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之一,它們到底有多聰明呢?
1985年,海豚研究探險隊三名研究員,覺得有點無聊,為了放鬆一下,他們其中一個在頭上放一個海草花環,然後扔進海裡,過了一會兒,一隻海豚頭上頂著花環浮出水面,可以說是巧合,也可以說是海豚在模仿他。
按照現代海豚的腦部大小,它們的腦係數比其他動物都要高,只在人類之下,海豚為了生存不斷進化,應付複雜的社交網絡,一起捕獵,逃脫捕殺和養育後代。比如一群佛羅裡達海豚,可以設計一種極深的套路來捕魚,一隻海豚在捕獵時不斷製造混亂,讓獵物以為四方都有危險,另外一隻海豚這時候就會發送信號給其他海豚,形成一個包圍圈,捕獲逃跑的魚。人類能做成這樣的事,事先都要做出周密的計劃,還要和隊友有交流,由此可以想像海豚的智商是有多高了。
海豚還具有語言理解能力,當飼養員傳授它們口哨和手勢的語言,它們不僅可以理解信號的意思,還可以理解順序。最明顯的實驗就是在野外放一面鏡子,很多動物都認不出鏡子裡面是它們自己,甚至以為是敵人。然而海豚卻是個例外,它們不僅認出了鏡中的自己,還可以認出自己的思考,這種能力叫元認知。我們都聽到海豚救人的例子,比如把溺水的人拖出水面呼吸,這說明它們知道人類需要呼吸。海豚和人類一樣,也會為死去的同伴哀悼,想到這些,人類還忍心把這麼聰明的海豚囚禁在海洋館嗎?
在自然界中,海豚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在海洋公園裡,它們被限制在充滿「化學處理」水的混凝土水池中,並被迫表演,與陌生人互動,這是非常殘忍的。
為了保護海豚,一家中國水族館提出了創建可替代活海豚的機器人海豚的想法,不再需要捕獲和圈養這些具有自我意識的動物,於是一家紐西蘭公司Edge Innovations開發了看起來像真實動物一樣的人造海豚,讓人們可以在沒有圈養野生動物的情況下體驗海洋生物。
這種人造海豚重達270公斤,由醫療級矽膠製成,具有逼真的肌肉骨骼骨架,因此它們可以模仿青春期寬吻海豚的動作和外觀,無論是身體還是動作,都給人一種活著的幻覺。
人造海豚的活動是由電池和遍布全身的電子設備供電,以模仿海豚的自然運動和推進力,尾巴上有帶抓點的舵機,可以保持逼真的遊泳動作,輔助設備為胸鰭供電,用於停止和轉動,遊起來就像是真的海豚。人造海豚是可以遠程控制的,一次充電連續運行或遊泳10小時,並且預計能夠與其他魚類一起在鹹水中生存長達10年。
機器人海豚並不便宜,每隻的價格大約在26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7億元,但由於太逼真,除了真正的海豚以外,前來參觀的遊客都沒有認出這是機械做的海豚。
人造海豚最大的用處是可以代替活海豚給人類表演,未來還會出現人造大白鯊和人造海龍,像機器海豚一樣,在主題公園裡娛樂人群,而不用將野生動物關在籠子裡。人造海豚目前還不具備任何智商,如果有了智商之後,運用到海裡,說不定還可以拯救那些不小心掉進海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