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阿姨15分鐘內心臟反覆停跳7次 銅川醫生和死神賽跑贏了幾秒

2020-12-08 華商網

  你知道嗎?心臟驟停的黃金急救時間只有4分鐘。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

  心臟驟停後,大腦血流停止,人意識會在6秒內喪失。而大腦缺氧2分鐘,會造成局部損傷;大腦缺氧超過4分鐘,腦細胞開始永久性地喪失……

  暈厥嘔吐被送進醫院各項檢查均正常

  險!留觀期間心臟反覆停搏

  10月4日下午5點,因為暈厥頭疼噁心嘔吐,正在銅川探親的65歲楊阿姨被家人送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急診科。全家人都以為是腦部病變。

  然而,測血壓正常,完善常規心電圖和頭顱CT結果也都正常,但是急診科不放心堅持留觀。暈厥原因待查中楊阿姨被戴上了24小時心電監護儀。

  誰都沒想到,在急診留觀的楊阿姨突然心臟停跳,幾秒鐘後又恢復正常。急診呼叫,心臟內科值班醫生馬文棟趕緊前往急診科。

  「危重病人,反覆驟停,無心臟病史。」5點10分,心臟內科醫生王寧勃微信上接到同事馬文棟發來的15秒小視頻,心電監護儀上心跳變成了直線——患者心臟停跳,幾秒鐘後直線又變成了波浪線,患者心跳恢復。

  「立即心電圖捕捉」與此同時,正在住院部的王寧勃在電腦上將楊阿姨來院後的所有檢查結果查看,判斷患者當時判斷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可能是房室結出問題了。

  房室結是心臟發出跳動指令的中轉站,如果出問題心室接收不到信號就無法正常跳動。如果不安裝心臟起搏器患者會隨時發生室顫導致死亡。

  患者心臟再次停搏

  5分鐘路程護士一路按壓進手術室

  5分鐘後,王寧勃收到馬文棟發來準確捕捉到心臟停搏的心電圖——只有一條直線和P波。

  短短5分鐘的時間裡,楊阿姨心臟停搏了3次。

「請立即送往手術室,患者必須馬上手術安裝起搏器」

  「導入室準備手術」

  第一時間和兩個科室溝通完,王寧勃和心內科同事開始術前準備。

  時間不等人,從綠色通道直接送往手術室的過程中,楊阿姨的病情突然急轉直下,心臟再次停搏,持續時間延長。不得已的情況下,護士直接跪在病床上胸外按壓按壓,而楊阿姨已然失去了意識……

  5分鐘的路程,帶著心電監護儀楊阿姨三次心臟停搏, 一路全靠胸外按壓,終於在進入手術室前楊阿姨恢復了心跳。

  手術臺上心跳消失護士穿鉛衣按壓

  搶時間!醫生3分鐘完成臨時起搏器穿刺

  另一端,等在介入手術室王寧勃和護士何媛媛、技師王博文也做好了準備。留給王寧勃的時間並不多,一旦楊阿姨心臟再次停搏,動脈消失,王寧勃想要完成右側股靜脈穿刺根本不可能,必須一次成功。但楊阿姨的血管情況如何?能否一次成功?一切都未知。

  突然,剛送上手術臺的楊阿姨心臟又出現了停搏,已經穿上鉛衣準備手術護士何媛媛立刻進行胸外按壓。

  心跳恢復後,沒有絲毫猶豫,給楊阿姨的右腿消完毒,王寧勃從右側股靜脈一針穿刺,送入鞘管、把臨時起搏電極成功送到右心室、設定參數調整電極,王寧勃一氣呵成完成了臨時起搏器安裝,還沒來得及喘息,瞬間心電監護儀上心跳又沒了,變成了直線。

  心臟起搏、心跳恢復,曲線恢復正常……大家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一條鮮活的生命被救過來了。介入手術室裡緊張氣氛終於有了變化,幾人互相看了看。

  「誰都不敢想像,如果穿刺失敗結果會如何。」3分鐘,同事告訴王寧勃,整個穿刺手術用了3分鐘的時間,王寧勃自己都不敢相信。

  醫生提醒:

  不是每一次都能如此幸運

  頭暈別小覷要及時就醫

  心臟起搏器安裝後,心電監護儀上顯示楊阿姨術後再也沒有過心臟自主跳動。兩個小時後,楊阿姨終於恢復了意識。

  「謝謝你們救了我的命。」醒來後的楊阿姨,第一時間就向大夫們表達感激之情。見證了心臟停搏到搶救成功整個過程的家人們,也把全部的信任交付給了醫生。

  術後一系列檢查印證了王寧勃的判斷,完善反覆查心肌損傷標誌物和電解質,排除心肌梗死及電解質紊亂引得的傳導阻滯,而心電監測儀顯示手術後張阿姨全程起搏器心律,確診為是是不可逆的房室結病變,病情不可逆轉,必須臨時起搏器保護才能維持生命。

  經過評估,為了讓楊阿姨儘早脫離危險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10月5日,心內科主任任騫,護士長孟麗君以及導管室人員,主動投入工作和王寧勃一起再次加班為楊阿姨植入了永久心臟起搏器。

  「並不是每一次或者說每個人都能如此的幸運!」王寧勃說,楊阿姨的患病經歷其實也給市民們提了一個醒,生活中一旦出現反覆暈厥,黑蒙症狀時,一定及早去醫院就診,有時候頭暈不一定都是腦袋出了問題,還有可能是心臟疾病導致的。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處理,否則一旦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往往有猝死的危險,在院外根本來不及搶救。

  患者配合才是關鍵

  要相信專業的判斷

  事實上,覺得驚險的不僅僅是楊阿姨和她的家人們,作為心內科的醫生,王寧勃和同事也是第一次遇到病情如此危重緊急的患者,分秒必爭!

  事後反覆總結經驗時,在王寧勃和同事看來患者的配合起到了關鍵作用。及時就醫,在各項檢查均正常的情況下,患者配合醫生醫囑及時留觀,全程使用心電監護儀……急診科醫生詳實的檢查和判斷,為楊阿姨的病發和救治搶來了珍貴的時間。

  「任何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 在王寧勃看來,和死神賽跑贏了幾秒,患者配合才是最關鍵的,要相信專業的判斷。

  華商報記者 田怡心

  記者手記:在輻射環境下,身穿30斤的「戰袍」在戰鬥

  如果不是採訪得知,很難想像到銅川竟然有人全年365天待命,而且不能旅行外出,不能飲酒,因為他們是心內科醫生,需要保持最佳的專業狀態。

  這意味著高度自律和自覺。

  王寧勃說,從2017年至今一直都是這種狀態,對他們而言隨時待命,凌晨做手術都是常態,更何況節假日。心臟內科有個不成文但存在的規定——未婚大夫不能上手術臺,原因無它,心內的手術需要在X光強照射下完成。這意味著什麼呢?儘管穿著30斤的「戰袍」鉛衣,但仍然不可避免輻射環境下身體遭受的傷害。雖然鉛衣阻隔了一部分射線,但四肢仍然充分暴露,對身體還是會有一些影響。

  X光會破壞人類的腺體器官和細胞的DNA,通俗講會造成後代畸形。常常,做介入手術的醫生早早都掉了頭髮。對他們而言,浸泡在射線裡,每天都是戰役。

  每場手術後,汗流浹背來形容,絕不誇張。

  強度高負荷的工作無疑也帶來了高壓力。但是,當他們把一個又一個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完成一個又一個疑難病人的診治,生命面前從來沒有過猶豫和選擇題。

  和時間賽跑的他們,希望為你守護好這顆獨一無二的心臟。

  華商報記者 田怡心

來源:二三裡資訊

相關熱詞搜索:阿姨心臟銅川

相關焦點

  • 50多歲阿姨打麻將突然胸悶 送醫發現心臟破了個洞
    三位大主任聚在一起,和錢江晚報記者說起一位心梗患者的故事,目的是提醒年末新春,大家玩樂時注意不要太過勞累,以免累及心臟,發生悲劇。家住浦江50多歲的陳阿姨,和小姐妹搓麻將時,突發胸悶。回家休息一晚,之後的情況卻急轉而下。心臟大面積壞死,靠近心尖部位的心臟表面長了一個鵝蛋大小的室壁瘤,心臟裡還破了一個3cm左右的洞。「這是我接診過病情最危重的患者之一。
  • 身披20餘斤鉛衣,分秒之間跑贏死神——記省胸科醫院心內科團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 通訊員 趙公雙 李雷陽 張小娟 朱家良他們披著密不透風、重達20餘斤的鉛衣,與「死神」賽跑。頭髮脫落、皮膚粗糙、腰肌勞損、白細胞減低、腫瘤高發……這些潛在的威脅並不能阻擋他們站上手術臺的腳步。他們不是跑的最快的人,卻在分秒之間贏過了死神;他們不是最有力氣的人,卻用肩膀扛起了沉甸甸的生命。他們是山東省胸科醫院心內科團隊。
  • 醫生5秒內給七旬老人換心臟「閥門」,看得我深吸一口氣
    無影燈旁,站著麻醉科、心內科、心外科、心兒科等學科醫生,手術室裡護士和工程師協助,體外循環團隊待命。這場「生命之戰」勝負的關鍵,在主刀醫生與死神「搏鬥」的珍貴5秒鐘。 5秒種內,醫生要為一位主動脈狹窄成縫隙的七旬老人,在心臟跳動的情況下,完成心臟人工瓣膜置換。
  • 女子車禍中心臟破了洞 醫生妙用「補心術」救命
    醫生打開胸腔用手撫摸心臟,找出漏洞得以修補。胸部受到擠壓,心臟漏了個洞今年46歲的餘女士身材魁梧,身高175釐米,體重80公斤,是一名中巴車售票員。9月12日車禍發生時,因為餘女士所在的售票位置,前方沒有座椅阻擋,她一下子摔到中巴車前部,胸部受到嚴重擠壓。
  • 援疆醫生張峰:打通"與死神賽跑"的通道
    援疆醫生張峰:打通"與死神賽跑"的通道2015-5-18 04:16:53 來源:文匯報 作者:王星 選稿掛斷手機,跟電腦那頭正在視頻通話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揮了揮手,喀什二院心內科副主任張峰飛一般從援疆樓衝向喀什二院的急診手術室。此時,已是晚上十點。一個多小時後,搶救團隊成功地通過介入手術為病床上的維吾爾族老爺爺開通了此前完全閉塞的冠狀動脈,在這過程中,張峰更像是一個指揮官,鎮定地審視著手術臺上醫生們的操作,時不時給些建議。
  • 男子心臟間歇跳停三小時 十幾位醫護人員輪流做心肺復甦 緊急手術...
    當天中午,他到市二醫看病,但在醫生檢查過程中,12時30分許,他突然心臟跳停,醫生為其搶救,卻始終沒有好轉。經醫生緊急判斷,該患者需要儘快送到上級醫院搶救。「救護車從虹橋開往市區的路途中,一名醫生一路給他做心肺復甦。」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吳鑫虎回憶當天的場景時記憶深刻。
  • 精確到秒的地震預警背後,是與死神賽跑的45歲歸國科學家!
    其實,這個地震預警系統 並不能預測地震, 而是在地震已經發生的瞬間, 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優勢, 在地震造成破壞前, 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
  • 14歲少年突然失血休克大慶市人力資源 醫護人員與死神競速他們
    接診的值班醫生喬慧和其他醫護人員,立即投入到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戰鬥」中。 據了解,小剛間斷性黑便1個月,後來突然加重,直至失血性休克…… 此時,經過搶救,患者血壓已升至126/65mmHg、心率106次/分,意識逐漸轉清。 醫生正在緊張手術。
  • 45歲男子臨床死亡3小時 醫生按壓又復活(圖)
    兩個星期前他突發心梗合併肺栓塞,心臟停跳長達三個小時,差點就進了太平間,是北京安貞醫院的醫生用雙手按壓胸腔的辦法,竟然將他搋活了。  在一家公司開車的張建國平時身體特別好,從沒生過什麼大毛病。8月7日傍晚準備晚餐的時候,他跟妻子說,我到樓下採點野菜回來炒著吃吧。當晚,他家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碧綠的炒野菜。可晚飯之後20分鐘,張建國就開始感覺難受,並且想吐。
  • 他心臟停跳420秒,醒後畫出「死亡世界」,有牢籠、隕石、綠光
    他心臟停跳420秒,醒後畫出「死亡世界」,有牢籠、隕石、綠光心臟是什麼?那是人體的發動機。一輛再豪華的車,只要發動機停轉,那麼就算有慣性能勉強跑下去,也蹦躂不了多遠。同理,一個人心臟停跳就意味著距離死亡近了一步。
  • 生死之交⑤:我們跑贏了死神!
    那麼,他們是如何與死神賽跑的呢?,子宮收縮極差,胎盤剝離時出現嚴重大出血,她前面的監護儀顯示著血壓一步步下降,跌向死亡邊緣,90/60→70/40→……心率像掙扎奔跑的快馬,一路狂奔,突然體力不支,逐漸慢下來,120次/分→70次/分→50次/分……隨時可能發生心跳驟停。
  • 上演黃金4分鐘「生死時速」 浙江88歲老大爺跑過死神
    應急搶救演練(資料圖)天台縣中醫院供圖中新網浙江新聞4月26日電(記者範宇斌通訊員周餘麗趙委陽)26日記者獲悉,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中醫院ICU病房內,88歲的張大爺終於順利脫機拔管。病房外的家屬握著醫生葉軍盼的手,不停地說謝謝。
  • 58歲阿姨突發腦梗,不幸離世!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麼還不控制
    這位阿姨看起來情況很不好,臉色煞白,已經無法動彈,雖然醫護人員及時趕到,但是由於這名女子還是在去醫院的半路上就失去了呼吸。58歲阿姨突發腦梗,不幸離世!據了解,這名女子59歲了,姓陳,大家都叫她陳阿姨,是這個小區的常住居民,平常沒啥事兒就經常和小區裡的老頭老太太在一塊兒打麻將。事發當天,陳阿姨手氣很不好,輸了幾百塊錢,心情很是鬱悶,但越輸越想翻盤,於是玩到了11點多。
  • 男子被高壓電擊中暈厥 心臟停跳73分鐘後生還
    11月8日,接送官某到杭州武警醫院進行高壓氧艙進一步康復治療的救護車停在了金華磐安縣人民醫院病房大樓門口。官某張開五指,和10多天來朝夕相伴的醫生護士們說再見。目送救護車的遠去,急診重症醫學中心主任陳健良感嘆:「真是醫學上的奇蹟!生命的奇蹟!」
  • 1分鐘內可爬四樓,提示心臟健康!西班牙研究
    一項西班牙研究表明,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爬上4層樓表明心臟健康狀況良好。研究者表示,爬樓梯測試是檢查心臟健康的一個簡單、廉價且有效的方法,如果爬四層樓梯需要一分半鐘以上,說明健康狀況就不太理想。這項研究包括165名已確診或疑似冠心病而進行平板運動試驗的患者。參與者參加平板試驗,用代謝當量描述運動能力。
  • 淋一場雨感冒後 成都15歲少女兩次心跳驟停多器官衰竭
    9月4日下午,15歲的小玲(化名)從成都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重症監護室出院回家了,如果不是7月17日前的那場感冒,她此刻已經邁進了學校校門,開始新階段的課程。誰也沒有想到,僅是因為一場感冒,竟然讓小玲兩次心跳驟停、多器官衰竭,甚至影響到了腦部神經,發生偏癱和語言功能障礙。
  • 「南方日報」廣州東部「心臟守護者」來了!15家醫院攜手「護心」
    15家廣州東部的醫療機構,60餘名專家成員參與該聯盟11月28日,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廣州開發區醫院共同牽頭的廣州東部心臟急救中心聯盟正式成立。15家廣州東部的醫療機構,60餘名專家成員參與該聯盟,共同推廣心臟救治新理念和新技術,提升心臟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 女子心腦停工56分鐘後切除腫瘤成功復活
    當人的體溫下降到18℃,大腦、心臟處於停工狀態,而此刻正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之時,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手術團隊將患者李芸(化名)的胸主動脈瘤一舉「端掉」,而這一過程必須在1個小時內完成,中大醫院手術室裡上演著真實版的「生死時速」。目前,患者手術後身體恢復良好,昨日康復出院。
  • 與死神賽跑的國產AED
    1分鐘,呼吸停止;6分鐘,大腦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傷;10分鐘,腦死亡——這是心臟驟停之後的死神倒計時。我國一線城市急救響應平均時間為12分鐘,即使是發達國家,也很少能做到10分鐘以內。等待救護車趕來再搶救,心臟驟停的生還率不足1%。
  • 24歲產婦心臟血液逆流,醫生「妙手」保母子平安
    24歲的李某早在5年前查出患有心臟病,由於未重視一直久拖未治,發展成了艾森曼格症候群,去年李某懷孕。此時,患有艾森曼格症候群的李某還被查出有繼發性肺動脈高壓,其間跑了多家醫院,醫生給她的建議都是放棄妊娠。無論醫生如何勸阻,李某一家執意要這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