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新一輪火星熱即將點燃。為何人類競相探索火星?《火星救援》中,馬克·沃特在火星的生活,能否真的實現?這一系列的問題,隨著人類對火星的進一步探索,或將一一解開。
7月19日由百度百家號獨家出品的《宇宙生活指南》第二期直播將邀請火星學會創始人羅伯特·祖柏林博士(Dr. Robert Zubrin)就星際移民的話題帶來分享。祖柏林博士是美國著名的航天工程師,曾任洛克希德 · 馬丁航天公司高級工程師,於1998年成立了火星學會,長期致力於促進人類探索和移居火星。他的科普著作《趕往火星·紅色星球定居計劃》(The Case For Mars——The Plan to Settle the Red Planet and Why We Must)中,關於原位燃料製造的建議深遠的影響了目前NASA和SpaceX的計劃,因此他也被稱為埃隆·馬斯克的「老師」。
但在移民之前,作為地球人的我們,首先要保證能在外星球生存。在該領域,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莊逢源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獲得了國際宇航科學院2009年度宇航生命科學獎。直播當天,莊院士將帶來《人類作為地球動物,如何在外太空生存?》主題演講。
而想要長期在外星球生存,能源問題至關重要。外星有哪些資源能供我們利用?此外,地球上已有且能實現廣泛開採的資源,正處於日趨消耗增長的階段,而面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太空採礦或許是未來的解決方式之一。起源太空聯合創始人兼營運長、小行星及隕石成分分析專家喻天弘博士將針對這個看似前景無限的『太空淘金夢』進行他自己的闡述。
《宇宙生活指南》第二期移民篇將於7月19日15:00在百度APP開播,這一次,我們將更為深入的就「星際移民靠譜嗎?」話題展開討論。屆時,只要打開百度APP,搜索「星際移民」即可進入直播間觀看。
關於《宇宙生活指南》
《宇宙生活指南》是百度百家號獨家出品的太空科普系列直播。項目聯合全球頂尖航天科研院所、知名專家學者、商業航天機構共同打造,將通過旅行篇、移民篇、教育篇、探索篇、造夢篇等不同維度來探討商業航天、太空旅行、火星生存等熱點話題,暢想人類空間探索的未來。這個夏天,讓我們一起丟掉重力,開啟星際之旅。
《宇宙生活指南》第一期節目旅行篇中,邀請了包括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鄧玉林、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原主任吳季、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等專家學者,從不同維度闡述了「太空旅行離我們還有多遠」這一話題。吸引了超過460萬網友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