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貓3個月被毒死8隻 社會呼籲給貓免費節育(圖)

2021-01-14 搜狐網

  小區野貓三個月毒死8隻 愛貓大娘哭紅了眼(圖)

   小區裡的流浪貓接連中毒死亡,三個月裡就死了8隻,這讓利津路小區的愛貓者又氣又急。昨天上午,年過六旬的市民林女士撥通了記者的電話哭訴:「不喜歡貓也不用毒死它們啊,記者快幫忙呼籲一下吧。」

  小貓中毒愛貓大娘哭紅了眼

  昨天上午10時,記者來到了順興路附近的利津路小區。在小區內的草坪上,躺著兩隻被毒死的小貓,林女士和郭女士守著它倆不住地抹眼淚。

  林女士和郭女士都是年過六旬的老人,多年來她們一直餵養著院內的流浪貓。據了解,小區裡的流浪貓最多時達到30多隻。但是,從今年4月份起,院內的流浪貓就接連中毒死亡,到現在已經死了8隻貓,這讓林女士和郭女士既氣憤又難過。前晚9時,林女士和郭女士餵流浪貓時,這兩隻貓還很正常,昨天上午就發現它倆死在草坪裡了,嘴邊還有白沫。

  林女士說,這幾次貓中毒死亡都沒有發現附近有死老鼠,可以排除流浪貓誤食鼠藥的可能,幾乎可以斷定是人為的。

  給貓節育手術費用誰來承擔

  林女士說,有些鄰居反對她餵養流浪貓,認為流浪貓太髒了,以前小區裡也發生過趕貓、殺貓的事情。她覺得貓也是生命,殺貓太殘忍了。記者走訪了幾名小區居民,大部分居民對餵養流浪貓持中立態度,也有居民對此很反感,希望有關部門能管管。

  隨後,記者採訪小動物保護人士得知,控制流浪貓數量的最好辦法就是做絕育手術,但是因為手術價格過高,僅靠民間團體的力量無法實現。記者又聯繫了市畜牧獸醫研究所,那裡的工作人員表示,城市流浪貓過多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但畜牧部門無法獨立承擔手術費用,推行免費節育需要財政支持。

  劉文劍攝影報導

(責任編輯:宛振宏)

相關焦點

  • 我的貓一隻接一隻地死去——被毒死的第二隻貓
    第二隻貓是只野貓,黑白黃三色的玳瑁貓,但十分漂亮可愛,尤其是那雙眼睛,黑色瞳仁黃色的邊,像琥珀。賊溜溜的大眼睛,會說話似的。沒有辦法不喜歡,沒有辦法不愛。這是只小母貓,野性十足,帶著改不掉的陋習來到我家。養第二隻貓的原因離開不第一隻貓。
  • CNN:要殺掉兩百萬隻貓,澳大利亞為何對野貓宣戰(雙語)
    澳大利亞目前處於戰爭狀態--一場與野貓的作戰。到2020年,政府希望殺死200萬隻自由漫遊的貓,這兩百萬佔了野貓總數的很大一部分,估計澳洲的野貓總數在200萬至600萬隻之間。Some areas of Australia have gone even further.
  • 亞洲野貓,常年可以繁殖,非洲野貓繁殖期在3月至9月
    野貓繁育發生在一年的不同時間,這取決於當地的氣候。歐洲野貓交配發生在晚冬(1月至3月),在春季生育,通常在5月。亞洲野貓常年可以繁殖,非洲野貓繁殖期在3月至9月。在巖石或在植被茂密的受保護的洞穴中產仔。妊娠期56-63天,每產1-8仔,平均為3.4隻。
  • 澳大利亞野貓獵食12斤巨蜥 曾吃掉袋鼠每年滅口動物30億隻
    據《每日郵報》25日報導,研究人員在昆士蘭北部邊界附近的埃特卡布保護區拍攝到了這個畫面,這張照片顯示了澳大利亞野貓問題的嚴峻現實,據悉,每年有30億隻本地動物慘遭野貓殺害。科學家認為,野貓自200年前來到澳大利亞後,已直接導致了34種哺乳動物的滅絕。它們還毀滅了其他物種的種群,至少有123個物種因野貓而瀕臨滅絕。
  • 日本捕殺野貓引熱議
    山中的野貓(來源:每日新聞)海外網9月29日電 近日,日本鹿兒島縣奄美大島因捕殺野貓一事,引起動物保護團體抗議和網友熱議。所謂奄美大島的野貓,就是被扔掉的家貓和街上的流浪貓跑到山裡野生化了的貓。奄美大島從很早以前,就因為野貓捕獵瀕危物種琉球兔和琉球鼠而極為犯愁。於是今年7月起,日本環境省以「為了保護未來的生態」為由,在島上設了100處陷阱,開始捕獲野貓。
  • 南非發現罕見黑色野貓,科學家卻感到不安:或是家貓的基因汙染
    圖:2019年攝影師在非洲拍到一隻黑豹,百年來首次這隻黑色非洲野貓的出現,首先會讓人聯想到它是基因突變導致的黑化個體,但對非洲野貓有著較多研究的生態學家瑪娜·赫爾伯斯特博士等人,考慮到非洲野貓和家貓的近親關係,開始思考另外一種可能:非洲野貓或在遭受家貓基因汙染。
  • 野貓與家貓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野貓與家貓、流浪貓雖然都是貓,但是習性上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家貓和流浪貓的生存方式不等同於野貓,而且在我們居住地附近看到的貓基本上都是家貓或者是流浪貓,壓根就不是野貓。那麼,野貓與家貓(流浪貓)有哪些區別呢?它們是如何生存的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個問題。
  • 澳洲發現「不尋常」野貓:體型如小型野狗,捕殺6公斤重的巨蜥!
    澳大利亞本來是沒有貓的,直到18世紀才被歐洲殖民者帶去。本來只是作為寵物的貓,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已成為了令澳大利亞最頭疼的外來入侵物種,每年約有30億隻動物變成野貓的爪下亡魂。結果在整理攝影機時發現無意中拍到一隻體型有小型野狗那麼大的野貓,嘴裡叼著一隻剛被殺死的砂巨蜥。Tips:砂巨蜥(學名:Varanus gouldii),分布在澳洲全境,以西部乾旱地區數量較多,屬於中型的肉食性巨蜥,不善於爬樹。其成體體長1-1.2米,體重普遍在3公斤以上。
  • 野貓是流浪未馴化的貓,家裡養的貓稱為家貓,家貓和野貓區別何在
    在城市裡,通常所指的野貓是流浪貓,而流浪貓一旦被收養也可以成為家貓,但還不是寵物貓,它們的區別是品種不同。其實,只要你愛貓,家貓野貓都是好貓。家貓和野貓的區別:1、外形。家貓吻突長,野貓短;家貓的毛質柔軟,野貓比較粗糙。相比家貓,野貓更大、尾巴更長。
  • 先分清家貓、野貓、荒漠貓再說吧
    世界上首次拍攝到的野生荒漠貓(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拍攝,2007年)今年9月起,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在三江源地區對一隻雌性荒漠貓和兩隻幼崽進行了大量觀察和影像拍攝,首次在自然條件下記錄了荒漠貓的育幼行為。雌性荒漠貓與兩隻幼崽(拍攝 /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2018年)目前學界普遍認同家貓是從非洲野貓中馴化而來的。
  • 一年7億隻!澳洲野貓學會用火,生生把天上飛的都吃成了瀕危!
    研究人員在32隻野貓身上安裝了GPS項圈和相機,對它們的日常生活進行了觀察記錄。研究表明,野貓可以在遠處發現野火,幾周後再長途跋涉到火災現場,把那些無處藏身的動物一掃而光,然後再心滿意足、志得意滿地剃著牙齒回家。研究人員發現,對於在烈火和煙塵中倖存下來的動物來說,這些野貓簡直就是可怕的惡魔,死亡率可以上升20倍。
  • 野貓與家貓有哪些共同點?
    然而,當200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表明,來自不同地區的不同野貓的DNA並將它們與家養貓進行比較時,有關貓的起源的許多證據出現了。有趣的是,他們發現非洲野貓的DNA與純種(是的,甚至是仙女般的布偶貓)和混血的野犬都相關,這增加了祖先理論的分量。貓第一次被馴化是什麼時候?
  • 英國野外拍到罕見野貓,野生個體僅剩約35隻,83萬人請願保護
    近期,英國一個名叫Wildcat Haven的動物保護組織,利用紅外相機在蘇格蘭西北部的一片森林中拍到了一隻3個多月大的蘇格蘭野貓幼崽,畫面公布後,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這隻蘇格蘭野貓幼崽所在的名叫Clashindarroch的森林,大約分布著12隻蘇格蘭野貓。平時,人們極難見到它們,就算是布置紅外相機,拍到它們也需要很大的功夫。據該動物保護組織的一位負責人稱,多臺紅外相機在野外接連放置了2個月,才拍到這隻蘇格蘭野貓。
  • 日本「貓島」60多隻貓意外死亡!只剩約30隻,八旬老人被起訴
    據日本《每日新聞》6月10日報導,日本福岡縣警方以涉嫌投毒殺貓對一名80歲男子展開調查,並於5日將相關材料移交給了檢方。2014年至2019年,該男子所住「貓島」上貓的數量從90多隻銳減至約30隻;2019年10月,當地一家動物保護組織在發現混有疑似農藥的魚肉片後,提起刑事控告。
  • 4隻高地虎幼崽亮相,野外僅剩幾十隻,與家貓雜交致其功能性滅絕
    它們的體形比家貓大,臉部和下顎較寬,毛髮更為緻密,性情兇猛,捕獵技能高超,很擅長獵殺兔子。在中世紀的時候,由於兔子是英國人重要的毛皮和肉類來源,因此英國人把蘇格蘭野貓看成一種和人類爭搶獵物的「害獸」,進而對其進行了數個世紀的捕殺。到了19世紀,野外已經很少能見到蘇格蘭野貓的蹤影了。在19世紀60年代,人們一度認為蘇格蘭野貓滅絕了。
  • 野貓打開紗窗,進到家裡和家貓打了一架,家貓輸了一臉委屈
    野貓打開紗窗,進到家裡和家貓打了一架,家貓輸了一臉委屈事情是這樣的,晚上出了一趟家門,去超市買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家用品,回家後開燈發現窗戶哪兒有兩隻貓,尋思著不對啊,就養了一隻貓,怎麼變成兩隻了,走近一看,一隻是我自己養的,另外一隻呢,不知道是誰家的,小野貓。
  • 2億隻野兔,200萬隻野貓,澳洲全境「陷落」,局勢為何失控?
    這些野貓最初來源於家貓,兩者是同一物種,但是由於長期在野外生活和繁殖,它們的野性越來越強。據估計,澳大利亞目前的野貓數量約在210~630萬隻左右,這些野貓每天會捕殺上百萬隻鳥類和爬行動物,對澳大利亞本土物種來說是個巨大的災難。澳大利亞國家專員表示,至少有20種哺乳動物的滅絕和引進的野貓有關。野貓還威脅著斑杜鵑、食蟻獸等100多種本土物種的生存。野貓還可能攜帶著傳染病源,將其傳播給其他動物、家畜和甚至是人類,後患無窮。
  •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人類都很喜歡貓,但你知道家貓和野貓的區別嗎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人類都非常歡迎貓進入他們的家,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有能力讓齧齒動物遠離。儘管貓咪被稱為家養寵物,但這些現代貓科動物仍然被認為是半家養的,而不像狗是完全家養的,自它們存在以來就被認為是半家養的。我們知道,貓有很多種類,但總的來說,它們只分為兩種。
  • 荒漠貓:唯一一種中國特產貓科,家貓最近的親族
    幾種(亞種)野貓的分布:經典分類(小圖)和現代遺傳學分類(大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暫時支持了「主分派」的意見(2017年),荒漠貓這一我國特產物種得以保留。實際上,荒漠貓是併入野貓還是獨立,僅僅取決於人類如何去定義物種。
  • 城市裡家貓和野貓的差別
    冬日漸冷,小區裡的野貓們更加粘人,動不動就有貓咪跟著人走到單元樓的門口,欲拒還迎幾個回合後,往往還是因為懼怕電子門的莫名其妙而止住腳步,讓人心生憐憫,便買了一大袋貓糧,準備投餵這些鮮活的生命,自然不會買很好的,買最差的,也是於心不忍的,在京東上挑了好久,終於挑了一款評價不錯的貓糧,價位中等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