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顆人類心臟被移植的那天

2020-12-05 暖暖英文

The day the first human heart was transplanted

第一顆人類心臟被移植的那天——二級心臟

There was a terrible car accident in Cape Town on December 2, 1967. A 25-year-old woman and her mother were hit by a driver who didn’t see them. The mother died immediately, but her daughter was alive and was taken to the hospital with horrible head injuries.

1967年12月2日,開普敦發生了一起可怕的車禍。一名25歲的婦女和她的母親被一名沒有看到她們的司機撞倒。這位母親當場身亡,但她的女兒還活著,頭部嚴重受傷,被送往醫院。

When the young woman arrived at the hospital, her heart was beating, but she was already dead because her brain wasn’t working. There was nothing the doctors could do to save her.

當這個年輕的女子到達醫院時,她的心臟還在跳動,但是她已經死了,因為她的大腦已經沒有活動了。此時醫生無能為力。

When her father came to the hospital, doctors explained to him that they couldn’t save his daughter, but her heart could help another patient. The father thought about it, and he allowedthe doctors to transplant his daughter’s heart to another patient. The patient was a 55-year-old man who had a lot of problems with his heart. A heart transplant was his only hope.

當她的父親來到醫院時,醫生向他解釋說他們救不了他的女兒,但是她的心臟可以幫助另一個病人。父親想了想,同意醫生把女兒的心臟移植到另一個病人身上。病人是一位55歲的男性,他的心臟有很多問題。心臟移植是他唯一的希望。

A team of thirty doctors, nurses and technicians around Doctor Christiaan Barnard completed the world’s first human-to-human heart transplant successfully. The patient woke up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could speak with his wife and reporters. Sadly, he died only eighteen days after the transplant.

一個由克裡斯蒂安·巴納德及三十名醫生、護士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人對人心臟移植手術。病人術後醒來,可以與他的妻子和記者交談。不幸的是,他在移植手術後僅18天就去世了。

The operation was a really important moment in medical history. From that moment, people knew that it was possible to transplant the heart.

這次手術在醫學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從那時起,人們就知道移植心臟是可能的。

The care after the operations of transplanted organs became better and better. Today, 85% of patients survive after one year and 69 % survive after five years.

移植器官手術後的護理越來越好。今天,85% 的患者一年後仍存活,69% 的患者五年後仍存活。

Difficult words: injury (a bad thing which happens to the body), 難詞: 損傷(發生在身體上的壞事) ,

patient (somebody who is ill), 病人(生病的人) ,

transplant (to move), 移植(移動) ,

allow (to let somebody do something), 允許(讓某人做某事) ,

care (the process of helping somebody in hospital).關心(在醫院幫助某人的過程)。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成功案例!
    在53年前人類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成功
  • 繼第一顆3D列印心臟問世後 現在怎麼樣了?
    [PConline 雜談]記得大概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員使用患者自己的細胞和生物材料成功「列印「了世界上第一顆3D血管化心臟,也是第一次有人設計並列印充滿細胞、血管以及心室的完整心臟。時隔一年,現在全球3D列印心臟又發展到何種程度了呢?
  • 移植了一顆豬的心臟後,那隻狒狒多活了195天
    這隻移植了豬心臟的狒狒成功存活了195天,這也讓科學家們更接近於在人類身上進行豬器官移植實驗。豬是人類進行器官移植的理想候選者,因為它們的器官,特別是心臟和腎臟與人類的器官非常相似。研究團隊在發表於《自然》雜誌的論文中寫道:「移植的豬心臟連續工作了長達195天,這對於心臟異種移植的臨床應用是一項裡程碑式的突破。
  • 史上首例異種移植,交換了狒狒心臟的小女孩,她後來活了多久
    筆者-小文雖然現代的醫療科技已經相當發達了,但人體器官移植手術還是伴隨著很高的風險,即便是移植相同血型的人的器官,醫生也需要考慮到病人身體的排斥反應。而一旦稍有差池,即便成功移植,病人也有可能死於排斥反應,令人驚訝的是,在36年前,有一個先天性心臟缺陷的女孩因為苦於沒有合適的匹配者。在醫生的建議下,小女孩竟然移植了狒狒的心臟,這件事可謂是駭人聽聞,可你知道,這個小女孩最後活了多久嗎?
  • 36年前,美國女嬰移植狒狒心臟後成功續命,最後她活了多久?
    人們常說,科技改變人生,甚至是改變命運,這句話其實一點也不誇張,36年前,一位剛剛出生的女嬰因先天性左心發育不全症候群,即將面臨死亡,然而醫生們卻成功為其進行手術,換上了一顆完好的狒狒心臟
  • 第一顆人工心臟曾引發了巨大爭議 | 人工心臟背後的故事(二)
    庫利意識到這將是一次風險極高的手術,一旦手術後病人無法脫離心肺機,那麼除心臟移植外,病人根本沒有活路,但目前難以在短期內迅速找到合適的心臟供體,所以在室壁瘤手術之後、心臟移植之前就只能以人工心臟維持生命。卡普夫婦沒想到居然要面對這麼大的風險,甚至還要進行心臟移植。4月2日,庫利讓同事擬定了一份針對這次手術的特殊的同意書。
  • 36年前移植狒狒心臟的美國女孩,活了多久?異種移植真的可行嗎?
    但36年前,一位名叫史蒂芬妮·菲伊·波克萊的女嬰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那時候還沒有「3D列印技術」,史蒂芬妮生下來就只有一半的心臟,即「左心發育不全症候群」,如果沒有適合的心臟移植給她,史蒂芬妮會在1周內死亡。然而合適的心臟哪有那麼容易找到?
  • 35年前,那個移植狒狒心臟的女孩,手術成功後,最後她活了多久?
    而異種移植無疑是許多醫生所希望進行的事情——因為人類的器官雖然不多,但是動物的器官還是相對比較多的,如果能夠讓動物的器官替代人類的器官,也許是人類的一種福音。1984年,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名醫生在經過多番探討和商議之後,準備將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嬰兒換一顆狒狒的心臟。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史蒂芬妮.菲伊.波克萊,她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就被醫生認定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如果不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的話,也許她只能活一個星期。
  • 一隻豬對器官移植的貢獻,人類最早將在2021年底接受豬心移植
    然而,等待一顆心臟最少要6個月時間,等待時間太過漫長。最近,有項研究證明,豬心臟將有望成為人類心臟移植供體!對於患有嚴重心力衰竭和某些其他對其他療法無反應的心臟病的患者,心臟移植通常是他們生存的唯一希望。2019年,根據美國器官移植提供的數據,美國共進行了3552例心臟移植手術。
  • 移植動物器官:36年前女嬰為活命,移植狒狒心臟,現在怎麼樣了?
    器官移植即使在現代社會也不多見,但等待器官移植的人卻排起了長隊,當然這不是因為人類的醫學技術不夠,而是供體的缺乏!三十五年前的一位女嬰也遭遇了相同的問題,心臟有問題,卻等不到供體,最後死馬當活馬醫的醫生給她換上了狒狒的心臟!
  • 「零」輸血換心,中山一院異血型心臟移植獲成功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李漢釗 熊邁 22日羊城晚報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該院近日成功將一顆O型血的心臟移植到A型血的患者體內,在異血型心臟移植領域取得突破,這無疑為以後類似的患者縮短等待供體時間打開了另一扇門
  • 從複製動物心臟到複製人類的心臟,幹細胞讓科幻故事成為現實!
    從複製動物心臟到複製人類的心臟,人類科技與醫學的進步正在將科幻故事一步步變為現實。我們曾經以為遙不可及的、只可能存在於幻想中的長壽、再生,正一步步來到我們身邊。近日,央視CCTV紀錄片《手術兩百年》為我們講述了科學家們通過幹細胞技術結合組織工程學進行心臟等器官複製及應用。
  • 我國第一顆人工心臟獲批 這些A股公司有人工器官概念
    換個心臟有望多活10年?國內心衰患者的福音來了!我國第一顆人工心臟——「永仁心」昨日在重慶正式發布,該產品不僅有望大幅延長心衰患者的生命,上市後售價也將比國外同類產品便宜約30%。據介紹,心力衰竭是全球唯一呈增長趨勢的心臟疾病,但針對終末期心衰的內科藥物治療遠期效果不佳,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35%。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約2600萬人,我國患者人數已超千萬,其中嚴重心衰患者約70萬人。
  • 35年前移植狒狒心臟的那個女孩,活了多久?異種移植可行麼?
    大家都知道在如今醫學發達的今天,出現了許多難以想像的醫學奇蹟,器官移植是如今醫療手段的一種。器官移植就是把一個人的器官經過配型後,移植到另外一個人身上,但美國曾做過一例將狒狒的器官移植到人類身上,且手術過後器官能正常的運轉。
  • 盛事 亞洲心臟搭橋、移植、三心手術第一人朱樹勳教授受聘遠東
    7月1日,亞洲心臟醫療技術領域泰鬥、臺灣徐元智醫藥基金會亞東紀念醫院副董事長朱樹勳抵達龍江首家臺灣合資三級心腦血管專科醫院--黑龍江遠東心腦血管醫院
  • 1984年美國一女嬰,成功移植狒狒心臟,她又活了多久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今我們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已經完成了很多之前我們根部不敢想的事情,科技的發展與人是息息相關的,科技其實最終也將被應用在人的身上,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1984年美國一女嬰,成功移植狒狒心臟,但是她又活了多久呢?
  • 女孩移植狒狒心臟僅活21天,人類究竟能不能靠動物器官維持生命?
    人類移植動物器官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1906年,醫生第一次大膽的將豬和山羊的腎臟移植到兩個病人身上,結果因為排異反應,病人很快便死掉了而最令人熟知的動物器官移植的案例發生在1984年,當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名女新生兒,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 當初移植黑猩猩心臟的女孩,現在怎麼樣了?科學家道出心酸真相
    很多人可能對於科學家的這種想法認為是異想天開,但是就在35年前,就已經有科學家將黑猩猩的心臟移植到了一名小女孩的身體裡。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移植黑猩猩心臟的女孩,現在怎麼樣了?科學家道出了心酸真相。
  • 泡沫製作的人造心臟,敢移植嗎?
    每年有很多人罹患心力衰竭,可供移植的心臟卻數量極為有限。以美國為例,全美心力衰竭患者的數量在500萬人,每年可供移植的心臟卻只有2000個左右。  醫學界一直試圖以人造心臟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研發出一種重量輕、有記憶泡沫材質伸展特性的人造心臟,這種泡沫材料中有特殊的連接孔,讓液體在「心臟」中泵進泵出。  為什麼人造心臟的研發一直不成功?
  • 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
    【來源:長江日報】一顆心臟跨越三地帶來新希望11歲四川女孩在武漢協和醫院完成心臟移植3月19日上午9時20分,跨越南京、廣州、武漢三地,聯動飛機、高鐵,武漢、廣州兩地醫生展開了一場緊張的護心接力賽。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護們排除萬難,為在漢四川11歲女孩送來寶貴的心臟。當晚9時27分,這顆一路狂奔的心臟終於在女孩胸腔內成功跳動。生命垂危,在漢四川女孩急需心臟移植女孩欣欣(化名)是四川樂山縣人,今年11歲。去年9月,她在華西醫院確診為擴張性心肌病後,已出現心衰現象。今年1月初,家人帶她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後轉入心臟大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