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所謂「少年強,則國強」
學生是未來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
那麼這些青春活潑的孩子們
對垃圾分類又有什麼
不一樣的詮釋呢?
前方有一群「紅領巾」
他們在做什麼呢?
小編這就帶你去看看
為了探索建立垃圾分類工作運行機制,實現垃圾資源合理利用,按照縣委、縣政府創建「共建美麗家園」的要求,通過試點先行做法,結合工作實際,縣婦聯、縣教育局先行在臨洮縣第二實驗小學、臨洮縣椒山初級中學試點開展了垃圾分類工作。
凝聚合力共建環保校園
2020年8月,縣婦聯、縣教育局多次協調商議、實地考察,印發了縣婦聯 縣教育局《關於試點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的實施方案》,臨洮縣椒山初級中學、第二實驗小學及時制定了本校垃圾分類進校園實施方案、垃圾分類考核辦法等,以覆蓋全校的形式,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回收長效化、規範化、科學化的管理機制,做到從意識上重視、從知識上明了、從行動上實踐,真正地將垃圾分類工作落實落細落地。創
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
為全面推動學校垃圾分類工作,保持校園的清潔、衛生,培養師生的環保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進一步做好對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宣傳教育工作,椒山初級中學、第二實驗小學通過建立機構、開展普及宣傳、教育活動,設置垃圾分類箱。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將垃圾分類知識及環保知識滲透在課堂教學中;二是與自主十分鐘相結合,在自主十分鐘開展過程中,組織學生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三是與班隊會相結合,開展一次有關環保為主題的班隊會,滲透垃圾分類的相關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生活習慣;四是與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手抄報、黑板報等宣傳體驗活動結合,開展持續深入的校園宣傳活動,營造師生廣泛參與的濃厚氛圍。
國旗下的講話
開展一次手抄報
開一次主題班會
有效實現垃圾不落地目標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幹。在前期宣傳的大力鋪墊下,試點學校從保障垃圾分類設施抓起,在各教室、寢室放置可回收(紙類、塑料瓶罐類)、不可回收類兩類垃圾存放桶(袋)和垃圾清掃工具;在班級、宿舍、食堂形成考核機制,對不按規定投放、處理垃圾的進行考核扣分,進一步約束了師生垃圾分類的行為規範,激發了班級、寢室團結性和集體榮譽感。垃圾分類已然成為全校師生關注的新話題,踐行垃圾分類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每個人在生活中應該養成的習慣。今後,縣婦聯、縣教育局在試點工作探索取得實效的基礎上,將在城區和農村一定規模學校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真正助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建設美好家園貢獻力量。
設置分類垃圾桶
一起動手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觀念和行動的轉變,
讓環境得到不斷改善。
讓我們行動起來,
共同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我們也將不斷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將環保落實到位,進行到底!
原標題:《垃圾分類齊動手—椒山初中、實驗二校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看過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