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曾說:&34;自然界的物種經歷數萬年的進化和發展,早就適應了各種變化,形成了屬於生物圈的生物鏈。然而總會有人或心疼,或欣賞,或憐惜,自作主張插手物種的發展,最終卻總會弄巧成拙,造成物種入侵。
所謂物種入侵,便是外來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本的物種造成危害。這從來不是鳩佔鵲巢,而是侵略。
100多年,一位歐洲人在美國放飛了60隻鳥,本意只是想豐富美國的自然界,卻未曾想到如今每年卻給美國造成8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椋鳥,又稱歐洲八哥,它們全身閃耀著紫色和綠色的金屬光澤,在陽光下豔麗奪目,奇特的是他們善於模仿其他鳥的叫聲,若飼養條件較好還可以模仿人語,一度受到人們的追捧。
100多年前,美國馴化會的一名成員尤金席費林注意到了椋鳥的存在,在他的藍圖中,若是將這種鳥類帶進美國,一定可以創造一個親民而美麗的國家氛圍。
如此想,他便也如此做了。那一年,他在紐約中央公園,放飛了60隻椋鳥;那一年,椋鳥首次出現在美國歷史上。椋鳥適應了環境的改變,成功在美國存活了下來,這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初見椋鳥,美國人也許還會因它的美麗而驚嘆,但如今,卻只剩下了深惡痛覺。
原來,椋鳥是一種集群性動物,且繁衍性極強。美國的環境、氣候不僅極其適宜椋鳥的生存,更重要的是沒有天敵的威脅。在美國的那片領土上,椋鳥仿佛就是王者。
如此安逸的生存,讓椋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衍,已由最初的60隻發展成如今的2億隻,每每成群低空飛過,仿佛蝗蟲入境,抬頭望天空,只能看到黑壓壓的一片,讓人不寒而慄。
如果哪天你在美國街頭看到一兩隻椋鳥,千萬不要被它們鮮豔的外表所欺騙。它們不僅繁衍性強,還具有排他性,體格強健又好鬥,絕對是鳥類世界中的惡霸。
如今,它們也能稱得上是美國的惡霸了。椋鳥一般以各種蟲類為食物,但也以草、果實為食。當泛濫成災的椋鳥齊齊飛過美國草地、果園,原本綠油油的草地、黃燦燦的果園可能只剩下了光禿禿。除此之外,椋鳥連奶牛的飼料也不放過,嚴重影響了美國牛奶的生產。
人們雖然對這群鳥類惡霸厭惡至極,但每次椋鳥們破壞之後便逃之夭夭,讓人只能對著它們因飛起揚起的灰塵皺眉嘆氣。
當椋鳥成群結隊在一起時,從來不只是地面的災害,極有可能會造成航空災害。
1960年,一架飛機正從波士頓洛頓機場起飛,數以千計的椋鳥飛進了引擎裡,隨後便發生了機毀人亡的慘劇,機上62人全部遇難。這是美國航空史上最致命的鳥類撞擊飛機事件。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也讓人們意識到椋鳥更大的危害性。
若你以為美國政府對此放之,任之,那便大錯特錯!椋鳥在美國是不受政府保護的,而且美國還採取了很多政策去控制椋鳥的數量,捕獵,毒藥,射殺等手段層出不窮。美國每年都會殺死超過100萬隻椋鳥,如此巨大的數字,但對椋鳥的整體卻沒有造成哪怕一絲一毫的影響。
椋鳥每年給美國政府造成8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讓人提到它們的名字便狠狠皺眉,卻無計可施。
尤金席費林帶回那60隻椋鳥是一片好心,椋鳥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美國茁壯成長,如今可以說是紮根於美國,豐富了美國的物種。
然而,如今的場面是尤金席費林願意看到的嗎?他的好心之舉,如今卻要美國每年花費8億美元買單,是美國願意的嗎?但誰能想到最初的椋鳥其實是害蟲的天敵呢?
自然界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每一種物種出現的地點,習性都是自然界經歷了數萬年發展而來的,人們隨意的一個動作就可能破壞了自然界的平衡,為自然界的平衡買單的最終還是人類本身。
水葫蘆本是一種花卉供人欣賞。但一朝引入中國,卻成了&34;。它們極度的繁衍阻斷航道,造成水汙染,會造成水底的生物多樣性,還需要每年花費大量金錢進行治理,有害而無一利。
你會相信看起來嬌小可愛的兔子也能成為危害嗎?1895年,一個英國農民的無心之舉,讓歐洲兔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由於沒有天敵的存在,它們繁衍極快,數量激增,一些小牧場都曾遭到過它們的&34;。
椋鳥、水葫蘆、歐洲兔,在過去的幾千年,甚至幾萬年和諧地與自然界相處,未曾造成過災難,有益而無一害。可誰曾想到一朝被&34;,它們卻成了有害而無一利的存在。
交通工具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人們旅遊地圖。隨著見識到的越來越多,總會有人忍不住將漂亮的、趣味的物種帶回家,因此物種入侵的事件在將來只增不減。
古語有言,&34;同一樹,因地理環境的變化,結果卻截然不同。物種選擇同樣如此,同樣的物種因環境的變化也會有區別。
沒有人應該因你對物種的無知而買單。若你無法在對物種&34;之前,了解清楚習性,天敵,不如按捺住自己的心,讓它在該在的位置獨自安好;若你信心滿滿,那便該做好一切調研,時刻準備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正如椋鳥事件,物種入侵損害的從來不只是經濟損失,還會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生態系統的破壞影響的不僅是現在,還有數十年、數百年之後的世界。
三思而後行,知之而後行,不要讓你的好心弄巧成拙,不要讓人為你的好心買單。
文/轅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