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站:一個與回收閒置物品有關的公益項目

2020-11-28 中國網

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 劉國正

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做人求真,與人為善,成人之美;

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

批評是愛,吹捧是害;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世上最怕「認真」二字,真正的共產黨員最講認真。

「平時都捐錢,很少有捐舊衣服這種場合。大家都特別踴躍,有的人一捐就捐六七十件,辦公室都堆不下了。」宣武醫院郭米嘉醫生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不到一個小時,捐贈物品越聚越多,有九成新的品牌牛仔褲,有純羊絨的紅色小毛衣……因為捐贈的衣服太多放不下,有個科室的工作人員放棄了小推車,直接推著堆滿了舊衣服的病床過來了,引起了同事們一陣快樂的尖叫。這麼多的舊衣服,也讓前來接受捐贈的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地球站公益創業工程」項目主任商慧有了欣喜之餘的小煩惱,帶來的麵包車塞不下,估計要多跑兩趟來拉了。

這是前不久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地球站公益創業工程」走進宣武醫院捐贈活動的一幕,當天共接收了宣武醫院基層黨支部捐贈的3600 餘件舊衣物和用品。

據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國正介紹,民政部自2013 年4 月22 日批准開展了由中央財政支持的社會組織示範項目「地球站公益創業工程」,通過在機關、學校及社區設置收集箱及上門服務,搭建起常態化的社會捐贈橋梁。目前共設立了300多個收集箱及站點,開設了20 多家愛心超市,已收集家庭閒置物品達400 餘噸,惠及北京、河北、黑龍江、雲南、四川等地的福利院、中小學校等,受助人群達十幾萬人。在中鐵建築工地、地球站愛心超市、各大高校等舉辦的愛心義賣活動,培訓了數百名環保志願者,從衣物回收、分揀、消毒、運輸到超市銷售全流程,創造了近百個就業崗位。

近日,記者就地球站項目專訪了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國正。

地球站公益創業工程 

地球站公益創業工程

記者:從2013 年至今,地球站項目連續3年獲得中央財政支持,說明的確有自己獨特的創意與項目規劃。請問當時協會是怎麼想到啟動這樣一個與回收二手物品有關的公益項目?為什麼命名為「地球站公益創業工程」,定位是什麼?

劉國正:環境記協成立近30 年來,一直以提高公眾環境意識為己任,曾設計和開展了一系列有廣泛影響的公眾參與的社會活動。我們注意到,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中寸土寸金的樓宇裡,家家戶戶都或多或少地堆積著一些長久不用、棄之可惜的各類閒置物品;而另一方面,一些農民工群體、老少邊窮貧困地區、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基本需求還得不到保障。

我們借鑑西方社會企業的模式,設計了「地球站公益創業工程」項目,定位是改變以往突擊式的捐贈形式,建立起常態化的捐助渠道;避免完全依賴社會資助生存,創建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以公益事業開創就業崗位。

記者:回顧這3 年的運作,您認為,與其他有相似內容的公益項目比,地球站的特色是什麼?

劉國正:項目的宗旨在於推進循環經濟、垃圾減量、物盡其用的環保理念,通過在城市的機關、學校、企業及中高檔社區內安置「收集箱」、熱線電話通知志願者上門服務等形式,收集家庭閒置物品,經過分類整理、修繕消毒等處理後,一類直接捐贈至弱勢人群相當於架設起了城鄉間的一座橋梁;另一類通過義賣形式為適宜人群提供低價物品服務,實現物盡其用,全部收入均用於公益事業。

通過開辦愛心超市、工地義賣等社會企業模式,將市民捐贈的物品以微利送達至弱勢群體,在民政部的扶持下,爭取經過幾年運行和積累,使項目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地球站項目作為環保公益項目,倉庫分揀、消毒、運輸、店員等從業人員多源於弱勢群體,3 年來,已創造就業崗位近百個。在努力實踐「節約、環保和慈善」理念的實踐中,探索出了公益行為增效的新模式。

以衣服回收為例,地球站將捐贈的衣服經消毒、分類後進入愛心超市,當購買者用幾元錢將其買走後,這件閒置衣服一方面得到了重複利用,實現了其環保效益;另一方面衣服賣出的幾元錢在積少成多之後,將被再次捐贈給急需救助的弱勢群體,同樣還是這件衣服又實現了其慈善效益。這種模式被稱作公益行為增效模式。

記者:我們留意到,地球站從最早自己運作,到逐漸擴大合作,比如與工友之家、愛心衣櫥等其他公益機構合作,與中鐵、隆慶祥等企業合作等等。在發動社會參與的過程中,您有什麼心得體會?

劉國正:地球站項目是一個需要廣大公眾積極參與的項目,因此一開始啟動時即與團中央的青年志願者協會、中國青少年新聞出版總社等青少年組織合作,隨著項目的深入發展,不斷有相關的公益組織加入,如中國中鐵公司、愛心衣櫥、工友之家、隆慶祥公司、北京青年報社區驛站、榮昌洗染店、中鐵快運等等,這些公益組織和愛心企業的加入,實現了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不僅擴大了項目的社會影響力,而且大大降低了項目運作成本。如愛心衣櫥與我們關注的都是貧困地區,在他們現場送達捐贈物品時,順便即可考察當地弱勢群體的需求、落實分發物品的志願者,我們即可按需送達所需物品,節省了大量的考察費用。

劉國正與受捐兒童合影

記者:我們了解到,地球站項目在最起初向社區推廣的時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目前來看,社區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但在捐贈這個鏈條上,從發動捐贈者積極捐贈到送到真正需要的受助者手裡仍是會存在很多困難,比如說如何發動捐贈者的熱情,如何找到真正需要的受助者,等等。您認為,地球站面臨的難題或者說困擾是什麼?

劉國正:目前地球站項目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資金不足。

隨著項目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公眾參與越來越廣泛。如收集箱的安放已從一開始的頻遭拒絕,到現在眾多小區和機構主動要求安放;還有的在擴建站點,如北京青年報的社區報在小區內建的100 多個驛站,全部提供「地球站」服務;熱線電話也不斷接到集中搞捐贈活動的信息。隨著收集量越來越大,房租、運輸、倉儲、捐贈、人工等成本也隨之大幅提高。

同時,受捐地區往往比較偏遠,如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區援需要長距離運輸,我們的車能運抵的地點離受捐者也還有相當長的路,需要當地的人員和機構配合分發。

從總體上看,地球站項目目前尚處於對中央財政資金的嚴重依賴,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還遠遠不夠,需要幾年的市場培育時間和積累。

「地球站公益創業工程」志願者整理捐贈物品

記者:項目運作離不開成本這個話題,公益也是需要成本的。請問地球站項目的運作成本如何?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劉國正:地球站項目的運作成本主要包括:房租(庫房、超市等)、運輸(捐贈、日常收集等)、收集箱製作、志願者勞務(均低於北京市最低工資)等。僅這些支出即已超出了中央財政支持的資金,如2014年成本支出即達到157 萬,其中愛心超市收入僅13 萬。

由於地球站項目從提高公眾意識、市場培育到資金積累,都需要一定的時間過程,因此,我們一方面爭取民政部的繼續支持,同時也尋求更多的社會力量的幫助。

記者:對於地球站的未來,您有何展望,如何能夠實現自運作?

劉國正:目前地球站項目無論從輻射區域、管理模式還是服務品質,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一方面需要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源支持項目的發展;同時,要開闢更多的創業收入,用以支撐項目的運作成本。

例如,現在的捐贈物品中適合農民工使用的衣物基本能夠通過捐贈和義賣送達弱勢群體。但除此以外的大量衣物,尚需開拓城市中的適宜人群受捐渠道。我們正在尋求與民政系統的慈善超市、殘聯等已建有受助網絡的機構合作,互通有無,把大家的愛心捐贈物品送到最適宜的人群。

記者:對於家庭閒置資源再利用這個話題,您了解到的國外的社會組織是如何參與進來的?

劉國正:西方發達國家如英國從事此項事業已有百年歷史,他們的公益組織也曾走過完全依賴社會資助運行,一旦資金斷檔,事業即難以為繼的過程。因此無數的實踐經驗,使公益組織逐漸摸索出了重在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企業模式,它不同於一般企業的最明顯標誌就是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前提,不以盈利為目的,所得收入全部用於公益事業。這在我國香港、臺灣也早已成為公眾的共識。(《中國社會組織》)

相關焦點

  • 京東家電啟動公益計劃 家電回收項目力助生態健康
    另據北京環境交易所測算,回收一臺閒置大家電可減少碳排放約9763克。為此,京東家電聯合京東公益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有閒有品、嗨回收等相關部門、企業,共同啟動了「京東家電公益回收」計劃,助力綠色冬奧會項目推進。
  • 京東家電啟動公益回收:600個城市免費上門
    另據北京環境交易所測算,回收一臺閒置大家電可減少碳排放約 9763 克。為此,京東家電聯合京東公益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有閒有品、嗨回收等相關部門、企業,共同啟動了「京東家電公益回收」計劃。該項目覆蓋全國超六百個城市,支持免費上門、免費拆機、免費搬運,用戶通過線上預約的工程師會在系統中記錄,上門後根據產品使用情況按價格標準估價後進行回收。而且家電回收款項將捐贈給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開展的自然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公益項目,支持其在國內開展的生態修復、棲息地植被恢復、物種保護、水源地保護的公益活動。
  • 上千人帶著愛心物品趕公益集市
    12月13日,2019暖冬行動公益集市在西安市第五十中學、西安市灃東第一學校兩個分會場舉行,上千人帶著愛心物品趕公益集市。12月14日,陝慈協初木公益志願者服務隊志願者整理分類愛心物品。
  • FView發布閒置回收寄售服務平臺reLife
    FView稱在中國目前有100萬部手機處於限制狀態,對於如何處理這一數量龐大的閒置手機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而又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於有價值的閒置手機有購買需求,於是FView睿智發現了這一現狀,並推出了自己的閒置手機寄售平臺。
  • 閒置奢侈品寄賣還是回收?靠譜平臺這樣選擇,再也不怕吃虧上當!
    包神|閒置奢侈品寄賣還是回收?靠譜平臺這樣選擇,再也不怕吃虧上當!可想而知,時尚更新速度快,隨之而來的將是二手奢侈品交易的廣大市場,就單截至目前,國內閒置的『沉睡』高端包數量就約達3億個,如果將他們全部喚醒,就可以造就一個多麼龐大的消費市場!
  • 匯聚支付企業「溫度」再升級 科技、公益兩手抓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想要真正做大做強、基業長青,除了自身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外,還與企業的人文關懷密不可分。作為一家知名第三方支付機構,匯聚支付把以人為本的精神融於企業文化中,讓企業文化在每個匯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用正能量影響和帶動員工,成為品牌的營銷名片,潛心打造一個充滿溫度的「有愛」企業。
  • 支付寶免費上門回收舊物,垃圾分類指南太齊全
    雖然說和以前相比,現在的家庭經濟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不用啃樹皮也不用挨餓,但過去勤儉節約的習慣卻流傳至今,正因為此很多人買了新商品也不捨得把舊物品給丟掉,每到換季的時候,舊衣服沒辦法處理的煩惱就來了,送人沒人要,丟也捨不得,扔也不能隨便亂扔,真是愁哭了不少人。
  • 舊衣舊家電別亂扔了,京東全國600城市上門回收
    10月11日至17日,京東啟動舊衣回收項目,覆蓋全國近50座城市。用戶只需線上預約京東物流小哥,即可免費上門回收舊衣。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閒置回收活動,不僅包含著舊衣回收的老面孔,還加入了家電回收的新成員。
  • 期盼穩妥回收小舊家電
    近日,家中使用了好幾年的電水壺徹底報廢了,於是就再買了一個新的。然而,壞掉的這個該怎麼處理,成了一個難題。隨手扔掉吧,委實可惜,賣給收廢品的吧,人家嫌又是鐵皮又是塑料的,既分揀麻煩還不易估價,不收。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小家電更新換代步伐加快,稍加留意不難發現,許多家庭或多或少都存有廢棄不用的電風扇、電吹風、吸塵器、豆漿機、電動剃鬚刀、電子詞典、遊戲機等物品,由於無法妥善處理,這些小舊家電要麼被迫閒置在家,要麼被其主人隨同生活垃圾一併丟棄。
  • 馬雲馬化騰鏖戰閒置電商,共享經濟已死,循環經濟永生
    兩年前一位微信的朋友曾向我展示內測版微信新功能:「朋友的東西」,意在讓用戶通過朋友圈讓閒置應用流動起來,聽上去這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故事:朋友/鄰居/同事的閒置比如圖書、嬰兒車,我們會更加信任,甚至通過共享閒置還可以促進社交,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這個功能至今都未上線。因為電商不再親自動手,騰訊沒有閒魚這樣的獨立交易應用,在循環經濟這個戰場,更多是依靠「外援」。
  • 全國600+城市開通京東家電回收!不但可享返現,還能有機會一起為...
    >10月15日起京東家電將聯合京東公益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有閒有品、嗨回收在「蔚藍地球可持續周」期間啟動「京東家電公益回收並促進資源的再回收利用此次活動京東家電還將以您的名義為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開展的自然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公益項目
  • 設立「環保回收日」,他們將垃圾分類教育與公益相結合
    為教育學生從小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養成環保習慣,11月30日上午,由多寶街黨工委、詹天佑小學、荔灣恆福社、多寶街社工站聯合舉辦的「環保公益新生態,垃圾分類我先行」校園「環保回收日」啟動儀式在詹天佑小學舉行。
  • 中國航天新壯舉:亞洲最大民用衛星地球站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近日在河北省懷來縣,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衛通舉行了衛星地球站項目開工奠基儀式。該衛星地球站項目擁有先進的衛星測控系統、強有力的測控技術團隊,將具備同時運營管理多顆衛星測控和業務監測的能力,還將承擔寬帶衛星關口站、電信港、數據中心、新業務拓展等重要任務。
  • 換季閒置舊衣服太多,用白鯨魚預約回收再好不過了!
    換季閒置舊衣服太多,用白鯨魚預約回收再好不過了! 2019年04月18日來源:網際網路 提要:在一年四季的換季中,相信各位朋友都有冬換春是一年中清衣櫃最累的感悟。因為冬天的衣服笨重、雜亂,不像春、夏、秋只穿一兩件衣服即可。
  • 國際志願者日 社區舉行鄰裡環保公益市集活動
    上午9:30,武漢市常青花園第二社區攜手花仙子公益在睦鄰園小廣場共同組織開展「國際志願者日· 鄰裡環保公益市集活動」。經過前期聯絡與積極籌備,現場有22個攤位。包括閒置漂流、舊物創意改造、環保手工製作、廢舊資源再利用、綠色食品DIY、綠植扦插養護以及志願者小家電維修、義診等技能服務;市集上還設有集章打卡點、環保小遊戲和知識科普等互動環節。每個攤位前門庭若市,圍滿了爭相打卡的居民。
  • 京東家電啟動公益回收計劃 覆蓋全國600多城
    站長之家(ChinaZ.com) 10月19日 消息:據快科技報導,近日,京東家電聯合京東公益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有閒有品、嗨回收等相關部門、企業,共同啟動了「京東家電公益回收」計劃。
  • 濟南財富中心附近的地球站新址距住宅樓不足50米 居民擔心輻射
    ,打聽後得知原來是山東廣電衛星地球站新遷建項目,地球站離居民樓如此近,引發業主們對自身安全及轉山環境的擔憂。   據了解,在歷下廣場東側有一個駐紮了二三十年的地球站,隸屬於山東廣電,以前地球站附近是一片荒地,如今地球站南側已遍布居民區。為保證地球天線工作範圍避開人口密集的大型居民區,2014年經規劃局批准,將地球站原址向東南方向700米處遷建。記者在地球站原址和新址進行了實地考察,發現若以財富中心為地標,遷建即將原址從財富中心北側移至南側,新遷建位置距財富中心住宅樓不足50米。
  • 家電回收請帶上廢舊手機 將有過億部手機被閒置廢棄
    據了解,手機城的店鋪主要負責前期回收,之後會有黃牛再來統一向他們收集。店主介紹,回收來的大部分二手手機被用來製作翻新機,也有的是拆零件用於維修。   記者探訪發現,二手手機的回收價格和手機在市場上的「熱銷」程度有關。蘋果三代手機可以賣到800多元,而五六年前款型的品牌機只有5元。店主表示,回收時要登記賣家身份證及電話號,以防手機來路不明。
  • 科茂化學回收入選國際公益學院社會價值投資專場
    GPLT-Weekly第12站社會價值投資專場活動如期舉辦,科茂環境的廢塑料化學回收方案入選該活動。學院的舉辦機構為深圳市亞太國際公益教育基金會。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為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振耀為國際公益學院創始院長。全球善財領袖計劃(Global Philanthropy Leaders,GPL)是國際公益學院打造的善財傳承研修及合作平臺。
  • 舊手機回收指南 如何快速賣掉你的閒置手機
    「高價回收蘋果、三星、華為……」之間我們經常在街邊見到標有高價回收舊手機的小攤,即便現在治理比較嚴,也偶爾會在天橋下看到這些高價回收的影子。走近一問才知道,這些標榜著高價回收的不是明高實低,就是出售原機主信息。為了避免上面這種江湖騙子,我們目前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把閒置的舊手機置換成錢:掛在閒魚上出掉、通過手機回收平臺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