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老鄉珠江裡捕起青色「蛇形生物」,這是什麼生物?

2020-11-04 長江君說野生魚

水域深邃神秘,生活其中的水族除了人們熟悉的各類野生魚、蝦蟹,還有各種奇特水族,其外形之瑰麗往往令人目瞪口呆。

近日,廣東有一位老鄉在珠江裡捕魚時,就捕起這樣一條奇怪的生物——將近一米長,渾身青綠色看起來像是一條蛇形生物.....

珠江裡還有這種生物?

捕魚捕到蛇並不稀奇,但常見的水蛇、菜花蛇等大家都很熟悉,而長成這樣的「蛇」,估計還真沒有幾個人見過。

這是一條蛇嗎?還是什麼深藏珠江水底的「未知水族」?

——這條「青蛇」看起來身條渾圓,呈罕見的青綠色,有大概有手腕粗,但身體並不長只有不到一米,因此看起來非常的「粗壯」。

捕獲這條青蛇的老鄉,自己也是非常奇怪,而有人將其發到網上之後,這古怪的「生物」也是收穫許多網友的留言——其中有不少「羨慕嫉妒恨」的......

網友:稀罕貨,珠江裡沒幾條

原來,這是一條珠江裡非常罕見的淡水魚——河鰻,準確的說是鹹淡水雙棲魚。

河鰻在廣東又叫白鱔、青鱔,它並非什麼奇怪的蛇類生物,而是一種中在通海江河中特有的淡水魚。

河鰻資料圖

(河鰻,背上有鰭,蛇類顯然不會有)

它們在海水中出生,然後在淡水中生存、成長,而正是因為這種需要洄遊繁殖產卵的習性,導致野生河鰻在近代江河開發進程中受到巨大的影響.......

因此,如今河鰻的數量銳減,網友稱其在整條珠江裡也沒多少條,並不算太誇張。

——不過,留言裡有網友表示,一條大河鰻就價值上千,河鰻真有如此值錢?

河鰻竟有如此「金貴」?

應該說目前在市場上,野生河鰻確實價格驚人——野生河鰻價格在300-500元一斤,並且越大越稀有。

河鰻「天價」的原因,一方面是物以稀為貴,一方面也是因為河鰻不僅肉質醇鮮豐腴,並且營養物質豐富,因此非常迎合廣東人講究食補的飲食理念,成為了極受歡迎的「高端食材」......

不過,上面這位老鄉捕獲的河鰻,也不一定就是「野生的」——廣東地區河鰻養殖產業很發達,珠江裡的河鰻,其實大多數都是逃逸或者人為放生的養殖水產。

(偶爾也會有釣魚愛好者,在垂釣時釣起這種魚)

當然,能在珠江裡釣起這種奇特水族,本身就是一種奇特經歷了,也希望經過珠江水域,這種神奇的生物會越來越多......

老司機們,你們見過這種神奇的淡水魚嗎?

相關焦點

  • 廣東老鄉養魚,年底卻發現魚塘裡都是些沒見過的怪魚,哪來的?
    年底,搞養殖的朋友也到了收穫的時候,然而長江君發現,因為物種入侵,如今搞養殖也是頻出「烏龍」……廣東一位老鄉就遭遇這離奇的一幕——自己家裡的魚塘抽乾水後捉魚,卻發現原本投放了魚苗的鯽魚、草魚等沒幾條,卻撈起許多從來沒見過的「怪魚」……這些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乍一看像是珠江裡常見的翹嘴魚
  • 廣東撈起許多沒見過的「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這能吃嗎?
    本文來源:長江君說野生魚,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年底,搞養殖的朋友也到了收穫的時候,然而長江君發現,因為物種入侵,如今搞養殖也是頻出「烏龍」……廣東一位老鄉就遭遇這離奇的一幕——自己家裡的魚塘抽乾水後捉魚,卻發現原本投放了魚苗的鯽魚、草魚等沒幾條,卻撈起許多從來沒見過的「怪魚」……這些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乍一看像是珠江裡常見的翹嘴魚,但魚身又像是鱸魚一樣有不少斑點
  • 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類分級禁捕十年
    記者莫海暉報導:「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流域可以十年禁漁,應該有決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實施珠江流域十年漁業禁捕。」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珠海市政協副主席潘明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借鑑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的做法,對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級分類十年漁業禁捕制度。
  • 老鄉養殖「鬧烏龍」,養出許多怪魚,翹嘴和鱸魚的雜交?
    年底,搞養殖的朋友也到了收穫的時候,然而長江君發現,因為物種入侵,如今搞養殖也是頻出「烏龍」……廣東一位老鄉就遭遇這離奇的一幕——自己家裡的魚塘抽乾水後捉魚,卻發現原本投放了魚苗的鯽魚、草魚等沒幾條,卻撈起許多從來沒見過的「怪魚」……這些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乍一看像是珠江裡常見的翹嘴魚
  • 釣魚圈熱傳的白色豚形生物到底是什麼
    在許多垂釣社區裡,這條「白鱀豚」都頻繁被人提起,有人稱是路亞釣起的,有人稱是錨魚意外錨到的……(注意,在一些江段,這些都是違規垂釣方式)釣魚還能釣到滅絕的白鱀豚?對於關注長江生態、水族的人來說,這條「白鱀豚」的出現可是個大事。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大部分網友認為放生毒蛇不是在行善而是在作惡。雖然博主事後刪除了微博,但還是引來了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在廣東,很多人有購買動物放生的習慣。放生地點和物種選擇不當還是小問題,而亂放外來物種、超負荷放生等行為,已經危害了廣東生態安全。而在市場上,外來物種隨意買賣,缺乏監管,讓人們更容易「好心辦壞事」。
  • 阿爾卑斯山脈有一種人魚洞螈,是獨特四爪蛇形生物,終生保持幼態
    在歐洲山脈中,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也是個巨大的分水嶺,生物種類也比較多,其中就有一種獨特的四爪蛇形生物——人魚洞螈,這種生物當初被發現,一度被認為是龍的「幼崽」。
  • 世界7大未知生物,第3種在中國廣東的海邊被發現,長達16.7米!
    世界上還有許多在不被我們人類所知的生物,這裡有7種未知的生物,有些可能是謊言或假象,有些確實存在,但並不知道是什麼物種。世界7大未知生物,第3種在中國廣東的海邊被發現,長達16.7米!1、開賽雷克斯開賽雷克斯是一種假想的食肉恐龍,有些如何在甲殼類大規模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並且直到今天仍然未被發現在非洲。故事是瑞典探險家在非洲剛果的卡賽谷進行遠徵。
  • 南嶺:廣東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
    日前,廣東林業推出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專題內容,邀公眾一起見證廣東省自然教育工作的發展,一起參與廣東省自然教育的未來。本期向公眾介紹的是廣東自然教育基地——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訊員供圖通訊員供圖 物種寶庫廣東南嶺自然資源豐富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珠江的發源地之一,是廣東省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同時是我國1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是廣東省最大的生物物種基因庫,有「物種寶庫」「南嶺明珠」等美譽。保護區內物種起源古老,種類繁多,南北動植物交錯滲透,孕育著豐富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 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
    新華社重慶1月1日電 為保護水生生物資源,修復以生物多樣性為指標的長江生態系統,從1日起,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記者從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獲悉,2019年12月31日前,重慶水生生物保護區率先完成漁民退捕,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簡稱禁捕),包括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烏江—長溪河魚類市級自然保護區、酉陽三黛溝大鯢縣級自然保護區、合川大口鯰縣級自然保護區這4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嘉陵江合川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江重慶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 ...珠江水系 研究發現 珠江出海口 鰣魚 中華鱘 產卵場 赤眼鱒...
    珠江與長江不同,長江中、上遊進行水電開發,下遊尚有千裡自然河道,理論上壩下還具備形成新產卵場的條件,而珠江比較短,長洲水利樞紐工程距離珠江廣州一帶的出海口,最遠的也才300多公裡,所以近七成的洄遊性魚類中,魚寶寶可能在未發育成熟前就掉進鹹水中活活鹹死了。李新輝在調查中發現,珠江水系廣東段中少見或不見的魚類種類達到131種,約佔珠江水系魚類總數的1/3。
  • 廣西老鄉魚塘裡來了一群「條紋怪魚」,一網好幾條,最大的5斤多
    魚塘養殖在農村很常見,但這種事看起來簡單,然而不上心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比如前幾天長江君就發布一篇安徽一位網友的魚塘魚被黑魚吃光的文章……無獨有偶,下面這位廣西河池的老鄉也遭遇類似事件——甚至可能更慘:春季投放的魚苗養了快一年,這下到了年底準備撈魚吃,沒想到幾網下去,撈起來的卻是一種從未見過的
  • 3斤重中華眼鏡蛇現身廣州珠江帝景,捕蛇專家誘捕多日
    5月19日上午,珠江帝景小區內放置的捕蛇籠捕獲了一條長1米多,重約3斤的中華眼鏡蛇。 據悉,上周接到居民反映小區內發現有蛇類出沒後,該小區物管中心工作人員請來捕蛇專家在小區內放置了20多個捕蛇籠誘捕小區內的蛇類。 家住珠江帝景的梁小姐說,每年都會聽說小區裡有蛇。
  • 美旭評電捕蚯蚓:地龍儀對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均造成破壞
    美旭評電捕蚯蚓:地龍儀對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均造成破壞 2020-08-14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鱘並非長江特有物種,它的「正統」或許在珠江
    1834年英國人Gray在廣東珠江水系的西江採集到一條鱘魚標本,這種魚就被命名為Acipenser sinensis Gray 1835,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中華鱘。 清代屈大均(1630-1696)所著《廣東新語》記載:「鱘魚多產端州,以春時出浮陽,見日則眩,漁者輒於陽處取之。一曰鱘龍魚,長至丈,有甲無鱗,魚之至貴者也。」 這兩處記載就描述了中華鱘洄遊和底棲的習性,可見當時中華鱘在珠江裡還較為常見。
  • 魚塘發現「禍害」,這魚腦袋像蛇,大量繁殖捕食其他魚,村民頭疼
    比如這位湖北老鄉,就被魚塘裡的一種「蛇頭魚」,搞得筋疲力盡...原來,這位老鄉從別人處接手了這處魚塘之後,發現魚塘裡有許多這種魚頭像蛇的怪魚。這種魚非常兇猛,經常追著剛放下的魚苗,在水面亂竄——就是被這種魚追著咬..
  • 珠江入水口,洪水衝來大量「食人鯧」,牙齒尖銳,三五斤一條
    ——很顯然,這兩位小夥在珠江入水口釣起來的並非武昌魚! 因為這些魚嘴裡有著堅硬的上下兩排牙齒,看起來竟有幾分像是人齒,顯然是一種肉食魚。 老鄉稱其「食人鯧」 其實,這種魚在廣東地區很常見,這兩位小夥對其也很熟悉
  • 廣東男子珠江釣魚被咬暈,因誤踩江邊「土堆」
    「重鎮」,尤其是珠江流域,羅非魚、清道夫、巴西龜、太陽魚等外來水族大量繁殖,已經江河生態「大害」...近日,廣東一位喜愛釣魚的市民「勞先生」,在珠江邊垂釣時,忽然昏迷不醒,辛苦附近還有其他釣魚愛好者,發現後將其送到醫院,才避免釀成更大傷害...河邊釣魚為何忽然昏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雙頭蛇、五頭蛇等罕見的蛇形雕塑,你敢看嗎?
    比如蛇這種動物的雕塑,栩栩如生的蛇形雕塑,膽小的人往往看了會感到害怕,因此,關於蛇的雕塑作品比較少見。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組蛇形雕塑,膽小的夥伴欣賞請謹慎!1、雙頭蛇雕像這件雙頭蛇雕塑是1400年至1521年之間,蒙特蘇馬進貢給西班牙殖民者科爾特斯的禮物,由綠松石雕刻而成,兩個蛇頭都雕刻著鋒利的牙齒,但兩個蛇頭一個長在蛇頭位置,一個長在蛇尾位置,想像一下這樣的雙頭蛇爬行時,兩頭拉扯根本難以行動。2、五頭蛇雕塑五頭蛇是一種傳說中具有五個蛇頭的神秘生物,至今無法證實其是否真實存在。
  • 世界上最稀奇的十種生物:夢海鼠上榜 海洋裡奇特的生物最多
    它們通過融合的方式交配,其繁殖方式是非常罕見的,並且雄魚在交配後及失去了什麼,成為雌性魚身體的一部分了。 3.夢海鼠 夢海鼠是生活在深海裡的一種浮遊海參生物,非常少見。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外表,看起來像水母一樣漂亮的淡粉色,但是全身是透明的,可以直接看到它的內臟和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