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10釐米可危害500多種作物巨型蝸牛驚現廈門

2021-01-15 閩南網

  昨日中午,居住在廈門明發園小區的小陳和女友飯後在小區內散步。突然,一隻個頭巨大的蝸牛出現在他們視野當中,把小陳的女友嚇得夠嗆。「她差點嚇昏過去,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蝸牛。」

巨型蝸牛身長近十釐米。記者 劉宇瀚 攝

  小陳說,這隻蝸牛個頭特別大,身長近十釐米,高三四釐米,外殼則形似螺狀,呈黃褐色並帶花紋,看起來甚為堅硬。

  出於好奇,小陳用手機將其拍了下來。回到家後,小陳查找了相關資料,發現這隻巨型蝸牛極有可能便是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

  從小陳向記者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這隻頭上有著長長觸角的巨型蝸牛趴在石頭上,身體底部則呈吸盤狀,緊緊地吸在光滑的石頭上。「我看了網上關於非洲大蝸牛的資料,發現其體貌特徵和這隻蝸牛基本一樣。」小陳說。

  無獨有偶,昨日,有多名讀者表示,他們近日也曾多次見過該種巨型蝸牛。網友@nicole—鍾小妖說,她在集美也發現過這種大型蝸牛。

  經園林、生物等專家鑑定,該類巨型蝸牛是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是雜食性動物,對自然環境危害很大,侵害對象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非洲大蝸牛同時也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觸,更不能吃。此外,它們爬行過的蔬菜和水果都可能殘留病原,從而侵入人體。

相關焦點

  • 英國驚現60釐米大老鼠 嚇死人的巨型動物(組圖)
    原標題:英國驚現60釐米大老鼠 嚇死人的巨型動物(組圖)    你見過的最大的老鼠有多大?人們常說「小老鼠」「小老鼠」,可是,有些老鼠的個頭可不小。近日,在英國驚現身長達60釐米的巨型老鼠。而且,這種老鼠對鼠藥免疫,很難對付。專家分析,這種老鼠是吃了快餐或垃圾而發生了變異。
  • 這種巨型蝸牛碰不得,對蔬菜危害極大
    據報導,因南方連續暴雨天氣,廣東、福建等多地出現「巨型蝸牛」,這些蝸牛不僅個頭巨大,而且數量十分驚人,有小區幾個小時內就撿了幾百隻大蝸牛。體長約7-8釐米,最大可達20釐米,形象點就是下圖這樣的 其次,是「能吃」。
  • 【微言新識】認識非洲大蝸牛
    經鑑定,這是『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公布的有害入侵物種,其破壞力很強,會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連水泥都吃。提醒:非洲大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千萬別摸,更不能吃!」。 「非洲大蝸牛」究竟是什麼?讓廣東省疾控中心專家為您介紹。
  • 盤點世界上最罕見的巨型生物,500多斤野豬稱霸世界,真是活久見
    這大傢伙可長到7英寸(17.78釐米),它的下顎非常的有力,咬斷一支木鉛筆完全沒有問題,可不能用手指去試。唬人的外形,但對人類完全無害。主要生活在南美洲潮溼的熱帶雨林中。世界上最大的鯰魚,巨型鯰魚被認為是東南亞最有絕種危險的魚類。平均壽命為30年,一般可達1.3米,最重可達120kg。
  • 非洲大蝸牛「入侵」廣西南寧 危害極大
    新聞回顧:  晝伏夜出專門禍害農作物,雞蛋大小隨手可拾  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經記者舉報,相關部門已引起重視 這種被我國首批列為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的「田園殺手」晝伏夜出,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廣西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從事外來生物研究的何工程師表示,他也是頭一回見到非洲大蝸牛實體。
  • 福建泉州現10餘釐米長蝸牛 能啃食消化水泥(圖)
    、七八釐米高的蝸牛嗎?泉州市民注意啦,如果在路上或者田野裡遇到這種蝸牛,切莫隨意碰觸!這是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它可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  晉江市植物病蟲疫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市民,該非洲大蝸牛能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如果不小心接觸了這種蝸牛,一定要記得洗手,因為非洲大蝸牛的黏液中可能有寄生蟲。
  • 深圳這種巨型蝸牛不能摸!不能吃!嚴重者可致腦膜炎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這種巨型蝸牛不能摸更不能吃&nbsp&nbsp&nbsp&nbsp人體碰到它的黏液極易被感染,嚴重者可致腦膜炎&nbsp&nbsp&nbsp&nbsp
  • 廈門現拳頭大蝸牛 系入侵物種或含寄生蟲
    廈門日報(微博)訊(記者 程午鵬 實習生 馬躍)昨日上午,林先生在篔簹湖管理中心門口草叢中,發現一隻巨型蝸牛。林先生說,這隻蝸牛體型碩大,足有成年人拳頭大小,外殼為黃色,上面有褐色霧狀花紋。謝教授表示,這隻巨型蝸牛是非洲大蝸牛,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國內多地包括廈門都有分布,對木瓜等水果及其他蔬菜有一定危害。記者了解到,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最早可能是被當做食物引進,但一度不受控制進入野外,並迅速適應了環境。這種蝸牛喜好潮溼環境,常棲息在草叢、田地、果園,主要吃蔬果的葉子和果實。
  • 科普|巨型蝸牛出沒,請避讓!
    巨型蝸牛出沒,請避讓!雨後的路邊、草叢邊,我們經常會看到蝸牛緩緩爬行。小時候我們看到的蝸牛,大多是2-3釐米長的「小可愛」。而現在我們會看到一些成群結對出沒的"巨型蝸牛",體長一般在7釐米左右,最長的能超過20釐米!它們名叫非洲大蝸牛,背上有螺旋狀的外殼,有7~9個螺層,殼面為黃或深黃底色,帶有焦褐色霧狀花紋,故又稱褐雲瑪瑙螺。
  • 全球罕見的十大巨型生物, 中國娃娃魚稱霸世界, 日本螃蟹還會吃人
    體長為20-25釐米,體重約為600-1100克,翼幅通常為150釐米。有一雙大眼睛,較長的像犬科動物的口鼻部和長而尖的耳朵。下體毛髮長,顏色從黑色到棕褐色,背部的毛髮更短、更硬,尤其大雄性更為顯著,顏色範圍從桃花心木紅色至橙色和黑色。黃金色圍巾狀的頸間皮毛和長達的達183釐米翼幅,都是把馬來大狐蝠和其他狐蝠科成員區分開來的特徵。沒有其他蝙蝠所具有的尾巴。
  • 世界上腳最多的動物驚現廈門機場 網友:在廈門第一次看到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 通訊員 施文秀)世界上腳最多的動物是什麼?答案是:馬陸。據悉,馬陸又稱千足蟲,屬於多足綱,行走時左右兩側腳同時行動,密接成波浪式運動。
  • 全球罕見的十大巨型生物,中國娃娃魚稱霸世界,日本螃蟹還會吃人
    這大傢伙可長到7英寸(17.78釐米),它的下顎非常的有力,咬斷一支木鉛筆完全沒有問題,可不能用手指去試。唬人的外形,但對人類完全無害。主要生活在南美洲潮溼的熱帶雨林中。馬來大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體長為20-25釐米,體重約為600-1100克,翼幅通常為150釐米。有一雙大眼睛,較長的像犬科動物的口鼻部和長而尖的耳朵。
  • 日本富山港灣驚現巨型烏賊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7日報導,近日,日本富山港灣驚現一隻長約4米,寬約1米的巨型烏賊。
  • 美國一高爾夫球場驚現巨型鱷魚
    美國一高爾夫球場驚現巨型鱷魚 《侏羅紀公園》場景再現?美國一高爾夫球場驚現巨型鱷魚 global_Insight 11-13 13:37 【《侏羅紀公園》場景再現?美國一高爾夫球場驚現巨型鱷魚】據外媒12日報導,近日有人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瓦倫西亞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第17洞附近,拍到一隻巨型鱷魚在悠閒地漫步。視頻拍照者,球場工作人員泰勒·斯託廷稱,他是在高爾夫球車上看到的這隻鱷魚,估計它身長至少有10英尺(約3米)。
  • 廈門街頭常見的大蝸牛千萬別碰!可能傳播傳染病
    廈門常見非洲蝸牛我們先來認識一位「蝸牛哥」——廈門大學生物系畢業、研究養殖蝸牛多年的陳肇聖。蝸牛屬腹足綱的軟體動物,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西方語言中,一般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僅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 入侵全球的非洲野味,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蝸牛與魚翅、乾貝、鮑魚並列成為世界四大名菜,法國蝸牛、庭園蝸牛和瑪瑙蝸牛都是不少中國饕餮的最愛,然而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吃貨卻狂不起來。在雨季到來之時,一種超大號蝸牛就在南方一些城市的街道中出現,這種超大號蝸牛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不要對它表露好意,不然它就會不客氣地給您的臉做一個面膜。
  • 從3隻到數十萬,美國在消滅非洲大蝸牛上完敗,撒點鹽解決不了?
    往蝸牛身上撒把鹽,就能送它「上路」,然而當面前的蝸牛身長達30釐米,每次產400顆卵,食量大得吃掉整個菜園,餓急了還會啃牆皮補鈣長殼時,撒鹽這招還真就沒那麼好使了。這裡所說的蝸牛,原產自非洲,但是如今它已經走出家鄉,擴散到了亞洲、美洲等地。
  • 54年前一家美國人從非洲帶回3隻蝸牛,後泛濫成災,為啥不吃?
    往蝸牛身上撒把鹽,就能送它「上路」,然而當面前的蝸牛身長達30釐米,每次產400顆卵,食量大得吃掉整個菜園,餓急了還會啃牆皮補鈣長殼時,撒鹽這招還真就沒那麼好使了。這裡所說的蝸牛,原產自非洲,但是如今它已經走出家鄉,擴散到了亞洲、美洲等地。
  • 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非洲蝸牛簡介  非洲大蝸牛原產非洲,成體殼長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
  • 非洲的巨大蝸牛「跳」著入侵的物種,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
    曾經有一段時間,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在雨後的草地上,幾乎到處都能看到一種巨大的蝸牛!有專家提醒,這種大蝸牛是一種害蟲,不僅危害農作物、樹木、果樹、蔬菜、花卉等多種植物,而且還危害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體的中間宿主,特別是結核和嗜酸性腦膜炎,如果食用會造成極大危害。有「知心」的人認為,這種蝸牛並不可怕,早在90年前就來到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