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發現6條"寶貝" 當地人不識版納魚螈以為是蛇

2021-01-16 廣西新聞網

2010年09月15日 06:36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趙勁松 張秀娟 編輯:王文英

  

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是世界瀕危珍稀兩棲動物,蚓螈目唯一代表物種,1991年列入廣西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和雲南少數地區,數量極為稀少。從2004年開始,玉林師院化生系副主任李桂芬副教授和她所帶領的桂東南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和利用研究所人員,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北流市找到這一珍稀物種。

  傳說中的寶貝,在北流發現

  「第一次在野外找到時,我不敢確定這就是版納魚螈,對照資料圖片很久才確定,我難以形容當時有多興奮。」9月13日上午,李桂芬副教授在實驗室裡,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發現版納魚螈時,依然激動不已。

  李桂芬說,她還在廣西師範大學讀書時,就聽老師提起過這個稀有物種,並稱在玉林見過,但國內一些研究兩棲動物的老專家都沒有親眼見過,更不用說研究了。對這個物種的描述,書上也只是簡單幾句話。可以說,版納魚螈是一個尚待研究的空白領域。

  老師當年的那幾句話,勾起了李桂芬的好奇心,到玉林師院工作後,利用國內外僅有的一些資料,她分析認為玉林有適宜版納魚螈生活的環境,於是開始艱難的「尋寶」過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1年的野外「尋寶」,她終於在北流市找到了6條「寶貝」——版納魚螈。

  研究6年,報告震驚學術界

  「特意在實驗室裝了空調,熱了開冷氣,冷了開暖氣,比『伺候』人還要小心。」李桂芬說,將版納魚螈帶回實驗室後,她訂做了一個大魚缸,又去野外挖取泥土,模擬版納魚螈的生活環境,平時投放蚯蚓進行餵養,採回的「寶貝」就這樣活了下來。此後,她和貝永建博士等老師先後赴雲南西雙版納、廣東陽春等地找到了多條版納魚螈,帶回實驗室做對比研究。

  記者在實驗室看到,魚缸裡有水有土,泥土上有很多洞穴,幾條既似蚯蚓又像蛇的動物伸出頭向外探望。「這就是版納魚螈,它們是一種夜行動物,白天多在休息,晚上出來覓食和活動。」貝老師從魚缸裡抓出一條告訴記者,版納魚螈是中國蚓螈目兩棲類的唯一代表,體表呈棕褐色,從頭側至體末端各有一條黃色寬縱紋,頭部略扁平,前端兩側有一對鼻孔,嗅覺靈敏,頭、頸區分不明顯,四肢和帶骨均退化消失,體表富有粘液腺。

  「當地人不知道這是珍稀動物,以為是蛇將其打死,這些是我們收集的屍體標本,有很大的研究價值。」貝老師說,當地村民打死這些版納魚螈後,他們去找了回來,解剖後進行研究,解密了版納魚螈的形態和內部結構。

  今年8月,在桂林召開的「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學術研討會」上,當李桂芬和貝老師將版納魚螈的照片和視頻發布在大屏幕上做報告時,全國研究兩棲動物的專家驚呆了,北大一位教授感嘆:「我研究了一輩子動物都沒有親眼見過,你們竟然找到活體並且做了幾年的研究,了不起。」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廣西發現6條瀕危珍稀兩棲動物版納魚螈
    傳說中的寶貝,在北流發現  「第一次在野外找到時,我不敢確定這就是版納魚螈,對照資料圖片很久才確定,我難以形容當時有多興奮。」9月13日上午,李桂芬副教授在實驗室裡,回憶起當年第一次發現版納魚螈時,依然激動不已。
  • 超億年物種版納魚螈出現 像蚯蚓也像蛇(圖)
    記者張宇傑 攝  全身左右有金黃色花紋  長相既像蚯蚓又像蛇  業界估計僅餘四百餘條  專家稱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本報佛山訊 (記者 李傳智) 這幾天,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水井村熱鬧極了,90多歲的老人,兩歲大的孩童,都圍在兩條既像蚯蚓又像蛇的小怪物旁,既興奮又好奇。
  • 廣東佛山發現超億年物種版納魚螈(圖)
    記者張宇傑 攝全身左右有金黃色花紋長相既像蚯蚓又像蛇業界估計僅餘四百餘條專家稱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本報佛山訊 (記者李傳智)這幾天,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水井村熱鬧極了,90多歲的老人,兩歲大的孩童,都圍在兩條既像蚯蚓又像蛇的小怪物旁
  • 南寧周邊發現「活化石」版納魚螈(圖)
    此次調查中發現的版納魚螈。9月19日,南寧市動物園披露該園所承擔的一項全國第二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階段性成果,表示在南寧周邊發現數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其中包括「活化石」版納魚螈,以及2015年新發布物種——廣西瞼虎等。
  • 廣東佛山現身 珍稀動物版納魚螈 與娃娃魚一般古老
    此次調查中,共記錄到19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如白鷳、蛇雕、黑冠鵑隼、紅隼等。爬行類動物中,有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即蟒蛇;有廣東省重點保護動物1種,平胸龜。需要注意的是,《成果》稱,佛山爬行類的瀕危程度極高。兩棲類動物中,優勢種有10種,分別為黑眶蟾蜍、沼蛙、花狹口蛙等;常見種有6種,分別是花臭蛙、棘胸蛙等;稀有種10種,包括版納魚螈、中華大蟾蜍等。
  • 科學網—雨林神物「兩頭蛇」
    版納魚螈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卻沒有腳,屬於蚓螈目魚螈科。一直以來都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動物,很少見其蹤影,即便是科研人員也不容易發現它。 原因有二:一是它晝伏夜出,不容易被發現;二是數量少,分布狹窄,常常生活在溪流邊或水田邊,營穴居生活,所以更難得一見。 我只見過標本,並未見過活物。
  • 中國唯一蛇島,2萬條蛇飲水服務?當地人:太高興了
    旅遊和旅行的最大區別在於:旅遊僅僅是用雙腳與眼晴,而旅行還要帶上靈魂和夢想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864字,閱讀約2分鐘中國唯一蛇島,2萬條蛇喝專人端的水當地人:幸福好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不僅有名山大川,也有許多聞名遐邇的島嶼,有的島嶼被人為地開發成旅遊勝地,也有少數島嶼獨立存在,不適合人類生存。這些島嶼可能用於科學研究。中國有一個蛇島,共有兩萬條蛇。相信大家都知道,蛇的毒性很大,不適合發展成旅遊景點,所以只好拿來做科學研究。今天和大家分享:中國唯一的蛇島,兩萬條蛇喝專人端的水?
  • 莽山「蛇博士」秘密放生6條莽山烙鐵頭蛇
    」陳遠輝到秘密基地放生小莽山烙鐵頭蛇中國日報湖南雙語網10月9日訊(通訊員:劉從武 陳香穎)10月8日,湖南宜章莽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蛇博士」陳遠輝再次來到了莽山烙鐵頭蛇秘密基地,察看放生烙鐵頭蛇的野生情況:「這幾天莽山氣候情況很好,過了一周的野生狀態適應期,就不怕了。」
  • 南寧發現有活化石之稱的版納魚螈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南寧發現有活化石之稱的版納魚螈&nbsp&nbsp&nbsp&nbsp昨日,中國動物園協會中南協作區和西北協作區2017年年會在南寧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南和西北兩大協作區首次聯合召開,並由南寧動物園承辦。
  • 明察丨四川崇州闢謠「大批蛇出沒」:發現六條無毒蛇,系放生
    明察丨四川崇州闢謠「大批蛇出沒」:發現六條無毒蛇,系放生 8月22日,(四川省)崇州多名網友反映九龍溝出現大量蛇類的視頻與圖片。經崇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核實,系人為放生。
  • 吉林通化驚現雙頭蛇 當地人俗稱「野雞脖子」
    雙頭蛇 一條20多釐米長的小蛇,紅黃相間的花紋,長著兩個小腦袋,不時地吐著紅色的芯子,讓人看了又驚又奇日前,在通化縣虎馬嶺村一個工地排水溝旁,有人發現了一條雙頭蛇。近日,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轉載在通化縣發現雙頭蛇的消息,記者輾轉聯繫到了發這條微博的周先生。周先生是通化縣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前幾天他們在通化縣虎馬嶺村一個工地排水溝旁發現了條雙頭蛇。
  • 這些蛇,澳大利亞當地人都沒法制住!
    這些蛇,澳大利亞當地人都沒法制住!聽到毒蛇是不是瞬間就覺得毛骨悚然呢?反正小編是,現在汗毛就已經豎起來了。下面小編還是盤點了澳大利亞最強的幾種毒蛇,趕緊來看看都有哪些呢?紅腹伊澳蛇背部呈黑色而腹部為紅色紅腹伊澳蛇,分布於澳大利亞東海岸和東南部,含有劇毒。體長一般在1.5-1.7米之間,主要生活在雨林或者堤壩附近,這種蛇的毒性非常強,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在交配季節時,這種蛇的雄性會展開激烈的打鬥來爭奪交配權。
  • 女子火龍果已經吃了三分之一,突然發現裡面有條活的蛇………
    6月2日馬女士在超市裡買了火龍果然後一直儲藏在冰箱裡直到6號晚上才拿出來吃已經吃了三分之一了馬女士突然注意到在火龍果的頂部有個黑乎乎的東西當時馬女士以為是一個小樹枝切開火龍果後把異物完全倒出來這才發現是一條蛇
  • 梅州又有蛇出沒,而且是6條……
    接報後,為儘快消除安全隱患,分局值班民警立即聯繫有豐富捕蛇經驗的徐響文前往現場。很快,徐師傅用專業工具成功將該蛇捕捉,隨即驅車來到人煙稀少的山林裡,在一偏僻處將這條蛇放歸自然,重獲自由的青竹蛇快速消失在了草叢中。據悉,這是一條全身翠綠的竹葉青蛇。竹葉青蛇是蝰科、管牙類毒蛇,多於陰雨天活動,常吊掛或纏在樹枝上,以蛙、蜥蜴、鳥和小哺乳類等動物為食,具攻擊性,有毒。
  • 男子方便時,旁邊蹲了條眼鏡蛇!之後又發現好幾條
    眼鏡蛇看著他上廁所當天上午,易先生在快遞站內上廁所,他突然看到牆角有一條小蛇盤踞在那。「小蛇長約40釐米,它離我不到1米遠,還狠狠地瞪著我。」易先生說,那條蛇不像菜花蛇,感覺是一條劇毒眼鏡蛇。他當時被嚇壞了,只能慢慢起身挪了出去,還好沒被蛇攻擊。
  • 不要打,原來是中國瀕危珍稀動物「兩頭蛇」!
    小編看到這篇新聞以為是一種外來生物的入侵,但是卻找不到該生物的任何資料,寮國同事們也說不認識,直到看到該生物的全身圖才發現這個生物跟存活上億年的活化石——版納魚螈很像。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版納魚螈已知分布於雲南、廣西和廣東,並可能分布於寮國、緬甸和越南。版納魚螈棲息於亞熱帶或熱帶的潮溼低地森林、河流、間歇河、農場、鄉村花園、嚴重砍伐的前森林、灌溉地及季節泛濫農地。棲息地的減少是其面臨的主要威脅。
  • 村民挖出罕見「兩頭蛇」 最初以為是大蚯蚓(圖)
    ­  前日上午,天元區雷打石鎮龍巖村村民唐頂紅在田裡挖土時,突然翻出十七八條「大蚯蚓」。他細看才發現「大蚯蚓」原來是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不時吐出信子,這可把他嚇了一跳。­  [發現]10多條「大蚯蚓」扭成一團,都有兩個「頭」­  前日上午10時多,唐頂紅在自家田裡挖土。
  • 村民挖出罕見"兩頭蛇" 最初以為是大蚯蚓(圖)
    唐頂紅挖出的「兩頭蛇」(受訪者 供圖)  前日上午,天元區雷打石鎮龍巖村村民唐頂紅在田裡挖土時,突然翻出十七八條「大蚯蚓」。他細看才發現「大蚯蚓」原來是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不時吐出信子,這可把他嚇了一跳。  [發現]10多條「大蚯蚓」扭成一團,都有兩個「頭」  前日上午10時多,唐頂紅在自家田裡挖土。半個小時後,他挖出一個約半米深的土坑,突然翻出10多條扭成一團的「大蚯蚓」,每條大約有筷子粗細,長度約為12釐米。
  •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 管理人員將這條大蛇取名為「桂花」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 管理人員將這條大蛇取名為「桂花」時間:2017-10-08 12:53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 管理人員將這條大蛇取名為桂花 世界上最大的蛇,金氏世界紀錄之世界最大的蛇有多大?
  • 澳洲女子以為自家馬桶壞了,打開一看密密麻麻全是蛇
    據《每日郵報》8月27日報導,澳大利亞北昆士蘭州一位女子,以為自家馬桶壞了,結果打開一看,裡面密密麻麻全是蛇,場景令人毛骨悚然。蛇在澳大利亞很常見,但作為不速之客突然出現在家裡,場面還是很驚悚的。居住在北昆士蘭州的女子索菲皮爾森向記者講述了她可怕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