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媒體:魚蝦鳥龜蛙蛇 廣東人什麼都放生

2020-11-22 搜狐網

  廣東是全國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省份,早在2008年廣東省外來入侵物種就已達150多種,這和廣東人的放生習慣有關,魚、蝦、鳥、龜、蛙、蛇,廣東人什麼都放生。這種本出自信仰且帶有保護初衷的放生,則可能引入外來有害物種、造成外來生物入侵。

  ——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副研究員龔世平

  我國已確認544種外來入侵生物,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而廣東被認為是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省份。從事入侵生物學研究的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陸永躍稱,有研究認為,外來生物入侵數量與進出口貿易量相關,而東莞的淨出口總值排省內前列。此外,廣東人放生祈福的習慣更加劇了外來生物的入侵。目前東莞預防外來生物入侵主要靠檢疫,對於市民放生的那些外來生物則顯得束手無策。

  放生建議選擇本地品種

  「廣東是全國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一個省份」,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副研究員龔世平稱,我國2600多個自然保護區中,大部分都存在外來入侵物種問題,而廣東省外來入侵物種是全國最多的。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副站長楊志普表示,東莞部分市民習慣放生祈福,往往將諸如巴西龜、食人鯧、清道夫等放入江河,對本地物種構成威脅。市民實在想放生,建議選擇本地品種,且以本地苗種和子一代苗種為主,如四大家魚和珍稀的中華鱘。南都記者查詢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巴西龜、指甲履螺、清道夫、福壽螺、革鬍子鯰、食人鯧(食人魚)、牛蛙、非洲大蝸牛對生態最具破壞力,在當前必須限制和禁止放生。

  進口也會帶來外來生物

  從事入侵生物學研究的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陸永躍說,外來入侵生物無處不在,比如小蟑螂。一般本地生物都是維持生態平衡,而外來物種是暴發性的,數量有絕對優勢,適應能力極強,比如水葫蘆,只要有水塘就迅猛生長,很快就佔滿了所有水面。陸永躍說,外來生物的自然擴散範圍較小,一般平均一年擴散90公裡,而人為因素則是其擴散的主要途徑。貨物的進口也會引來外來生物,如植物、草皮等運到其他地方,其中的生物就有可能變異,成為外來生物。陸永躍還說,「有研究認為,我們的貿易量與我們的入侵生物量是成正比的」,而記者了解到,東莞去年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118.3億美元,位列廣東省第二、全國第五。

  目前只能靠檢疫來控制

  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葉冠良人為,外來生物入侵的預防,目前主要還是要控制好外來物品的檢疫。東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稱,去年1至10月共檢出疫情11441批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565批次。從臺灣、印尼、泰國等地入境旅客行李中,首次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及榕樹粉蚧、南洋臀紋粉蚧等,還從原產非洲莫三比克進口的可樂豆和相思原木中再次截獲活體蜥蜴,從澳大利亞原產羊毛中首次截獲禁止進境的檢疫性有害雜草硬雀麥,並對其進行銷毀滅殺或燻蒸處理。但對於市民放生的外來生物,檢疫方面是無法監管到的。目前除了呼籲提醒市民,並沒有更好的辦法監管這一途徑的生物入侵。

  SlipperLimpet指甲履螺

  附著生活和成串群居,用腹足牢固地吸附在附著基上。附著基多為各種貝類活個體的殼,也附著在水泥柱、鐵管上。除4至12m m的幼體會移動外,所有雌性和大個體都終生不移動。這種濾食性的腹足類,靠抬高貝殼,水流經殼緣抬高進行濾食和排出廢物。該螺附著在船底隨過往的船隻或各種附著基移動傳播。1968年入侵日本東京灣瀨戶內海,1979年在香港大潭灣及維多利亞港發現,極大量附著在翡翠貽貝的殼上,密度可達11至994個每平方米。指甲履螺現已經成為碼頭、網箱養殖場的汙損生物。

  Ampullariagigas spix福壽螺

  瓶螺科瓶螺屬軟體動物,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1981年引入我國,後因口味不佳,市場不好被大量遺棄或逃逸。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福壽螺啃食很粗糙的植物,也能刮食藻類,其排洩物會汙染水體,加上擴散速度快,對水稻生產造成了很大損失。福壽螺除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還是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易傳染疾病。從1988年開始,福壽螺就使廣東省37個縣250萬公頃土地的糧食作物、蔬菜和水生作物受到巨大損失,目前已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AchatinaF ulica非洲大蝸牛

  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 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會咬斷各種農作物的幼芽嫩枝葉、蔬菜和生態系統,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它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已被列入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Ranacatesbeiana牛蛙

  原產北美落基山脈一帶,1959年我國引進牛蛙馴養,1986年在我國中部和南部大量飼養。主要品種有:沼澤綠牛蛙、西方牛蛙、印尼牛蛙、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牛蛙體大粗壯,成蛙體長20釐米,重達1千克。皮膚粗糙,體背綠棕色,有暗棕色斑紋,腹部灰白色,雄蛙咽部黃皮。牛蛙是兩棲類生物的天敵,引入我國後已經使本地的兩棲類和各種昆蟲面臨較少和滅絕的危險,甚至已經影響到生物的多樣性。

  Red-earedslider巴西紅耳龜

  也叫巴西龜、七彩龜,是一種半水棲龜類,原產美洲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現被不少家庭當作寵物來養殖,也有餐廳拿來做料理。巴西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之一,許多寵物市場上的巴西龜也是疾病傳播的媒介。巴西龜作為外來入侵物種,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易存活。東莞不少市民喜歡將巴西龜放生到江河裡,而其一旦放生野外會大肆繁殖和擴散。

  檔案

  我國幾乎所有生態系統均遭入侵,已確認54 4種外來入侵生物,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 0多種,而廣東被認為是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省份。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 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我國涉及50多種,其中16種造成農林業直接經濟損失每年達574億元。

  不包括導致物種滅絕等隱性損失,外來入侵物種在世界範圍內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 0 0 0億美元。

  本版採寫:南都記者吳雪峰

  市海洋與漁業局供圖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都市報 http://epaper.nddaily.com/I/html/2014-05/06/content_2066572.htm report 3177 廣東是全國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省份,早在2008年廣東省外來入侵物種就已達150多種,這和廣東人的放生習慣有關,魚、蝦、鳥、龜、蛙、蛇,廣東人什麼都放生。這種本

相關焦點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大部分網友認為放生毒蛇不是在行善而是在作惡。雖然博主事後刪除了微博,但還是引來了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在廣東,很多人有購買動物放生的習慣。放生地點和物種選擇不當還是小問題,而亂放外來物種、超負荷放生等行為,已經危害了廣東生態安全。而在市場上,外來物種隨意買賣,缺乏監管,讓人們更容易「好心辦壞事」。
  • 市民善心買龜放生 不料卻被告知是「霸道」鱷龜
    張慶偉說,鱷龜食量大、生長迅速,往往一兩年就可以長几十斤,並且繁殖較快,可導致當地魚蝦的數量減少,「破壞了一些以魚蝦為食的生物生長環境。」張慶偉說,部分市民飼養鱷龜,不想繼續飼養便想放生,由於並不了解鱷龜的破壞性,在河流湖泊中放生,製造了鱷龜入侵繁殖的機會。
  • 深圳現5個新物種 你見過廣東頸槽蛇嗎
    廣東頸槽蛇廣東頸槽蛇棲息於山間水域及附近,是白天活動蛇類。目前只記錄在深圳梧桐山和迭福山、廣東丹霞山,十分少見。據統計,此前,頸槽蛇屬共有20種,我國有9種。廣東頸槽蛇的發現使頸槽蛇屬的成員增加至21種,我國的頸槽蛇增加至10種。
  • 廣東生物島上有蟒蛇? 蛇不多且無毒可放心玩
    原標題:廣東生物島上有蟒蛇?對此,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蛇類研究專家張亮表示,生物島目前並沒有大量的蛇存在。這些蛇都是本地的沒有毒,而且不會主動攻擊人,市民遊玩如果遇到蛇只要避開就好,不用過度驚慌。之前報導的蛇均是不合理放生所致,生物島不適合它們生存。 近日,一條緬甸蟒的屍體出現在生物島,引起不少市民的關注。事實上,關於「生物島有蛇出沒」的報導近年來不時會出現。那麼,生物島到底是不是一個蛇類集中的地方呢?
  • 廣東什麼都吃?廣東吃人?
    很多人對廣東的印象就是什麼都吃,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都能成為廣東人的桌上佳餚。廣東人確實是很愛吃,也很敢吃,「天下所有食貨,粵東幾盡有之;粵東所有之食貨,天下未必盡也」。」廣東人喜歡吃蛇。「這給外省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的,廣東人確實喜歡吃蛇肉。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來源:珠江新聞眼記者:蔡志祥)延伸閱讀關於龜蛇爬行龜蛇爬行」,即「仿龜蛇混合一體爬行動作」,是運用人體四肢「橫向地面」爬行運動,是一種零損傷型全身心有氧健康運動。它能最大限度調動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運動關節,和有效激活人體內臟功能正常發揮,達到強身健體和防治·改變·減少人類進化直立行走的美中不足,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可避免(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而漫長的傷害。
  • 廣東湛江再現500多斤重稜皮龜 這次沒被吃!(圖)
    經過徐聞「稜皮龜事件」之後,廣東湛江海域再現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稜皮龜,據漁民稱重達500多斤。  12月13日,在湛江硇洲島近海出現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稜皮龜。據了解,硇洲島漁民吳增星在出海捕魚時,捕到了一隻重達五百多斤的海龜。
  • 為何大家都喜歡用硬幣,砸放生池裡的龜蛇雕像,看看大師怎麼解說
    國慶去了一次光孝寺,逛完一圈下來,便是到了放生池那裡,見到了許多的孩子還有家長在用硬幣砸那龜蛇的石雕像,以前我也經常幹這事,也見怪不怪的,但是這次我忽然冒出一個想法,為何中國人由大到小,由老到少,都喜歡用硬幣砸這放生池的龜蛇呢,當然還有人喜歡,真的砸烏龜的,不過是那些懶洋洋老是趴著不動的大烏龜,這是一種什麼心態呢,或者裡面有什麼心理知識呢?
  • 廣東佛山現身 珍稀動物版納魚螈 與娃娃魚一般古老
    做好科普宣傳工作非常有必要  《成果》稱,在佛山經濟發展較快較好地區,對於動物的繁衍生息,其人為幹擾活動較多。其中,受經濟利益的趨使,一些地區非法獵捕野生鳥類、蛇類、蛙類的活動時有發生,鳥、蛇、蛙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在一些酒樓食肆、臨時販賣點,夜鷺沼蛙等廣東省保護動物偶爾出現人為買賣現象,影響了一些重要物種的生存。
  • 淺談屢見不鮮的巴西龜放生行為,放生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放生動物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無知的放生只能讓原本岌岌可危的生態再遭重創。而巴西龜在我國的放生就是如此,作為一種「入侵物種」,在我國的水域中放生巴西龜,不但不是在保護動物,反而是在殺害我國已有的動物。這不是微言聳聽,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下面我們來看看巴西龜作為入侵物種發生後,會對生態有什麼影響?
  • 時過境遷,廣東河道出現北美泛濫物種,愛心人士:我太難了
    ,這不,時過境遷,廣東河道出現北美泛濫物種,愛心人士:我太難了。,然後導致了一些外國的生物在中國繁衍嚴重的影響了中國的生態環境,在廣東的茂名市就有著一條河裡面全部都是巴西龜,現在已經是泛濫成災了。,很多的人去抓,都是隨著數量越來越多,人們也是阻止不了,巴西龜是北美那邊的生物,巴西龜頭比較小,頭、頸處布滿了黃綠相間的條紋,眼睛後面還有著紅色粗條紋,所以也被稱為「紅耳龜」
  • 邯鄲現食人鱷:盤點盲目放生導致的悲劇
    「白雲山已成為這些鳥類放生或逃逸野外後的避難所。」巴西龜:掠奪本地龜生存資源還傳播沙門氏桿菌,列入世界最危險入侵物種「一般人不管是什麼種類的龜,買來就放。」龔世平介紹,此次調查,他在白雲山發現了200多隻巴西龜四處「橫行」,「都是人為放生的」。
  • 龜的養殖,龜的種類,食用類,蛇鱷龜,烏龜,中華花龜
    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說龜的養殖知識,給大家說一下龜的食用類,人類食用龜的歷史由來已久,據統計,在龜動物中除了玳瑁外,幾乎所有的龜都可以食用,這是因為龜的肉質好、營養豐富、保健功能好,具有滋補身體、延年益壽的功效。一。
  • 無知的村民,可憐的稜皮龜!稜皮龜被屠宰調查
    「每個人一斤半斤的,賣了一些給村裡人,總共賣了2500元。自己家剩了一些。」鄭承義說。因為少見好奇,很多人拿著手機拍照錄像,有人將視頻發到網上,引起了網友關注。「神龜」不幸的背後:好吃野味的陋習和無知無畏在廣東漁民的習俗裡,海龜是不能捕的,誤捕的都會放生,有的地方放生的時候還會焚香,會在龜背上刻下放生者名字和放生時間,以求福佑。廣東省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技術科副科長夏中榮說,漁民基本不會殺海龜吃,捕到海龜都會放生或送到保護區。
  • 上百條赤鏈蛇疑碼頭放生 調查:放生群體幾乎每周都活動
    第二天,這些蛇被移交給寶山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隨後被送至上海動物園。   「一開始說有100多條,等送過來一清點,共有55條,只有7條還活著,其他都死了。」上海動物園兩棲爬行館的工作人員看了之後,確認這些蛇都是赤鏈蛇,上海本地就有,俗稱「火赤鏈」,微毒,但對人基本沒有傷害。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說,送過來的蛇總體比較小,不少只有四五十釐米長,看樣子只有兩三歲。
  • 神獸玄武意外出現在澳洲,外形酷似蛇龜,滅絕原因讓人難以理解
    在我國內,龜被認為是吉祥的,而且,也是長壽的,有很多放生的儀式中,都會放生烏龜。當然,這其中的緣由或許也並非是因為烏龜長壽,根據神話記載,在上古時代,存在著四大神獸,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而其中玄武就是一種形似龜的動物。
  • 廣東老鄉珠江裡捕起青色「蛇形生物」,這是什麼生物?
    近日,廣東有一位老鄉在珠江裡捕魚時,就捕起這樣一條奇怪的生物——將近一米長,渾身青綠色看起來像是一條蛇形生物.....捕魚捕到蛇並不稀奇,但常見的水蛇、菜花蛇等大家都很熟悉,而長成這樣的「蛇」,估計還真沒有幾個人見過。這是一條蛇嗎?還是什麼深藏珠江水底的「未知水族」?
  • 世界上最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現身廣東,激動了一大波鳥類愛好者
    近日有報導廣東檢測到「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海南虎斑鳽,看到這個消息,對於我這個住在廣東的好奇寶寶來說怎麼能不去深入了解一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00多年前的1899年,英國人在五指山第一次發現了這個稀有的品種,而且自從發現之後就很少見到這種鳥的蹤跡。而且這麼久以來只有大英博物館裡保存有一幅海南虎斑鳽的標本。因為這種鳥的神出鬼沒,所以才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其實它們的神秘之處還有很多,比如這種鳥是喜歡獨居的,就算是雄雌一度的鳥在一起,它們都很少一起出去覓食。總有一個先回到巢穴。
  • 首屆廣東漁業種業博覽會揭幕,「夫妻魚」中華鱟驚豔全場
    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廣東規模最大、參加機構最多、品種覆蓋面最廣的一次水產種業展示盛會。珍稀中華鱟主要是用來增殖放流「這是什麼?像龜又像蟹,還長著長長的尾巴,好奇怪。」「這是中華鱟。」在本次博覽會的核心板塊——水產種業品牌館展出的中華鱟,因其獨特的外形吸引住了來來往往的展商和嘉賓。據工作人員介紹,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有「生物活化石」之稱。鱟由頭胸、腹和尾三部分組成,頭胸甲略呈馬蹄形,所以又叫「馬蹄蟹」,腹部呈六角形兩側具棘刺,尾部是一根長的尾劍。「它的血液是藍色的。」
  • 你是什麼雕?我是蛇雕!
    「我們暫時會將它妥善精心救治,等到符合放生條件後,再將它放歸大自然!」又救助一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珍稀的蛇雕!「當時不知是什麼鳥,看起來像老鷹,肯定是一種珍稀的動物!這種稀奇的鳥我們也是第一次見。經常看到玉山公安關於護魚護鳥護野生動物行動宣傳,知道公安機關會救助野生動物,所以就送來交給你們處理。」2020年8月25日下午,兩名熱心群眾將一隻精神萎靡的大鳥送到橫街派出所,說是在野外的路邊發現的。民警對群眾的善心之舉給予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