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蜂具有天然的優勢,蜜蜂一年採蜜1500斤,收入就是七萬多元

2021-01-09 老虎觀社會

蜂蜜對人體的好處多多,特別是女性,常吃蜂蜜能夠排毒養顏,還能補充身體所需的一些營養,並且男女老幼都能吃。蜜蜂養殖是一項傳統的養殖項目,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養殖歷史,養好了發家致富當然也不在話下。在山西陵川奪火鄉一個蜜蜂養殖戶,養了150多箱蜜蜂,一年下來能有七萬多元的收入。

蜜蜂養殖在農村是最不缺蜜源和場地,特別是在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的山區尤為適宜,從春天開始一直到秋季都有蜜源。另外養蜂除了春天的飯桌期之外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因此在養蜂的空閒時間還可做農事或其他副業來實現收益的多元化。

因為要趕花期,所以大多數蜂農都會選擇在蜜蜂採蜜的地方搭建簡易的帳篷或是板房,一般這種地方都是荒郊野外人煙稀少,所以生活可想而知,是沒有大城市裡這麼豐富光鮮的。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說,這樣的地裡環境正是養蜂的好場所,守著家門口就可以搞養殖。

在農村最不缺少的就是蜜源,各種農作物、果樹及山野百花都可以為蜂群提供充足的蜜源,更難得的是這些蜜源除冬季外幾乎能連續不斷。最後養蜂場附近要有清潔的水源,符合這些條件的地方在農村隨處可見,因此在農村養蜜蜂基本不需要為選擇場地而苦惱。

但除此之外養蜂也是需要經驗跟技術的,如果養蜂搞的好,還可以把蜜蜂作為商品成箱子出售給附近的村民,再手把手地傳授技術,不僅僅自己可以致富還可以帶動周邊的村民一起致富。150多箱蜜蜂一年可以產蜜1500斤,如果按照蜂蜜最低一斤50元計算的話,一年的收入就是七萬多元。

農村養蜂有著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因此在僻靜且無汙染的農村養蜂能生產出天然的優質蜂蜜。看到這放在山間的蜂箱,可以看出來搞蜜蜂養殖在年初還是不錯的。養蜜蜂不但能賺到錢,而且還能同時發展其他副業,實際上養蜂除了幾個特殊時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利用空閒時間搞其他副業完全沒有問題,只要你願意做多管齊下發家致富必然不在話下!

相關焦點

  • 又是一年採蜜季 小蜜蜂助力北京密雲脫貧攻堅
    2020年11月06日 10:35 來源:新華網 編輯:韋幸文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 題:又是一年採蜜季 小蜜蜂助力北京密雲脫貧攻堅
  • 50箱蜜蜂一年能賺多少錢?農村大爺說出數字,難怪年輕人不養蜂
    其實養蜂也是非常複雜的技術活,曾經就親眼見過農村人收集蜜蜂:那是在一個棵大樹上,偶然間就飛來了一窩蜜蜂,一大群像小葫蘆一樣掉在樹枝上,後來一位老農就在一個笊籬上綁上一條紅布,在紅布上抹上一些蜂蜜,然後小心翼翼的把笊籬伸到蜂群旁邊,等蜂王飛上笊籬後,不一會兒,一大群蜜蜂就全在笊籬上了。
  • 從「靠山吃窮」到「靠山吃蜜」——首都最大「天然蜂場」的小康...
    距行宮不到500米,就是密雲區最大的養蜂合作社之一——北京京純養蜂專業合作社。「京純,京純,就是要做純粹、純天然的蜂蜜。」京純養蜂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東生說,原來各個生產隊都有集體養蜂的,小舅舅家養蜂,後來給了父親兩群,「蜜蜂多了之後,父親一次挑一百五六十斤蜂蜜,挑20多裡地,走小路到鎮上,賣給供銷社,6毛錢一斤。」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蜂蜜不再是供銷社專營。
  • 餘杭枇杷花開 蜜蜂採蜜忙
    自十月中旬枇杷花開後,蜂農就將130多群蜜蜂搬進了這片100多畝的枇杷林,割除雜蜜,讓蜜蜂專心採集枇杷蜜。 餘杭歸蜜家庭農場負責人季良廣介紹,塘栖的枇杷一年分三期花開,早期從十月中旬,中期是十一月中下旬,晚期是十二月初,早期花開蜂蜜採下來還不算真正的枇杷蜜,第三次(晚期)再採下來才算真正枇杷純蜜。
  • 養了一年的蜜蜂,為什麼一採完蜜就跑光了?這是什麼原因?
    養了一年的蜜蜂,為什麼一採完蜜就跑光了?這是什麼原因?缺乏經驗是造成這一切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現在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對許多南方養蜂人來說,還必須注意節氣,因為蜜蜂這一生物,本質上,壽命並不長,所以說,如果不好好照顧它,它也會因某種原因而失去生命。還有一點就是,如果你剛取完蜂蜜就跑掉了,你就要知道這是他們規律的一個體現。
  • 東肖養蜂達人陳益華的「甜蜜事業」:10年被叮上千次
    春天裡的大山山花爛漫,勤勞的小蜜蜂開始忙碌起來,和它們一起忙碌的還有一群採蜜人。
  • 【脫貧攻堅在路上】90後養蜂青年的自主脫貧甜蜜夢
    不到一年時間,便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只能靠親戚朋友的救濟維持父親的醫療費用和家裡日常開支。病魔無情,父親最終還是離他而去。強忍悲傷,陳文寶面對的是4萬元的債務和體弱的母親,痛苦將他淹沒,為了母親,為了支撐這個家,陳文寶咬牙前進。
  • 蜜蜂採花粉時沒採蜜,採蜜時不會採花粉!真的嗎?
    有些人養蜂時,看到蜜蜂夾著大大的花粉團歸巢就會很高興,這是看得見的收入啊!這是蜂群積極勞動的表現啊!
  • 湖南日報要聞頭條丨瀏陽援藏幹部伍國強:援藏養蜂,漸入佳境
    他說,10天前回來時,狼牙刺花剛剛開過,現在花開得最好的就是草木樨和蓿苜草,是蜜蜂採蜜釀蜜的繁忙季節。 伍國強,我省派駐貢嘎縣短期援藏隊的農牧業技術推廣專家、瀏陽市農業農村局幹部。今年是他第5次短期援藏。2019年,他獲評「最美支邊人」「中國好人」(敬業奉獻類)。 這次援藏伍國強於4月30日到達貢嘎,為期半年。
  • 巴中90後老師發明自動取蜜蜂箱,蜂蜜易流出產量增加
    2017年初,楊棵瑞到金川縣時發現,在金川縣高原上的花期特別長,一年有7個月的花期,「那是養蜂的好地方」。但通過了解發現,當地養蜂的人不多,養蜂辛苦不說,產蜜總量也不高。加上傳統方式養蜂和割蜂蜜傷了蜜蜂,直接影響收入。
  • 印度採蜜人採蜜方法獨特,靠向蜂巢吹氣引開蜜蜂
    據印度The Wire網7月23日報導,在印度西南部巴卡爾德山附近的Bikkapathimued村,大約有35位被稱為Todas的採蜜人,他們有著獨特的採蜜方法,並且非常注重自己心靈和身體的修養,赤腳行走以表達對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對自己的有著嚴格的素食控制。
  • ​同樣的天氣,為什麼有時候蜜蜂出房採蜜時間很早,有時候卻很晚?
    所以蜜蜂出房採蜜的是以蜜源植物的流蜜作為依據的,如果有蜜源植物流蜜,溫度適合,蜜蜂自然會出房採蜜,如果沒有蜜源植物流蜜,蜜蜂出房採蜜的時間就會減少。二、蜜蜂活動的溫度蜜蜂採蜜有自己的適合溫度,一般蜜蜂要能出房活動,一般溫度都高於8攝氏度,但是要實現蜜蜂很好的飛行,一般要達到12到15攝氏度。其實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在溫度低於8攝氏度的情況下,很多蜜源植物是沒有開花的,這也是蜜源植物適應蜜蜂的一種特點,而蜜蜂也把這種特點作為採蜜的適合時間。
  • 進入夏季,為啥蜜蜂只採蜜不採粉?別為難蜂王,3個小妙招解決
    那就是現在他們的蜜蜂只採蜜沒有採粉,這種現象是不是正常?有的朋友在發現蜜蜂只採蜜不採粉的情況下,也不管是什麼原因?首先把蜂王給淘汰了,最後給蜂群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那麼,是不是說只要我們的蜂群中,蜜蜂只採蜜不採粉,就是我們的蜂王引發的呢?
  • 萊西祖孫三代養蜂人 160餘畝養殖區釀造「甜蜜事業」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陸金星 劉玉凡 盛夏季節,正是萊西大青山野生荊條樹盛開的時節,養蜂人也進入了一年中忙碌的時候。作為家族第三代養蜂傳承人,1995年出生的王志新和父親都是採蜜人,他們住在深山,與蜂「共舞」,投資70餘萬元建立了佔地160餘畝的中華蜜蜂養殖區。
  • 農村俗語「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是什麼意思?養蜂人看看!
    眾所周知,蜜蜂養殖是農村常見的養殖項目,是農民朋友增加收入的一個好途徑。不過,要想養好蜜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可說是一個「技術活」。而在養蜂過程中,則有著許多農村俗語來指導養蜂人的蜜蜂養殖工作,如「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對養蜂工作,就有著很好的指導意義。
  • 流蜜期陰天取蜜,蜜蜂蜇人怎麼辦?養蜂人告訴你方法
    關於流蜜期陰天取蜜,蜂蜜蜇人怎麼處理的問題,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其實這還真算不上什麼大事,作為一個養蜂人,不被蜜蜂蟄那是不可能的,再有經驗的老師傅,被蜜蜂蜇也是經常的事情,所以說要問養蜂人怎麼預防被蜜蜂蜇可能他們還知道,具體說被蜜蜂蜇了怎麼處理,其實養蜂人的辦法可能很多人不敢用。
  • 大家都在吃「天然成熟蜜」
    天然成熟蜜,是蜜蜂把花蜜吸到蜜胃後,將花蜜和唾腺分泌物裝到巢房中,經過釀造、脫水,使含水量降至20%以下,並使雙糖充分轉化為單糖,葡萄糖和果糖,到總的含量達70%以上,自然成熟的蜂蜜,通常須要7天時間,具有真正意義上蜂蜜應具備的營養成分。
  • 如果把糖漿放在蜂巢附近,蜜蜂還會採蜜嗎?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1.餵養蜜蜂的糖蜜蜂是當作儲蜜還是蜜源2.蜜蜂採蜜的特點3.糖放在蜂巢邊對蜜蜂的影響4.蜜蜂的正確飼餵方法餵養蜜蜂的糖蜜蜂是當作儲蜜還是蜜源?從這點來看我們給蜜蜂餵養的糖漿,實際上蜜蜂並沒有當作自己的儲蜜,而是當作了一個蜜源,實際上和野外蜜蜂發現一個蜜源是一樣的,蜜蜂同樣要採集以後到蜂群中加工,可見我們把糖漿放在蜂巢附近,是會減少蜜蜂外出採蜜的,並不是說蜜蜂不會外出採蜜,只是蜜蜂外出採蜜的數量會大大減少。
  • 蜜蜂採蜜但無粉,比較兇猛,是蜜蜂要逃跑嗎?找到原因,及時解決
    導讀:關於蜜蜂採蜜沒有採粉,還特別兇,是不是想要逃跑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結合現在的時間和蜂群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蜜蜂變兇並不一定就是要逃跑,從目前的季節來說,很多地方是可能出現外界沒有粉源植物和蜂王停止產卵的現象的,所以需要我們進行逐一排查。
  • 盜蜂挑起「蜜蜂大戰」 數十萬隻蜜蜂參戰,死傷數萬
    鬱悶的李子亮說,蜜蜂大批死亡是因盜蜂所致,罪魁禍首就是一公裡外的另一群蜜蜂。「他家的蜂群來這裡偷蜜,蜜蜂之間相互攻擊,我的蜜蜂都被咬死了!」    保守一點計算,如果一個蜂箱有2000隻蜜蜂,僅李子亮一家,就有兩萬多隻蜜蜂在這場「蜜蜂大戰」中死亡。    李子亮今年70歲,是錦繡川水庫附近黃錢峪村的農戶,已經有五年養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