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儲備及名詞解釋
1、光源:能夠直接發光的物體。比如:太陽,檯燈,螢火蟲等。月亮不是光源,因為它是通過反射太陽光而實現發光的。
2、冷光源:利用化學能、電能、生物能激發的光源。
3、光可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可見光通常是肉眼能看到的,比如:紅光,藍光,白光等等。不可見光通常有紅外線,紫外線和其他的射線。
4、螢光,又作「螢光」,是指一種光致發光的冷發光現象。人們通常廣義地把各種微弱的光亮都稱為螢光。
二、螢火蟲發光的原因
在螢火蟲的腹部末端有個發光器。雄蟲的發光器為兩節,雌蟲為一節。在發光器的透明皮膚下面有發光層和反射層,上面布滿了網眼般的氣管和神經。發光層呈黃白色,是一種叫做螢光素的蛋白質發光物質,當螢火蟲呼吸時,這種螢光素便和吸進的氧化合成螢光素酶,於是,它們的尾部就會一閃一閃地發光了。
螢火蟲的光比較透亮,是一種冷光,發光而不發熱,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光,即使遇到風或水也不會熄滅。螢火蟲受到驚嚇後自然會關閉光亮防止天敵發現自己,所以在你手裡不發光可以解釋為是被你嚇的。
科學家發現:螢火蟲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當螢光素和螢光酶的比例不同時,發光顏色就會產生差異。有淡綠色,淡黃色,橘紅色和淡藍色。
螢火蟲進行發光的目的是為了求偶。現在,人們用螢光進行害蟲的誘殺。是不是很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