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發表於 2009-12-17 09:28:37
乾電池的構造與工作原理詳細介紹
乾電池的構造圖
在有些乾電池的外殼上,兩端標著+、-符號,中間註明「電壓1.5V」的字樣,表明它的電極和電壓。
乾電池的外殼是一個用鋅做成的筒,裡面裝著化學藥品,鋅筒中央立著一根碳棒,碳棒頂端固定著一個銅帽。
乾電池內由於發生化學變化,碳棒上聚集了許多正電荷,鋅筒表面上聚集了許多負電荷。碳棒和鋅筒叫做乾電池的電極, 聚集正電荷的碳棒叫正極, 聚集負電荷的鋅筒叫負極。乾電池外殼上符號+、-分別表示電池的正極和負極。
「電壓1.5V」表示電池兩極之間的電壓是1.5伏 (電壓的單位)。什麼是電壓? 可以用水流的情況來比喻說明。
如果打開開關, 在水管中就要形成由水塔向用戶流動的水流。這是因為的水塔的水面比用戶高, 從而在連接兩者的水管中產生了水壓。抽水機的作用是不斷地把水從低處抽到水塔高處,使水塔處的水位總比用戶處高,保持兩者之間有一定的水壓, 從而使水不斷地流動。
當用導線把小燈泡連接到電池的兩極之間時,小燈泡亮了,表明電路裡有了電流。電路裡的自由電荷所以能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是因為電源的正極有多餘的正電荷,電源的負極有多餘的負電荷,從而在電路上產生了電壓。電源的作用跟抽水機相似, 它不斷使正電荷聚集在正極上, 負電荷聚集在負極上,保持兩極間有一定的電壓,使連接導體中不斷有電流通過。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