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8 08:4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暴妮妮 通訊員 劉毅 縣委報導組 吳麗萍
張村鄉
3月15日,記者剛到慶元縣張村鄉政府所在地張村村,就看到當地村民坐在自家門口,曬著太陽有滋有味地談論著什麼……
仔細一聽才知道,原來他們鄉裡的澄湖村竟然有一隻「巨型蝸牛」!
如今還是黃色的,不過到了4月份,就會變成彩色的!
「巨型」蝸牛!
還會變色?
真的有這種奇事?
尋找會變色的巨型「蝸牛」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驅車來到距離鄉政府十幾分鐘車程的澄湖村,找到澄湖村黨支部書記張繼榮,詢問是否真有會變色的「巨型蝸牛」。
「有啊,還很大,佔地27畝呢!」張繼榮一臉得意地帶著記者來到澄湖中藥材種植基地。
澄湖中藥材種植基地
目之所及,層層疊疊的小梯田井然有序地出現在眼前,仔細一看,上面都栽種了密密麻麻的小苗。
「這些小苗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叫白芨,目前已經種了1000畝。」張繼榮說,穿過它們,到對面山頭,就可以看到蝸牛了!
沿著土坡,記者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對面山頭,剛剛站定,就聽到一聲吼:「快看!這就是『巨型蝸牛』!」
只見對面的小山頭被分割成數層梯田,猶如蝸牛殼上的螺紋,而前面伸出的一截平緩坡地,更是像探出觸角緩慢前行的蝸牛頭!
巨型「蝸牛」
這片「趴行」在群山翠綠中的白芨山,就是他們口中的巨型「蝸牛」,那為什麼說還會變色呢?
張繼榮笑著解釋道:「因為到四月份時,白芨花開,漫山遍野都會變得五彩斑斕,香氣宜人。『蝸牛』自然就變成彩色的了!」
巨型「蝸牛」只是白芨基地一隅
據了解,慶元縣山地資源豐富,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臺地6萬多畝,是「東南沿海最大的一塊高山臺地資源」,是發展綠色精品農業產業基地的理想區域。
林地面積251萬畝,適合發展林下經濟30餘萬畝,對於種植中藥材來說,具備獨特的優勢。但張村鄉作為慶元偏遠東部鄉鎮,空心村很多,閒置的土地就2000多畝,沒人,沒錢,沒產業,怎樣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
2017年,張村鄉建立了第一書記產業發展「初心基金」,以「不忘初心」為名,整合扶貧開發資金、結對幫扶資金、政策性扶持資金和鄉賢捐贈資金,共計35萬元,發揮基金「四兩撥千金」的作用。
在基金的帶動下,澄湖村「一肩挑」書記張繼榮轉手了在福建效益不錯的木材廠,返鄉創業,建立了慶元縣榮森家庭農場。
生長在海拔830米的白芨
他向村裡村民流轉土地,帶頭種植230餘畝香榧,並套種白芨(巨型「蝸牛」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帶動留守老人家門口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而且將來有了收益,還會以股份制的形式回報村民。
但張村鄉閒置的2700多畝土地,光靠張繼榮的家庭農場來利用也只是杯水車薪。
張村鄉黨委書記葉文飛為這事犯了愁……
正在這時,專門對接張村鄉的「星期天工程師」張春椿傳來了好消息:杭州百年老字號——乾寧齋國醫館正在擴大道地藥材種植規模。
經張春椿推薦,他們相中了澄湖村,馬上就來張村鄉實地考察。
盛開的白芨花
乾寧醫藥集團董事長親自帶隊,經營、財務、文化的三位副總裁一起進村、入戶、下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道地保真中藥材專家委員會總顧問李大寧全程陪同。
不提前打招呼,乾寧齋國醫館專家來了,只為看生態環境。
轉了村子,看了基地,問了張繼榮,專家當面拍板:就在張村鄉種白芨。
於是,浙江乾寧醫藥集團公司與慶元榮森家庭農場在張村鄉澄湖村合作,投資建設了一個集中醫藥康養、旅遊觀光、康養民宿、休閒度假和特色農業、深加工於一體的中草藥種植基地及康養綜合項目。
項目投資約1.78億元,一期稀缺中藥材種植基地投資4500萬元,將建設國家稀缺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藥材普及觀光園及展示廳、國家稀缺中藥材種苗培育中心、中藥材主題康養中心及精品民宿、中藥材深加工基地。
白芨種植配套設施
乾寧要在張村鄉澄湖村打造全省最大的中草藥種植基地及康養綜合項目。
如今,再有一個月,已經種下的1000多畝白芨花也將在今年盛開,那會兒整片大山會變成絢爛花海,採風勝地。
「蝸牛」旁邊建了一座「藥」民宿
屆時,如果玩累了,可以到澄湖村的張繼榮家,剛剛配套建設的一個以中藥材為主題的民宿,把「苦」字發揮到了極致。
走進門,浙貝母,元胡,芍藥,麥冬,杭白菊等中藥材標本遍布整個民宿,讓來訪的遊客自然而然的普及了中藥材的基礎知識。
迎面撲來的藥香,更能讓人忘卻煩惱,偷得浮生半日閒。房間的編號也是以藥來命名,白芨、重樓、元胡、白朮,了解了它們的藥性後,相信你會知道自己適合住哪一間!
「藥」民宿
也許只有在張繼榮的巨型「蝸牛」山頭逛上一逛,「藥」民宿住上一住,才能體會「康養」的真正意義吧!
15528700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