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垃圾分類的種子撒在孩子心田

2020-12-03 東方網

把垃圾分類的種子撒在孩子心田

時間:2019/2/21 8:49:39

來源:文匯報    作者:張鵬 朱穎婕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今年7月1日起實施,垃圾分類正在成為城市生活的新時尚。20日,上海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開學第一課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一主題,將新時尚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學生的心裡,幫助孩子們從小養成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良好生活習慣。

在徐匯區紫薇實驗幼兒園,家長、老師、學生一起設計、體驗了用廢舊品搭建"摩天大樓"的遊戲;在黃浦區市八初級中學,垃圾分類教育與德育、環保、勞動教育融為一體……在學習和踐行生活垃圾減量、分類的過程中,孩子們逐漸樹立起小事從我做起的責任感,以及心繫國家、關注社會的主人公意識,同時,也以獨特視角為新時尚的形成獻計支招。

建生態堆肥箱,設"綠色帳戶"

新學期第一天,普陀區真如文英小學充滿了"環保味道"。走進校園,一個生態堆肥箱尤其引人注目。值日小隊隊員告訴記者,從昨天開始,學校每天產生的菜皮果殼、剩菜剩飯等都放入這個箱子,加工成有機肥料和液體肥料。此外,學校還開展了垃圾分類培訓,讓每個孩子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常識。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究竟如何分。吃得乾乾淨淨的魚骨頭,即便再幹,也得分類到溼垃圾裡;過期的餅乾雖然是幹的,也得扔到溼垃圾的垃圾桶……一些生活中似是而非的問題,在開學第一課中找到了答案。

學校還為每位學生配置了一本"綠色帳戶",用於記錄大家在變廢為寶中獲得的利潤,由此創立公益事業專項基金——"F·P"(廢品、扶貧)基金,定時定點援助希望小學。

小發明助力垃圾分類推廣

垃圾分類進校園,首先要變的是校園環境。在徐匯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每個班級都更換了可回收垃圾桶,走廊、食堂裡的垃圾桶也針對不同類型垃圾作了調整。

學校老師坦言,過去對於垃圾分類的認識有些盲區和誤區。現在,自然老師承擔起垃圾分類培訓的責任,定期為全校講解、普及相關知識。大隊輔導員張路介紹說,為普及垃圾分類常識,學校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比如徵集垃圾分類"金點子"。一年級(4)班學生王宇虓一開學就向老師遞交了一個小發明。寒假中,他設計了一個類似飛行棋的棋類遊戲——玩家根據擲骰子的點數走到相應格子上,並回答格子上的垃圾屬於哪一類,最先到達終點的人獲勝。

在校園推廣自己的這個小發明,成了王宇虓的新學期願望:"要是這個遊戲可以在課間推廣,那我們很快都能成為垃圾分類的小能手,回家也可以幫助長輩們,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深入社區傳播新理念

開學首日,長寧區延安中學的學生們互相分享了寒假裡走入社區傳播垃圾分類理念的趣事和收穫。環保社團成員說,在蘇一街道居委,他們向居民們分析了垃圾不分類的危害,講述了垃圾的來源與去處,以及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現狀,並邀請六位居民參與了垃圾分類小遊戲:將一些印有垃圾名稱的紙片放到對應的垃圾桶中。遊戲中,五位居民正確完成了垃圾分類任務,還有一位居民指出了分類提示中的錯誤,展現出大家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素養。

今年,學校將垃圾分類教育和學生的實踐能力結合起來,鼓勵學生深入社會、深入生活,到社區進行志願者服務,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意識逐漸增強,對理科感興趣的同學還能從科學探究的角度研究如何將垃圾分類做得更好。

解決分類實踐中的小困惑

"如果你把菜打翻在報紙上,應該怎麼處理?""塑膠袋裡裝著蛋殼,屬於哪種垃圾?"開學典禮開始前,一場特別的"垃圾分類小課堂"在虹口區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東校教學樓一樓大堂舉行。安全老師舉著塑膠袋、礦泉水瓶等常見物品,為師生分析講解垃圾分類的常識。

"垃圾分類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包含著很多環保及科學知識,不僅需要師生們加強學習,也需要不斷實踐鑽研。"該校常務副校長吳佩玉告訴記者,自2017年9月開始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以來,全校師生們已基本養成了分類收集與處理生活垃圾的習慣。眼下,校園各個角落都有可回收垃圾、幹垃圾、溼垃圾三類垃圾桶。

即便如此,平日裡,師生們多少還是會遇到一些誤解和困惑,比如原子筆芯是否屬於有害垃圾等。還有老師反映,應該在辦公室增加"有害垃圾類"垃圾桶,用於印表機墨盒等垃圾的處理回收。

為了幫助師生更好辨析各種常見垃圾的具體分類和處理手段,除了加強對師生的專項培訓及檢查力度,學校還計劃在本學期舉辦一場垃圾分類知識競賽。"實踐中的小困惑可能會影響垃圾分類的真正落實,我們希望師生們能夠以科學的態度,了解垃圾分類中的學問。"吳佩玉這樣說。

垃圾分類納入綜合素養報告

在楊浦區,一場垃圾分類線上知識競賽活動吸引了6萬餘名學生參加。新學期開學,每個學生都建立起來一份成長檔案資料庫,自動生成學生綜合素養報告,其中就包括了垃圾分類的學習過程和完成情況。

楊浦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儘快掌握相關知識,更希望藉助"小手牽大手",讓學生帶動家庭成員參與踐行垃圾分類。

眼下,楊浦區各中小學已逐步將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納入學校常規管理,構建日常垃圾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四分類的收集模式。同時,學校還把垃圾分類工作與學生的養成教育和自主課程的開發緊密結合,通過小學階段的《品德與社會》課程、初中階段的《科學》《思想品德》等課程,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減量的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樹立節能環保意識。

相關焦點

  • 膠州中雲:垃圾分類 寓教於樂
    「小朋友,你們知道垃圾分為哪幾種嗎?」河頭源幼兒園的張舒珺老師正向大一班的小朋友們詳細介紹垃圾分類的標誌,如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的品種以及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小朋友們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增長了知識,學會了正確的分類方法。
  • 特區40年·榜YOUNG|90後垃圾分類倡導者,吹散了「蒲公英」的種子~
    特區40年·榜YOUNG|90後垃圾分類倡導者,吹散了「蒲公英」的種子~ 2020-11-04 1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垃圾分類活動丨分類不規範,地球兩行淚,做好垃圾分類沒那麼難!
    舉手之勞,從垃圾分類引入環保身體力行開始!溼垃圾、幹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都有些什麼呢,垃圾分類收運的小知識你們都知道嗎?▼知慧學術英語最近的「垃圾分類工作坊」,給孩子們上了生動一課,一起來看看吧!
  •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原創童謠,有效有趣地認識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原創童謠,有效有趣地認識垃圾分類!>可以減少汙染、節省資源讓孩子學會垃圾分類培養孩子樹立綠色環保意識對垃圾分類意義重大關於垃圾分類東城的小朋友們用童謠的方式為我們呈現了不一樣的「垃圾分類」快來看看他們的作品吧
  • 新村實驗小學科技節 全校掀起「垃圾分類」狂潮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7日5時50分訊(韋娜)垃圾分類,利國利民;合理投放,回收利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近日,新村實驗小學開展了為期三周的「垃圾分類我先行」主題科技節活動。
  • 垃圾分類 環境更美——崮雲湖小學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培育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境保護的意識,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近日,崮雲湖小學通過升旗儀式、主題隊會、手抄報、小製作等形式,以「垃圾分類 環境更美」為主題開展了系列活動。
  • 【美麗家園·垃圾分類】所前鎮三泉王村垃圾分類進入2.0時代~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學習一下三泉王村的垃圾分類模式吧!廣泛宣傳,人人知曉垃圾分類黨員代表我先行。通過定期召開黨員會議,動員號召黨員家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做到黨員代表戶垃圾分類參與率、正確率百分百。利用暑假開展「大手牽小手,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活動。通過豐富的知識教學、互動體驗,向孩子大人們教授正確的垃圾分類小知識,寓教於樂,提高動手分類的能力,共同為美麗鄉村建設添上有力的一筆。
  • 太平洋中央的這座垃圾島,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做垃圾分類
    上海的垃圾分類,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這是什麼垃圾?」成為每天最拷問靈魂的問題。為了普及分類常識,上海小學中學開始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居委會阿姨挨家挨戶進行垃圾分類教育,還有人把分類口訣編進流行歌裡,方便邊唱邊記……有人嫌分類費事費力,但垃圾分類真的是環保的第一步,心存疑惑的朋友,推薦你看這部經典紀錄片《塑料海洋》。
  • 「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NO!垃圾分類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為增強孩子們的環保理念,幫孩子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11月27日上午,在惠濟區垃圾分類辦的指導下,惠濟區大河路街道辦事處、金河社區、怡豐森林湖幼兒園聯合河南省中聯再生資源集團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講師的介紹,弄清了正確答案。如何生動形象又有效地給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群英街道丨垃圾分類微課堂走進幼兒園
    近日,寬城區群英街道繼續開展「大手拉小手 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群英街道工作人員來到育蕾幼兒園,將垃圾分類宣傳和日常教育有機結合,採取寓教於樂的浸透教育方式,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堂趣味紛呈的垃圾分類宣教課,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 「紅色種子」在少兒心田發芽
    通過分享自己作為留守兒童的相似經歷,來自「蒲公英支教團」的祝子龍與成功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實現了情感互通,通過分享革命英雄的少年故事,紅色的種子在孩子們年幼的心靈上紮下了根。這大約就是六安革命老區在傳承紅色基因、強化革命傳統教育過程中一個平凡而又典型的案例。  傳承紅色基因並非無本之木,需要制度與政策的頂層設計。
  • 長白時評:讓網絡安全種子在孩子心底生根發芽需多方履責
    王威希望相關部門能更加重視青少年網絡安全,將網絡安全的種子播撒到他們的心田中,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成長中有切身體會,並且在實際的生活當中,去自覺遵守、維護和踐行。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主人,網際網路是人類全球化的通行證。作為真正的「網絡原住民」,網際網路已逐漸成為當代兒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為更好地宣傳和普及推廣垃圾分類工作,日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社區工作組面向各成員單位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徵集活動,按照創新、可推廣等標準,最終篩選出四大類43個「小妙招」。近期市婦聯將陸續發布這些「小妙招」,激勵和引導更多婦女和家庭學習掌握垃圾分類減量、廢物利用的巧妙方法,倡導家庭文明健康新生活,推動形成首都垃圾分類「新時尚」!
  • 市實驗小學開展垃圾分類宣教活動
    00:58:24 來源: 拉薩晚報 舉報   拉薩融媒訊(記者餘洋洋)為了讓學生們掌握更多垃圾分類知識
  • 連城縣實驗小學開展「學好垃圾分類 逃離垃圾圍城」主題活動
    為了增強學生們的環保意識,知道資源的可重複利用性,從而培養孩子們綠色、環保、低碳、文明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11月27日,連城縣實驗小學四年段特邀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志願者,開展了一次豐富多彩、意義非凡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活動伊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志願者們結合PPT和小視頻,讓孩子們對地球目前形勢嚴峻的環境現狀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
  • 垃圾分類現狀及如何垃圾分類的思考
    垃圾分類現狀及如何垃圾分類的思考我自認為自己很環保,儘量不用一次性的塑膠袋,出門也儘量使用公交電動或者自行車,但當我騎自行車經過一個垃圾處理基站的時候,我才覺得,環保這個詞對現代人類來說還是太陌生了這幾年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2021-01-11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宣傳進機關 科學分類我先行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宣傳進機關 科學分類我先行 2020-11-09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入童心 創作書畫倡導綠色生活
    展廳中的作品1月12日,近百幅以垃圾分類、綠色生活為主題的兒童書畫作品在賽罕區政府大樓一樓展出,有水彩、剪紙、油畫、書法等,有些是孩子們用童心妙筆描繪的美麗家園,有些是孩子們對垃圾分類環保理念的認識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