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周邊發現「活化石」版納魚螈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劉冬蓮
此次調查中發現的版納魚螈。黃健坤攝
南寧市市區範圍不斷擴大,城市周圍還會有什麼野生動物?9月19日,南寧市動物園披露該園所承擔的一項全國第二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階段性成果,表示在南寧周邊發現數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其中包括「活化石」版納魚螈,以及2015年新發布物種——廣西瞼虎等。
收穫:「活化石」在南寧周邊生活
據介紹,南寧市動物園與廣西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一起,共同承擔鬱江-邕江流域寬谷丘陵地理單元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兩棲爬行類動物的調查。今年7月31日,南寧市動物園開始了兩棲爬行類動物調查,8月31日完成了對南寧市7個樣區、來賓市兩個樣區的調查工作。
調查中,調查組共確認發現了42種兩棲爬行類動物,其中兩棲類有18種,爬行類有24種。這其中,包括了版納魚螈、虎紋蛙、舟山眼鏡蛇等10種全國二調重點調查物種。
據南寧市動物園動物科技術員王松介紹,此次調查中令人激動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在南寧市周邊發現了有「活化石」之稱的珍稀物種——版納魚螈。它是我國兩棲綱蚓螈目特有的動物,長得像蚯蚓,被認為已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億年,和娃娃魚的年代相當,在進化等科研領域有重要研究意義。
另兩個重要的發現,就是廣西瞼虎和背條跳樹蛙。廣西瞼虎是2015年6月在國際上發布的新物種。記者查閱資料看到,廣西瞼虎屬於壁虎的一種,因為長得漂亮,獲得「壁虎中的美男子」稱號。它具有壁虎科中較為特殊的可活動眼瞼。據報導,廣西瞼虎於1999年在憑祥市、2015年在崇左市曾被發現過,屬非常珍稀的動物。背條跳樹蛙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以及緬甸等地,此前在我區很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