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報關注︱台州建設公益教育機構助推垃圾分類
日前,仙居縣香格裡拉南苑小區,業主張先生來到智能垃圾箱前,刷卡投放垃圾。機器自動稱重、掃碼識別後,將數據上傳到後臺資料庫。不一會兒,垃圾分類督導員王梟瀚敲開了張先生的家門,原來,他通過數據溯源找到錯誤分類的垃圾的主人,進行入戶宣傳。
-
「垃圾分類進校園」河西區各小學:垃圾分類進校園,綠色環保記心間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自2020年12月1日起《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施行,河西區教育系統積極行動、建章立制、宣傳教育、示範引領,不斷推進垃圾不落地,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確保《條例》落實落地。各學校迅速成立垃圾分類推進領導小組,明確職能分工,責任到人。
-
把垃圾分類的種子撒在孩子心田
20日,上海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開學第一課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一主題,將新時尚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學生的心裡,幫助孩子們從小養成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良好生活習慣。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究竟如何分。吃得乾乾淨淨的魚骨頭,即便再幹,也得分類到溼垃圾裡;過期的餅乾雖然是幹的,也得扔到溼垃圾的垃圾桶……一些生活中似是而非的問題,在開學第一課中找到了答案。 學校還為每位學生配置了一本"綠色帳戶",用於記錄大家在變廢為寶中獲得的利潤,由此創立公益事業專項基金——"F·P"(廢品、扶貧)基金,定時定點援助希望小學。
-
垃圾分類齊動手—椒山初中、實驗二校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看過來
、垃圾分類考核辦法等,以覆蓋全校的形式,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回收長效化、規範化、科學化的管理機制,做到從意識上重視、從知識上明了、從行動上實踐,真正地將垃圾分類工作落實落細落地。創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為全面推動學校垃圾分類工作,保持校園的清潔、衛生,培養師生的環保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進一步做好對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宣傳教育工作,椒山初級中學、第二實驗小學通過建立機構、開展普及宣傳、教育活動,設置垃圾分類箱。做到「四個結合」。
-
國際志願者日 社區舉行鄰裡環保公益市集活動
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上午9:30,武漢市常青花園第二社區攜手花仙子公益在睦鄰園小廣場共同組織開展「國際志願者日· 鄰裡環保公益市集活動」。經過前期聯絡與積極籌備,現場有22個攤位。活動現場設置了垃圾分類、環保小遊戲專區,吸引了過往居民的視線,大人們帶著孩子紛紛參與到遊戲環節中來,通過遊戲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了解更多可持續生活的概念,都表示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以後一定積極參與環保。
-
寧波垃圾分類公益基金⑩丨姜山鎮「光合小將」青少年團隊
姜山鎮「光合小將」青少年志願服務團隊於2019年初正式成立,他們採用小太陽「1+1+N」的模式,即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群人,以踐行志願服務為目標,通過積極開展垃圾分類特色主題志願活動助力綠色文明振興,促進青少年志願服務規範化,專業化,多樣化綜合發展。
-
群英街道丨垃圾分類微課堂走進幼兒園
近日,寬城區群英街道繼續開展「大手拉小手 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群英街道工作人員來到育蕾幼兒園,將垃圾分類宣傳和日常教育有機結合,採取寓教於樂的浸透教育方式,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趣味紛呈的垃圾分類宣教課,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
「社區公益」「環保酵素救地球,垃圾分類公益行」活動圓滿結束
1月15日,龍崗鴻基花園社區單位攜手酵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鴻基花園社區舉辦了「環保酵素救地球,垃圾分類公益行」的主題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同時,「酵王旗下品牌回魅,主打健康爆款產品——天天順」代言人正式啟動。
-
垃圾分類 一起行動
「保護生態環境,垃圾分類一起動。」7月19日上午,柳市鎮人民政府和樂清市環保公益協會柳市管委會在智廣村開展垃圾分類環保宣傳,60多名村民參加活動。自去年11月1日《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實施以來,柳市鎮持續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活動和省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創建工作。
-
雙語:各國垃圾分類趣談|垃圾回收|英語_網易教育
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在印尼扔垃圾從來不會太難。印尼人通常將垃圾放置在個人垃圾區域內,一般位於屋前、緊靠路邊。之後,垃圾回收人員會用大型垃圾卡車或鐵鏽色垃圾推車將垃圾收走。Things aren’t quite different if you live in the apartment complex in Indonesia.
-
揚州將給垃圾分類建大資料庫 綁定市民卡積分可兌多種服務
生活垃圾分類全市236個小區已經開展試點垃圾分類,首先是市民要有分類意識,這與宣傳和引導密不可分。市人大在視察中了解到,我市在全市236個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建成垃圾分類示範小區36個、示範社區10個。從2017年起,汶河小學啟動「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難」小公民教育實踐活動。
-
「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NO!垃圾分類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為增強孩子們的環保理念,幫孩子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11月27日上午,在惠濟區垃圾分類辦的指導下,惠濟區大河路街道辦事處、金河社區、怡豐森林湖幼兒園聯合河南省中聯再生資源集團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講師的介紹,弄清了正確答案。如何生動形象又有效地給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生活垃圾分類現狀及處理策略分析
我國大部分城市面臨處理能力跟不上垃圾增長速度的問題;此外,源頭分類後沒有相應的處理設施,導致末端再次混合,造成人力浪費,並增加經濟成本。3)宣傳教育相對滯後。直至2018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門才發布《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將垃圾分類納入大中小學的教育體系,垃圾分類的普及工作任重道遠。
-
白鯨魚挑戰舊衣回收 環保+公益引領新時尚
這些衣服將開啟「環保+公益」的嶄新旅程,而小王則開心地收穫了3千克的螞蟻森林能量。這就是現在流行的「舊衣回收」,讓廢舊衣物重獲新生的環保公益行為。2015年2月白鯨魚平臺上線,通過平臺預約、免費上門回收、兌換商城代金券以及鯨魚幣的方式鼓勵全社會一起參與到舊衣新生活的行動中來,以「環保+公益」的方式處理舊衣物,讓有限資源,無限循環。同時運營綠色低碳環保商城,全方位的帶動居民參與到環保中來。三年後,白鯨魚入駐了支付寶回收小程序。
-
南京雨花經開區:黨建引領 推進垃圾分類落地生根
截至2020年底,雨花經濟開發區投資近1000萬元建設智能化環保屋17個,實現8個小區全覆蓋,建成率和投運率均達到100%,是南京市首個實現全環保屋建設的園區。日均廚餘垃圾量超2噸、可回收垃圾量3654公斤、有害垃圾0.4噸,同比增加5%,其他垃圾20噸,同比下降3%,「三增一減」趨勢明顯。
-
廣東河源:垃圾分類真正落到實處 「新時尚」養成文明「好習慣」
只有把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好,綠色環保理念傳播好,垃圾分類氛圍營造好,才能激發廣大居民推進垃圾分類的熱情,才能推動垃圾分類新時尚深入人心、文明好習慣蔚然成風。」 1月5日上午,記者走進河源市源城區御龍灣二期小區看到,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公示欄中公示著「御龍灣二期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分布圖」「御龍灣二期生活垃圾分類小區居民榮譽榜」以及「垃圾分類、你我踐行致廣大市民朋友的倡議書」。
-
淺談目前國內環保現狀及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門別類地投放,並通過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1、變廢為寶:我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30億個,方便麵碗5—6億個,廢塑料佔生活垃圾的3—7%。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無鉛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
可回收物分七類,有害垃圾分八類,上海這兩個小區探索垃圾分類新...
不知不覺間,《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一年。在分類源頭,絕大部分居民都已經能將幹、溼、可回收物、有害四類垃圾較為準確地分類投放。那麼,接下去在分類源頭這一塊,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我們覺得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這兩個類別還大有可為,尤其是前者,所以在小區探索精細分類。此外,引導居民進一步認清垃圾分類的目的,在交投可回收物時只有積分榮譽,沒有物質或現金獎勵。」
-
支付寶還能回收垃圾?廢舊家電預約回收覆蓋上海2萬餘個小區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月10日報導:正值除舊迎新之際,家裡大掃除出來的生活廢品、廢棄的大件家電,應該如何處理?日前,支付寶上線「垃圾分類回收」功能,市民可以預約賣廢品,所得收入會自動轉進體現帳號,兌換實物或優惠券。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在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指導下,他才把煙盒和礦泉水瓶拿出來放到可回收垃圾桶,將茶葉渣放進廚餘垃圾桶裡。工作人員一邊監督居民分類投放垃圾,一邊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張姨,綠色的垃圾桶是裝廚餘垃圾的,您家的剩菜剩飯、果皮茶葉渣等放到這個垃圾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