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訊 昨天,躺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症監護室的餘女士雖然還得依賴呼吸機,但醫生說她已經脫離生命危險,這讓守在門口的家屬稍微放心了一些。此前一場車禍中,餘女士胸腔受到擠壓,心臟外傷破了個指頭大小的洞,送醫時,心包裡充滿血液以致於設備無法查到出血點。醫生打開胸腔用手撫摸心臟,找出漏洞得以修補。
胸部受到擠壓,心臟漏了個洞
今年46歲的餘女士身材魁梧,身高175釐米,體重80公斤,是一名中巴車售票員。
9月12日車禍發生時,因為餘女士所在的售票位置,前方沒有座椅阻擋,她一下子摔到中巴車前部,胸部受到嚴重擠壓。
餘女士被救護車送到溫醫大附二院急診中心,檢查發現她心包填塞,血液隨時可壓停心臟,她馬上被送進手術室。時值周六,在家休息的該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黃憲平被快速召集回醫院。黃憲平說,在他趕往醫院的路上,手術室的麻醉、用血等保障都已到位,下午4時開胸,5時手術結束,除去前後準備的時間,和用於尋找漏洞的時間,醫生用5分鐘補好心臟,「手術真的可用爭分奪秒來形容。」
吸掉心包血液,也看不到出血點
黃憲平介紹,心臟外面是一層心包,正常的時候,心包緊貼著心臟,可餘女士的心臟有了破洞後,血湧出來充滿心包,心包撐開程度有限,出血到一定程度,血液會反過來壓停心臟。餘女士被送進醫院時,呼吸已經極度困難,前期簡單的B超檢查發現患者心包填塞,但無法找出出血點在哪裡,患者在手術室一度出現心跳停止。他們用器械吸掉心包血液,也看不到出血點。隨後,他用手按壓住患者心臟的左心房時,發現出血停止,就判定出血點在左心房,最終在心耳附近找到一個指頭大小的漏洞。
「用手去觸摸心臟尋找出血點,這是教科書上沒有的,只能憑經驗去做。說是左心房,在身體上並不是呈左右平排的,而是位於身體後側。」黃憲平說,心臟漏洞位於後方,沒有直接呈現在醫生面前,這給修補帶來難度。而且心耳附近是心臟最薄的部分,心臟受到外力擠壓時,這裡最有可能破裂。
醫生
告訴你
溫醫大附屬第二醫院
心胸外科副主任黃憲平
心臟外傷 真是跟死神搶時間
心臟外傷的概率小,但死亡率很高,溫醫大附二院一年能收到這類病人一兩例,可惜的是,有的患者在送醫途中就停止了呼吸。最近有一例患者,被刀戳中心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醫院。心臟外傷的搶救,真是靠時間,要跟死神賽跑。餘女士得救,一是得益於她本身身體強壯,心包填塞狀況下心臟沒有停跳還能撐到醫院手術室;二是得益於醫院處理及時,一發現心包填塞,馬上送進手術室,輸血等措施到位,麻醉醫師、主刀醫生迅速到位,每一個環節都沒有拖延。
返回大浙溫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