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現身 珍稀動物版納魚螈 與娃娃魚一般古老

2020-12-08 閩南網

  佛山野生動植物的家底到底有多少?上周末,市農業局發布《佛山市野生動植物調查本地成果》。據悉,這是佛山近年來,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

  調查顯示,目前佛山共有野生脊椎動物235種,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等,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3種,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7種,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178種。

  特別是雲勇生態林養護中心,發現珍稀兩棲動物版納魚螈,這是一種已在地球上存活上億年的物種,與娃娃魚的年代相當。

珍稀兩棲動物版納魚螈,是一種已在地球上存活上億年的物種。

爬行類動物的瀕危程度極高

  2016年初,佛山啟動全市野生動植物本底調查,目的在於進一步摸清佛山野生動植物「家底」,正確評價資源情況及影響,為有效保護、科學管理野生動植物資源提供決策依據。近日,市農業局發布《佛山市野生動植物調查本地成果》(下簡稱「《成果》」)。

  調查顯示,目前佛山共有野生脊椎動物235種,其中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分別為32種、129種、48種、26種,這一數量佔全省總種數的26.58%左右。

  《成果》顯示,有12種哺乳動物,如穿山甲、小靈貓、山蝠、豪豬等,均為稀有種,只佔總數的1%以下。哺乳類野生動物中,有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2種,即穿山甲、小靈貓。

  此次調查中,共記錄到19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如白鷳、蛇雕、黑冠鵑隼、紅隼等。爬行類動物中,有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即蟒蛇;有廣東省重點保護動物1種,平胸龜。需要注意的是,《成果》稱,佛山爬行類的瀕危程度極高。兩棲類動物中,優勢種有10種,分別為黑眶蟾蜍、沼蛙、花狹口蛙等;常見種有6種,分別是花臭蛙、棘胸蛙等;稀有種10種,包括版納魚螈、中華大蟾蜍等。

  「這次調查出的物種,超出之前預期,以前以為最高級的可能就是穿山甲,現在還發現了黑冠鵲隼,雖然數量並不多」,市農業局林業科副主任科員潘志堅稱,「這說明,佛山近年來對生態的保護、改善、修復是有一定成效的;此外,佛山近年來通過放生,對於物種的繁衍也取得一定成效」。

做好科普宣傳工作非常有必要

  《成果》稱,在佛山經濟發展較快較好地區,對於動物的繁衍生息,其人為幹擾活動較多。其中,受經濟利益的趨使,一些地區非法獵捕野生鳥類、蛇類、蛙類的活動時有發生,鳥、蛇、蛙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在一些酒樓食肆、臨時販賣點,夜鷺沼蛙等廣東省保護動物偶爾出現人為買賣現象,影響了一些重要物種的生存。

  佟富春特別提到了穿山甲、小靈貓,「這兩類動物,在佛山已經很難見其蹤跡,資源數量極少。這與人為捕殺有很大關係」。而究其原因,都與社會的認識誤區有關。比如穿山甲,中醫誇大其詞、過分渲染了穿山甲鱗片的作用;而小靈貓,其貓香被誇大為一種藥材。

  「做好科普宣傳工作,非常有必要」,佟富春頗有感觸,「廣東人喜歡吃野味,如果宣傳到位的話,會起到一定效果。宣傳時,要針對不同人群,進行不同形式的宣傳」。

  此外,《成果》指出,由於野生動物生活習性及活動規律多種多樣,特別是哺乳類、兩棲綱和爬行綱大部分種類為夜行性,且活動節律受天氣的影響明顯,有些種類行蹤詭秘而野外難以發現,故本次專項調查難免有所疏漏。

市農業局:不主張民間放生

  配合此次《佛山市野生動植物調查本地成果》發布,1月7日,南海區西岸林場,市農業局在舉行野生動物放歸自然活動,草鷺、果子狸等85隻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被放歸山林。據悉,本次放生的野生動物,均是佛山市各級林業執法部門在執法行動當中繳獲,在經過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和檢疫合格後,已恢復生存能力並達到放生條件。「事實上,我們並不主張民間放生」,潘志堅表示。「首先,民間反而放生容易引起非法買賣;其次,未經科學論證的放生,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破壞;再次,如果被放生的野生動物,其身體機能比較弱,放生反而會導致大面積死亡」。

揭秘

佛山野生動植物調查報告出爐幕後故事

女研究生伸手摘樹葉

竹葉青就趴在灌木上

  此次針對佛山野生動物的調查,調查過程中,調查團隊都遇到哪些有趣的經歷呢?近日,南都記者獨家採訪了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副教授、野生動物專家佟富春,後者作為此次調查的負責人之一,講述了為期一年的調查過程中的諸多趣聞。

最驚喜

看到同娃娃魚一般古老的版納魚螈

  「實在沒有想到,能夠在佛山看到版納魚螈」,儘管已過去三個月,佟富春說起來仍有些激動,「這可以說是此次調查中最為驚喜的發現」。

  版納魚螈,唯一一種產於中國的蚓螈,體形似蚯蚓,迄今已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億年,和娃娃魚的年代相當,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根據現有資料,專家估計全世界版納魚螈的存貨量,也可能只是幾百條,極為珍稀罕見。

  在佛山發現版納魚螈的過程,極為意外。2016年9月,佟富春前往雲勇森林公園的路途中,因看到路邊停有數隻鳥,遂下車觀察。「當時是在一個魚塘邊,走在田埂上,突然看到一個壕溝裡,鑽出一條很奇怪的動物,形狀和蚯蚓相似。」

  「當時很驚訝,懷疑就是版納魚螈。但手頭一時拿著相機,也沒有工具。那個動物出現的時間非常短,一眨眼間,又鑽進泥土中」,佟富春回憶,後來返回後調看照片查看,才最終確認看到的動物,就是版納魚螈。「很多兩棲專家,可能一輩子都只能在教科書上見到,而沒法親眼看到;我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課,之前也只敢講在雲南有分布,都不敢講在廣東存在。我算是比較走運的」。

  事實上,這並非佛山首次發現版納魚螈。2010年,高明區更合鎮水井村,便有居民發現兩條;2016年,市農業局專家張仿平也曾在雲勇林場的山溪附近拍攝到版納魚螈。而目前,廣東省內版納魚螈的分布,僅有鼎湖山的正式發表文章有記載。

  「版納魚螈,非常古老、稀少,它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在科研上。如果有一定數量的生物做科研,可以研究上億年前動物的結構」,佟富春很遺憾,「可惜數量太少了,而且很難保證在相同的地方還能發現」。

最驚險

竹葉青距她僅十幾釐米

  「很多人認識上有個誤區,以為調查就要拍到動物。事實上,在針對動物的調查中,很難做到完整的拍照」,佟富春介紹。

  出於對人類的害怕,一旦科考隊員接近,動物都會進行隱蔽,不爬不叫,依靠保護色與周圍環境保持一致。「如何發現隱蔽的動物,這不是在課堂上就能學到的。需要積累豐富的經驗,眼睛要特別亮,很考驗基本功的」,佟富春稱。

  2016年6月,佟富春帶領的調查隊,就因此差點發生意外。當時,調查隊一行七人,行走於三水區大南山中。「經過一條小路,前面6個人都順利通過,沒有發現絲毫異常。走在最後面的一個女研究生,伸手摘路邊一棵灌木的葉子玩時,突然尖叫一聲,距離她只有10釐米到20釐米遠的地方,幾乎就在眼前,灌木上就趴著一條竹葉青。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到」。

  幸運的是,即使眾人擦著蛇走過,甚至到女學生發現後一聲尖叫,趴在樹上的竹葉青不僅未攻擊行人,甚至動都沒動一下。

最尷尬

難覓大型哺乳動物

  根據佟富春的介紹,此次針對佛山野生動物的調查,從2016年初一直持續至2016年11月,「基本上持續了一年時間。調查中,碰到的尷尬事很多」。

  調查中都會遇到哪些尷尬事呢?「比如來到調查目的地後,突然遭遇暴雨,調查只能被迫中止,這都還是常見的」,佟富春稱。

  在高明合水桫欏自然保護區的調查,也給眾調查隊員留下深刻印象。尤為尷尬的是,針對鳥類的調查拍照。「這次調查,特意帶了專門拍照的人,但是很多情況下,拍到的都是鳥飛過的一瞬間。很多時候,舉起相機的時候,鳥已經起飛,根本沒可能拍第二張,但是你又不能停下來,一直等著鳥再次飛回來」。

  但最尷尬的,莫過於佟富春調查中的感受。「沒有想到,在佛山這樣一個經濟發達的地方,保護區內的林場、植被保護得非常好。佛山的保護區面積雖然不大,但山村風水林、苗圃基地、湖心島,都聚集了很多鳥類,但鳥類的分布都呈方塊狀,可以看出,鳥類分布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在佟富春看來,目前佛山特別是中部、東部等經濟發達的區域,因為生態環境破壞較大,「樹林被分割成一塊一塊,呈破碎化,對動物的生息繁衍影響非常大,調查中幾乎看不到大型哺乳動物。」

  馬戲團跨省演出 團主卻因運輸珍稀動物獲刑

  馬戲團團主租用動物跨省表演,被以非法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起訴。日前,瀋陽市渾南區法院一審分別判處馬戲團團主李榮慶、李瑞生10年和8年的有期徒刑。

  兩名被告人的律師在庭審時表示,兩人運輸野生動物是為了表演,此舉與刑法規定打擊的犯罪應該區別對待。

相關焦點

  • 廣東佛山發現超億年物種版納魚螈(圖)
    這兩條怪物是村裡人在挖建魚塘時發現的,經過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專家的初步鑑定,怪物原來竟是世界瀕危珍稀兩棲動物、且為唯一一種產於中國的蚓螈——版納魚螈。由於版納魚螈數量極為稀少罕見,今年8月廣西專家公布其照片後,國內許多研究兩棲動物多年的專家和學者才第一次見到這種動物的「真面目」。
  • 超億年物種版納魚螈出現 像蚯蚓也像蛇(圖)
    這兩條怪物是村裡人在挖建魚塘時發現的,經過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專家的初步鑑定,怪物原來竟是世界瀕危珍稀兩棲動物、且為唯一一種產於中國的蚓螈——版納魚螈。由於版納魚螈數量極為稀少罕見,今年8月廣西專家公布其照片後,國內許多研究兩棲動物多年的專家和學者才第一次見到這種動物的「真面目」。
  • 科學家在廣西發現6條瀕危珍稀兩棲動物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是世界瀕危珍稀兩棲動物,蚓螈目唯一代表物種,1991年列入廣西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和雲南少數地區,數量極為稀少。從2004年開始,玉林師院化生系副主任李桂芬副教授和她所帶領的桂東南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和利用研究所人員,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北流市找到這一珍稀物種。  傳說中的寶貝,在北流發現  「第一次在野外找到時,我不敢確定這就是版納魚螈,對照資料圖片很久才確定,我難以形容當時有多興奮。」
  • 南寧周邊發現「活化石」版納魚螈(圖)
    此次調查中發現的版納魚螈。黃健坤攝南寧市市區範圍不斷擴大,城市周圍還會有什麼野生動物?9月19日,南寧市動物園披露該園所承擔的一項全國第二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階段性成果,表示在南寧周邊發現數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其中包括「活化石」版納魚螈,以及2015年新發布物種——廣西瞼虎等。
  • 北流發現6條"寶貝" 當地人不識版納魚螈以為是蛇
    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是世界瀕危珍稀兩棲動物,蚓螈目唯一代表物種,1991年列入廣西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和雲南少數地區,數量極為稀少。從2004年開始,玉林師院化生系副主任李桂芬副教授和她所帶領的桂東南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和利用研究所人員,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北流市找到這一珍稀物種。  傳說中的寶貝,在北流發現  「第一次在野外找到時,我不敢確定這就是版納魚螈,對照資料圖片很久才確定,我難以形容當時有多興奮。」
  • 南寧發現有活化石之稱的版納魚螈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南寧發現有活化石之稱的版納魚螈&nbsp&nbsp&nbsp&nbsp昨日,中國動物園協會中南協作區和西北協作區2017年年會在南寧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南和西北兩大協作區首次聯合召開,並由南寧動物園承辦。
  • 佛山這12種保護動物,每一種都驚豔了雙眼
    這裡,我們選出佛山境內發現的12種保護動物,由佛山畫家以傳神之筆將其畫出。相信這些真實的生命故事,會感動你我。草鴞:從山海經中走來 (《草鴞》/ 畫家 陳綺燦)《山海經》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
  • 不要打,原來是中國瀕危珍稀動物「兩頭蛇」!
    圖片來源:postnahuk根據網上的資料,版納魚螈是無足目,魚螈科,魚螈屬,體蠕蟲狀,乍看似蚯蚓,自兩口角沿體側至肛孔各有一條黃色或橘黃色縱帶.作為中國瀕危脊椎動物中的珍稀動物,版納魚螈是我國無足目的唯一代表
  •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2018-05-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近日,「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廣東目前已建兩中華保護地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版納魚螈,長期穴居,晝伏夜出,多生活於水草叢生的山溪或林木繁茂的山林。因其通體黑色,外形似蛇,長相比較奇特,人們俗稱其「兩頭蛇」。在民間傳說中,人們認為它有劇毒,其毒性甚至可以化骨。事實上,它並不是」蛇「,而是無足目(蚓螈目)的唯一代表,在中國僅此一種,它的食物主要是蚯蚓及其他昆蟲。作為一個獨立物種,版納魚螈在我國被人們所認識時已數量劇減,很少能在野外發現其蹤跡。
  • 長得像血吸蟲一樣的動物,這傢伙卻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然而有一種長相類似血吸蟲,又有些像大蚯蚓的動物卻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這種動物就是——版納魚螈。 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版納魚螈隸屬於兩棲綱、蚓螈目、魚螈科、魚螈屬,值得一提的是版納魚螈還是我國唯一的一種蚓螈(蚓螈的特徵:尾極短或無,無四肢和肢帶,蚯蚓狀。體細長,體表周身有縊紋環繞,形成許多排環褶)。
  • 珍稀動物「娃娃魚」人工養殖技術要點
    娃娃魚學名「大鯢」,屬大型兩棲類珍稀動物,主要生活在山區海拔200其分布範圍狹窄、種群數量較少、研究價值極高,因而被國家列入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名錄。    娃娃魚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同時,娃娃魚還是名貴的藥用動物,具有滋陰補腎、補血行氣之功效,對貧血、霍亂、痢疾、瘧疾、血經等疾病有顯著療效,同時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膚等方面也有顯著功效。
  • 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
    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時間:2019-06-14 17:52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福建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黑熊漫步在森林中 人民網-福建頻道 黑熊 海峽網6月14日訊日前,在福建龍棲山 自然保護區
  • 佛山新城驚現珍稀鳥類藍胸秧雞,大批攝影師出動了!
    2019年1月22日下午,來自廣佛地區的眾多鳥類攝影發燒友在佛山新城綠道拍攝珍稀鳥類——藍胸秧雞。記者在現場看到,十幾位攝影師手持「長槍短炮」不時緊張尋找鳥的蹤跡,不時相互交流拍攝經驗。來自廣佛地區的眾多鳥類攝影發燒友在佛山新城綠道拍攝珍稀鳥類——藍胸秧雞。
  • 野生娃娃魚又現身夾江!
    「我們聽見河水邊像是有什麼動物在動,便去查看,結果發現好像是娃娃魚……」近日,張志軍帶著公司員工在樂山市夾江縣旅遊環線進行團建活動,一伙人玩得正高興時,突然路邊小河裡的響動引起了他的注意。隨後,他們把它護送到夾江縣自然資源局,經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條野生大鯢,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娃娃魚。它體表無外傷,具備即刻放歸野外條件,大家隨即將這條娃娃魚放歸了自然。張志軍說,「他只在小時候見過野生娃娃魚,娃娃魚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它既然出現了,說明我們夾江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生態環境需要所有人共同愛護,這樣我們的家鄉才會越來越美好。」
  • 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新疆大頭魚、娃娃魚這兩種野生魚,您聽說過嗎?真的很神奇啊!第一:比恐龍還古老!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第三:特別地珍稀!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大頭魚還有點像魚,娃娃魚可更像蛇啦!第五:名稱很親和!看到這兩種魚,我就更想娃啦!第六:重點保護啊!
  • 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新疆大頭魚、娃娃魚這兩種野生魚,您聽說過嗎?真的很神奇啊!第一:比恐龍還古老!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第三:特別的珍稀!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大頭魚還有點像魚,娃娃魚可更像蛇啦!第五:名稱很親和!看到這兩種魚,我就更想娃啦!
  • 蜥蜴不怕熱娃娃魚很嬌氣 30多種世界珍稀動物昨日亮相廈門
    珍稀爬行動物亮相廈門  美女與蛇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陳滿意通訊員林來生)澳大利亞鬃獅蜥、南美綠鬣蜥、南非藍巖鬣蜥,這些光聽名字都覺得稀奇的動物,昨日在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兩棲爬行館亮相了
  • 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珍稀動物上榜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5日,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珍稀動物上榜。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很多的珍稀動物,有很多野生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近日,動物協會盤點了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的的幾種珍稀動物都排在其中,下面小編帶你看下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