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做手術時通過超聲定位
材質為鎳鈦合金的「小傘」
39歲的樂清女子阿梅(化名)被查出心臟有個直徑2.5釐米的洞,若不及時修補,再過幾年就有可能出現心衰。以往要完成補心,必須心臟停跳、體外循環做開胸手術,或者需要「吃」大量的射線才能完成。近日,溫醫大附一院醫生在超聲引導下,用一把「小傘」成功堵住這個「心洞」。今天,就讓老師伯為大家揭開我市首例在超聲引導下的補心術的神秘面紗吧。這正是:
心臟有洞多隱患,時常胸悶讓人慌;醫生妙手除病根,功不可沒一「小傘」。
曾有人因心臟有洞發生中風
最近,阿梅老覺得胸悶心慌,稍作休息後症狀便有所緩解。到醫院一查,發現她的左右心房之間的房間隔,有一個直徑為2.5釐米的大洞,她卻一直不知道。
什麼叫房間隔缺損?溫醫大附一院心臟外科副主任王珏介紹,心臟雖然只有拳頭那麼大,但內部構造精細巧妙,像一套四居室的房子:分成兩個房間和兩個室間,稱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室間。房間和室間有「牆」相隔,房和室之間還有「門」。無論是「牆」變薄了,還是「門」上有洞,都會給房子帶來致命的打擊。而不少人在母體中,受到病毒、藥物、射線或其他有毒物質的影響,心臟的發育出現異常,比如阿梅的房間隔缺損。
王珏說,左右心房的血液,本來是井水不犯河水。但中間破了個洞後,左右心房的血液就會互相流通,造成肺循環負擔增加。如果不及時補洞,患者有可能在三四十歲形成肺動脈高壓,嚴重的話會造成心衰死亡。
此外,由於這種患者的右心室容易形成血栓,然後跑到左心室,會造成腦梗。曾有患者在發生中風後才查出原因,竟然是房間隔破了個直徑1釐米左右的小洞。
「小傘」堵洞時間縮短費用降低
怎麼把這個心臟的洞給補上?以往,有幾種方法可以選擇:開胸、胸腔鏡或者在射線下的封堵術。前面兩個都是大手術,手術時需要心臟停跳、體外循環下進行,手術創傷相對較大、時間長。
第三種手術方法雖然屬於微創手術,但是為了看清患者體內的情況,需要注射造影劑後,再在射線引導下完成,可能會對人的腺體,如性腺、乳腺、甲狀腺等造成影響。
經過詳細討論,王珏決定利用微創技術,在胸部超聲引導下,為患者實施補心術。術中,醫生先在阿梅的大腿根部打一個直徑為3毫米的小洞,再伸入一根帶著一把鎳鈦合金「小傘」的導管,在超聲這雙「眼睛」指引下,導管到達心臟破損的地方,釋放出「小傘」,將洞口堵住。整個手術過程只花了半個小時,手術費用也比前面幾種方法要少近2萬元。
另外,前面三種手術方法都需要全麻,超聲引導下的補心術只用靜脈麻醉就行,跟平時做胃鏡一樣。
術後當天,阿梅便能自行下床活動。昨天,阿梅已經康復出院。
內皮細胞會把「小傘」牢牢抱住
據介紹,這項技術不只適用於房間隔缺損的修補,還可用於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等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
用一把「小傘」補心,會否補不牢,或者在今後脫落?對此,王珏說,心臟會有一種內皮細胞,手術後覆蓋、生長在這把「小傘」上,最後融為一體,所以不用擔心補不牢或者「小傘」脫落的情況。就算是孩子,隨著其生長發育,心臟也會長大,但是因為心臟上的「洞」不會變大,所以也不存在「傘」不夠大的情況。