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聽歌邊工作學習,會讓你變傻還是變精?

2021-01-12 澎湃新聞

原創 0時差科學團 

你是耳機不離身的聽歌愛好者嗎?是不是只要出門發現沒帶耳機就很焦慮,像丟了魂一樣 …… 在不知不覺間,音樂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好聽的旋律讓我們身心愉悅,填充和治癒了很多時刻。於是我們乘地鐵要插著耳機,寫作業要聽著歌,完成工作要伴隨著音樂 ……

但你有沒有想過,背景音樂的存在對學習工作的影響是好是壞呢?本期《 0 時差心理快報》將帶你一起看看心理學家們怎麼說。

01

話題一:邊聽音樂邊工作會阻礙創造力?

我們往往認為,音樂能夠激發靈感,例如邊聽音樂邊繪畫,情境與樂曲相融,更容易創造出絕妙的意境;邊聽音樂邊寫作,同樣會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助。

然而,英國與瑞典的研究人員告訴我們,事實好像不是這樣的。

Emma Threadgold 等心理學家們做了三個實驗,比較了在沒有背景音樂和有背景音樂的情況下,參與者們創造力測驗的成績。[1]

首先,讓參與者們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完成激發創造力的簡單文字遊戲,比如給參與者三個單詞,如 dress(裙子),dial(錶盤),flower(花),然後他們被要求找到一個與所有三個詞相關的單詞。(這題的單詞應該是 sun(太陽),組成sundress(太陽裙),sunflower(向日葵)等)

接著再讓他們一邊遊戲一邊聽三種不同類型的音樂:

歌詞不熟悉的音樂

器樂演奏

歌詞熟悉的音樂

結果表明,在有背景音樂的條件下,參與者們玩遊戲答出來的次數變少了,這說明背景音樂顯著削弱了創造力相關的能力。與安靜的背景條件相比,人們的表現在播放背景音樂時會變得不好。

也就是說,音樂會干擾大腦在語言工作和記憶的過程,阻礙創造力。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音樂的內容是什麼,有沒有歌詞、熟不熟悉歌詞、參與者喜不喜歡,音樂總會干擾人們工作時的創造力。

另外,研究小組還測試了背景噪音,比如圖書館裡經常聽到的噪音,但發現這些噪音對參與者的創造力沒有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圖書館的噪音創造了一種 「穩定狀態」 的環境,不會干擾注意力,就像下雨天的聲音一樣,這些環境性聲音很平緩。

也就是說,如果你正在做一個需要創造力的工作(例如設計、寫作之類的),就儘量不要聽豐富的背景音樂了。實在想聽,可以聽聽一些白噪音,例如雨聲、浪聲之類的,放鬆放鬆心情就好啦。

02

話題二:我們會偏好自己文化的音樂?

你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又為什麼喜歡呢?我們知道音樂能帶來很多作用 —— 調節情緒,緩解孤獨 ……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因此大家喜好的音樂風格也不盡相同。

但除此之外,來自印度的兩位心理學家發現,文化背景也會悄悄影響我們對音樂的喜好,甚至會影響工作學習上的表現,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2]

他們招募了 70 位參與者中,根據對所選音樂的偏好和語言能力測試,最終選擇了 34 位 13~14 歲的印度學生( 20 名女孩和 14 名男孩),要求他們在特定的教室裡聽音樂。

音樂分為兩種,一種是印度古典音樂,另一種是西方古典音樂(分別是南印度古典音樂康乃馨和莫扎特第 35 號交響曲,都被證明對人有積極作用)。研究分兩周進行,在聽音樂的時候,參與者同時要做多項選擇的閱讀理解題。

結果顯示,在印度背景音樂的條件下,參與者們表現得更好。這也驗證了當背景音樂和參與者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對任務表現有積極影響。

這是不是也意味著,中國人學習的時候,聽中國文化背景下的音樂才更有利呢?

03

話題三:音樂對內向者外向者影響不同?

在日常學習中,你有注意過自己擅長什麼領域嗎?已有的研究表明,外向的人在有時間限制的智力測試中反應更快,例如速記;而內向的人,在閱讀理解方面表現更好,例如他們能更好地讀懂一本外語書。

那麼對於內向和外向的人來說,在學習時聽歌,背景音樂的效果是否不同?德國的研究者 Verena Hamm 等人的研究解釋了其中的影響。[3]

他們選擇了德國體育館 167 名 13~18 歲的學生(女性為 143 名),收集了性別年齡班級等資料,並測量了他們的外向性水平。

再之後隨機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聽背景音樂莫扎特的 「 6 號鋼琴協奏曲」,一組則在安靜環境在學習。

這兩組參與者都被要求在 15 分鐘內學習關於兩個音樂家(麥可傑克遜和賈斯汀比伯)的資料,包括兩位音樂家的生活,如家庭、宗教、醜聞等,一共三頁紙,共 1223 個單詞。

結果顯示,無論是對於內向的人還是外向的人,背景音樂其實都沒有幹擾他們回憶和理解知識,反而對知識的遷移更有益呢。

但是,在沒有背景音樂的組中,越內向的人記憶成績越差,而在有背景音樂的組中,他們則沒有表現出劣勢。也就是說,背景音樂可以彌補內向學習者的不足之處,讓他們在限制時間的測驗中表現得更好。

如果你也是一個內向的人,不妨在限時刷題時聽聽音樂吧,能讓你事半功倍哦。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對於背景音樂和我們生活學習的關係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對於不同的任務類型,音樂也有不同的影響和作用。

就像有人說,寫作業時聽歌,不是為了提高作業效率,而是為了把寫作業變成開心的事兒。

哈哈哈你也是這樣嗎?

- The End -

References / 參考的文獻資料:

[1] Threadgold, E., Marsh, J. E., McLatchie, N., & Ball, L. J. (2019). Background music stints creativity: Evidence from compound remote associate task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 Mohan, A., & Thomas, E. (2019). Effect of background music and the cultural preference to music on adolescents』 task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 1-12.

[3] Lehmann, J. A. M., Hamm, V., & Seufert, T. (2019).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 music on learners with varying extraversion: Seductive detail or beneficial effect?.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33(1), 85-94.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邊玩手機邊看電視會變笨?媒介多任務與記憶力下降有關
    ●你有沒有邊玩手機邊看電視的時候很多人認為自己可以 「一心多用」,邊打電話邊回郵件,或是看電腦、平板時刷刷手機,這都好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變成一種司空見慣的事情。可是這樣真的好嗎?失誤越高,記憶力也會越差。 可以這麼說,就像我們玩 「打地鼠」 的遊戲,如果高度集中精神,反應力很快,得分就會越高。反之,如果在玩 「打地鼠」 的過程中,我們邊看著手機邊和朋友聊天,沒有集中注意力,反應力自然慢半拍,那麼最後的得分,自然也不會高到哪兒去。
  • 學生黨「邊聽歌邊寫作業」,逃不過這3個原因,最後一個太真實
    當你走在大街上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人的耳朵裡,都會塞著一個耳機在聽歌,這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很多學生黨,也是聽歌成癮,很多人甚至都是「邊聽歌邊寫作業」,其實這就跟我們小時候一樣,喜歡邊看電視邊寫作業的性質一樣,學生黨「邊聽歌邊寫作業」,逃不過這3個原因,最後一個太真實!
  • 初中生為何「邊聽歌邊寫作業」?這3原因很現實,老班聽了都服氣
    初中生為何「邊聽歌邊寫作業」?這3原因很現實,老班聽了都服氣。 主要原因是他們比較浮躁,不能靜下心來,而聽歌就可以讓你放鬆心情。聽一些比較輕快的歌,很容易你的心就能靜下來,這樣也就可以認真寫作業了,當然學霸心浮氣躁的時候,也用過這種方法,所以表示對這種方法很理解。
  • 初中生邊聽歌還能邊寫作業?這3個好處明顯,學霸表示很理解!
    初中生的課程也是比較多,那麼多科目,學習難度本來就高,再加上還有一大堆作業,這可難倒了很多初中生。不過有的初中生比較聰明,他們選擇邊聽歌邊寫作業,可能家長跟老師都不理解,其實是因為有這3個好處,學霸表示很理解。
  • 初中生「邊聽歌邊寫作業」,逃不過這3個原因,最後一個太真實!
    初中生「邊聽歌邊寫作業」,逃不過這3個原因,最後一個太真實! 當面對密密麻麻作業的時候,學生們難免會犯瞌睡。這時候,戴上耳機,聽一首嗨爆的網紅神曲,可以很好地驅散你的睡意。有的學生黨還很講究,不同科目的作業還得搭配不同的曲目。
  • 網友教你邊聽歌邊學天文
    網友教你邊聽歌邊學天文 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 孫燕姿《克卜勒》專輯造型   歌詞裡全是「你儂我儂」或是「擦狼黑」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粉絲們那挑剔的耳朵了   「克卜勒」引發天文討論   「一閃一閃亮晶晶,多像你的身體,藏在眾多孤星之中 還是找得到你」。孫燕姿帶著新歌《克卜勒》回歸,迅速攻佔頭條。和滿是「擦狼黑」的普通歌詞相比,「克卜勒」的概念感迅速勝出。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克卜勒」的含義,不少媒體在宣傳時都會給「克卜勒」加上名詞解釋。
  • 學生黨「邊寫作業邊聽歌」,大都逃不過這3點,最後一點無法反駁
    以前上學時,家長一直告訴我們「寫作業就好好寫,別不是看電視就是聽歌」,當時覺得很對,而且也都照做了。可多年過去之後,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黨,喜歡上了「邊寫作業邊聽歌」這樣的模式,這是為何呢?總結了一下大都逃不過這3點,尤其是最後一點竟讓人無法反駁。
  • 磨邊機工作原理,及億維自動化產品磨邊機自動生產中帶來的優勢
    打開APP 磨邊機工作原理,及億維自動化產品磨邊機自動生產中帶來的優勢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7-04 11:30:00
  • 《生僻字》和孩子一起邊聽歌,邊識字(含注音解析)
    魃 魈 魁 鬾 魑 魅 魍 魎叒 叕 焱 燚 沝 淼 㵘……家長,這些字你能認識多少戳視頻,邊聽歌邊識字!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喔!這首歌可太難了,為了家長能帶著孩子更好地一邊聽歌一邊識字,小編花了很長時間查字典,給其中的成語、詞語都做好了注釋。
  • 蔡卓宜機場看手機傻笑變可愛憨憨,口罩遮素顏邊走邊捋秀髮
    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
  • 星座:你是外傻內精,還是外精內傻?
    俗話說「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前輩是想告訴我們要把三分的精明用到自己的專業上,高調做事;要把三分傻氣用到做人上,低調做人。我們總是能看到一個人有好幾面,你會發現平常看似呆萌呆萌的人也會有異常精明的一面,平常鬼精鬼精的人也會有傻到徹底的時候。
  • 邊充電邊玩手機,手機真的會爆炸嗎?是時候科普一下了
    邊充電邊玩手機,手機真的會爆炸嗎?>撐死就因為你玩手機分給手機供電的電量大點兒讓電池充電時間變長了而已除非你玩大型遊戲程序系統優化不夠讓處理器長時間滿載工作而散熱又不充分手機就會發燙
  • 臺灣妙齡女佔高鐵3個座位 邊聽歌邊搓腳丫/圖
    臺灣高鐵列車上,女子脫掉鞋子,雙腳抬到旁邊座位,一次霸佔3個位子,整個人幾乎橫躺,她邊聽歌邊玩手機,雙腳還不自覺搓來搓去,旁邊乘客看了覺得好誇張。
  • 碰到愛情變傻的星座,不談戀愛就是王者,一談戀愛秒變青銅
    大家都說戀愛會使人變成「傻子」,其實這句話說得不假,在十二星中有那麼幾個一談戀愛就變傻的星座,你別看他們平時聰明,只要他們一碰愛情就智商歸零,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不談戀愛就是「王者」的星座,一談戀愛就變「青銅」了。
  • Nature最新研究:邊看電視邊玩手機,會對記憶產生負面影響
    也許你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當你很忙時,想不起昨天中午吃了什麼,剛剛還想說的話卻突然忘記了,連臥室的鑰匙也找不到了。而且,你發現,你的記憶力變得越來越差。研究人員先讓受試者快速瀏覽計算機屏幕上的物體圖片,10 分鐘後再給他們看第二組圖片,並要求他們指出這些圖片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是更讓人愉悅還是不愉悅,或是他們之前是否見過這張圖,然後通過受試者的腦電波活動(測試參數為 alpha power
  • 「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
    「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時間:2018-03-17 15:05   來源: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
  • 全麻會讓人「變傻」?各種說法眼花繚亂?一篇文告訴你!
    那麼全麻會讓人變傻嗎?01.對於中青年對於我們身強力壯的中青年而言,偶爾的一次醉酒並不會永久地改變我們什麼;同樣,偶爾的一次全身麻醉基本也沒是什麼影響的,藥物代謝後就可以全部恢復正常了,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全麻會影響我們的後續腦力。
  • 警察邊盯哨邊賣小龍蝦 毒販還秒變粉絲?這部電影看完保準你會餓
    影片講述的是由話嘮杜宇飛(王千源飾)、恨嫁女花姐(袁姍姍飾)、處於半退休狀態的能叔(劉樺飾)、以及新人陳笠(週遊飾)四名警察組成了一支看上去就不靠譜的緝毒刑警小隊,為監視毒販陰差陽錯之下盤下他們隔壁的龍蝦店,卻不料生意越做越紅火,無奈之下只能邊經營店,邊搜尋線索。警察兼職變龍蝦店老闆?
  • 發呆會變傻嗎!!
    首先呢, 發呆是不會變傻的,但是不易時間過長, 人在發呆的時候,大腦白質更加活躍。因此,發呆能夠增強人的創造力使人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方法。同時,研究人員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 技術發現,人在發呆的時候,大腦中負責集中 注意力的腦區會沉靜下來,而負責回,憶、評價 和想像的腦區卻會變得格外活躍,也就是說, 發呆的本質就是「思考人生」。但發呆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次最好不要超過5分鐘。
  • 年輕人「邊作邊養」普遍:邊無休止熬夜 邊吃維生素
    82.3%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現象普遍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汪雪(化名)坦言,身邊有不少年輕人嘴上說著要養生,但行動跟不上。「有的人表面上生活過得挺精緻,手捧保溫杯,杯裡泡著枸杞,但更多是表面功夫,要不就大半夜跑出去喝酒、吃宵夜,要不就熬夜不睡覺,然後再想辦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