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養貓咪進化史的演變,它們從什麼時候進入人類社會?
寵物貓現在已是全球廣布,但它們是如何從野外轉變為家養的仍然是一個迷。我們周圍的大部分動物都是因為單純的實用性而被馴養的。
牛羊提供肉奶和皮毛;豬可以提供肉食;雞可以提供肉和蛋。而我們第二喜愛的寵物狗,也為人類帶來除了陪伴之外的許多好處,比如幫助打獵、放牧、看護、追蹤和牽引等。
貓完全不如以上任何一種動物有用,即便是它們作為捕鼠能手的傳統聲望也似乎有些被誇大了。即便如此,從歷史角度上看,對人類而言這也是它們最明顯的功用了。因此,與狗相比,我們實在很難回答貓是如何逐漸有效地潛入人類文明中去的。
我們可能要到一萬多年前去尋找答案,那時的貓咪可能首次來到了我們的家門口。根據考古學和歷史記錄對貓咪馴化的傳統解釋,可以推斷它們首先是在大約3500年前的古埃及時期就開始生活在人們居所的周圍了。然而最近來自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卻對這一理論發出了挑戰。
通過對家貓和野貓DNA信息的比較實驗可以得出,家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一萬年前至一萬五千年前。我們可以在這一時間範圍內得到可靠的最早日期。
以我們人類的演化角度來看,任何早於15000年的東西幾乎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在石器時代以狩獵採集為生的古人是不太可能有這個需求或者多餘的食物來飼養貓的。其中最短的估算時間一萬年是假定家貓起源於中東幾個不同地點的野外祖先而推算出來的。
換句話說,貓味的馴化被認為是發生在幾個完全分離的地區,要麼大致同時,要麼經過了一段較長的時期。即使我們假設貓咪是從大約10000年前才開始變為家養的,那麼在埃及歷史記錄首次出現家貓之前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大約6500年的記錄間斷。
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任何領域的科學家研究過人貓關係的第一個階段,同時也是時間最長的階段。這個時期的考古學證據,比如以下這個就並非很有啟發性。距今9000年至8000年的貓齒和骨骼碎片在耶利哥的巴勒斯坦城和新月沃土地區附近(從伊拉克通過約且和敘利亞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東部沿岸和埃及的「人類文明的搖籃」)被發掘出來。
然而這些碎片鮮有發現;而且它們有可能是為了獲取其毛皮而被殺害的野貓。在接下來的一千年中,在現在的以色列和約旦地區發現了貓形動物的巖畫和雕塑很可能就是在描繪家貓;然而,這些並非在家養的背景下被刻畫出來,因此它們也可能是野貓,甚至是大貓的代表。
而即使我們假設這些零碎的證據確實全部與家貓的早期類型有關,那麼它們的稀有性依然需要被加以解釋。到距今10000年時,人們與家犬的關係已經進展到一定高度,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的一些地區,家犬已經被發現時常與其主人埋葬在一起,而埋葬家貓的普遍行為是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オ在埃及出現的。如果貓真的是在這時期成為家庭寵物的話,那我們應該就能找到比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更有說服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