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是什麼時候被馴化的?野貓與家貓有哪些共同點?

2021-01-16 擼貓網

貓的歷史

如果您的生活中有貓,您可能想知道它們的起源以及您家養的小貓的來源。在本文中查找所有您需要了解的關於貓的歷史的信息。

從我們記事開始,似乎貓就成了養貓家庭的成員。他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依賴我們,他們滑稽的舉止不斷地逗我們,但是我們對貓的歷史了解多少呢?對於我們中的許多人來說,貓科動物的起源是一個完全的謎,而對於某些行為背後的原因知之甚少。

為了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懷裡的小老虎,我們整理了這篇文章,向您介紹從貓的起源到為什麼它們具有某些本能的相關信息。

家貓從哪裡來?

據傳,所有現代貓科物種都來自一個祖先-中東野貓Felis Sylvestris。研究人員在很大程度上推斷這一理論是基於他們相似的骨骼結構。

然而,當200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表明,來自不同地區的不同野貓的DNA並將它們與家養貓進行比較時,有關貓的起源的許多證據出現了。有趣的是,他們發現非洲野貓的DNA與純種(是的,甚至是仙女般的布偶貓)和混血的野犬都相關,這增加了祖先理論的分量。

貓第一次被馴化是什麼時候?

說到貓的歷史,由於家貓與野貓的骨架實在是太像了,因此也就造就了第一隻被馴養的貓有很多個版本。

直到1983年,人們才發現了貓被馴化的痕跡,當時考古挖掘期間在賽普勒斯安放了一隻貓顎骨,他們估計,這種只被馴化的貓大概出生在8000年前。研究人員認為,這隻貓一定是被馴化的,因為貓只能通過與人類的船才能到達島上,而且他們不可能帶上完全野生的貓來。

根據史密森尼學會的說法,2004年的進一步研究使貓的馴養起源更進一步,人們發現這隻貓被故意埋葬在人類中,據傳它已經有9500年的歷史了。

從那時起,2017年在魯汶大學進行了另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分析了在近東,非洲和歐洲的考古遺址中發現的200隻貓的DNA。這些發現的年齡介於100到9,000年前,有些則可以推論到12,000年。

史密森學會還指出,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最初的馴化過程始於12,000年前的肥沃新月(位於中東)的第一個農場。歷史學家提出,隨著人們開始種植農作物並使用倉庫存儲穀物,這吸引了老鼠,隨著獵物的大量出現,野貓也隨之而來。當時的人們很可能認識到貓可以防止害蟲的巨大好處,因此他們允許這些貓留下來,最終導致它們生活在自己的房屋中並成為其伴侶。

家貓和野貓的共同特徵

現在您已經了解了現代家貓及其野根的歷史,那麼我們再來看看,野貓是如何影響現代貓的特徵和性格了。不難發現,即使是現代家貓的DNA仍與老虎相似,達到95%,並且它們繼承了其野生祖先的許多本能。一些繼承的本能如下:

長時間的睡眠

家貓和野貓每天都要花費大約16到2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因此它們都是沉睡的人!

食肉動物

這可能是野生貓和家貓最一致的特徵之一。他們都是食肉動物,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在飲食中添加一些肉類以獲得所有所需的營養。

相同的狩獵技術

您的小貓的狩獵本能與大貓非常相似。所有大型貓科動物的伏擊技術都是等待和猛撲獵物。甚至它們在野外狩獵的時間段都一樣,主要選擇在黃昏和黎明狩獵。

一直梳理

還有相同的同的特徵,野貓和家養貓都傾向於花費30-50%的時間進行梳理毛髮。這對於狩獵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保持其氣味的中性,從而使它們不會被所選獵物察覺。

踩奶

貓揉,也被稱為「踩奶」,貓咪踩奶的行為也是從野貓哪裡繼承來的貓特質。雖然您的貓看起來好像在揉麵團,但在野外時,這是他們的生存方式,為了獲取更多奶水而生存下去,它們不得不這麼做。

領地意識

領土行為和向他人展示其領土的方式在貓中都很常見。您的寵物貓和野貓通常會吵鬧打架:互哈,揉臉(由於頭上有多個氣味腺)和抓撓(由於爪中有氣味腺)。

相關焦點

  • 貓咪馴養史有3500年,卻一直未被完全馴化,只是貓咪自己想跟著人
    貓並沒有被完全馴化,貓其實是自我選擇被馴化其實現如今依舊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貓咪雖然被人類馴養了3500年,但始終沒有像狗那樣被完全馴化。有文章的觀點是貓不是被人馴化的,而是自我馴化的,與其說是人類馴化,倒不如說是貓自己想跟著人。
  • 野貓是流浪未馴化的貓,家裡養的貓稱為家貓,家貓和野貓區別何在
    在城市裡,通常所指的野貓是流浪貓,而流浪貓一旦被收養也可以成為家貓,但還不是寵物貓,它們的區別是品種不同。其實,只要你愛貓,家貓野貓都是好貓。家貓和野貓的區別:1、外形。家貓吻突長,野貓短;家貓的毛質柔軟,野貓比較粗糙。相比家貓,野貓更大、尾巴更長。
  • 野貓與家貓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野貓與家貓、流浪貓雖然都是貓,但是習性上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家貓和流浪貓的生存方式不等同於野貓,而且在我們居住地附近看到的貓基本上都是家貓或者是流浪貓,壓根就不是野貓。那麼,野貓與家貓(流浪貓)有哪些區別呢?它們是如何生存的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個問題。
  • 貓咪與人類的相處過程並不全是自我馴化,人類定向繁育佔主要地位
    在談到貓咪和狗狗之間有什麼不同的時候,經常能看見有人這麼說:狗狗是由人類從狼馴化而來,從頭到尾都是人類馴化和繁育出來的;而喵星人則是主動靠近人類,二者是互惠互利的關係,現如今跟人類關係這麼好其實是自我馴化。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是從貓咪敏感、謹慎和以自身為重的性格這個角度來說的。
  • 貓和人類相處了1萬年,這1萬年裡,貓都有哪些變化?
    貓在當今社會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人們甚至將「有貓有狗」作為最幸福的象徵,可貓狗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寵物。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狗是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寵物,但貓是否被人類馴化,至今是個謎,更有學科解釋說,貓靠近人類,是它們自我馴化的結果。何為自我馴化?
  • 野貓如何變家貓?這場馴化是你和喵崽長達萬年的雙向奔赴
    其中第5個世系不僅包括分布於中東的野貓亞種非洲野貓(F.s.lybica),還包括了數以百計來自美洲、歐洲與亞洲的家貓。也就是說,今天所有我們家養的貓咪,都有著相同的祖先——非洲野貓。時間回溯到10000年前,亞洲的西南端有一塊形似月牙的區域,包括了今天以色列、黎巴嫩、約旦、伊拉克及部分土耳其和埃及在內的廣大地區,被稱作新月沃地。
  • 走出北非,人與貓到底誰馴化了誰?
    貓咪捕食人類和貓的共同歷史始於1萬年前,這種關係的起源仍然不為人所知。它們從哪裡來,怎麼來?馴化過程是如何進行的?第一批家養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貓在更早的時候就和人類沒有任何關係,歐洲境內最早的、最有記錄的家養貓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的初期,這種動物在羅馬帝國的影響下遍布中歐,然後被阿拉伯人傳向亞洲,貓才進入尋常百姓家。歐洲最早的貓的遺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200 - 2300年,考古學家認為最初居住在北非的努比亞貓第一次遷徙到歐洲,才有了這些遺蹟,遺蹟中的這些貓也被認為是中歐家貓的祖先。
  • 中國的野生貓與家貓的區別,你是不是認識得太少了
    奇寵小隊長來給大家分享貓咪知識來了!餓咳……今天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咋們大中國的野生貓品種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因為現如今全世界的野生貓品種也就31個,而我們國家佔了10個,你說厲不厲害呢?很厲害是吧?那你說說有哪些品種?嘻嘻,說不出來了是吧,那就往下看吧!
  • 家養貓咪進化史的演變,它們從什麼時候進入人類社會?
    家養貓咪進化史的演變,它們從什麼時候進入人類社會?寵物貓現在已是全球廣布,但它們是如何從野外轉變為家養的仍然是一個迷。我們周圍的大部分動物都是因為單純的實用性而被馴養的。根據考古學和歷史記錄對貓咪馴化的傳統解釋,可以推斷它們首先是在大約3500年前的古埃及時期就開始生活在人們居所的周圍了。然而最近來自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卻對這一理論發出了挑戰。通過對家貓和野貓DNA信息的比較實驗可以得出,家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一萬年前至一萬五千年前。我們可以在這一時間範圍內得到可靠的最早日期。
  • 你了解貓麼?它為什麼叫貓,起源在什麼時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犬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表示「從獸」,凡是表示獸類的幾乎都有反犬旁。「苗」上面一個草,下面一個田,表示為田間的小草,這裡用的是它的引申義「小」,而且「苗」也是模仿貓咪的叫聲。湊在一起合為「貓」,本意「田間小獸」。在我國古代,大約農耕時期,農民種地的時候常常受到鼠害的影響,收成都不高,後來慢慢發現一種動物,也就是「狸」,也就是後來我們常說的「野貓」。
  • 城市裡家貓和野貓的差別
    冬日漸冷,小區裡的野貓們更加粘人,動不動就有貓咪跟著人走到單元樓的門口,欲拒還迎幾個回合後,往往還是因為懼怕電子門的莫名其妙而止住腳步,讓人心生憐憫,便買了一大袋貓糧,準備投餵這些鮮活的生命,自然不會買很好的,買最差的,也是於心不忍的,在京東上挑了好久,終於挑了一款評價不錯的貓糧,價位中等偏低
  • 真·細思極恐系列——貓咪成為寵物是一場預謀已久的……
    每次訓練貓主子的結果一定都是:主子餓的時候,會在身邊打轉;一旦吃飽了,分分鐘翻臉不認人…特別是在用雷射燈逗貓時,貓咪在玩了一會,發現找不到雷射燈點了的時候,總是會抬頭看著我手裡的雷射燈,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覺得,到底是我在逗貓呢?還是貓咪在逗我玩呢?於是我就去翻閱了大量的文獻,發現不是我訓練能力不行,而是敵軍太強大。
  • 不同的起源造就貓咪獨特的個性
    貓咪之所以有這樣和狗截然不同的性格,這就要往上追溯貓咪的起源了,不同物種的生存進化過程造就不同的動物個性。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家貓的起源,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2、漫長的進化過程,在上新世時期的「劍齒虎」蛻變成家貓的祖先,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約在更新世中期它們慢慢演化出森林野貓、非洲野貓、亞洲沙漠貓和後來的印度野貓四種。而由野貓馴化來的家貓已被人為帶到全世界,很多成為當地入侵物種。
  • 性子超野的中華田園貓狸花貓,從家貓變野貓也需要幾次外出!
    而大家或許不知道的是貓咪中也有中華田園貓——狸花貓,狸花貓目前已經被國際承認為純種貓咪,現在可以說是身價倍增,據說在國外的身價已經達到了兩三萬元。相信之前有不少人都養過狸花貓,對於狸花貓的第一個印象大概就是性子比較野,通常狸花貓如果不是從小養在家裡的話還真的留不住它,這與它充滿野性的外表十分的相符,一看就不是那種甘於平凡的寵物貓。
  • 南非發現罕見黑色野貓,科學家卻感到不安:或是家貓的基因汙染
    非洲野貓與家貓的關係非洲野貓是野貓的一個亞種,毛髮大體上為棕褐色至黃灰色,四肢和尾巴上有黑色條紋,耳朵和腹部呈褐色,眼睛周圍有白色毛髮。非洲野貓主要生活在半沙漠地帶和熱帶草原中,這種毛色有助於它們融入周圍的環境,以躲避捕食者和獵物。
  • 先分清家貓、野貓、荒漠貓再說吧
    前不久,山水在三江源地區拍攝到了荒漠貓的育幼行為,讓不少人開始認識和關注這種罕見的小型貓科動物。荒漠貓麻麻和孩紙抱團在一起。拍攝 /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你有沒有覺得荒漠貓和家裡大橘貓長得很像呢,不就是多了兩撮耳毛和尾巴上四五個黑環麼。實話說來,荒漠貓就是野貓,和家貓關係相當的近。
  • 家貓一旦被丟棄,30%的貓咪會在半年內死亡,讓人心疼!
    導語:貓被拋棄後的困境,30%的貓會在6個月內死去,純家貓室外很難生存!貓有野外生存的天賦,但這並不包括純家貓。造成這種「荒唐藉口」的根本原因,一是寵主不配養貓,二是人們忽略了家貓的野外生存的能力已經嚴重退化。事實上,家貓與野貓已經在不同的成長環境下,形成了兩種不一樣的「生物」。家貓一旦被趕出家門,會面臨著致命的威脅,需要面對各種不同的困境。
  • 都是貓,為啥獵豹比家貓大很多?貓咪和獅子、老虎是同族兄弟?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大貓和小貓-可從貓科動物所屬的亞科大致區分為什麼貓科動物中的大多數體型都比較大,而貓咪的體型小呢?比如以捕食羚羊為主的獵豹,便與平日裡捉鼠吃魚的貓咪一點也不像,它們不都是貓科動物嗎?
  • 研究表明,貓和狗是同一個祖先?科學家還想像出了原型
    貓和狗的馴化 時間晃悠到大約4000~2250萬年以前 從這種古貓獸中演變出與今天的貓更為類似的動物 人們稱之為「恐齒貓」 頭部形狀很像貓科
  •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人類都很喜歡貓,但你知道家貓和野貓的區別嗎
    不管過去還是現在,人類都非常歡迎貓進入他們的家,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有能力讓齧齒動物遠離。儘管貓咪被稱為家養寵物,但這些現代貓科動物仍然被認為是半家養的,而不像狗是完全家養的,自它們存在以來就被認為是半家養的。我們知道,貓有很多種類,但總的來說,它們只分為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