譜非常敏感,這讓我們擁有三色視覺。然而,大多數的魚類是四色視覺,它們能夠看到三原色外加紫外線,這使得它們常常擁有更加清晰的視野。

魚類的嗅覺和味覺則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由於化學物質在水中非常容易滲透彌散,魚類通過已經裝備有大量神經末梢的魚鰓、鰭和嘴巴,能夠更靈敏地感受環境,例如,黃色大頭魚體內擁有17.5萬個味蕾,而我們的舌頭上僅有1萬個,在水中,它們始終能夠先於人類感覺到對方的存在。

另外,我們常常不了解魚類對聲音的辨別能力,雖然魚的耳朵沒有外耳廓,但它們的聽覺卻不比人類差。通常人耳只能聽到20到18000赫茲的聲音,低於或高於這個範圍的次聲波和超聲波人耳就聽不到了,而魚類聽覺的上限雖然比人低,只能聽到13000赫茲的聲音,但是下限卻比人低,能聽到13赫茲的次聲波。此外,魚類還有特殊的側線,能感覺到人耳感覺不到的聲音。

魚類不僅聽力良好,它們也非常善於發出不同的聲音進行交流。據科學家們所知,至少有1000種魚類利用聲音來促進交配、食物餵養和集體疏散。有許多魚類,比如重達50千克的大西洋白姑魚,它們在交配時發出非常大的聲音,以至於海面的漁民都能夠聽出它們的位置。

我知道你會怎樣給我食物

智力的一個基本標誌是所謂的聯想學習,即建立在條件反射的基礎上,把一個信號和一種結果聯繫起來的能力,巴甫洛夫已經證明了狗們具有這種能力。

魚類同樣有這種能力。比如說,觀賞魚常常能夠隨時記住自己在水族館中的什麼地方,會及時遊回來接受飼養員的餵養。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發現,在一些情況下魚類做得比哺乳動物們更好。對於普通的南乳魚屬淡水魚來說,它們記住一些東西只需要14天的時間,而老鼠則需要19天的時間。野生的彩虹魚學會了把光線和食物聯繫起來,它們在14次嘗試之後就能辦到,而老鼠們則需要進行40次實驗才能把食物同聲音聯繫起來。

我知道哪兒可以躲藏

大多數人類幼兒沒有位置感,但魚類卻擁有很好的位置感。遇到某個物體對象後,許多魚類會把物體同位置一起定位。另外,魚兒同樣能夠結合周圍環境的特徵(比如物體旁邊的一片珊瑚礁、青苔等)來增強記憶,相比之下,人類幼兒在5歲之後才開始懂得使用景物、容貌之類特徵所提示的線索。

蝦虎魚生活在巖石潭水中,它們是魚類具有良好空間感覺的典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製作一片沙灘,在沙灘上有幾個水坑。科學家們首先使潮水漫過整個沙灘,這時蝦虎魚可以探索到周圍的水坑,然後在潮水消退的時候,科學家們使用棍子戳它們。這些蝦虎魚受到了驚嚇,它們會選擇向周圍逃離。實驗發現,絕大多數的蝦虎魚都能夠跳進相鄰的水坑裡,在這一試驗中,蝦虎魚良好的位置感保護了它們,使它們免於被擱淺在沙灘上。

我也能教書育魚,傳承知識

魚類善於學習,也善於傳授本領。毫不誇張地說,你盤子裡的鮭魚很有可能過去曾是其它鮭魚的一位「導師」。

科學家們用實驗證實了鮭魚群中存在著教育。年輕的大西洋鮭魚被關起來圈養,科學家們會向它們提供食物,但年輕的鮭魚常常對此反應遲鈍,在食物落下幾分鐘之後它們才開始對此展開爭奪。隨後,科學家讓年輕的鮭魚同經驗豐富的老鮭魚共處一段時間,再次投放食物的時候,年輕鮭魚就會積極得多。對此,科學家們認為,通過模仿和學習,年輕的鮭魚從年長的魚那裡獲得了一些生存所需的重要知識,比如說洄遊路線和覓食地點,而年長的魚們則樂於通過示範來幫助小魚,使小魚能夠接受這些經驗。

我有團隊協作精神

團隊合作需要一些複雜的智能,實際上,一些科學家們推測這是引發了人類大腦變得如此之大的原因。但事實證明,即使擁有很小的腦袋,魚類同樣有能力進行高級的協作。比如,石斑魚和海鰻就是人類已知少有的兩個不同物種合作打獵的例子。

它們的合作方式是這樣的:海鰻像蛇一樣遊到珊瑚礁的裂縫裡邊,珊瑚礁內的獵物受到驚嚇而逃離珊瑚礁,而石斑魚則在珊瑚礁外等待獵物出來,獵物看逃不出去,又回到珊瑚礁內。不管獵物如何逃跑,等待它們的都是飢腸轆轆的捕獵者——不是珊瑚礁內的海鰻,就是珊瑚礁外的石斑魚。顯然,它們合作起來要比單獨狩獵能夠捕獲更多的獵物。

我還能使用工具

能夠使用工具,這曾經被認為是人類智慧獨有的標誌。然而,最近幾十年裡,從黑猩猩開始,科學家們發現了各種各樣的能夠使用工具的動物:烏鴉、禿鷲、水獺和章魚。但鮮為人知的是,魚類同樣也會使用工具。

科學家們發現,黑斑豬齒魚有著它們慣用的覓食程序。它們喜歡吃那些把柔軟身體隱藏在堅硬外殼中的動物,比如甲殼類動物、蝸牛和蛤蚌。面對一個蛤蚌,黑斑豬齒魚會用嘴巴夾緊蚌殼,然後左右、左右地扭動身子,用蚌殼重擊巖石。不久,蛤蚌外殼就裂開了,黑斑豬齒魚隨後便可以吞食它。使用類似的方法,一些以海膽為食的瀨魚也會利用珊瑚礁來粉碎海膽的刺,由此食取海膽柔軟的內臟。

所以,魚類——包括很多最終死在我們盤子上的那些——無疑是非常聰明的動物。現在你還會認為,你魚缸裡的金魚和盤子裡鮭魚是一些沒有頭腦的蠢貨嗎?

相關焦點

  • 你只會fool嗎?8個罵人蠢貨的同義詞
    小編導言:在用中文罵人蠢貨的時候,往往你腦子裡奔湧的詞彙量根本停不下來,但是用英語罵人的時候……你會覺得啞口無言的自己更蠢。所以說摒棄「fool」這個低級詞彙吧!英語君賜你8個高級「蠢貨」!   dunce   適用對象:同一教室的書呆子,或是那些執著於自己學術觀點不懂變通的蠢蛋。
  • 達爾文獎「證明」,男人真的是蠢貨
    在《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聖誕特刊中(這本雜誌通常可是很嚴肅的,但是這可是輕鬆愉快的聖誕特刊),來自英國的研究者利用達爾文獎的獲獎記錄,來驗證他們提出的「男性蠢貨理論」(Male Idiot Theory,對,就是MIT),看看男性是不是更喜歡進行愚蠢的冒險行為。
  • 頭腦風暴是一種好的討論方法嗎?
    剛剛看了《紐約客》(New Yorker)上一篇關於頭腦風暴毫無意義的文章。過去數年來,從工作小組討論會,到高管參與的大規模研討會,我曾在上百個場合積極推動頭腦風暴。就像其他任何工具一樣,頭腦風暴雖然有效,但並不適合所有情境。
  • 粉絲同人文化:是沒有理智的「文化蠢貨」,還是有著想像力的創作者?| 造就Talk·鄭熙青
    那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刻板印象:粉絲中的女性更多嗎?這其實取決於如何理解粉絲這個概念,關於粉絲有很多種定義。在我們的學術討論中,粉絲通常並沒有具體的量化界定,但粉絲身份一般需要自我認定。我覺得這個不必要避諱,因為粉絲的非理性表達非常常見,但是這又回到了上面的問題——非理性是粉圈獨有的嗎?一定是錯的嗎?當人進入了一種黨同伐異的狀態,人群間衝突和表達都會進入非理性的層面,這並不是粉絲群體獨有的一個問題。
  • 日本地震,又有蠢貨們在秀「情商」
    但就是這樣正常的自然天災,又讓一幫蠢貨們急著與中國大媽比賽秀智商。微博上有一個網絡粉蛆準大v發帖說祝福日本,貌似專門招引粉蛆蠢貨們亮相發言,果然如意。請看:日本人有事沒事關你屁事啊?!因為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 喜歡吃魚的要注意了!有些魚嘴裡發現一種小怪物,能吃嗎?!
    今日有網友稱,在自家買回來的金線魚嘴巴內發現一隻奇怪的生物,外觀類似縮小版的大王蟲,也有點像蟲蛹,模樣噁心。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能吃嗎?經查,這種寄生蟲叫「縮頭魚蝨」,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說的,縮頭魚蝨,學名 Cymothoa exigua 。
  • 微信頭腦吃雞答案是什麼_微信頭腦吃雞題目答案攻略大全
    微信頭腦吃雞答案是什麼?最近微信U推出了個頭腦吃雞的答題小遊戲,玩法很簡單,只要答對所有題目就可以獲獎,下面18183小編就整理了微信頭腦吃雞題目答案攻略大全,一起get起來吧。 答案:拿起了保溫杯 座頭鯨的『座頭』來源於一座島嶼、一種藥物、還是一種樂器 答案:樂器 越南首都是哪裡? 答案:河內 不鳴則已下一句是什麼? 答案:一鳴驚人 演甄嬛的女演員的老公是誰? 答案:鄧超 馬拉松的典故來自於哪場戰爭?
  • 你是一條吸盤魚嗎,你的身邊有沒有吸盤魚
    你知道吸盤魚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一個吸盤魚的故事。我的故鄉在海底世界的紅樹林區。那兒生活雖簡樸,但隨處可見長得山清水秀的鯽魚姑娘。是的,我們是一群鯽魚,和其他的魚類相比,最具特色之處是背部有一隻吸盤。
  • 一種長相特別的深海魚,沒有頭也沒有皮,卻是僅次於帶魚的高檔貨
    其中最為出名的深海魚,大概就是帶魚了,而還有一種魚,它在產量上是僅次於帶魚,且滋味也不輸給帶魚,甚至可以說更加甜美,不過因為它比較獨特的外觀,卻是讓很多人因此錯過了它,它就是扒皮魚了。冷凍扒皮魚扒皮魚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被扒了皮的魚,而它不僅是扒了皮,連腦袋、內臟也都是沒有的
  • 世界上有一種魚被吃了一半都不知道,更沒有死
    生命很容易死去,每一種生命都害怕死亡,不願面對,地球孕育五彩紛飛的生命是它最大的驕傲,生命缺少過多的營養物質都會死去,缺血過多也會死去,更有甚者被比自己強大一點的生物攻擊也會死去,生命是脆弱的,擁有智慧的人類也害怕死亡,這不,現在人類正想著各種辦法消除死亡,獲得永生的力量,但是研究多年人類沒有人類突破性的進展
  • 有一種魚能隨時搭上鯊魚的車,有一種蝦沒有防彈魚缸不敢養
    本期旅行視咖,小咖帶大家看大海裡兩種特別的小魚小蝦,一種遊不快,卻能搭上鯊魚的順風車。另一種外表非常鮮豔,生怕天敵看不到,但它的攻擊武器卻非常厲害。鮣魚,主要生活在大海裡較為溫暖的水域。鮣魚是一種食肉海魚,這種魚看起來非常特別,尤其是頭頂,非常平坦,就像被踩了一腳。
  • 看到一種沒有見過的觀賞魚,和十間魚很像,到底是什麼魚呢?
    鑽石菠蘿魚,看起來就像是帶著一身繁星的十間魚因為它們是和菠蘿魚,也就是一群噴點菠蘿飼養在同一魚缸內,經過仔細辨認,它們也絕對不是什麼十間魚,所以大致猜想,應該是屬於菠蘿魚的一種了,雖然看起來,它們和我的那些虎斑菠蘿,也不是一樣的色澤,單總體來說,都是黑乎乎的。
  • 頭腦風暴是什麼?如何正確的進行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的定義「頭腦風暴法,是指由美國BBDO廣告公司的奧斯本首創,該方法主要由價值工程工作小組人員在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氣氛中以會議形式講行討論、座談,打破常規,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充分發表看法。」上文的說法其實是比較籠統的,但是有幾個重點還是可以摘錄出來的。第一點:「頭腦風暴」是一種方法。
  • 農村河裡常見的一種魚,如今一斤賣到111塊錢,你有沒有見過
    農村河裡常見的一種魚,如今一斤賣到111塊錢,你有沒有見過,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聽過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靠山吃野味,靠還吃海鮮,小愛覺得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對於常年成為在農村裡面的吃貨朋友們來說,閒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去到河邊抓一抓野味,如果說從來沒有去過河邊抓過野味,那真相只有一個,你就是一個假的農村人。不過話說回來,農村河裡面最常看到的就是沙塘鱧啦。
  • 老玩家水族箱裡很少見的魚,孔雀魚的一種,莫斯科藍你聽說過嗎?
    老玩家水族箱裡很少見的魚,孔雀魚的一種,莫斯科藍你聽說過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人喜歡在家中飼養觀賞魚類,養魚不僅能夠修身養性,活潑的魚兒,還能為室內增添很多的生機。魚的種類非常多,孔雀魚就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小型觀賞魚,其中莫斯科藍作為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孔雀魚,吸引了很多玩家的眼球。你對這種魚了解嗎?莫斯科藍的發色跟傳統的孔雀魚是不同的,莫斯科藍孔雀魚的皮質是黑底上有一些藍色的反光金屬色澤,隨著皮膚表層的收縮擴張,莫斯科藍孔雀魚的周身色澤就會變換,這也是莫斯科藍孔雀魚最吸引人的地方。
  • 中國「最昂貴」5種魚,一種比一種貴,吃過一種就能算土豪!
    中國「最昂貴」5種魚,一種比一種貴,吃過一種就能算土豪!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魚吧,但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幾種魚,吃過一種就算是土豪了,來看看你吃過幾種吧。第一種:虹鱒魚——因虹鱒魚成熟後個體沿側線有一棕紅色縱紋,像彩虹一樣,又叫七彩魚,生活在低溫淡水中,這種魚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它的魚肉較多,刺軟,腥味也很小,一般食用的時候都是做油炸醬漬虹鱒魚塊、生魚片等。
  • 有一種魚會「接吻」,你知道嗎?
    接吻魚又叫親嘴魚、吻魚、吻嘴魚、接吻鬥魚等,屬鱸形目、吻鱸科、釘嘴魚屬,其體長一般為20至30釐米,身體呈長圓形,其背鰭、臀鰭特別長,從鰓蓋的後緣起,一直延伸到尾柄,尾鰭後緣中部微凹。頭大、嘴大,尤其是嘴唇又厚又大,並帶有細的鋸齒。
  • 一種超適合新手養的魚——孔雀魚
    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建議新手養的魚。它的名字叫孔雀魚,孔雀魚十分好養,它們是胎生魚,有很多個種類。孔雀魚是有20塊錢一袋子的,還有40塊錢一對的,要是新手小編建議大家先買20塊錢一袋子的。孔雀魚十分耐活。
  • 嚇壞日本人的「地震魚」皇帶魚到底是一種什麼魚?能吃嗎?
    這兩天,一則消息刷爆網絡:日本本州沿海漁民,在一周之內連續三次發現一種罕見的深海魚類——皇帶魚。從圖片上看,發現的這種魚體長大約有兩三層樓那麼高,銀白色,和我們常吃的普通帶魚外觀比較相像。二、這種皇帶魚到底是什麼魚?能不能吃呢?首先,我們要明白,皇帶魚是一種深海魚。深海和淺海的界限一般以200米為標準。在200米以下都屬於深海,那裡是陽光照不到的角落,一片漆黑。
  • 你真的會做頭腦風暴嗎?原來我們只用對了一半
    巍:qmyd007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集思廣益,能碰撞出更多好的想法,大家也經常在用,但是你真的用對了方法嗎?你是不是直接把大家叫在一起,然後七嘴八舌的討論一番?然後心滿意足的覺得收穫很大?其實大致的方向沒有錯,但是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讓頭腦風暴更高效!1. 目標集中,人數適宜畢竟人數太多,有時候場面不好控制,另外大家一定要緊跟主題,可以發散,但不要跑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