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類馴服了貓,而是貓選擇了人類」
當你的貓打翻水盆、撓壞家具、傲慢無禮不給擼的時候,請自行心底默念八百遍上述警世恆言,並繼續微笑著,恪盡職守一個鏟屎的基本義務。
畢竟哪怕時間倒流千年萬年,我們的祖先也一樣拿這種喵喵叫的生物毫無辦法~
埃及,貓的夢寐之地
古埃及或許是歷史上最寵愛貓的國度。
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不但豢養貓咪作為寵物,還將其視為月亮女神貝斯特的化身,加以供奉。她主管人間情愛,是生育和豐收之神。
貓夜間活動、發情頻繁、多育、捕鼠等生理特性,都和女神貝斯特的職責相符合。
因此對古埃及人來說,貓咪的形象也代表著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顯而易見,3000多年前的尼羅河畔,貓已經深入人類社會。隨著古國文明的擴張,沙漠的神靈開啟了遨遊世界的徵途。
但第一隻和人類產生聯結的貓,時間線遠在3000年跨度之上。
人類的第一隻小貓咪
2000年,動物學家德裡斯科爾決定著手解答現代家貓起源這個棘手的問題。
通過收集非洲南部、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蒙古和中東979隻野貓和家貓的DNA樣本,清晰地將貓分出了5個「世系」。
其中第5個世系不僅包括分布於中東的野貓亞種非洲野貓(F.s.lybica),還包括了數以百計來自美洲、歐洲與亞洲的家貓。
也就是說,今天所有我們家養的貓咪,都有著相同的祖先——非洲野貓。
時間回溯到10000年前,亞洲的西南端有一塊形似月牙的區域,包括了今天以色列、黎巴嫩、約旦、伊拉克及部分土耳其和埃及在內的廣大地區,被稱作新月沃地。
並行奔流的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孕育了燦爛的兩河文明。小麥、豌豆和牛羊在這裡馴化,也萌發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農耕文化。
隨著農業定居時代的來臨,貯藏的穀物迎來鼠類的窺竊,也吸引了以鼠為豐富穩定食物來源的貓科動物。
從此非洲野貓組成齧齒動物巡邏隊,和人類建立了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在這條全新的食物鏈上佔據了牢固的生態位,逐漸演化成了今天的家貓。
在賽普勒斯,貓是一種象徵
賽普勒斯是地中海東部的島國,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傳言這裡的貓口數是人口數的兩倍,在街頭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貓之碰瓷。
考古史上的第一隻貓咪墓葬,就是在賽普勒斯島上一座人類墓穴中發現的。這個遍地生貓的地中海國家,可以說是貓奴誕生之地了!
這座墓葬距今約9500年,一同下葬的貓咪死亡時大概8個月大,處於野貓和家養之間的前馴化狀態。
貓頭朝西放置,與人擺放位置一樣,骨骼保存狀態也和人骨相同。可見當時,人和貓已經結成了一種特殊、有意義的聯繫。
研究人員推測這隻合葬的貓極可能是出於宗教或精神象徵被選中的陪葬品。
擼貓這件事,中國人也幹了5000年
2014年中科院胡耀武教授及其團隊報導了在陝西泉護村遺址挖掘到的2隻貓咪遺骸,將華夏民族和喵星人相處共生的日期推到了5300年前。
兩隻貓的骨膠原蛋白同位素分析結果表明,它們曾大量食用粟類食物。
對貓這種肉食動物來說,接受粟類穀物只可能有2種原因:
A.它們吃了人類的殘羹剩飯
B.他們曾被人類餵養
可無論哪一種,都意味著5000多年前,喵星人已經和我們的先祖形成了某種默契的穩定關係。
遺憾的是,根據骨骼形態分析,這兩隻貓咪並不是現代家貓的祖先。
而是分布在歐亞大陸東部與南部的豹貓,和我們所說的「家貓」稱的上是近親。
可以說泉護村的貓遺骸表明,豹貓這種野性難馴的生物也曾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短暫地擔當過「家貓」職責,但最終讓位給了現代家貓的祖先非洲野貓。
在所有的家養動物中,只有現代家豬確認經歷過多地起源和多次馴化。
而泉護村的兩隻貓咪也在冥冥中告訴我們,人類可能至少兩次對貓進行過馴化。
儘管其中的一支因為未知的原因沒能迭代流傳,卻也驗證了一個事實:從人類拋棄狩獵轉向農耕開始,就註定了家裡這團毛球今生和你斷不開的羈絆。
絲綢之路上的伴侶貓
熱衷考古的貓奴們大都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家貓是在西漢時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的。
這條橫跨歐亞貫穿東西的貿易商路,不但帶來了葡萄美酒、珠寶香料和汗血寶馬,也引進了更柔順溫和的外來喵。
一直以來,和狗相比,貓都鮮有墓葬被發現。漂洋過海來中國的說法在很長時間內都停留在書面推測。
今年7月,考古學家們在哈薩克斯坦南部的絲綢之路遺址上挖掘出了一副完整的雄性貓咪遺骸,年代範圍大概在公元775-940年之間。
據考證,這隻貓至少一歲,活著的時候經歷過幾次嚴重骨折,從骨頭的癒合來看有人為限制活動的痕跡。
牙齒磨損嚴重,不過跟泉護村的貓咪相比,這隻小貓日常飲食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而且在離世前幾周食用過軟黏溫和的食物。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唯一的結論,這不僅是絲綢之路上已知最早的家貓,還是一隻生前由人類餵養,得到過良好照顧,死後被安全埋葬的家養寵物貓~
無論如何,貓的馴化絕對是人類物種馴化史上最為特殊又神秘的存在。
它獨立慵懶,既不依賴人也談不上狗狗那般忠誠。時間已經過去了一萬年,貓的基因始終不曾因為家養生活發生太多改變,只是習慣了與人共處一室。
當它們自願走入屋簷,名為主人的我們也開始了心甘情願被貓「利用」的漫漫長路。
責任編輯:LNS
本文為貓研所原創,謝絕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