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進武漢市第二看守所――高牆下「與死神賽跑」

2020-12-05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5月6日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王耀武)武漢市第二看守所是全市專門集中關押重特大案件男性犯罪嫌疑人的監所,戒備森嚴的程度可想而知,也因此鮮有記者造訪。今年「五一」勞動節前,該所醫務室負責人鄧子福獲評武漢市勞動模範,楚天都市報記者藉此機會走進這座高牆大院。

對於每一名犯罪嫌疑人,從進入看守所到離開,確保他們的絕對安全,是全所民警必須絕對捍衛的原則。

在這裡,記者第一次見到了指套牙刷,了解到「與死神賽跑」的漫長日子,採訪到死刑犯人的「最後一碗麵條」的故事。

一天又一天,不容有絲毫閃失。安全,文明,規範,嚴格,在兩天的採訪中,記者腦海裡不時跳出這些詞彙,在這個壞人扎堆的地方,如此寧靜祥和,是因為凡是可能湧起的暗流都被早早消滅。

第一次見到「嬰兒牙刷」

在這個集中看管刑事重案嫌疑人的監所,不可能安安逸逸、雲淡風輕。把這些在押人員安全送上審判庭、送進監獄甚至送上刑場,是全所民警必須絕對捍衛的原則。

在武漢市第二看守所,記者第一次見到指套牙刷。這種牙刷沒有手柄,是一個帶有刷毛的柔軟指套,用矽膠製成,原來,這是發放給在押人員專用的牙刷。據說,指套牙刷本來給嬰兒使用的,用於清潔牙齦和舌頭,又稱為嬰兒牙刷。但看守所的指套牙刷是成人尺寸,之所以要使用這種沒有手柄的「嬰兒牙刷」,是為了避免在押人員用它來傷人或自傷。同樣的道理,看守所監室裡也不允許使用筷子和瓷碗,發放給在押人員的只有塑料小勺和塑料碗。

到了吃飯時間,記者跟隨教導員李傑等人來到監區外的民警食堂,入口處是一處洗手池,備有洗手液、消毒液水,龍頭裡流出的是溫熱水。記者吃過不少警隊的食堂,這麼講衛生的還是第一次見到。民警笑著說:「豈止是飯前洗手,不少民警一天要洗好幾次手。不僅如此,監區裡還要定期消毒。這裡過著特殊的『集體生活』,預防疾病、預防傳染的功課要做足。」

嚴格細緻的制度,是為了讓人放心、萬無一失。教導員李傑說,第二看守所集中關押「死緩無」案件嫌疑人,案情重大,訴訟期長,羈押期間責任重如泰山,必慎之又慎。我們的職責是讓辦案單位相信,把嫌疑人送進第二看守所,就相當於送進了保險箱。

江城大案的嫌疑人都關押在武漢市第二看守所,如2011年製造「12.1」建行爆炸案的王海劍,就是在這裡度過了人生最後的一年多時光。近幾年的有去年6月份蔡甸裸男行兇案、去年2月份武昌火車站兇殺案、前年發生的醫生殺人案等惡性案件嫌疑人,目前仍在法院審理期間。監管民警告訴記者,這類在押人員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難以用正常人的方式交流,如果不是職責所系,根本不想跟這些人說話。

與這些人打交道,管教民警們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如,藥物治療控制病情,情感感化心理疏導等,把這些人牢牢鎖定在可控狀態。

端給死刑犯人的生日麵條

記者在監區見到民警趙耀武時,他剛剛結束與一名死刑犯人的談話,「已經覆核了,他思想包袱很重,案情是搶劫殺人,他是主犯,逃了十幾年,現在50多歲了,還是被抓住了」。趙耀武告訴記者,談話主要是心理疏導,儘量讓犯人保持平靜。

管教民警們說,人是感情動物,就算窮兇極惡的犯人也有兩面性,心底往往也有柔軟的一面。有的思戀父母,有的牽掛子女,有的講義氣,有的重感情,有的抱有改過自新的希望。掌握在押人員的心理,了解他們的需求,既是人性化管理的要求,也是確保監所安全的途徑。

去年11月2日,是26歲的死刑犯林某刑前與家人會見的日子。隔著玻璃,林某平靜地與媽媽、姐姐道別。會見結束,林某轉身返回監室時突然淚流滿面,對管教民警何聖瓊說:「何幹部,明天你能送我最後一程嗎?你是我最親的人……」

何聖瓊告訴記者,幾個月前林某拿到死刑判決書時開始變得焦慮不安,狂躁易怒,加上有嚴重的心臟病,一度成為所裡的一號難點。林某過生日那天,一大早,何聖瓊在民警食堂親手做了一碗長壽麵,送進林某的監室。林某吃得很香,花了近10分鐘才慢慢吃完這碗面。

去年6月份的一天夜晚,林某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被送進醫院搶救。那天,民警何聖瓊的妻子因公受傷,他剛剛請了年休假照顧妻子,突然在微信群裡看到林某發病的信息,何聖瓊飛快趕來了,在醫院裡陪護林某度過三天三夜。林某甦醒後,沒想到第一眼看到的是滿臉疲憊的何聖瓊。當時,林某還說不出話,任憑眼淚流淌,卻努力做出微笑的表情。

行刑那天,林某給在場的每一位管教民警深鞠一躬,面對何聖瓊時,他雙膝跪地,磕頭致謝。

教導員李傑告訴記者,對在押在員人性化管理,貫徹這一理念少說有20年了。

每年好幾次「與死神賽跑」

魏某因經濟案件被抓,因為腎衰取保候審,一審判決後魏某被收監,那時他剛做了腎臟移植手術,每天吃很多藥,抗排斥藥、利尿藥、降血壓藥,結果一吃飯就吐,甚至喝水也吐,瘦得幾剩下80斤。醫務室負責人鄧子福和民警們押著魏某走遍了武漢的大醫院,住院、輸液、制訂營養方案。一審、二審、發回重審,經過兩年多時間,魏某平安轉入監獄服刑。

不怕病情拖得久,也不怕髒和累,但怕來得緊急。

去年一天夜晚8時許,某監室在押人員按響警鈴報告:在押人員李某大口喘氣,胸口痛。在所裡值班的教導員李傑與醫院室值班民警不到1分鐘就趕去了,給李某做心電圖,分析為心肌梗死。

突發急病應急預案立即啟動。看守所配備的救護車火速開到了監區門外,按制度,值班領導李傑帶隊,2名民警、2名武警一起押送李某急奔醫院,診斷李某心肌梗死急性發作,幸虧送醫及時,李某才轉危為安。

相關焦點

  • 記者探訪合肥市女子看守所 女警10多年巡視路可繞地球兩圈
    這裡是安徽最早獨立運行的女子看守所,一個專門羈押女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場所,常年羈押量180人左右。而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這裡的僅僅是高高的圍牆,厚重的鐵門,牆頭纏繞的鐵絲,一個神秘又遙遠的地方。那「高牆」中是一番怎樣的生活景象?辦案民警每天都做哪些工作?近日,記者走進合肥市女子看守所,探訪看守所裡的「鐵窗」生活。
  • 與死神賽跑!他們挽救了一條生命!
    與死神賽跑!他們挽救了一條生命!萬幸的是,她在失去知覺前撥打了報警電話,民警在冰天雪地與死神賽跑,及時將其找到並送醫治療,挽救了一條鮮活生命。>經了解,該女子因感情問題一時想不開喝了5瓶老鼠藥,所幸剛喝下後不久就撥打電話求助並被民警找到緊急送醫。
  • 「十佳民警」候選人丨吳婷婷:盛開在高牆內的「冰凌花」
    「十佳民警」候選人丨吳婷婷:盛開在高牆內的「冰凌花」 2020-10-23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援疆醫生張峰:打通"與死神賽跑"的通道
    援疆醫生張峰:打通"與死神賽跑"的通道2015-5-18 04:16:53 來源:文匯報 作者:王星 選稿在他的提議下,喀什二院全面完善了「急性心梗綠色通道」,全天候守護當地的急性心梗患者。這是一條「與死神賽跑」的通道,只要一有急性心梗患者送來二院,綠色通道便馬上開通,用最快的時間集結所有人馬,為患者開通梗死的冠狀動脈。張峰的母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曾是華東地區最早開通這一綠色通道的醫院。而身為葛均波院士得意門生的張峰,將其中最先進的理念引到了剛擠入三甲門檻的喀什二院。
  • 與死神賽跑!舌癌晚期硬體發燒友紀實
    與死神賽跑!舌癌晚期硬體發燒友紀實與死神賽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朵花,只要生命不停止,花兒不凋零,就沒有停止綻放的理由。有人說過,來日方長。有人說過,人生苦短。人生,說長,遙遙數萬日。說短,匆匆幾十秋,彈指一揮間。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要——用快樂去摧枯拉朽,引春風來劈波斬浪。
  •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身後有一群「與時間賽跑的人」
    央視網消息(記者 田宏 錢景童):32個病區、1500張床位,借鑑「小湯山」模式的武漢雷神山醫院2020年2月8日交付使用,此前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已經交付。在上千萬網友「雲監工」之下,兩座醫院拔地而起,從項目開始至竣工耗時僅10天,全國上下一心,救援刻不容緩。 同時間賽跑!
  • 與死神的賽跑 地震預警到底是怎樣的技術
    簡單一點說,這就是與死神的賽跑。ICL地震預警系統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地震預警系統正是基於上述原理打造的。這套ICL地震預警系統在2010年推出,由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物理學博士王暾先生的團隊打造。
  • 與死神賽跑的國產AED
    1分鐘,呼吸停止;6分鐘,大腦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傷;10分鐘,腦死亡——這是心臟驟停之後的死神倒計時。我國一線城市急救響應平均時間為12分鐘,即使是發達國家,也很少能做到10分鐘以內。等待救護車趕來再搶救,心臟驟停的生還率不足1%。
  • 在看守所,兩次被判死刑的強子哥,他到底經歷了怎樣的人生第二篇
    當你被送進看守所的那一刻!你已經進入另一個世界!一牆之隔!天堂和地獄!同時看守所是一座圍城!我們都是彼此的風景!這裡面有很多很多故事!能讀出不同的人生!我想經歷就是一筆財富,我感受了別人沒有感受過的痛苦、無助和愛,這讓我成長,也讓我成熟。我想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您肯定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 溫嶺葉菊英30年愛灑高牆內 罪犯尊稱她為「葉媽媽」
    2018-05-04 10:34 | 溫嶺公安她勤勤懇懇,30年戰鬥在公安監管第一線;她謙虛穩重,撐起女子監管的半片天;她春風沐雨,管教罪犯視為己出,她是低調的巾幗,高牆內的「葉媽媽」——葉菊英。早上7點鐘,葉菊英準時從家門出發去單位,同事內勤小蔡送完早起讀書的女兒來到看守所時,葉菊英已早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說起葉菊英,領導同事都是讚不絕口:「別人都是遲到早退,老葉卻都是早到遲退」「老葉是我們的榜樣,所裡對每個監室有考核,老葉負責的監室年年拿第一」……年輕的同事們親切地叫她老葉,而監管的罪犯們卻更加依賴她,叫她「葉媽媽」。
  • 監獄開放日|感受高牆內的陽光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張璐 日照報導12月30日魯南監獄舉行開放日活動,邀請日照市人大、政協、政法部門、教育局、衛健委、總工會等單位的20名社會人士走進高牆,近距離體驗監獄規範有序、公正公平的執法環境和改造氛圍。
  • 距離「死神」最近的人!總臺記者獨家跟拍危重症患者救治突擊隊
    近日,總臺央視記者跟隨這支突擊隊走進紅區,與「死神」近距離交鋒。  緊急搶救 靠近病人也靠近病毒  凌晨,一名病人的病情突然加重。正在值班的危重症患者救治突擊隊隊員迅速來到現場。  記者 劉笑宇:今天的搶救需要俯身在患者面前,直面其開放的氣道,所以我們是在防護服的基礎上又戴上了正壓通氣頭套,可以在近距離接觸病人的時候進行有效防護。
  • 竇唯在看守所始終沉默 妹妹竇穎支持其狀告媒體
    竇唯被羈押在看守所裡表現怎麼樣?是不是像外人所傳的竇唯心裡有疾病,甚至有神經病?  竇唯在裡面很平靜  竇唯出事後這幾天,崔健、郭峰、朱明瑛等大腕都公開表示支持同情竇唯,都在加班加點地忙著策劃為竇唯義演募捐的事情。將錢弄來,一是賠汽車,二是準備用來打官司。」
  • 信宜看守所水深至頸 在押人員全部安全轉移
    20日,信宜市看守所遭到水淹,人員轉移緊急展開。通訊員供圖南方日報訊 (記者/顧大煒 鄧巴烽 通訊員/曾煜柯科)5月19日晚,60年一遇強降水致信宜河道水位不斷上漲,漫上路面。在信宜市看守所內,一場驚心動魄的在押人員大轉移也正在爭分奪秒地進行。20日11時40分,雨勢漸大,信宜市看守所內的下水道開始倒灌。民警、輔警一起衝入暴雨中,用沙袋封堵,壘起了1米多高的防洪牆。但水勢上漲很快,12時10分已沒過膝蓋,沙袋也擋不住了。
  • 六旬女子看守所中毒身亡:家屬22年後得知死因,相關人員事發後被調離
    因涉嫌投毒致兒媳婦死亡,59歲的江某蓮兩次被刑事拘留,第二次被執行逮捕關押於江西餘干縣看守所,不料半年後,她卻在看守所中毒身亡。此後,江某蓮的家屬申訴了22年。據江某蓮外孫盧先生近日獲取的檢察院調查報告顯示,死者江某蓮床底下有「三步倒」鼠藥,懷疑鼠藥來源一是江某蓮入監時攜帶,二是通過其他關係傳遞鼠藥入監。
  • 65歲阿姨15分鐘內心臟反覆停跳7次 銅川醫生和死神賽跑贏了幾秒
    在王寧勃看來,和死神賽跑贏了幾秒,患者配合才是最關鍵的,要相信專業的判斷。  華商報記者 田怡心  記者手記:在輻射環境下,身穿30斤的「戰袍」在戰鬥  如果不是採訪得知,很難想像到銅川竟然有人全年365天待命,而且不能旅行外出,不能飲酒,因為他們是心內科醫生,需要保持最佳的專業狀態。
  • 「湖北名師雲課堂」第二課開講!六中上智名師帶你學初三語文
    「湖北名師雲課堂」系列公益直播第二課開講啦!11月22日(本周日)晚,湖北省優秀教師、湖北省「國培計劃」骨幹教師、武漢市語文學科帶頭人、武漢六中上智中學名師範文峻,將走進第二期「湖北名師雲課堂」直播間,帶領廣大初三學子梳理語文學科知識點,備戰元調。
  • 上演黃金4分鐘「生死時速」 浙江88歲老大爺跑過死神
    應急搶救演練(資料圖)天台縣中醫院供圖中新網浙江新聞4月26日電(記者範宇斌通訊員周餘麗趙委陽)26日記者獲悉,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中醫院ICU病房內,88歲的張大爺終於順利脫機拔管。病房外的家屬握著醫生葉軍盼的手,不停地說謝謝。
  • 為防止亂扔垃圾,順德龍江一社區公共路段竟被高牆封堵?違建!
    球場大樹後的一條巷子,是社區的公共路段,如今竟被幾面高牆封堵起來,附近居民出入多有不便,有的居民甚至稱「翻牆進出」!紅色方框為砌牆封路出入口 現場: 一米多高圍牆 封堵居民出入口 記者在南福球場附近看到,在一棵大樹下,砌起了多面圍牆
  • 長城新媒體記者實地探訪核酸樣本檢驗現場
    目前,省疾控中心、省人民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等機構都在全力進行核酸樣本檢測。一枚小小的咽拭子究竟如何發現新冠病毒?怎樣才能為被檢測人員及時準確提供檢測結果?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出具?1月7日晚,記者走進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檢驗科,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檢測人員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