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最失敗的4個物種,只能靠養殖「苟延殘喘」,只因太美味

2020-11-03 光頭魚司令

提起物種入侵,我們都很熟悉,因為我國從南到北都有外來物種的痕跡。已知的外來入侵物種至少300種,比如:常見的水葫蘆、水花生、加拿大一枝黃花、大米草、薇甘菊、美國白蛾、松材線蟲等。

有些外來物種在國內造成很大危害,但是也有外來物種不得不靠養殖「苟延殘喘」,比如:牛蛙、小龍蝦、大口黑鱸、羅氏蝦等,這幾種由於味道鮮美,早已成為盤中餐,受到「吃貨」們的喜愛。

一、牛蛙、牛蛙是一種大型食用蛙,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由於其叫聲類似牛叫,故名牛蛙。這種蛙類體型龐大,甚至能夠生長到1公斤以上,但是它們在野外的數量很少。

1959年牛蛙從古巴引入我國,九十年代左右開始被大範圍推廣養殖。養殖牛蛙最火的時候在00年前後,那時甚至野外都有很多牛蛙的叫聲,它們的生存能力很強,已經完全適應了野外的生活。但是現在在野外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身影,早已被抓捕殆盡!

我們所食用的牛蛙來源方式,主要是養殖場,雖然牛蛙已經適應了環境,並且繁殖能力強大,但是不得不在養殖場「苟延殘喘」。

二、小龍蝦小龍蝦進入國內的時間比較久,有記錄的為20世紀30年代左右當作寵物引進,由於養殖場逃逸它們進入野外水域內生存。小龍蝦對於環境適應性很強,能夠穴居生存,不受氣候的影響。

它們的繁殖能力強大,短短幾十年就已經大量分布,真正食用小龍蝦是在80年代。因為當時國內有原生龍蝦,隨著原生龍蝦的數量越來越少,隨著夜市剛剛興起,在燥熱的夏季坐在路邊,吃著小龍蝦喝著啤酒,也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

隨著龍蝦各種口味的開發,龍蝦已經不再沒有天敵,各種美食街,美食城拔地而起,而小龍蝦不得不靠養殖來維持大量的食用。現如今,雖然野外還有小龍蝦的生存,但是它們的數量以及種群並不多。

三、大口黑鱸鱸魚我們都很熟悉,但是大口黑鱸很多人不認識,它並不是我國的本土魚類,而是來自加拿大和美國,是一種入侵魚類。大口黑鱸由於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肉質相對於鱸魚幾乎無差別,從而被推廣養殖。

我國臺灣地區於20世紀70年代引進,深圳、惠陽、佛山等地在1983年引進大口黑鱸苗,並於1985年相繼人工繁殖成功。繁殖的魚苗已被引種到中國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地養殖。

在珠江內早已有大口黑鱸的蹤跡,經常有路亞的釣魚人釣起。但是這種魚類在野外幾乎沒有成為種群的可能,因為它的肉質比較好,不管是垂釣的人群還是捕撈的人群都比較多,它們最好的去處還是龜縮在養殖場,待到長大以後,為我們提供美味的食物。(野外很難長大)

四、羅氏蝦羅氏蝦也叫大頭蝦,價格比較低,光頭這邊大概30左右一斤,是我們經常能夠吃到的一種蝦類。但是這種蝦並非我國原產,它來自印度太平洋地區,60年代後先後移居亞洲、歐洲、美洲等一些國家和地區。1976年自日本引進我國,這種蝦不喜低溫,主要在南方一些城市養殖。

羅氏蝦生長速度很快,在它的原產地和湄公河,經常有1斤以上的巨大個體出現,不得不說真是太大了。但是菜市場售賣的羅氏蝦個體很小,一般超過1兩重的並不多,大部分一隻30-40克左右。

在珠江、黃浦江、錢塘江,都有釣魚人釣獲。但是他們在野外很難泛濫,因為蝦類的價格本身就貴,雖然現在已經有在野外捕撈的記錄,但是它們生長最好的地點還是在養殖場。

光頭總結:不管是牛蛙、小龍蝦,還是大口黑鱸、羅氏蝦它們雖然都能適應野外的環境,但是想要在野外生長很困難,因為太過於「美味」。只此一點就已限制了它們的生長,它們不可能像清道夫、羅非魚、埃及塘鯴魚一樣泛濫,最好的去處不過是在養殖場「苟延殘喘」罷了。

但是話說回來,這些外來生物,還是不要在野外泛濫,畢竟它們進入野外水域後,和本土魚類爭搶食物,很容易破壞本土生物鏈。在這裡也勸放生的朋友,不要放生這些外來生物,捕撈或者釣獲這些外來生物後,也不要放生。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失敗」3大入侵物種,在中國全靠人工養殖,分分鐘被消滅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吃貨屬性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很少有外來的入侵物種能夠在中國愉快地生存下來。如果真的有的話,那就只能是一個理由了,一定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不能吃啊!作為外來入侵物種,一般來說,當它們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有很大的機率會因為在新的領地中沒有天敵和適宜的環境,而開始放肆生長起來。但是也排除一部分物種,當它來到了另一個環境中,不僅不能作威作福了,還被當地人吃得十分開心,淪為最「失敗」的入侵物種,甚至最後還要靠人工養殖。
  • 混得最失敗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還沒開始泛濫,就被吃了
    混得最失敗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還沒開始泛濫,就被吃了。第1種也就是福壽螺,想必經常吃夜宵的人對於福壽螺是非常熟悉的吧,尤其是到了夏天的時候,每一個月4攤上都會有這一種福壽螺的,我最喜歡吃的也就是夏天和幾個小夥伴們一起去大排檔,一邊點一份龍蝦,一邊點一份福壽螺,這樣的話吃起來是非常好,是非常過癮的,而這一個福壽螺那也是曾經試圖想要入侵我們中國的一個外來物種,他剛一入群就被我們給發現了他的營養價值所以還沒有來得及泛濫
  • 5種「入侵」的物種,除了它「成功」了,其他4種全被吃到靠養殖
    5種"入侵"的物種,除了它「成功」了,其他4種全被吃到靠養殖 當提及物種生態鏈,大家都知道外來的生物入侵,都會給本地的生物鏈一定的破壞,甚至有可能會因為沒有天敵而泛濫成災的繁殖,從而給當地居民帶來不少困擾。
  • 繼小龍蝦之後,又一個入侵物種被吃得瀕臨滅絕,吃貨:太美味了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聽說過「入侵物種」這四個字,入侵物種指的是一種物種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到達一個新的地方。通常情況下,入侵物種往往會對這個新的地方的生態平衡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好比如德國的大閘蟹,美國的大鯉魚,之所以泛濫成災,就是因為失去了天敵相關的制約。美國人和德國人每年都得投入相當巨額的資金去治理入侵物種。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第二個就是入侵物種不一定是人為的,有些自然現象也會推動物種的入侵,比如鳥可以將一些區域性分布的魚的卵帶到新的野生環境下,風也可以把一些區域性分布的植物種子帶到其他沒有分布的地區等等。關於同一個國家內的「入侵物種」,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
  • 入侵中國「最窩囊」的4大物種,它們最大的天敵是中國吃貨!
    ,沒有把它們吃到滅絕已經算是比較幸運的事情了,就比如說下面的這4種入侵最失敗的外來物種。入侵中國「最窩囊」的4大物種,它們最大的天敵是中國吃貨!第1種叫做生蠔,其實燒烤也是燒烤攤上的常客,生蠔在烤制之後再配上蒜蓉粉絲,簡直算得上是人間美味了,但是對於很多人是沒有去過丹麥的,如果有幸的話,你也是絕對可以看到在這個國家的沙灘上面,生蠔真的是泛濫成災了,對於當地人來說也確實是不知道該怎樣去解決,可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看到這樣一種生活之後也是絕對不可以放過他,而且現在已經沒有野生的生蠔了,想要吃的話也就只能通過人工養殖,所以說我們中國吃貨的力量也真的是相當強大
  • 最丟臉的4大物種,入侵失敗,被吃得渣都不剩,廣東人:歡迎再來
    學過高中生物的都知道,物種外來入侵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因為物種的入侵會使得原有生態失去平衡。其中讓人最頭疼的莫過於水葫蘆入侵。水葫蘆是一種水生植物,原來在中國是沒有的。後來水葫蘆入侵中國,迅速繁殖,大量佔領中國的水域,使得水質情況變差。
  • 全世界最「醜」入侵物種,很多國家捕不完,中國視它為美味想養殖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似乎對於中國人來說,什麼生物都可以做成美食,就比如小龍蝦,美國、日本對小龍蝦避之不及,甚至把小龍蝦列為一級入侵物種,而中國卻拿小龍蝦當美味,並且賣的還非常貴。亞東是一個坐落在我國西藏的美麗城市,可是沒想到當地盛產一種美食,那就是亞東鮭魚,可以說它是全世界「醜」的入侵物種,很多國家捕不完,但是中國視它為美味想在各地方養殖。
  •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物種入侵這麼嚴重,有入侵失敗的案例嗎?
    既然物種入侵如此嚴重,那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案例呢?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一般外來物種能夠適應新的環境,並不會對當地環境構成災害的我們稱其「歸化物種「。只有那些構成危害的才能叫做「入侵物種」。因此並不存在入侵失敗,只能算得上防治成功的案例。
  • 這4大外來物種,已端上了吃貨的餐桌,如今還需要人工養殖
    導語:這4大外來物種,已端上了吃貨的餐桌,如今還需要人工養殖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外來物種,但是只要是能解決掉就不是啥大問題。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這4種入侵我國的物種,有的都不夠吃了還需要人工來養殖,簡直是太丟人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4大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被當作盤中餐吃到需要人工養殖
    有些物種不僅數量多,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自然而然的就霸道橫行,人們也是苦不堪言。但是這些物種進入中國之後,不僅沒有繼續泛濫,反而快被吃成了瀕危物種,因為吃貨們發現這些物種的味道不錯,加上數量多,自然就成了我們餐桌上的美味。被中國吃貨治的服服的,活生生的把自己玩脫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這4種入侵我國的物種把!
  • 繼小龍蝦之後,中國最「失敗」的3種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
    中國吃貨的名聲是非常響亮的,因為現在的交通越來發達,各個國家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多,這樣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多國家都出現了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這些入侵物種,在他的本地,可能有一些天敵,所以不能夠泛濫成災,但是換了一個地方以後,缺少了這些天敵,就很容易給當地的生態造成破壞,很多人都說,中國不會有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因為中國吃貨實在是太能吃了,這個也沒有說錯,
  • 外來物種入侵!抱歉這裡是中國 —盤點外來物種入侵失敗案例
    個入侵失敗的案例。1、小龍蝦小龍蝦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北美洲,上世紀30年代入侵我國,60年代發現其食用價值,90年代開始興起吃小龍蝦,90年代末因為市場的興起,中國開始養殖小龍蝦,從此小龍蝦從外來入侵物種變為本地水產養殖物種,小龍蝦在中國的安穩日子也就短短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這對我國防治物種入侵非常不利,因為民眾沒有意識到物種入侵的危害,缺乏對物種入侵的警惕,也缺乏對生態保護事業的關注。雖然很多科普博主都在駁斥「吃貨無敵論」,寫過不少闢謠文章,但效果並不理想。我也數次表示「靠吃解決不了物種入侵問題」,但不知道被懟了多少次了,很多人堅信中國吃貨可以消滅入侵物種。果然,段子流傳一百遍,部分人就把它當成了真理。
  • 盤點全球最「丟人」的3大入侵物種,只因誤入中國
    「世界上一定不存在美人魚,否則歷史上會記載它的做法和口感」,小編覺得,能夠說出這句話的一定是一個中國人,畢竟縱觀全球歷史發展,找不到第二個國家像中國人這麼愛吃的,能夠在中國愉快生存下來的野生入侵物種,只可能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不能吃。
  • 讓入侵物種瑟瑟發抖的中國吃貨,對此入侵物種,卻是敬而遠之
    物種入侵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多大的麻煩可以參考一下澳大利亞野兔,國外經常被這些外來物種弄得煩不勝煩。作為進出口生意作多國家之一的中國,也會遭遇到物種入侵,然而大部分入侵物種在中國吃貨的眼中只能瑟瑟發抖。但即使是中國吃貨,也有不敢吃的入侵物種。
  • 「入侵」中國最慘的5大物種,被吃到瀕臨滅絕,只能進行人工養殖
    1.小龍蝦,是從美國逃過來的,可以說是最失敗的入侵生物了吧,不僅被吃了,還被吃到絕跡,如今需要人工養殖才能夠正常的供應了,而且如今有各種各樣的口味,已經成為「夜宵一霸」了。2.牛蛙,牛蛙本來是歐美的,憑著自己丑陋的外表在歐美國家橫行霸道,但是入侵中國後,就悲催了,泡椒牛蛙,乾鍋牛蛙,水煮牛蛙......3.福壽螺,算是一個還有點尊嚴的入侵物種吧,畢竟有寄生蟲,但是充分加熱後還是沒問題的,在發現寄生蟲之前,福壽螺是市場也是很大的。4.白玉蝸牛,原產非洲,後來入侵中國,雖然有些人是接受不了,但是還是有非常大的人群是喜歡吃的。
  • 美國牛蛙入侵德國,導致德國泛濫成災,而在中國卻只能依靠養殖
    美食絕對是非常收人喜歡的,美味的食物吃起來絕對是一種享受。而當然越有營養價值的美食就越多人喜歡,價格也是越貴。像是海參、鮑魚、人參、燕窩這些美味的食物都是對身體特別補的,而且很多人都十分喜歡。當然如今也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美味食物的價格也是逐漸的在上漲。
  • 【地理視野】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
    對於那些泛濫的入侵物種,到我們這過一段時間就成了瀕危動植物……真是太可惜了啊!在我們中國人強大的胃面前也只能靠人工養殖才能繼續生存。,多個國家已將其列為危險性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人面前,它就是野味,由於野生數量少,現也只能靠人工養殖來滿足國人的胃口。 亞洲鯉魚 又稱為銀鯉,可以長成重量超過100磅的大魚,最初,引進它是為了清理美國南部鯰魚池的海藻。由於數量增多,一些鯉魚溜進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在這裡,它們迅速泛濫成災。
  • 入侵到中國的7類「物種」,你吃過幾種?全吃過的不是一般人!
    要說入侵到中國的物種,我想大家也是知道一些的吧,那麼人們對於這些入侵物種怎麼看?在小編看來這些入侵除了成為國內吃貨的嘴下美味,那就沒有第二個選擇了。中國的吃貨有多麼強大,大家也是知道的,管你入侵的是什麼物種,都能把你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小龍蝦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