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天氣轉冷
我市一些候鳥族
開始準備「南飛」
那麼
南方氣候好,到了那兒
一些藥可以停了嗎?
如果去南方後
出現病情的波動怎麼辦?
去往南方的旅途中該注意什麼?
南北飲食有差異咋調整?
日常生活上
還有哪些細節需要做好?
為此
記者採訪了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
主治醫師趙冠如
一起來聽聽
細緻、實用的建議吧
↓↓↓
出行前要體檢
我市南飛的「候鳥族」,多數首選海南。趙冠如醫生提醒準備去南方「貓冬」的老人,出行前應該做一個全身體檢,徵得醫生同意,記好醫囑,開好常用藥後,再根據各自的身體狀況和病情,安排旅行日程,遠近量力而行,不要勉強,在獨自或結伴外出時,要有人陪同。
南北方氣溫差距大,會導致人的血壓波動加大,再加上老人愛乘坐夜班飛機,旅途勞累和不規律的作息,也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因此,老人在南飛前要注意休息,儘量選擇在溫差小的日子「南飛」。
如果乘火車,要與窗戶保持一定距離,並保護好肩、臂部,以防風寒,尤其是患有頸椎病或類似疾病的老人,更要注意。
常用藥隨身帶
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出行時,一定要格外注意。
趙冠如醫生叮囑南飛的老人,不能因為南方氣候好,就停止用藥,因為南北方氣候差異,加上飲食、生活習慣不同,會給老人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所以,平時的常用藥不能停,並且要規律用藥,比如,降壓藥、降血糖的藥等。
出門在外,抗過敏藥、暈車藥、邦迪、眼藥水、止瀉藥、防中暑藥、感冒藥、止痛藥、速效救心丸、消毒棉球、蚊不叮等都是必需品,不要嫌麻煩,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辦理了異地就醫備案的老人,還要記得帶上金融社保卡,一旦發生意外,辦理住院結算時要用。
了解就醫地點
「老年人的體力有限,易疲勞且不易恢復,到了南方,要先徹底休息好了後再遊玩。」趙冠如醫生提醒,到了南方後,先不要著急玩,應該了解好居住地附近的醫院或藥店在哪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出現身體不適,可以及時就醫診治,千萬不要拖延。
遊玩時,老人要日遊早歸,睡眠時間要充足。若感到體力不夠用,可休息幾天,在長時間步行遊覽時,應隨時坐下休息一會兒。
飲食上有講究
到了南方,很多老人會出現飲食不適的情況。此時,該怎麼辦呢?
趙冠如醫生對記者說,到南方生活,老人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飲食宜清淡、不喝生水、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對當地的風味小吃,一次不宜吃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南方的海鮮多,且價格便宜,但是在吃海鮮時,需要多注意:
首先,海鮮一定要煮熟煮透,不吃未經煮熟的海產野味;
其次,吃海鮮時,可適量喝點白酒和米醋,吃海鮮不宜喝啤酒,因為食用海鮮時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
再者,吃海鮮後,一個小時內,不要食用冷飲、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馬上遊泳;
最後提醒,海鮮富含高蛋白,容易對蛋白質過敏的人,請不要貪食。
日常穿著要舒適
目前,海南的氣溫還很熱,趙冠如醫生建議,老人們下飛機或下車後,可以換上短裙、短褲、短套裝、T恤等夏季服裝。不過,晚上海風較大,需要準備件長袖的衣服,以免著涼。去海邊玩,需要穿旅遊鞋,不可穿皮鞋,因為走海邊沙灘,旅遊鞋最方便,拖鞋也可帶上。
穿著上,要穿透氣、吸汗的棉質衣服,在日照強的地方,要戴遮陽帽或者拿遮陽傘,因為南方,尤其是海南的陽光很「熱情」,即使是冬天的陽光,也會有紫外線輻射,所以基礎的防曬用品一定要有,墨鏡、太陽傘、防曬霜不可少,當然,帶上一根手杖就更好了,可減輕身體勞累感,增加安全出行指數。
另外,外出時,一定要帶上手機,萬一身邊的人或者自己遇到麻煩,可以及時尋求幫助。
來源:大慶晚報
原標題:《大慶候鳥族「南飛」,要做好哪些「健康功課」?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主治醫師這樣說~》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