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養殖在農村很常見,但這種事看起來簡單,然而不上心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比如前幾天長江君就發布一篇安徽一位網友的魚塘魚被黑魚吃光的文章……
無獨有偶,下面這位廣西河池的老鄉也遭遇類似事件——甚至可能更慘:春季投放的魚苗養了快一年,這下到了年底準備撈魚吃,沒想到幾網下去,撈起來的卻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條紋怪魚」……
——本來魚塘裡應該數量極多的鯽魚、鯉魚沒撈到幾條,撈起來的都是這些「條紋尖頭魚」,有時候一網好幾條。
這些魚大多一斤到5斤之間,它們尖頭短鰭,魚身覆蓋一層條紋,看起來頗為奇特,有人看過後說是黑魚,有人說是七星魚……
這位河池老鄉從魚塘裡捕獲的「怪魚」到底是何方神聖?
屬於外來物種
原來,這些魚塘裡網起來的「怪魚」,即不是一些人說的黑魚,也不是廣西特有的七星魚,而是一種外來物種,線鱧。
(本是觀賞魚)
線鱧也俗稱雷龍魚、花星魚等等,是一種作為觀賞魚引入我國的掠食性魚種,原產於東南亞地區。
既然是觀賞魚,為何它們會大量出現在廣西河池這位老鄉的魚塘裡?
線鱧已入侵多地江河
線鱧雖然是「觀賞魚」,但本身非常兇猛,加上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也很強,因此它們一旦進入我國的自然江河裡,就會迅速繁衍成為「一霸」……
(廣東河道裡的線鱧)
事實上近幾年,在氣候溫和,適合它們生存的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線鱧正在成為繼羅非魚之後,最「來勢兇猛」的入侵物種。
尤其是上述地區的一些市內江河、公園湖裡,因為經常有人放生,幾乎都能看到線鱧的身影……
在這種背景下,上面這位廣西河池老鄉的魚塘出現線鱧,其實並不稀奇——只是不知道是人為放生進去的,還是隨著魚苗或者流水「混進去」的……
不過,從這位老鄉的見聞看,魚塘裡的線鱧數量已不少,這種魚繁衍之迅速也是令人心驚。
老鄉:這個魚能吃嗎?
在農村,魚塘裡的魚大都是養來自家吃的。
不過,這群「不請自來」的線鱧,這位老鄉也是從來沒見過,雖然捕了不少,但也有些吃不準:這種魚可以吃嗎?
長江君:線鱧是典型的鱧科魚,肌間細刺少、蛋白含量高,肯定是可以食用的。
不過,據吃過的朋友反映,它的肉質較為綿軟、口感散淡,比不上它的「表親」黑魚、七星魚——這兩種魚都是本土魚,黑魚學名烏鱧,七星魚學名月鱧。
當然,長江君覺得,不管這些線鱧好不好吃,就這麼多線鱧潛伏魚塘裡,估計裡面的魚已經被它們吃得剩不了多少了, 不吃它們實在對不住放得那麼些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