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雨林神物「兩頭蛇」

2021-01-16 科學網

 

劉光裕

在版納生活十年,見過無數次神奇的雨林動物,唯獨沒見過著名的「兩頭蛇」版納魚螈。

版納魚螈是一種兩棲類動物,卻沒有腳,屬於蚓螈目魚螈科。一直以來都是一種神秘莫測的動物,很少見其蹤影,即便是科研人員也不容易發現它。

原因有二:一是它晝伏夜出,不容易被發現;二是數量少,分布狹窄,常常生活在溪流邊或水田邊,營穴居生活,所以更難得一見。

我只見過標本,並未見過活物。前不久,一位導遊姑娘在微信群中拍了一小段視頻,告訴我她家裡經常見到,沒啥奇怪的。

前些天勐侖大雨,河水暴漲淹了曼俄部分房子。姑娘發信說,她家裡又發現了一條版納魚螈。我立馬衝過去拍到了照片和小視頻。

這條版納魚螈躲在水管下的泥土中,顯然已經被水淹過,精力明顯不足。據姑娘說,它平常速度非常快,一會兒就跑遠了。不過此次可能被水淹過,一動不動地趴在木板下,正好方便我們拍攝。

只見它全身如大號蚯蚓一般,兩側有兩條黃色斑紋,異常靚麗多姿。

版納魚螈首尾兩端極為相似,沒經驗之人壓根分辨不出頭尾,因此也被稱為「兩頭蛇」。推測,這應該是一種擬態現象,以減少天敵對其頭部致命的攻擊。

版納魚螈以蚯蚓、昆蟲若蟲等為食,外形像蛇或蚯蚓,普通人可能覺得沒啥奇怪的。

蚓螈真正奇特之處在於,它並不是爬行類動物,它屬於兩棲動物。完全沒有四肢,眼睛和尾巴也退化了,皮膚上有褶皺,酷似蚯蚓。此次在曼俄傣族姑娘家發現的這種版納魚螈,正是中國現存唯一完全沒有四肢的兩棲動物。

歷史上,1922年外國科學家曾經採集並將其命名為「雙帶魚螈」,後來在1974年,中國的動物學家在勐臘重新採集到一條雌性,但標本保存得非常差。直到1983年,才將其正式命名為「版納魚螈」。

有意思的是,傣族人認為,版納魚螈是非常邪惡的一種動物,對它也是見而殺之。

傣族姑娘說他們「把版納魚螈叫作『Mu ben』,意為一種蛇。傣族人認為,這種動物一旦咬到人就會咬著不放,必須等到打雷它才會鬆口放開」。因此,傣族人一看到版納魚螈就會將其打死。

姑娘和她媽媽都說:「你們要不要?要就拿走,不拿走我們就要把它打死了!」

鑑於此,我們將其從泥土下拿了出來,準備轉移到別處,重新放生。

有趣的是,傣族姑娘看了我們與版納魚螈的互動之後,似乎也不怕了,改變了她的想法。

在傳統文化中,有一些觀念就是以訛傳訛,經久不衰地傳遞下來,其本質都是對大自然不理解。而科學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大自然,了解熱帶雨林。

「版納魚螈」是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最奇特的動物之一。如果你能看到這種動物,千萬別打它,恰恰說明你的運氣足夠好!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中國科學報》 (2018-09-07 第2版 博客)

相關焦點

  • 兩頭蛇
    兩頭蛇被古人認為是不祥之物,人見了兩頭蛇必死。
  • 「兩頭蛇」真的有兩個頭?
    而我國產的三種小型穴居蛇,中文名就叫做「兩頭蛇」,不過這裡的「兩頭」不是真的兩個頭,而是這三種蛇的尾部有擬態花紋,模仿頭部的樣子,故命名「兩頭蛇」兩頭蛇特點:兩頭蛇,脊椎動物。無毒蛇。長36~60釐米。背部灰黑色或灰褐色,頸部有黃色斑紋,腹部橙紅色,散布黑點。尾圓鈍,有黃色斑紋,極似頭部,並有與頭部相同的行動習性,故稱兩頭蛇。
  • 兩頭都能行「兩頭蛇」的真的存在嗎,有毒嗎?
    蛇有一個頭就令人毛骨悚然了,何況有兩個頭的蛇。自然界確實有這種兩頭蛇,前後各一「頭」的那種,但後面那一「頭」是假的,或者可以稱之用「保護色」裝飾的蛇頭。漢代才子賈誼在他的《新書》中記載:「今日吾見兩頭蛇,恐去死無日矣。」意思是說,我今天見到了「兩頭蛇」,恐怕活不了幾天了。
  • 德清驚現傳說中的「兩頭蛇」!
    ,想看看兩頭蛇長什麼樣的可以仔細看看。【說法二:鈍尾兩頭蛇】此事也引起了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計翔的關注,計教授表示:針對蛇的種類,他更偏向一種叫做「兩頭蛇」的可能。「從村民所拍的圖片來看,這條蛇的尾巴不像受傷所致,更像是天然形成。」計翔表示,村民看到的可能是鈍尾兩頭蛇的幼體。據其介紹,兩頭蛇有60-70個種類,長25釐米-60釐米,卵生脊椎動物,分布於印度、緬甸、菲律賓、日本、中國等地,它們基本生活在土中,以蚯蚓和昆蟲為食,晚上及下雨後會到地面上活動。
  • 湘潭驚現「兩頭蛇」!
    6月8日上午,市民宋先生致電湘潭晚報新聞熱線反映,他在昭山老家捉到一條形似大蚯蚓的怪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時不時吐出信子。宋先生找來一把火鉗碰了一下,看到這條類似蚯蚓的動物,按照「之」字路線爬行,他這才確認是條蛇。當宋先生用火鉗把蛇夾起來後,越看越覺得奇怪,「沒有普通蛇細長的尾巴,蛇身兩端長得都像頭。」宋先生說,不仔細看很難分清蛇的頭和尾。「其中一個頭是真的,有眼睛、嘴巴,另一端酷似蛇頭,其實是尾巴。」
  • 茂名驚現傳說中的「兩頭蛇」!
    「重陽節時節,信宜一網友在思賀鎮八排山登高時,發現一條罕見但已奄奄一息的「鈍尾兩頭蛇」,當網友下山時在原地看到這條兩頭蛇已死去。微博 @我真是我不知道:蛇哥蛇哥,今日重陽,某同學登高時發現"兩頭蛇"一條,紅底黑背。上山時發覺己奄奄一息,下山時看掛了。坐標為羅定信宜兩市交界的八排山。
  • 大金山島發現鈍尾兩頭蛇 這是上海蛇類新記錄-兩頭蛇 海岸侵蝕...
    日前,上海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大金山島進行科考活動時,發現了兩條鈍尾兩頭蛇的乾屍,這是上海蛇類新記錄  據悉,這兩條兩頭蛇的乾屍都缺少頭部,但根據其尾端鈍圓,端部黃色,有斑點,以及紅色的腹部,可以斷定其種類。  鈍尾兩頭蛇在上海周邊的浙江和江蘇的山區均有分布,主要生活在高山或平原低地,隱居於泥土下生活,以蚯蚓為食。
  • 【小城異事】千祥村民抓到一條「兩頭」蛇
    昨日,千祥鎮光周村光前自然村村民陳先生向東陽日報微信平臺反映,他在家門口發現一條怪蛇,像是一條「兩頭蛇」。陳先生說,22日下午,他在家門口前的泥地上看見一條蛇。這條蛇很奇怪,好像長著兩個頭。於是,陳先生拿來了漁網,將蛇捕捉回家。「這條蛇大概有35釐米長,大約有兩根筷子那麼粗。蛇的頭和尾各有兩個黃點,腹部是紅色的。」陳先生說,遠看的確分不清蛇的首尾,但仔細觀察,有一個頭是真頭,有眼睛、嘴巴。另一端也酷似蛇頭部,但沒有嘴巴和眼睛,其實是尾巴。
  • 村民挖出罕見「兩頭蛇」 最初以為是大蚯蚓(圖)
    ­唐頂紅挖出的「兩頭蛇」­  唐頂紅說,他試著用木棍觸碰蛇,它們沒有逃跑也沒有攻擊,他這才鼓足勇氣,把它們都裝進一個塑膠袋裡。­  隨後,唐頂紅用火鉗把其中一條蛇夾起來,越看越覺得奇怪。「這條蛇沒有普通蛇細長的尾巴,蛇身兩端都有頭,但其中一個頭沒有眼睛和嘴巴。」­  唐頂紅說:「我是挖到了蛇窩,如果只挖到一兩條蛇,只會以為它們是蚯蚓,根本不會注意。」
  • 村民挖出罕見"兩頭蛇" 最初以為是大蚯蚓(圖)
    唐頂紅挖出的「兩頭蛇」(受訪者 供圖)  前日上午,天元區雷打石鎮龍巖村村民唐頂紅在田裡挖土時,突然翻出十七八條「大蚯蚓」。  [揭秘]生活在土中,以蚯蚓、昆蟲為食  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科科員黃銳介紹,唐頂紅挖出的是鈍尾兩頭蛇的幼體。  據黃銳介紹,兩頭蛇有60-70個種類,長25釐米-60釐米,卵生脊椎動物,分布於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中國等地,它們基本生活在土中,以蚯蚓和昆蟲為食,晚上及下雨後會到地面上活動。
  • 浙江一山路上驚現兩條兩頭蛇 首尾腦袋差不多大
    浙江在線·浙江城鎮網 08月16日 訊8月14日下午兩點多,諸暨一網友「鬼妹」說,她的朋友在諸暨市浬浦鎮大巖寺附近的山路上,發現了兩條兩頭蛇。  「鬼妹」說,她有一個群,成員們對大巖寺文化很感興趣,平時大家經常會組織活動上山。當天下午兩點多,群裡的一個朋友發了幾張照片,說是剛剛在下山途中碰到了兩條兩頭蛇。
  • 男子收養兩頭蛇 揭秘雙頭動物資料及照片(組圖)
    資料圖:雙頭蛇  【男子收養兩頭蛇】據外媒報導,日前,美國堪薩斯州現兩頭蛇。42歲的蛇迷塔爾博特在野外發現這條怪蛇,並收養了它。  這條蛇最特別的地方,是想移動時,必須兩個頭合作,否則不能好好咬東西。而兩頭蛇出現的機率估計是萬分之一,但存活率不高。
  • 農村野外有一種兩頭蛇,前後各有一個頭,這是什麼蛇呢?有毒嗎?
    而說起奇怪的動物,蛇在農村肯定算的上其中之一。農村很多人都說野外有一種蛇是雙頭蛇,前後各有一個頭,真有這種蛇嗎?這種蛇有毒性嗎?咱們一起來看看!一條蛇,兩個頭,雖然這種說法看起來比較玄幻,但是農村還真有這種蛇。這種雙頭蛇學名叫做鈍尾兩頭蛇,只不過並不是兩個頭,而是尾巴那一端長的和頭部十分相似,且都有相似的黃斑,可以說是除了不具備眼睛、嘴巴之外,就一個真正的蛇頭。
  • 美捕獲兩頭蛇,原因笑噴:兩個頭爭搶身體控制權,結果原地不動
    佛羅裡達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在臉書上分享了一條罕見的兩頭蛇,文中稱凱·羅傑斯和家人在房子的周圍捕獲了這條蛇,發現它時蛇正想逃跑,但兩個頭一個要往這裡,另一個要往那裡,結果兩頭蛇原地未動,羅傑斯輕而易舉的就抓住了這條蛇!
  • 市民抓到「兩頭蛇」 形似大蚯蚓時不時吐信子(圖)
    湘潭市民發現「兩頭蛇」 兩個頭中一個時不時吐出信子  6月8日上午,市民宋先生致電湘潭晚報新聞熱線反映,他在昭山老家捉到一條形似大蚯蚓的怪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時不時吐出信子。(6月8日,我們看到,這條蛇的頭尾一模一樣,像是有兩個蛇頭。記者 陳旭東 攝)  餐桌下發現「大蚯蚓」?
  • 市民抓到「兩頭蛇」 形似大蚯蚓時不時吐信子
    湘潭市民發現「兩頭蛇」 兩個頭中一個時不時吐出信子  6月8日上午,市民宋先生致電湘潭晚報新聞熱線反映,他在昭山老家捉到一條形似大蚯蚓的怪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時不時吐出信子。6月8日,我們看到,這條蛇的頭尾一模一樣,像是有兩個蛇頭。記者陳旭東 攝  餐桌下發現「大蚯蚓」?
  • 世界名蛇大全【有圖】膽小勿入
    變色蛇    魔鬼蛇    白唇竹葉青亞種··生活早中南半島的馬來雨林裡··    世界上最長的眼鏡蛇 森林眼鏡蛇    鈍尾兩頭蛇
  • 世界名蛇大全 【有圖】 膽小勿入
    變色蛇魔鬼蛇白唇竹葉青亞種··生活早中南半島的馬來雨林裡··世界上最長的眼鏡蛇 森林眼鏡蛇鈍尾兩頭蛇
  • 【知識】世界名蛇大全 【有圖】 膽小勿入
    變色蛇魔鬼蛇白唇竹葉青亞種··生活早中南半島的馬來雨林裡··世界上最長的眼鏡蛇 森林眼鏡蛇鈍尾兩頭蛇
  • 世界名蛇大全 膽小勿入【有圖】
    變色蛇魔鬼蛇白唇竹葉青亞種··生活早中南半島的馬來雨林裡··世界上最長的眼鏡蛇 森林眼鏡蛇鈍尾兩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