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河南人民會堂開幕。
記者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全文進行詞頻分析,理出了12大高頻詞。這些高頻詞把河南的方方面面匯聚到一起,透露了河南省2020年的工作重點和發展方向。
高頻詞1:發展 127次
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變化,善於化危為機、危中尋機,變壓力為動力,積極穩妥應對複雜局面,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高頻詞2:創新 66次
報告指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創新擺在事關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高頻詞3:改革 38次
報告指出,要縱深推進改革開放。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高水平開放,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更大力度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推動改革走深走實。
高頻詞4:生態 31次
報告指出,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為引領,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高頻詞5:城市 30次
報告指出,要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設。高水平推進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鄭州大都市區建設,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支持平頂山、鶴壁、漯河、駐馬店等市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各展所長,錯位發展,支持南陽、信陽、商丘、周口、濮陽、安陽、三門峽、濟源等省界城市對接周邊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城市功能,發展優勢產業,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吸納集聚能力。各地發展階段不同、發展水平不一,但共建中原城市群、共謀中原更加出彩的歷史責任是一致的,既要謀好一域,更要立足全局,相向而行、攜手共進,共同打造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群體。
高頻詞6:農村 28次
報告指出,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持續深化農村改革。
高頻詞7:高質量發展 24次
報告指出,河南要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不僅要看規模和速度,更要看創新發展的能力,看高質量發展的水平。
高頻詞8:開放 22次
報告指出,更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聚合提升開放通道、開放平臺、開放環境優勢,加快補齊開放短板,以開放倒逼改革,以開放推動創新。
高頻詞9:消費 20次
報告指出,激發消費潛力。河南作為一億人口的特大消費市場,優勢無可比擬。抓住消費供給側中高端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升級緩慢等突出矛盾,下功夫研究破解不適應消費主體多樣、消費結構升級、消費業態更新、消費模式創新的體制機制問題,促進消費升級,加快培育強大消費市場。
高頻詞10:民生 18次
報告指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好群眾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頻詞11:黃河 17次
報告指出,謀劃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抓住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歷史機遇,立足河南在黃河流域的獨特區位,主動對接國家規劃綱要,加強戰略統籌、問題研究、組織推進,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譜寫濃墨重彩的河南篇章。
高頻詞12:脫貧 10次
報告指出,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脫貧攻堅到了決戰決勝時刻,不能有半點鬆懈思想。
除了這些高頻詞,每年的政府報告後都會附上一張「名詞解釋」,涵蓋了各行各業的專業名詞,從這些名詞中可以觀察出政府工作的新舉措、新要求。今年有哪些「名詞解釋」呢?跟著大河網記者來看一看——
「三個同步」 「三個高於」
這是2017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取向,也是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要求。「三個同步」,即城鄉居民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質量效益同步改善,社會事業進步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提高;「三個高於」,即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速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青電入豫工程
這是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的簡稱。該工程於2018年開建,起於青海省海南換流站,止於河南省駐馬店換流站,全長約1587千米,設計年輸送電量400億千瓦時,預計2020年9月建成投用。
十大新興產業
這是河南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要抓手。即培育智能裝備、新能源及網聯汽車、現代生物和生命健康、環保裝備和服務、尼龍新材料、汽車電子、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新一代人工智慧、5G等10個新興產業。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
這是國家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的一項重要措施。主要包含新一代信息技術、高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和節能環保等領域。2019年國家發改委公布了第一批66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河南省鄭州下一代信息網絡、鄭州信息技術服務、平頂山新型功能材料、許昌節能環保4個產業集群入選。
「雙替代」
這是清潔取暖電替代煤、氣替代煤的簡稱,是河南省為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完成空氣品質目標任務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網際網路+監管」平臺
這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載體,主要解決政務服務「管」的問題。主要內容是:通過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動監管模式由線下人工監管轉到線上實時智能監管,推動監管方式由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實現規範監管、精準監管、聯合監管以及對監管者的監管。
鄭州大都市區
這是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的有關內容。主要包括: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物流及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中西部地區現代服務業中心、對外開放門戶功能,全面增強國內輻射力、國內外資源整合力;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進一步深化與洛陽、平頂山、漯河、濟源等城市聯動發展。
洛陽都市圈
這是河南省委十屆十次全會上提出的支持洛陽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有關內容。洛陽都市圈初步規劃總面積約2萬平方公裡,計劃通過10到15年時間,形成帶動全省發展「新引擎」。
「四優四化」
這是2016年以來河南省推進種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四優」即重點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四化」即統籌推進布局區城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
「雷霆行動」
這是公安機關精準打擊規模打擊刑事犯罪的有效手段。河南公安機關以「雷霆行動」為牽引,以打深打透打徹底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各類專項打擊行動深入開展,有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四水同治」
這是2018年以來河南省為加快實施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所採取的重要舉措。即高效利用水資源、系統修復水生態、綜合治理水環境、科學防治水災害。
「十百千」轉型升級創新專項
這是河南省強化項目牽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謀劃實施的重大創新項目和標誌性創新工程,省級層面重點實施10個左右創新引領專項,省市聯動謀劃實施100個左右創新示範專項,牽引帶動市縣實施1000個左右創新應用專項。
「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
這是浙江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功實踐。2019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會同浙江省有關方面,研究提出在全國範圍深入學習浙江經驗、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目前,河南省以該項工程為抓手,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
這是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的有關內容。即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五比五不比」
這是河南省委十屆六次全會上提出的工作導向。即比誰對中央精神和上級部署吃得更透、把得更準,不比誰會開得最快、材料報得最早;比誰的實際增長點多,不比誰的表面「亮點」多;比誰的工作載體實、方法新,不比誰的口號響、調門高;比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不只比領導幹部的個人能力;比攻堅克難的戰鬥力、解決矛盾的執行力,不比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以實學實幹實效贏得組織信任、群眾認可。
「一網通辦」 「最多跑一次」
這是河南省增強網上政府服務能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的有效舉措。「一網通辦」指依託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通過規範網上辦事標準、優化網上辦事流程、搭建統一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總門戶、整合政府服務數據資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推動企業群眾辦事線上只登錄一次即可全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指通過「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一次辦結」的服務模式創新,為企業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來源:大河網 記者:張磊 劉楊
責編:楊劍 審核:陶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