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每日新聞》6月10日報導,日本福岡縣警方以涉嫌投毒殺貓對一名80歲男子展開調查,並於5日將相關材料移交給了檢方。2014年至2019年,該男子所住「貓島」上貓的數量從90多隻銳減至約30隻;2019年10月,當地一家動物保護組織在發現混有疑似農藥的魚肉片後,提起刑事控告。
「貓島」上的貓咪們(每日新聞)
報導稱,該男子所住島上棲息有大量的貓,2014年動物保護組織給它們進行避孕手術時進行了清點,當時有90多隻。它們吸引了不少遊客,該島也開始以「貓島」而聞名。但截至今年5月份,島上的貓已經銳減至約30隻,還有40多隻貓的屍體被陸續發現,其中有的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後死去。當地的動物保護組織SCAT經過調查後,在島上發現了混有疑似農藥的魚肉片。
涉嫌投毒的男子2019年8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為了驅趕烏鴉才放的(魚肉片),不知道貓會吃」。當地警方經過調查後,懷疑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在島上投毒殺害貓和烏鴉,涉嫌違反《動物愛護法》和《鳥類保護法》。
日本2019年對《動物愛護法》進行了修訂,將殺傷動物的懲罰從「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8萬元)以下罰款」提升至「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以下罰款」。SCAT的負責人山崎祥惠表示,希望司法機關能基於新修訂的法案對涉案男子進行嚴懲。
延伸閱讀:
日本這地鬧「貓災」 政府出手抓了110隻送市民養
日本鹿兒島縣奄美大島一直以來的「貓災」令日本政府十分頭疼。因野貓會襲擊島上珍貴的瀕危物種琉球兔,日本環境省從2018年7月起開始抓捕野貓,至2019年11月末17個月時間內,共抓了110隻。雖比當初預定的「每月30隻」目標要少很多,但政府稱「取得了一定成效」。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近日,由專家組成的抓捕野貓情況檢討會在鹿兒島縣奄美市舉行,日本環境省在會上做了報告。報告稱,抓捕工作為山裡每16平方公裡設3名工作人員負責,當初定的目標是「每月抓30隻」,現在數據大幅落後,將強化相關工作。
現在政府將改為每80平方公裡設300個陷阱,由6名工作人員負責。抓捕工作開始至今共抓了110隻野貓,除運輸途中死了兩隻外,其他都已經送給願意接收的市民領養。
雖然抓捕數量遠不如預期,但日本環境省稱當地野貓的生息密度已在降低,「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今後將採取更有效率的抓捕方法。」
奄美大島的野貓就是被扔掉的家貓和街上的流浪貓跑到山裡,野生化了的貓。奄美大島從很早以前,就因為野貓捕獵被稱為「活化石」的瀕危物種琉球兔和琉球鼠而極為犯愁。2018年年7月起,日本環境省以「保護未來的生態」為由,在島上設了百餘處陷阱,開始捕獲野貓。
因捕殺野貓一事,日本政府的行為引起動物保護團體抗議和網友熱議。日本環境省稱:「為了保護生態只好忍痛作此決斷」。但動物保護團體則抗議「不要把貓當成壞的那方!」都是保護動物,到底站在哪方立場上?相關話題引起日本網友在社交網絡廣泛熱議。
據2018年統計數據,在奄美大島山裡生活的野貓據估計達600至1000隻,街上的流浪貓有5000至1萬隻。算上家貓的話,島上有15000隻以上的貓。經常有人在山裡看到或拍到野貓叼著琉球兔的樣子。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人民日報海外版 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